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_第1页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_第2页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_第3页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_第4页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三门峡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的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年 11 月 20 日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第三章 工程分析 第四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第 五 章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及 评 价 第六章 评价结论 第一章 总则 1.1 项目由来 背景及由来 位 于 河 南 省 三 门 峡 市 区 东 北 部 。 它 北 邻 山 西 省 , 西 邻 陕 西 省 , 被 人 们 称 为 豫 西 “金 三 角 ”。 距 市 区 30km 的 三 门 峡 大 坝 , 诞 生 于 1957 年 , 是 我 国 在 黄 河 干 流 兴 建 的 第 一 座 大 型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 被 誉 为 “万 里 黄 河 第 一 坝 ”。 三 门 峡 主 坝 为 混 凝 土 重 力 坝 , 装 机 容 量 40 万 kw, 全 长 875.2m, 最 大 坝 高 106m, 巍 然 屹 立 于 黄 河 三 门 峡 谷 之 间 。 这 里 峡 谷 险 峻 , 景 色 秀 美 , 大 坝 巍 峨 , 水 域 辽 阔 , 古 迹 众 多 , 流 传 着 许 多 古 老 而 动 人 的 传 说 , 是 风 景 名 胜 与 人 文 景 观 相 结 合 的 景 区 。 相 传 大 禹 治 水 时 疏 浚 河 道 , “斧 劈 三 门 ”, 形 成 神 门 岛 、 鬼 门 岛 、 人 门 岛 , 故 名 三 门 峡 ; 被 喻 为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象 征 的 “中 流 砥 柱 ”, 巍 然 屹 立 于 惊 涛 骇 浪 之 中 ; 还 有 研 究 古 代 漕 运 的 遗 迹 “黄 河 古 栈 道 ”, 以 及 张 公 岛 、 梳 妆 台 等 众 多 名 胜 古 迹 , 均 蕴 藏 着 不 少 美 丽 的 传 说 。 与 其 交 相 辉 映 的 是 景 色 秀 美 的 大 禹 公 园 ,金 碧 辉 煌 的 迎 宾 阁 和 中 西 合 璧 的 黄 河 三 门 峡 展 览 馆 ,集 春 华 秋 实 于 一 体 的 中 日 友 好 果 园 等 十 几 处 景 点 。 她 们 都 以 雄 伟 的 三 门 峡 大 坝 为 依 托 , 形 成 了 黄 河 古 文 化 特 色 的 整 体 , 具 有 独 特 的 观 赏 品 位 。 特 别 是 冬 春 蓄 水 季 节 , 高 峡 平 湖 , 碧 波 荡 漾 ; 夏 日 泄 洪 期 间 , 浊 浪 滔 天 , 一 泻 千 里 。 水 库 所 呈 现 出 的 冬 、 夏 两 季 截 然 不 同 的 独 特 景 观 , 引 来 无 数 游 人 赞 叹 , 堪 称 人 们 参 观 、 旅 游 、 休 闲 、 避 暑 的 理 想 胜 地 。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2-3 基 本 情 况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 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 的经济、文化中心。 1.2 评价目的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年国家计委批复的 修定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 江河治理开发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和目的是,分析总结多 年来黄河治理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针对修订规划方案实施后对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使有利影响得到合理 利用,不利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为规划方案论证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1.3 编制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 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任务书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5 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 (包括黄河下游防洪、减淤,黄河干流工程 布局、主要支流开发治理、黄河水资源利用、保护及南水北调中线、西 线等规划报告或规划意见) 。 6国家和流域内各省(区) 、市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及文件等。 规划简况 年,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 术经济报告 ,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根治 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在下游防洪问题上,三次 加高加固了堤防和险工,进行了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 区,修建了三门峡、陆浑等干支流水库,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 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在干流除按原规划建成了刘家峡、青铜峡、三盛公 和三门峡四座水利枢纽外,还增建了盐锅峡、八盘峡、天桥三座电站; 龙羊峡水库正在建设中,并于年月开始蓄水发电。此外, 还建成座大中型支流水库,一大批供水和灌溉工程。黄河水资源 的利用率已达到。现在全河灌溉面积已由年的 万亩,扩大到万亩,并五次向天津送水亿立方米。 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 不少地区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入黄泥沙也有所减少。 三门峡水库有不了忽视的防汛作用。三门峡水库的防汛作用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按小浪底水库的设计要求,只有当位于河南境内的小浪 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四库联调”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 遇的防洪标准;二是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 水库联合控制,三门峡水库需要滞蓄 20 亿立方米的水量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2-5 在水少沙多,严重干旱缺水,且水土流失严重的支流修建一大批大、中、 小水库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如河龙区间的条支流,拟建五圪堵大 型水库和座中小型水库。