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_第1页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_第2页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_第3页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 水稻专用化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逐渐实现了丰年有余。但是,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稻谷,由于结构性缺陷,以致 出现粮食积压、销售不畅、农民种粮收入下降、财政包袱沉重等问题。因此,必须 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我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农业结构调 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由于水稻是我省第一大作物,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本文就从水稻专 用化方面谈谈结构调整的问题。 一、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实现水稻用途多样化 在粮食结构调整中如何充分发挥湖南省水稻的优势?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 青先国研究员就提出了开发优质食用稻、高蛋白饲料稻、工业加工专用稻的水稻 “三元”结构的新构想。即根据用途来组织生产,建设优质食用稻、高蛋白饲料稻、 工业专用稻的生产基地,形成专用水稻育种、栽培、生产和加工的新格局。 1、优质食用稻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优质稻的研究和开发, “九五”以来, 通过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 、 “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以及“早籼稻品质改良工程”和“湘米优化工程”等重大课题的实施,开展了优质 食用稻品种选育(筛选)及调优保优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依靠科技自主创 新,选育了香两优 68、金优 207、新香优 644、中香 1 号、湘晚籼 11 号等一大批优 质食用稻品种(组合) ;研究形成了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集成了以软 盘抛秧、免耕直播、平衡施肥、病虫综防、机耕机收、频振式诱蛾灯杀虫、沼气肥 下田、稻鸭生态种养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本无公害增产增效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面 积的示范和推广。优质稻品种和生产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优质稻的产量、质 量和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2002 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 2050 万亩,2003 年 2290 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 86 家,创建了一大批优质稻 生产基地,打造了金健、秀龙、粒粒晶、盛湘、金雁、金冠等一批市场知名度较高 2 的优质大米品牌,结束了湖南无高档优质稻米、无优质品牌米及优质稻米市场被泰 国米垄断的历史。2004 年,全省优质稻面积、产量、效益均超历史,优质稻面积达 到 2700 万亩,占水稻面积的 44.9%,其中高档优质稻 800 万亩,中档优质稻 1900 万 亩;优质稻总产量达到 108 亿公斤,比上年增加 16 亿公斤;2004 年,与常规稻相比, 高档优质稻亩平增收 150 元,中档优质稻亩平增收 60 元以上,全省农民增收 23 亿 元以上。 2、高蛋白饲料稻 高蛋白饲料稻,是指产量在 550 公斤/亩以上、糙米粗蛋白质含量大于 12%、出 糙率大于 80%的水稻。 “九五”以来,我省通过“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开发与示范”和“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率先 选育与筛选出了威优 56、丰优早 8 号、汕优 207、湘早籼 24 号等 10 多个高蛋白饲 料稻新品种(组合) ,并开创性地提出了饲料稻三壮(壮秧、壮秆、壮籽)三高(高 产、高蛋白含量、高出糙率)的综合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与筛选出了猪鸡 4 大类 16 种“糙米型”全价饲料配方,并开发出了猪用系列浓缩饲料新产品 4 个、 预混料 3 套。开创性地建立了高蛋白饲料稻产业化工程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居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饲料稻糙米型全价料的营养价值明显 高于玉米全价料,用饲料稻糙米喂猪,不仅成本低,猪生长快,而且肉质提高,每 头猪可增加净收入 26 元。由此可见,高蛋白饲用糙米完全可以取代玉米成为饲料工 业高能原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调整水稻品类结构,抓好饲料稻开发,利用稻米代 替大部分玉米饲料饲养畜禽,是解决乃至南方稻区早籼稻积压而优质饲料原料又严 重短缺的战略举措。1998 年我省种植代替玉米饲料原料的高蛋白质饲料稻 450 万亩, 产量达 288 万吨,替代省内玉米饲料原料的 45%以上。随着饲料稻种植面积的逐步 扩大,为稻谷(米)型配合饲料加工厂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同时提高了水稻产 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米粉专用稻 米粉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大米加工食品,米粉以 其快捷、营养合理、口味丰富等特点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港澳地区餐饮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东南亚地区也有较大的市场。