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吨每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_第1页
70吨每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_第2页
70吨每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_第3页
70吨每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_第4页
70吨每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L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70 吨 /小 时 焦 化 废 水 处 理 站 工 程 方 案 设 计 HIT 有限责任公司 二七年八月三十日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 2 目 录 1.概述 1 1.1 生产概况 .1 1.2 水质概况 .1 1.3 工程简介 .2 2. 设计基础 4 2.1 设计原则 .4 2.2 设计依据 .5 2.3 设计进水水量与水质 .5 2.4 出水标准 .5 3. 工艺改造设计 7 3.1 工艺流程改造原则 .7 3.2 污水水质及原有工艺分析 .7 3.3 工艺流程改造的确定 .7 3.4 工艺流程描述 .8 3.4.1 污 水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8 3.4.2 污 泥 处 理 9 3.5 主要单元技术介绍 .9 3.5.1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共生处理单元 .9 3.6 去除率预测 .10 3.7 工艺改造设计 .10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3 3.7.1 污 水 处 理 系 统 10 3.7.2 其他系统 .15 4 建筑与结构设计 .17 4.1 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17 4.2 钢筋砼水池及钢筋砼工程 17 4.3 砌体工程和墙面 17 4.4 屋面工程 17 4.5 装饰工程 17 5 电气仪表 .18 5.1 设计依据 .18 5.2 设计范围 .18 5.3 供配电系统 .19 6. 工程量表 20 7. 运行费用 22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 1.概述 1.1 生产概况 本项目为 XL 集团有限公司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焦化生产过程主要以煤为原料,通过焦炉高温炼焦、生产焦炭、 净化煤气,在对煤气净化的同时,可制取多种化成品(如硫铵、无水氨 和硫磺等),并回收其中的粗产品,如粗苯、粗焦油、粗酚、粗吡啶等。 对粗产品进行精加工,可得到上多种精产品。焦化废水是在煤高温炼 焦、煤气净 化、化 产品回收及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 由于焦化产品多属于芳香族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因此工艺外排污 水中含有酚类、苯类及吡啶类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以酚类含量为最 多。另外,在煤高温炼 焦过程中形成的氰酸盐、硫化硫酸盐、硫氰酸盐 及氨等无机化合物也部分地转入工艺外排污水中。 1.2 水质概况 焦化废水的种类较多,从产生污水的源头分,有炼焦煤带入的水 分(表面水和化合水)、化产品回收及精制过程中使用直接蒸汽时转化 的水、工艺 介质洗涤溶盐等加入的水、添加稀化学剂带入的水、工艺 管道设备等清洗加入的水、浊循环水系统排污水、煤气水封水、冲洗 地面水、清洗油品槽车水等。 剩余氨水是煤气冷凝经静沉分离焦油及浮渣后的分离液。剩余氨 水产量及水质与装炉煤的煤质、煤中所含水分、焦炉碳化室结焦温度 及剩余氨水的分离方式等因素有关。 2 化产品回收和精制过程中,工艺介质分离水包括原料贮槽中重力 分离水及化产品回收和精制过程中原料进一步利用物理或(和)化学 方法脱水以及原料分馏的某些馏分油气冷凝分离水。因所采用生产工 艺不同和(或)制取的产品不同,分离出的水量和水质也有所不同。 剩余氨水及化产品回收和精制过程中工艺介质分离水属高浓度 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油类、酚、 氰和氨等。 对于焦油蒸馏和酚精制蒸 馏中分离出的某些高浓度有机废水,因其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和生物 难降解的物质,要送焦油车间管式炉焚烧,除此之外的其他化产品回 收和精制过程中的工艺介质分离水要与剩余氨水混合,经蒸氨(有的 要先经过脱酚)后以蒸氨污水的形式排出,而后送污水处理。 1.3 工程简介 XL 集 团有限公司原酚氰水流量为 15m3/h,经汤旺河水混合后小 时最大流量为 70m3/h。 厂区原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工艺如下: 原水 隔油调节池 均合池 曝气池 沉淀池 混合反应池 沉淀池 出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上述工艺各段水质指标如下: 表 1-1 现有工艺进出水水质表 项目 名称 COD mg/L SS mg/L NH3-N mg/L 挥发酚 mg/L BOD mg/L 水量 m3/h 原酚氰水 20908 982 815.426 1736.1 1498 15 工艺出水 300 878 384.024 0.08 106.6 70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 水的水质控制指标 60 10 10 - 10 70 回流污泥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3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出水一部分用于熄焦,另一部分用于冲 渣。