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_第1页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_第2页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_第3页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_第4页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是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 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各责任单位共同努力下,我市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 了明显成绩。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 2007 年底的 27.44增加到 36.13,建成区绿地率从 24.16增加到 3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 7.05 平方米增加 到 11.36 平方米。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 99.22,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12.62 台,市区 公交出行比率达到 21.2,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和城市道路亮灯率均达到 99,人均道 路面积达到 15.29 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 98.75,水质综合合格率 100,道路机扫率 达到 22.37,万人拥有公厕 6.3 座,城区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了 92,污水处理率达到 了 89.62。现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园林绿化建设实现预定目标 全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 务,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预定的成效。 (一)公园建设方面。近几年,我市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因地制宜,加快 了公园建设步伐,围绕园林文化和植物造景两大重点,相继建成了南方植物园、凤鸣公园、 江湖公园、古运公园、太清湖公园、翠竹谷、陶然百草园、文化长廊、科技生态绿地 9 处 精品园林,总面积近 300 万平方米,成为文化建园与艺术造景的典范,带动了园林工程建 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粗放绿化向园林创作观念的转变。 在建设中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地被、花、草合理搭配,突出生态优先原则, 绿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 70以上。通过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指导,招标选择绿化施工企业, 公园建设维护管理达到较高水平。 (二)绿化工程及公共绿地建设方面。自 2005 年以来,年均增加公共绿地 150 万平 方米以上,仅 2006 年就增加公共绿地面积 370 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公共绿 地面积达到 705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1.36 平方米,共建成游园 45 个,广场 16 个,街头绿地 106 处,总面积达 360 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台儿庄区完成绿化投资 2000 余万元,实施“六路六景”工程,新增绿地 37.43 万平方米;山亭区突出做好 “绘、透、布、 铺、增、造” 六字“筑绿” 文章,全方位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市中区东湖公园完成绿化投资 4000 余万元,栽植乔木 1.2 万棵,花灌木 50 余万株;市建委投资 1600 余万元对东城区 光明路、文化路及五岔路口等道路接点和城区出入口绿化环境进行高标准完善提升;薛城 区投入 600 余万完成道路绿化改造,沿河公园大幅增加绿量,栽植大型树木 5000 余棵, 花灌木 20 余万株;高新区重点抓好科技生态绿地建设;峄城区仙坛苑广场北扩、承水河 公园延伸绿化、中兴大道绿化等工程可增加绿化面积 40 余万平方米。 (三)道路绿化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坚持“建路必植绿” 的原则,道路与绿化同步 规划、同步施工,道路修到哪里,行道树就栽到哪里,绿化带就建到哪里。同时,实施了 “绿色通道 ”和“园林绿化景观” 建设,拆除城区间连接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以及城区道路两侧的 围墙,建设高标准绿地,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显著改善了城市环境。截至目前,市区主 干道绿化覆盖面积 301 万平方米,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 41.24。 同时,按照“绿色通道”规划要求,对城区主干道按照规划控制绿线范围宽度,拆除院 墙,使城市道路每侧绿化带宽度建设为 15-50 米,逐步将城市道路绿地与单位庭院绿地融 为一体,形成开敞式的园林景观大道。目前,全市城区主要道路 90 余条,长度 643 公里, 道路面积 1272 万平方米,绿地面积 372 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符合规范,绿地率和达 标率分别达到 29.3和 81.9,市区主干道绿地面积达 301 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光明大 道、解放路、府前路、金光路、永兴路为代表的林荫路系统。通透、开放的道路景观,不 但增加了道路绿地,而且通过增加园林小品和亭榭、完善各种休息休憩设施,拓展了居民 休闲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场所。 (四)花园式单位(小区)创建及拆墙透绿方面。近几年我市积极开展“花园式单位 (小区)” 评选活动,每年对绿化建设效果好的小区进行命名表彰。目前新建居住区绿化面 积占总用地面积的 30以上,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 25以上。已建成 花园式小区 57 个(其中省级花园式小区 9 个),市级以上绿色社区 28 个,花园式小区及 绿色社区占居住区总数的 50.8。市区 543 个单位中获得省、市级 “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 进单位” 的有 214 个(其中省级 31 个),占单位总数的 39.4。市区主干道沿街单位在新 建、改建、扩建中,90以上实施了拆墙透绿、拆墙见绿,将单位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 为一体,极大扩展了城市绿化空间。目前,山亭府前路等主干道 9 3以上的单位已拆墙 见绿,新城各单位不设围墙或拆除围墙后,将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极大的扩展 了城市绿化空间。 (五)生产绿地建设方面。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绿化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 大。近几年,市区园林生产绿地发展迅速,为保证我市园林绿化用苗,先后建设了涛滔花 木基地、枣庄第一苗圃、汇泉苗圃、榴园花木城、市园林处苗圃等一批较大规模苗圃,并 形成生产绿地苗木培育主要以乡土树种和引种驯化基地的有机结合。