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在硅藻泥中的科学添加方法.doc_第1页
光触媒在硅藻泥中的科学添加方法.doc_第2页
光触媒在硅藻泥中的科学添加方法.doc_第3页
光触媒在硅藻泥中的科学添加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触媒在硅藻泥中的科学添加方法 在 CCTV10 套走进科学栏目里介绍,要使硅藻泥能够具有分 解甲醛的功能,硅藻泥里必须添加光触媒。要么就只有吸附作用没 有分解效果了,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的是光触媒负载在硅藻泥里的 科学方法:光触媒该怎么添加?如何添加才能让光触媒起到分解甲 醛的作用? 一、硅藻泥中的光触媒不加、后加都是不科学的 我们发现有些厂家是将光触媒单独包装,在施工的时候现场加 入,这种方法可取不?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光触媒: 光触媒(百度百科) ,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 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覆于基材表面,在光的作用下,产 生光催化反应,将水分子电解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能有 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 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净化 空气等功能。 光触媒降解有害物质简图 纳米材料光触媒的粒径分布范围是 1-100 纳米范围内,好的光触 媒要求粒径分布范围是 1-20 纳米范围内,基本上是一根头发丝的万 分之一。因此超细的纳米材料有两个共性:容易团聚和不易分散。 团聚是指纳米材料在生产出来之后因为运输压迫和吸潮的原因极易 团聚在一起形成几十到几百微米的颗粒,颗粒里面的光触媒互相遮 蔽光线造成了大部分的光触媒失效,影响了使用效率造成浪费。光 触媒的团聚是随着出厂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只有减少运输环节和 储存时间以及良好的分散才能减少团聚情况的发生。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光触媒的光波吸收情况。纯净的纳米二氧化 钛,只能吸收 388nm 以下的紫外光,在自然环境下,紫外光占有比 例较低,不足自然光的 10%,并且室内的玻璃隔绝了大部分的紫外 线,对纯净的纳米二氧化钛没有激活作用,因而是不适合用在室内 做催化剂的,我们需要将光触媒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对可见光产生激 活反应,才能最大限度的触发光触媒的分解能力。常见的材料改性 是经过参杂改性技术将光触媒的吸收波段拓宽到 400-600nm 的范围, 如下图: 能养金鱼的硅藻泥 由上图可见,对可见光反应的光触媒是粒径分布在 0-20nm 范围 内的,对于整体粒径已经大于 30nm 的纳米材料已经失去了作为光 触媒的大部分作用。由此可见,团聚现象对光触媒性能的发挥具有 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硅藻泥中添加光触媒的科学方法及意义 光触媒的团聚现象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高速搅拌才能够将其彻底 分散开,而现场搅拌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达到将团聚材料 分散开的效果。并且,由于光触媒的价格很高,有些不良商家往往 让工人少加,甚至不加,因此现场添加光触媒是最容易出现纰漏的 方法,是极其不科学的。而没有光触媒的硅藻泥只有吸收有害气体 却没有分解的作用,硅藻泥的功能性大打折扣。 增加光触媒的使用效果必须是将光触媒提前混入到硅藻土里, 经过充分的摩擦将纳米级的光触媒充分负载到每一个硅藻分子上面, 杜绝了团聚的产生,并且也杜绝了光触媒现场集中添加对施工工人 健康和现场环境的影响。 所以,保证光触媒的分散性和添加过程中的分散性都是保证光 触媒分解效果的前提,假如因为运输和添加不当引起了光触媒的团 聚现象将大大降低光触媒的分解效率,即使使用了能够可见光激活 的光触媒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总而言之,硅藻泥中的光触媒是不能 在施工现场添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