由出水水质可以看出,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中 COD、SS、BOD 及 NH3-N 均超 过使用水的水质标准。 本项目对 XL 集团有限公司现有焦化废水处理站工艺进行改造, 将原有隔油调节池一部分改造为本工程的脱氨反应沉淀池;曝气池、 沉淀池及鼓风机室等构筑物经改造后利用,新建气浮间、混凝反应沉 淀池、泵房、污泥处理系 统及配套设备等,使改造后的处理工艺出水 达标。 (1)项目名称:XL 集团有限公司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 工程。 (2)设计能力:本工程原酚 氰 废 水 预处理规模为 15m3/h,后续处 理规模为 70m3/h,日 处 理量为 1680m3/d。 (3)工程范围:本工程实行总承包,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改造设计、 建筑、结构、电气仪表等工程改造设计、 设备选 型、安装及调试、人员 培训、 维修和服务等。 4 2. 设计基础 2.1 设计原则 (1)设 计 必 须 符 合 适 用 的 要 求 改 造 后 的 处 理 工 艺 、构 筑 物 (建 筑 物 )型 式 、主 要 设 备 、设 计 标 准 和 数 据 等 ,应 最 大 限 度 地 满 足 使 用 的 需 要 ,以 保 证 污 水 处 理 站 功 能 的 实 现 。 (2)设 计 采 用 的 各 项 数 据 必 须 可 靠 设 计 所 选 用 的 原 始 数 据 必 须 可 靠 、准 确 ,并 保 证 必 要 的 安 全 系 数 。同时充分考虑到寒冷地区水处理的特殊性,确保工 艺安全有效运 行。 (3)设 计 应 符 合 经 济 的 要 求 设 计 中 一 方 面 尽 可 能 采 用 合 理 工 艺 降 低 工 程 造 价 ,选 用 质 优 价 廉 的 设 备 ,并 充 分 考 虑 利 旧 的 原 则 ;另 一 方 面 又 必 须 保 证 在 工 程 改 造 建 成 投 入 使 用 后 ,运 行 费 用 低 ,以 取 得 最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使 用 效 果 。 (4)设 计 技 术 应 当 力 求 先 进 和 合 理 设 计 中 必 须 根 据 生 产 的 需 要 和 允 许 条 件 ,在 经 济 合 理 的 原 则 下 , 尽 可 能 采 用 先 进 技 术 。在 机 械 化 、自 动 化 与 仪 表 化 程 度 方 面 ,要 从 实 际 出 发 ,根 据 需 要 和 可 能 及 设 备 的 供 应 情 况 ,妥 善 确 定 。降低能 耗和运行成本,贯彻节能方针。 (5)尽 量 能 利 用 现 有 厂 区 ,避 免 因 扩 建 厂 区 影 响 工 厂 正 常 生 产 。 (6)充 分 利 用 现 有 条 件 ,做 到 紧 凑 合 理 ,便 于 管 理 ,降 低 运 营 成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5 本 。 (7)改 变 观 念 ,美 化 环 境 ,改 造 后 建 成 花 园 式 水 处 理 站 。 (8)尽 可 能 的 回 收 焦 油 ,增 加 经 济 效 益 。 2.2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 年版; (5)建设单位的水质检测报告; (6)招标文件; 2.3 设计进水水量与水质 (1)设计处理水量: 本 工 程 设 计 流 量 原 酚 氰 废 水 15m3/h,经汤旺河水混合后流量 为 1680m3/d,小 时最大流量 70m3/h。 (2)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表 1-1 原有工艺进出水水质表确定本工程进水水质如下: 表 2-1 进水水质表 污染物 单 位 原酚氰水指标 备 注 COD mg/L 20908 BOD5 mg/L 1498 SS mg/L 982 NH3-N mg/L 815.426 6 2.4 出水标准 污水处理后出水指标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如下: 表 2-2 出水水质表 污染物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COD mg/L 60 BOD5 mg/L 10 SS mg/L 10 NH3-N mg/L 10 PH 6.5-9.0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7 3. 工艺改造设计 3.1 工艺流程改造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工程建设实施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处理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建 设投资、运行成本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2 污水水质及原有工艺分析 从表 2-1 进水水质表可知,焦化污水的氨氮含量 为 815.426mg/L,属高 浓度氨水,如果直接 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会影响生 化反应效果。 