目前,市区已建设生 产绿地 2.87 平方公里,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的 2.7,苗木自给率达 80.1以上。 二、创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多渠道增加绿化资金投入。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各区从实际出发,采取合作共赢、 企业垫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缓解绿化资金压力,努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2006-2008 年 市区两级共投入绿化资金 12.05 亿元。特别今年以来,加大投资力度,经过多渠道筹集资 金,市区共投入绿化资金 3.43 亿元,其中,市中区 6600 万元,薛城区 5500 万元,台儿 庄 1930 万元,高新区 4100 万元,山亭区 2343 万元,峄城区 8063 万元,市建委 5800 万元,为各项绿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台儿庄区今年依靠市场化运 作,筹集资金 700 余万元,完成园区中心路基础绿化建设;山亭区府前东路、薛城沿河公 园、市中区长江路等绿化工程采取同样措施,顺利完成了绿化建设。 (二)认真履行单位创建责任。各责任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 制定方案、落实任务、明确责任,积极投身到创园工作中,并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做好各自 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市委宣传部一直对创园工作给予支持,枣庄电视台专门开设了 专题,枣庄日报开辟了创园宣传专栏,枣庄广播电台及时播放有关创园工作内容,大型督 导三家媒体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市交通局在市中区 434 辆出租车上安装电子屏幕, 24 小时 不间歇地播放创园宣传口号。市林业局完成了新城大环境绿化和各区大环境绿化,新城基 本消灭荒山,完成造林 1250 亩。同时注重滨湖湿地、运河湿地、蟠龙河湿地等生态湿地 保护和森林公园建设,建成森林公园 6 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市绿化管理列入城 市管理上水平竞赛活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把户外广告的审批关,抓好“门前五包” , 集中清理“ 两占”,整治“ 四乱” ,提升管理水平。 (三)注重部门协作,确保创园工作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创建园林城市一盘棋思想, 注重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 落到实处。建设部门履行牵头职能,认真组织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发改部门在投资安排和 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财政部门及时保障落实建设资金;规划部门严格按照规定 的绿地指标进行审批、把关,切实加强监督;环保部门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积极 组织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管部门加强城管综合执法,会同园林监察队严查侵绿毁绿 行为;文化部门切实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水务部门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精心组织实施河 道两侧绿化工程;林业部门大力开展生态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青、妇等群众组织 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创建园林城市工作。 (四)加大创园工作宣传力度。我们利用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扎实有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在报纸、电台、电视栏目上开设专栏,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电 台里有声、电视上有影,叫响了“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的口号。二是编印 创园简报寄送省建设厅有关领导,分送市五大班子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区(市)政 府负责人,让各级领导更多的了解我市城市绿化工作情况,支持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 作,积极反馈创城信息,促进各区、各单位的交流。三是在重要地段设置广告牌,在主要 交通线路公交车、出租车上播放创园宣传片、宣传口号,利用广场大屏幕、银行等公共营 业场所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园宣传口号,使宣传活动立起来、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 全市上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纷纷加入到创建园林城市活动中来。 (五)开展活动,为创园提供良好文化氛围。仅今年我们就先后组织开展了 “绿染城 市,绿进社区”春季绿化集中活动、 “创园杯”摄影征文大赛、单位(小区)庭院绿化达标、 绿化景观道路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爱绿意识。编辑出版了山东园林(枣庄 专刊)、枣庄风景园林、枣庄古树名木等融研究成果和档案资料于一体的著作。 这些活动的开展和书籍的出版,深化了园林绿化的内涵,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 的文化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对创园工作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能力合作。目前我市创园社会各级各部门参与度不高, 有些部门认为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责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创园工作进展不平衡。 二是有的项目建设质量不高,精品和亮点少。虽然我市三大绿化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 市要求,但是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精品工程少,给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少。还有一些工程 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迎检路线综合环境很差,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三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存在严重的重建轻管现象,管理水平较低,精放式管 理方式仍然没有改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整体绿化效果差。 四是全民创园的氛围不浓。宣传力度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各种宣传手段的重要作用, 社会知晓率不高,没有形成全民参与、支持创园的良好氛围。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别单位认识不高,一些责任单位对任务等靠要,信心不 足,措施不力,实施不到位。 四、下步工作要求 现在全省 17 市中,只有德州、滨州、枣庄和荷泽 4 个市不是省级园林城市,其他 13 市全部为省级或国家级园林城市。