并采取坡地改梯田;塬面修条田、埝地; 荒地;荒坡沟谷植树种草,沟头塬边修防护工程;沟壑修谷坊,打坝淤 地,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水土保持措施。 1.4 评价的标准 1.5 评价因子以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本项目的水质特点以及三门峡 库区干流段的污染情况得出在汛期和非汛期,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污染的 主要因素。 1.6 评价的范围 对黄河三门峡水库不同运行期水温状况进行评价以及部分污染物进行评 价。 1.7 评价的重点 1.8 环境保护目标 1.9 周围的环境概述 1.9.1 地理位置 位 于 河 南 省 三 门 峡 市 区 东 北 部 。 它 北 邻 山 西 省 , 西 邻 陕 西 省 , 被 人 们 称 为 豫 西 “金 三 角 ”。 1.9.2 水 文 流域内径流、泥沙,水温水位,冰情等多年统计资料,年实际变化与年 内分配,级值分布;径流及洪水成因与特性;泥沙颗粒组成,矿物成分 等。重点调查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支流已建大型水库,下游主要 控制断面洪水,冰情,水温,径流分配,泥沙冲淤等的变化情况。 1.9.3 气侯 流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湿度、温度、霜冻、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多年统计 资料及极值分布。重点是灾害性气候(旱、洪、涝等)和已建大型水库 和灌区周围的气候变化。 1.10 社会经济状况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 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88.18 亿元,同比增长 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7 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6.16 亿元,增长 40.9,总量居全省第 9 位,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1.11 环境背景质量情况 1.12 污染源和生态环境工程行为 1.13 相关发展规划 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之间的生态区。东起 209 国道,西至沿黄观光路与快速通道交叉口,南临快速通道,北到沿黄河的 观光路和黄河滩涂(318 淹没线以上)。总面积约 568 hm2,其中陆地面积约 368 hm2,水域面积约 200 hm2。区域内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地和黄河湿地。 1.14 生态环境状况 1.15 工程及污染源分析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2-7 1.15.1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噪声必须加以治理, 确保达标排放,废渣的排放也要妥善处置,防止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工艺上实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减少污水产生量,同 时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建设一所较大容量的污水处理厂,将周围所有居民的生活污水,农业 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汇入其中,进行处理。 1.15.2 老污染源情况 1.15.3 工程分析 1.15.4 污染源分析 1.15.5 征地及拆迁情况 1.16 环境质量与生态现状的评价 1.1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1)工程分析; (2)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环保治理措施评述; (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6)总量控制; (7)公众参与; (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等。 (9)环境影响识别 其中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保治理措施评述为本次评价 的重点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 目 名 称 : 三 门 峡 污 水 处 理 厂 (2)建设性质:改建 (3)建设地点:原三门峡污水处理厂 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 在对三门峡污水处理厂现有厂房、设备进行彻底检修和整改的基础上, 对其处理后的物质进行再次加工利用,使其成为化肥。 2.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1)劳动定员:项目建成后企业定员职工 150 人。 (2)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 250 天。 第三章 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A/A/O 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 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一级厌氧消化机械脱水 工艺; 除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除臭及生物除臭两种处理工艺。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设计进水水质: COD 480mg/L BOD 240 mg/L SS 300 mg/L NH4+-N 45 mg/L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TP 6 mg/L TN 65 mg/L PH = 8 水温14 出水水质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标准 B 标准): COD 60 mg/L BOD 20 mg/L SS 20 mg/L TN 20mg/L NH4+-N 8 mg/L TP 1.0mg/L PH = 6-9.0 粪大肠菌群10000 个/L 3.2 主要工艺设备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粗格栅 台 4 流量:3650m 3/h 功率:275KW; 2 细格栅 条 4 格栅间隙 5mm 3 曝气沉砂池 台 3 流量:22.5m 3/min 功率 22KW; 4 初沉池 座 10 表面负荷 1.98m3/m2h 5 A/A/O 生物 池 套 1 按进水方向分别为厌氧区、缺 氧区、好氧区组成 6 二沉池 座 8 表面负荷 0.83m3/m2h,固体 负荷 139.26kg/m2d 7 紫外线消毒 系统 根 1 型号 DN1800 8 回流及剩余 污泥泵房 座 2 流量 2100m3/h 功率 53KW 9 污泥浓缩池 10 消化池 11 重力浓缩池 12 消化后的贮 泥池 第四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4.1 地理位置及交通 位 于 河 南 省 三 门 峡 市 区 东 北 部 。 