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_第1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_第2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_第3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_第4页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年河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8页,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答案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22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阴霾(mi) 遒劲 归省(xng) 锐不可当 B. 汲取(x) 玄虚 贮蓄(ch) 面面相觑 C. 绯红(fi) 颓唐 畸形(j) 销声匿迹 D. 蜿蜒(wn ) 狼籍 栈道(zhn) 锋芒必露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 报酬 迸溅 竦峙 谈笑风声 B. 绽放 寒喧 啜泣 温故知新 C. 诘问 繁衍 推崇 张皇失措 D. 合睦 取缔 归咎 惟妙惟肖 3用课文原句填空。 (5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荷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喜欢以荷花的“ , ”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周敦颐爱莲说 ) (4)造化钟神秀, 。 (杜甫望岳 ) (5)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4下面一段话A、B两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文字写在横线上。(4分) “慈善一日捐”活动6月2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序幕。A许多市民积 极执行哈尔滨市慈善会的倡议,将一天所得送到社区捐赠点,奉献爱心。有关人士 认为,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募得善款,B还能够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A处: B处: 5名著阅读。 (3分)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 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选文出自名著 ,文中的“好孩子”指的是 (人名) ,从 上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好孩子” 。 6. 为了引导广大同学“享受快乐阅读,传播书香文化” ,二十中学风帆文学社决定举 办一次读书月活动。 (6分) (1)请你为这次读书月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1 分) 你确定的主题是: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请你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3 分) 你会采取的活动形式有: 具体步骤: (3)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认为值得阅读的书。 (2 分) 你的推荐: 第二部分(48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7-8题。(6 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下阕写 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 分) 8.“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913题。 (14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 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语文试题四模 第 3 页 共 8 页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 ,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 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 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傲爵禄者 ,固轻其主,其主傲霸 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 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 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节选自刘向新序 ) 【注释】稷(j):人名。 乘(shn):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骜禄爵者: 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庸:怎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1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_ (2)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译文: 11诸 葛 亮 的 “不 求 闻 达 于 诸 侯 ”和 稷 的 “傲 爵 禄 ”的 价 值 取 向 对 你 有 什 么 启 示 ? ( 3 分 ) 12结 合 文 意 , 说 说 甲 文 中 先 帝 和 乙 文 中 桓 公 的 相 同 之 处 是 什 么 ? ( 3 分 ) 13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2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4-16题。 (12分)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 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 见成效。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 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 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 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 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 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值为7.2的环境下 工作,这 很 接 近 人 体 血 液 的 温 度 和 酸 碱 度 。 它 产 生 的 动 力 可 以 驱 动 一 个 监 控 糖 尿 病 的 小 型 传 感 器。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 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 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 动。