作米粉原料的稻米,并不要求其本身的 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很好,早籼米往往能成为制作米粉的好原料,因此,加工方便 米粉可以说是早籼稻的良好出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早籼稻米都适合制作米粉, 3 因此,米粉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是实现早籼稻米加工升值的前提。开发米粉专用稻, 对于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对于调整水稻品类结构,形成地域特色,增强竞 争能力,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意义十分重大。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 “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 3 年的品种收集、检测、研究和 分析,制定了米粉稻标准,包括米粉专用稻品种质量指标 、 米粉专用稻稻谷质 量指标和米粉专用稻大米质量指标 ;筛选出了湘早籼 33 号、湘早籼 24 号、湘 丰早 119、威优 77 和余赤 231-8 等米粉专用稻品种;提出了包括稻田选择、品种选 择、播种育秧、栽插方式、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期收割等为主要内 容的米粉专用稻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米粉专用稻品种已累计推广 100 万亩以 上,通过金健等龙头企业进行米粉生产,顺利地实现了加工升值,同时对早籼稻进 行了成功的转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关于品种选育 从品种数量看,专用稻的品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除了优质 食用稻品种较多外,目前已明确的高蛋白饲料稻品种只有 10 多个,米粉专用稻的品 种则不上 10 个,数量相对较少,并且有的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多年,种性已明显退 化,抗性不强、产量不高、效益较低,处于淘汰的边缘。 从品种来源看,目前只有优质食用稻的品种是由育种家有目的的选育出来的, 育种家还没有把高蛋白饲料稻和米粉专用稻作为他们的育种目标,这些品种都是栽 培工作者通过广泛收集、种植、检测和分析而筛选出来的,因而数量非常有限。 建议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水稻品种时,对品种的专用化加以考虑,不要只 看其产量和食味品质,对于食味品质较差的品种,不要一棍子打死,如果它的蛋白 质含量高、出糙率也高,就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稻品种予以审定;如果其品质符合 米粉加工要求(参照米粉稻标准) ,则可以作为米粉专用稻品种予以审定。 鉴于湖南的气候条件,湘米优化的重点应放在中晚稻上,而早籼稻则以选育饲 料稻和米粉专用稻品种为主。优质食用早籼稻的选育难度较大,而早籼稻作饲料稻 或米粉专用稻则比较容易达到优质的标准,所以,早籼稻的品质改良要在品种专用 化上做文章。 2、关于用途拓展 我省在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上,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只有对饲料稻和米 4 粉稻的研究较深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稻米的用途远不止这些,要发挥湖南 水稻大省的优势,把水稻产业经济做大做强,必须继续拓展稻米用途,近期可着手 进行啤酒专用稻和酒精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据中国市场信息网报道,到 2004 年, 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消费国,2003 年,中国的啤酒消费 达到 2500 万吨,与中国啤酒业发展相对的是,中国啤酒工业的原料生产寄托于国外, 60%70%的啤酒大麦需从国外进口,是世界第一大啤酒大麦进口国。如果能用稻米 代替或部分代替麦芽,则不但可以实现稻米的加工升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 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酒精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则在实现稻谷转化升值的同时还缓 解了能源危机。因此,建议在省科技开发项目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设立结构调整 专项,并对稻米专用化的研究和开发给予资助。 3、关于基地建设 目前,专用稻的种植范围比较零散,明确的专用稻基地不多。分散的农户,由 于不属某个基地,距离加工企业又较远,所以有的农民尽管种了专用稻,却并没有 用于加工,而是仍当作食用稻交了定购粮,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实现加工升值,而 且从整体上降低了食用稻的品质水平。所以,基地建设跟不上,专用稻的开发就难 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建议加强专用稻的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专用稻的品种特性,选 择适宜生态区建立基地,成片种植,按质收购,定点加工。 4、关于企业联动 专用稻的开发离不开加工,但目前我省稻米加工企业不多,且主要是对食用稻 米的加工,饲料稻和米粉稻的加工企业很少,企业与科研单位、与基地、与农民的 联系也不够密切,这些都不利于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