它 北 邻 山 西 省 , 西 邻 陕 西 省 。 4.2 自然环境概况 4.2 1 水 文 流域内径流、泥沙,水温水位,冰情等多年统计资料,年实际变化 与年内分配,级值分布;径流及洪水成因与特性;泥沙颗粒组成, 矿物成分等。重点调查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支流已建大型水 库,下游主要控制断面洪水,冰情,水温,径流分配,泥沙冲淤等 的变化情况。 4.2.2 气侯 流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湿度、温度、霜冻、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多年 统计资料及极值分布。重点是灾害性气候(旱、洪、涝等)和已建 大型水库和灌区周围的气候变化。 4.3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1 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拟建项目工程废气的污染特征,结合厂址周围自然环境和 居民区分布情况,本次空气环境监测仅在评价区域内至少布设 6 个 环境空气监测点,布点位置在厂区主导风向下风向,居民区和厂区 等敏感点附近周围四个点 (2)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及分析方法 4.3.2 现状评价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 表 4-1 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值 (单位:mg/l,pH 除 外) 污染物 pH SS BOD5 CODcr 挥发酚 DO 硫化 物 标准值 6.58. 5 150 4 20 0.005 5 0.2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1 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的设置 为了解纳污水体岑港河的水质现状,本次评价在岑港河布设了 三个监测断面,各监测断面的设置情况见表 4-3,具体位置详见附 图三。 表 4-2 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说明 断面序号 断面位置 设置性质 SW1 排污口上游 100 米 对照断面 SW2 排污口下游 500 米 削减断面 SW3 排污口下游 1500 米 削减断面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H、总悬浮物、BOD 5、CODcr、挥发酚、DO、硫化物。 监测分析方法:见表 4-4。 表 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摘录) 序 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测定下限 1 pH 玻璃电极法 2 总悬浮物 重量法 3 BOD5 稀释与接种法 4 CODcr 重铬酸盐法 5mg/L 5 挥发酚 蒸馏后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0.002 mg/L 6 DO 碘量法 7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0.02 mg/L 表 4-4 地表水环境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表 项 目 监测断面 pH SS BOD5 CODcr 挥发 酚 DO 硫化 物 监测值 (mg/l) 7.20 110 12.1 5 0.00 2 8.31 0.02SW1 单因子指数 0.13 0.73 3.03 0.25 0.4 0.19 0.1 监测值 (mg/l) 7.20 170 40.2 100 0.00 2 8.67 0.02SW2 单因子指数 0.13 1.13 10.05 5 0.4 0.10 0.1 监测值 (mg/l) 7.17 126 12.9 5 0.00 2 8.68 0.02SW3 单因子指数 0.11 0.84 3.23 0.25 0.4 0.10 0.1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第 五 章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及 评 价 5.1 地表水环影响预测及评价 根据排水特征,本次地表水环境预测评价选取污染因子 BOD5、CODcr 作为预测因子。 5.1.2 预测时段 5.1.3 预测范围 5.1.4 预测模式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2-9.3) 中推荐的 S-P 混合衰减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模式如下: 式中:C预测浓度值,mg/l; C0完全混合浓度值,mg/l; CP污染物排放浓度值,mg/l; Cn污染物水域现状值,mg/l; Qp污水排放量,m 3/s; Qn河流流量,m 3/s; X预测距离,m; K1河流耗氧系数,1/d; u河流流速,m/s;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由下式估算: L=1.8BU/4H(gHI) 1/2 )8640exp(10uXK/)(npnPQ 式中:L混合过程段的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2; U 纵向断面平均流速,m/s; H 平均水深,m; B 河流宽度,m; I 水力坡降,m/m。 5.1.5 参数选取 (1)污染源强:见表 5-1。 表 5-1 地表水环境预测污染源强 污染物排放浓度废水排放量 CODcr BOD5 m3/d m3/s 达标排放 事故性排放 达标排放 事故性排放 879 0.01 350mg/L 1039mg/L 70mg/L 326mg/L 5.2 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5.2.1 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是在环境本底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 工程群的特性和区域环境特点,初选环境因子。根据有关专家经验, 可从下列环境因子中初选一部或大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2.1.1 自然环境 ()区域气候:气温、降水、蒸发、温度、风、雾等; ()水文:水位、水深、流量、流速、水面面积、含沙量等; ()泥沙:淤积、冲刷等; ()水温:水温结构、下泄水温等; ()水质:有机质、有毒有害物质、营养物质等; 三门峡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环境地质:诱发地震、岸边稳定、渗漏等; ()土壤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