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 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 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 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 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 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 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 ,有改 动) 14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2分) 15选文第段加点词语“据专家介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6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 请以“节约”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 (2分)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7-21题。 (16分) 柳 笛 八百里鄱阳湖深处,莽莽苍苍的云水中央,有一片茂盛的柳林。浓绿映衬着白云, 天是那么的瓦蓝。柳林旁边有个小村,小村的上空总是荡漾开灵动、活泼的笛声。那是 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时间虽然远去了近半个世纪,故乡的柳笛永远藏在我心灵深处。 小时候和玩伴们一起,放学了,便来这柳林里抓知了,捉迷藏,做游戏。敞胸露 语文试题四模 第 5 页 共 8 页 腹,大大小小的柳树洞,就是我们寻找快乐的天地。捉迷藏时,蒙眼的同伴在我们藏匿 之后,摘下蒙眼布便挨个就着树洞找我们。在一个高大中空的柳树内,快要被发现时, 我便双手双脚并用,沿着内壁在黑暗的洞内攀援而起,躲在黑暗中的高处,时间长了, 见同伴真找不着我们,彷徨无措时,便不时从口袋里摸出柳叶含在嘴里吹出时断时续的 笛声。这时,只听见躲在柳林各处的同伴,此起彼伏的吹起了柳笛,互相呼应。寻找的 玩伴们便竖起耳朵捕捉柳笛的声音的方位。这样,我们便往往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 了。 星期天,我们齐聚在这柳林里,割下一根根的柳条儿编织成战斗帽戴在头上,俨 然一派战时的打扮。手中的柳枝儿用长长的绦儿系起挂在胸前似挎着冲锋枪般威武雄壮。 我担任号兵的角色,柳笛是我的武器。当我们把湖边的矮坡当作是敌军的阵地冲锋时, 激扬而高亢的笛声便响彻柳林的上空,充满了坚强与豪迈的力量催人振奋。 吹柳笛,我是跟屋后的伢叔学的。我们是前后屋的邻居,也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 发友。他很会吹柳笛的,他的技术源自于他爹爹的传授。细叔公是我们村顶尖的柳笛高 手。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一声声舒缓有致的柳笛声滚动在房前檐 下,窗间门边。笛声中,透露出对春天播种希望的美好祝愿,也满含着对秋天丰硕收获 的殷殷期盼。我的心和魂灵被这清清脆脆的笛声所俘虏,成了它的痴迷者。如今,在我 书房的诗词鉴赏词典里还夹着几片用沸水汆过的清清的柳叶呢。 今天,当我再次漫步徜徉在故乡的柳林边,任和风摆拂垂柳,抚摸着我的视线, 览湖天之间白云悠悠、渔舟灵动、水鸟飞翔,不由心驰神往。信手摘下一枚柳叶在湖水 中一浸,双手把它抻平撮在双唇间用力地吹起来,心底的深情随着曲调流淌开来,承载 着我们记忆的童谣便荡漾在柳林间,美妙的旋律在绿色的树枝上滚动,在天地间回荡, 伴着袅袅炊烟漫舞在小村的周围我吹着,吹着,笛声中装满我深情的梦和生命中醇 醇的甘美。 明天,我又要离开故乡去闯外面的世界,我唯一割舍不下的便是这故乡的柳笛。 它让我魂牵梦绕,它让我痴心无悔。是啊,故乡的柳笛,小小的一片叶儿,你充满了生 命的活力,是你带给我坚强的信念,把纯美和甘甜溶合在奋斗的苦乐中,沸腾的生活里。 在云蒸霞蔚,水云深处的故乡,最使我难忘的便是这翠绿玲珑的柳笛! 18 “柳笛”伴我成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请按照下面提示简要概括文章内 容。 (不能用原文作答)小时候: ;(2分) 星期天:柳笛成为战斗的武器和冲锋的号角;今天: ;(2分) 明天:离开故乡,割舍不了柳笛情。 19文章第段画横线句中的“滚动”一词改为“响彻”好不好?为什么?(4分) 20文章中“柳笛”反复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3分)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篇运用倒叙手法,然后转入顺序,自然引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这 样,情趣盎然而又灵活自然。 B. 文章通过对柳笛的叙述,追叙往事,传达出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和思乡情趣。 C. 文章第段运用插叙手法,表达出“我”学吹柳笛的艰辛,更表现出故乡的人 情美。 D. 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篇引出作者的回忆,结尾再次点题,结构圆润严 谨。 22.“柳”是诗人们抒情的载体,他们借柳抒发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如李白春夜 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柳”传达了浓浓的思乡 情绪。 “月”同样是诗人常用的抒情载体,下面两个诗句如何借“月”来抒发作者 的情感?(任选一题作答) (2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 第三部分 (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 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 转?” 语文试题四模 第 7 页 共 8 页 “皆因绳未断。 ”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 “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 “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 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 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 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恍然大悟! 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名利是绳索,贪欲是绳索,嫉妒 和偏狭也是绳索,时刻束缚着我们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心。只有斩断了这些绳索,我 们才能真正享受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有 真 情 实 感 , 中 心 明 确 ; 书 写 规 范 , 卷 面 整 洁 ; 文 体 自 选 , 不 少 于 600 字 ; 文 中 不 得 出 现 真 实 的 人 名 、 校 名 和 地 名 。 语文试题四模 第 9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A 2. C 3. (1)温故而知新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阴阳割昏晓 (5)小桥流水人家 4. A处:许多市民积极响应武汉市慈善会的倡议。 B处:还能够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5. 童年 阿廖沙 懂事、理解外婆。 6.(1)示例:书香满校园 共享读书乐 (2)示例:“读书与做人”演讲比赛 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现场抽签决定演讲 顺序;选手演讲;评委点评;宣布比赛结果。 (3)能写出推荐的理由即可。 示例 1:我觉得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不错,因为这 本书给人们带来了美的陶冶,情的升华。示例 2:水浒传是一幅描写北宋末年农 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小说大气磅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一 部值得认真阅读的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第二部分 一、7. 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8.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