厂区原有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这种处理方法 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弱,出水水质达不到使用水 水质标准。 因此,在确定技术方案时必须予以考虑提高处理工艺的生物降解 能力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原氨水进行预处理 后,再进入生化处理系统。 3.3 工艺流程改造的确定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除了需要了解污水水量水质特性,有针对 性地采用有效的工艺路线之外,还必须考虑工程投资、建成后的运行 和管理等问题。这就要求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易操作、易维护、运行稳 定、管理方便,这也是保 证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 根据 XL 集团有限公司的特点,结合原有处 理工艺的实际情况, 8 确定本次污水处理改造工程采用对原水进行投加磷盐和镁盐生成 MAP(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一部分氨氮,再采用由 GD 研究的活性 污泥与生物膜共生系统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3.4 工艺流程描述 3.4.1 污 水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XL集团有限公司焦化 废水处理站改造工 程提出如下工艺: 隔油调节池 焦 化 污 水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图 出 水污 泥 管 污 水 管 泥膜共生 A池 二沉池焦 化 废 水 混凝反应沉淀池 提 升 空 气 管污 泥 回 流 鼓 风 机 汤 旺 河 水 均质池 投 药 管 脱氨反应沉淀 池 磷 酸 盐 投 药 装 置MgCL2投 药 装 置 泥膜 共生 O池 硝 化 液 回 流 气浮池 投 药 投 药 焦 油 回 收 焦化废水先经过隔油调节池进行除油后,提升进入气浮池,回收 的焦油可再利用,增加经济效益。气浮池的出水再进入脱氨反应沉淀 池,通过投加氯化镁和磷酸盐,去除一部分氨氮,然后进入活性污泥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9 与生物膜共生反应池,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同时通过硝化液回流降 解化学反应剩余的大部分的氨氮,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进入混凝反 应沉淀池,通过投加混凝剂去除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保证出水水 质稳定达标。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共生系统所需的空气由鼓风机房内的鼓风机 提供。 3.4.2 污 泥 处 理 脱氨反应沉淀池的污泥、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和混凝反应沉淀池的 污泥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处理后,产生的泥饼外运,或做成有机肥 料。 3.5 主要单元技术介绍 3.5.1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共生处理单元 由 GD 研究的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共生系 统,以占地小、运行可靠、 管理方便而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广泛使用,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 本技术是 GD2000 年科技攻关 项目。 该技术是高效的好氧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有机结合。工艺 中,生物处 理部分以形成泥膜共生系统为基础,通 过设备来约束多相 流的流态,从而强化物系的宏观和亚微观传质,促 进物相接触,提高 传质效率。在工艺设备中注重形成高比例、高强度的微涡流,从而提 高多相物系的分散度。 10 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稳定性高的特点。由于生物反应器内具 有比普通活性污泥高得多的生物浓度,极大地提高了生物降解能力和 抗负荷冲击能力,通常 MLSS 为 820g/L ,是传统生物处理的 2.55 倍。系 统中污泥停留时间较长,使降解有机物分解菌和硝化菌 等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在反应器内得以繁殖富集,特别是使难降解有 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出水和运行不受污泥膨胀等因 素的影响,操作维护简单方便,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管理。同时,系统 排泥量少,产泥量仅占传统工艺的 30%,这对 后续污泥处理极为有利。 3.6 去除率预测 表 3-1 各工艺单元去除率预测表 CODcr(mg/L) BOD5(mg/L) SS(mg/L) 氨氮处理单元 去除率 指标 去除率 指标 去除率 指标 去除率 指标 原水 20908 1498 982 815 隔油均质稀释后 2900 340 300 190 气浮池 20% 2320 10% 306 10% 270 10% 171 脱氨反应沉淀池 40% 1392 20% 245 55% 121 80% 34.2 泥膜共生 A/O 反应池 90% 139 95% 12 - 121 70% 10.3 二沉池 - 139 - 12 80% 24.2 - 10.3 混凝沉淀池 60% 55.6 60% 4.8 70% 7.3 30% 7.2 出水标准 60 10 10 10 3.7 工艺改造设计 3.7.1 污 水 处 理 系 统 (1)隔 油 调 节 池 (利 旧 改 造 ) 该 工 艺 具 有 隔 油 、调 节 流 量 的 功 能 ,总 停 留 时 间 16h,经泵提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1 升进入气浮池。根据后续构筑物的高程需要,池体增高 1.2m。回收的 焦油可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 工艺尺寸为:1 0.04.06.8m 有 效 水 深 :6.0m 调 节 池 内 设 提 升 泵 : 型号:50WQ15-12-1.1; 数量:2 台;(1 用 1 备) 性能参数: Q=15m3/h; H=12.0m; N=1.1kw; (2)气 浮 系 统 (利 旧 改 造 ) 通过投药的方式,大量乳化态油脂在气浮池中被去除。 。 结 构 类 型 :钢 筋 混 凝 土 设 计 流 量 :15m3/h 气 浮 池 : 工 艺 尺 寸 : 4.03.06.8m 增 设 气 浮 设 备 一 套 ,总 功 率 为 3KW; (3)脱 氨 反 应 沉 淀 池 (利 旧 改 造 ) 向 脱 氨 反 应 池 中 投 加 氯 化 镁 及 磷 酸 盐 ,使 水 中 绝 大 部 分 氨 氮 以 化 学 反 应 方 式 沉 淀 出 来 。需 在 原 有 池 体 的 基 础 上 加 高 1.2m。 结 构 类 型 :采 用 竖 流 沉 淀 池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12 设 计 流 量 :15m3/h 表 面 负 荷 :0.2m3/m2h 工 艺 尺 寸 : 工 艺 尺 寸 10.08.06.8m; 附属 设备说 明: a)加药装置:选二套加药设备,用于氯化镁和磷酸盐的投加。型 号 JY-I、JY-II,功率 1.3kw。 b)搅 拌器 设搅拌器一台,叶轮直径 0.5 米,电机功率 0.75KW。 将 两 组 之 间 的 隔 墙 打 通 后 改 造 为 竖 流 沉 淀 池 ,并 增 设 一 道 隔 墙 ,分 隔 出 反 应 区 。 (4)均质池( 利 旧 改 造 ) 在 均 质 池 中 ,引 入 汤 旺 河 的 水 ,将 原 水 稀 释 。需 在 原 有 池 体 的 基 础 上 加 高 1.2m。 工 艺 尺 寸 :10.04.06.8m (5)泥膜共生 A/O 反应池( 利 旧 改 造 ) 泥膜共生 A/O 反应池采 用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共生 处理系统, 设 计 运 行 方 式 采 用 较 为 灵 活 的 方 式 。通 过 控 制 曝 气 量 使 运 行 方 式 按 最 佳 条 件 的 好 氧 池 方 式 运 行 。 将 北 侧 原 有 14.016.05.6m 曝 气 池 改 造 为 泥膜共生 A/O 反 应池,其有效容积为 1120 m3,有 效 水 深 5m,设 计 流 量 为 50 m3/h, 总停留时间为 22.4h。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3 将 南 侧 原 有 16.06.03.5m 曝 气 池 加 高 2m 后 ,改 造 为 泥膜 共生 A/O 反应池,其有效容积为 480 m3,有 效 水 深 5m,设 计 流 量 为 20 m3/h,总停留时间为 24h。 附属设备说明: a.填料:池内设高效传质 填料,填料采用新型弹性纤维一体化 填料,壳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内置载体材质为聚乙烯, 填装高度 3.0m,共 960m3。 b.曝气头:曝气头采用膜片式,型号 YMB-I ,服务面积 0.44m2/个, 526 个。氧 转移效率:1 5-25%。 c.硝化液回流泵: 型号:150WQ150-75.5; 数量:2 台; 性能参数: Q=150m3/h; H=7m; N=5.5kw; 硝化液回流比:200% (6)配 水 井 (利 旧 改 造 ) 将原有絮凝反应池加高 500mm,拆除隔 墙后改造成配水井。 (7)二 沉 池 (利 旧 改 造 ) 二 沉 池 采 用 竖 流 式 沉 淀 池 ,进 水 采 用 中 心 管 进 水 ,出 水 采 用 集 水 槽 。沿 沉 淀 池 周 围 水 面 设 出 水 槽 ,加 大 出 水 槽 长 度 ,减 少 出 水 14 槽 表 面 负 荷 ,改 善 出 水 水 质 ,沉 淀 池 采 用 底 部 排 泥 。 厂 区 原 有 2 座 二 沉 池 ,继 续 利 用 ,单 池 平 面 尺 寸 为 6.0m,并 将 2 座 混 凝 沉 淀 池 加 高 900mm 改 造 成 二 沉 池 。 (8)混 凝 反 应 沉 淀 池 (新 建 ) 通过投加药剂的形式,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能够达标。 混 凝 沉 淀 池 采 用 斜 板 沉 淀 池 ,沉 淀 池 采 用 底 部 排 泥 。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流量:70 m 3/h 工艺尺寸:8 .06.05.0m,1 座 校核表面负 荷 1.95m3/m2.h 校 核 停 留 时 间 0.72h 其 他 附 属 设 备 : a.斜板:L=1.0m 数量:36m 2 材质:乙丙共聚物 b.支架:角钢、槽钢、 圆钢 c.搅拌器: 设一台搅拌器器,叶轮直径 1.5m,功率 1.5KW。 (9)污 泥 回 流 井 及 泵 房 (一 组 利 旧 一 组 新 建 ) 现有的清水池及泵房继续利用,另新建一组污泥回流井及泵站, 地下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艺尺寸为 4.04.02.5m。地上部分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5 设泵房一座,工艺尺寸 4.04.02.5m,彩 钢 板 结 构 。 a.污泥回流 泵: 型号:WL2130244 802.2;1 用 1 备 数量:2 台; 性能参数: Q=60m3/h; H=6m; N=2.2kw; 污泥回流比:50%-100% 清 水 泵 型号:DFLZ65-20 数量:2 台,1 用 1 备 性能参数: Q=25m3/h; H=20m; N=3kw; 出水通过清水泵送至焦化厂熄焦池和炼铁厂冲渣池。送熄焦池的 水可利用原管线输送,水量为 50 m3/h;送冲渣池的水需埋地敷设新管 线,水量为 20 m3/h,长 度约 1230 米,采用 DN80 钢管敷设,埋深 1 米, 流速 1.17 m3/s。 3.7.2 其他系统 1、鼓 风 机 室 (利 旧 ) 16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反应系统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满足生物处理的 溶解氧需要。 曝气采用鼓风曝气,气水比采用 30:1,则所需曝气量为 35m3/min。本工程采用 3 台 FSR150 鼓风机, 风量 18.15m3/min,风压 53.9KPa,电 机功率 30kw,(2 用 1 备) 2、化 验 室 (利 旧 ) 本 工 程 利 旧 厂 区 内 原 有 化 验 室 、配 电 室 、控 制 室 等 。 3、投 药 间 (利 旧 ) 利 用 原 有 的 3 套 加 药 系 统 。 4、污 泥 脱 水 间 湿污泥总量为 21.2m3/d。 工艺目的:通过浓缩压滤一体机的作用使污泥脱水,将处理后 的污泥以泥饼的形式外运; 主要设备说明: 浓缩压滤一体机 NA-DYQ500,一台 功率:0.25kw 外型尺寸:3100x1350x3325mm 螺杆 泵 型号:G10-1 流量:1m 3/h 功率:0.75kw 2 台(一用一备)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7 贮泥池 外型尺寸:2.0x2.0m 钢结构 新 建 一 座 污 泥 脱 水 间 ,工 艺 尺 寸 为 6.04.04.5m。 4 建筑与结构设计 4.1 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38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 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4.2 钢筋砼水池及钢筋砼工程 水池采用抗渗砼施工,严格控制砼的级配,按当地质量主管部门 的要求作好配合比,防水砼中掺入 HA 高效防水剂,抗渗等级 S6。加 高池体的接缝处,埋设防水钢板,并在池内做防渗处理。 4.3 砌体工程和墙面 污泥脱水间及泵房结构采用砼独立基础,全部采用复合彩钢板结 构。 18 4.4 屋面工程 污泥脱水间及泵房屋面均采用蓝色(红色)100mm 厚复合彩钢板。 4.5 装饰工程 污泥脱水间及泵房装饰如下,有特殊要求者,按设计施工。 1.外墙面:砖墙部分抹水泥砂浆。 2.门:均为塑钢门。 3.窗;均为塑钢窗。 4.地面:行车的房间采用混凝土地面,其它为水泥地面。 5.所有水池外表面抹防水砂浆、找平、涂防水涂料。并按不同的 池体功能,做明显的标记及标牌。 6.原有水池如有渗漏,则需做内防水及加固。 5 电气仪表 5.1 设计依据 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范 GBJ68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70 吨/小时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工程 19 5.2 设计范围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厂内部的动力、照明设计、主要内 容如下: 1污水处理厂用电设备的电气负荷计算; 2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 3废水处理厂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 4动力电缆和照明电缆(线)的敷设; 5防雷及接地 注:设计界限为变电站变压器以后的供电及电气控制系统。 5.3 供配电系统 由于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式,长时间停电将造成供电中断, 导致微生物处理系统代谢失常,影响废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因此, 本废水处理厂的供电等级确定为二级。 本工程是在利用原有供配电设备及线路的基础上,补充部分配 电设备及线路。 20 6. 工程量表 表 6-1 新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混凝反应沉淀池 L8.0B6.0H5.0m 座 1 钢混 2 污泥回流井 L2.0B2.0H3.5m 座 1 钢混 3 集泥井 L4.0B4.0H2.5m 座 1 钢混 4 泵房 L4.0B4.0H2.5m 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