今年这 4 个市同时申报省级园林城市,省里只能通过 1- 2 个城市。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市各项指标虽然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也有自己的特 点,但与其他 3 市相比、对照省级园林城市标准来看,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形势相当严 峻,现在只有不到 10 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创园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会后我们必须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在下步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工作,确保实现创建省级 园林目标,为明年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1、进一步提高认识,迅速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统一部署上来,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市一盘棋思想, 不断加大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根据这 次任务分工,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责任追究,迅速掀起奋力冲刺的新高潮。 要将创建园林城市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迎检路线,这是我市形象的 集中展示,要对路线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整治,不仅搞好绿化,还要对硬化、净化、美化等 同时整治,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使城市整体形象有一个新的改观。 2、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加大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力度,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标准,重 点加强苗木肥水的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和长势良好。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绿地杂草杂 物清除、环境卫生保洁、苗木修剪等常规养护管理工作,在确保绿量的基础上,提高养护 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3、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要动员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宣 传横幅、公交车、出租车体广告以及宣传栏、宣传海报等手段,集中搞好宣传,达到家喻 户晓、人人尽知的要求,切实提高创园工作社会知晓率。 4、认真做好创园补充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创园资料。 抓紧完成创建补充资料汇编、宣传画册、电视宣传片制作等工作。 现在任务已经明确,要利用最后的冲刺阶段,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以必胜的信念、 创新的举措、过硬的作风,确保实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 关于 2008 年度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情况的通报 永定、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张有关单位: 2008 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总目标,强化措施,加强督导, 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绿量大幅提升,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2008 年 12 月中旬,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考核组对 2008 年度创建省级园 林城市年度目标责任单位进行了年度考核。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 年,市城区绿量增长迅速。全年园林绿化总投资达 6480 万元,新增各类绿地 25.3 万,完成目标任务的 115%,城市绿地总量达 676.4 万 ,绿地率达 32.9%,绿化覆盖率 达 38%,人均公共绿地达 7.4。 (一)城市重点工程绿化基本完成。市城区共完成公共绿地建设项目 9 个,新建公共绿地 9.1 万,完成目标任务的 151%,人均增长公共绿地 0.2。其中,市中心城区“四路” 沿线烈士陵园门前小游园 7000、东门桥周边小游园 16753、市一中对面小游园 3667、 市人大常委会西侧小游园 5183、常张高速下线出口小游园 4027,大庸西路小游园 1200 ,南庄坪小游园 150 ,黄龙洞生态广场 50000 ,宝峰桥小游园 3000。城市绿地服 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道路绿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积极组织道路绿化配套建设, 做到绿随路建。大庸中路、解放路、教场路完成改扩建工程,提质改造道路绿地 1.5 万; 黄龙洞公路实施道路绿化建设,新增绿地 0.3 万;八达路、贸易路、滨河路三条在建道 路已完成绿化方案设计。到目前,市城区 35 条城市道路拥有绿地面积 45.2 万,道路绿 化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同时,全年新增永定城区“四路” 、大庸桥公园两处绿地养护面积 27.5 万。迄今,市城区绿地养护总面积达 47.75 万,实现了城市公共部位绿地养护的 全面接管。 (三)“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成效明显。市城区新增庭院附属绿地 面积 4.8 万,其中单位庭院附属绿地 2.6 万,居住区绿地 2.2 万。创建达标“园林式 单位”7 家,其中专家村宾馆、武陵源国际度假酒店、市征稽处、市人民银行、市地税局 创建达标省级“园林式单位” ,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办事处、武陵源银源山庄创建达标市级 “园林式单位” 。创建达标“园林式居住小区”1 家,即永定区财政局宿舍。目前,市城区 “园林式单位”总计 136 家,占有独立庭院单位比例的 52%,超省标 7 个百分点;“园林 式居住小区”总计 30 家,占居住小区总量的 76%,超省标 31 个百分点。庭院绿化环境和 城市人居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城市大园林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实施环城林带建设。通过开展“城市绿化周” 、 “保护母亲河”活动,在城市近郊辟建小湾、一线天、子午台、双峡四个义务植树基地, 绿化造林 585 亩;城市第一道山脊线可视范围内裸露山体基本消除,实现了城市周边林带 景观的闭合。管养城市段铁路沿线防护绿地 22.6 公里,新建绿地 3000。二是加强溪河库 绿化治理。市中心城区澧水河防洪堤工程大庸桥、永定、南庄坪三个片区已完成绿化配建 任务,新建绿地 8 万;黄沙泉水库加强水域环境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护坡绿化 7100。 (五)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配套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望坡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备投入运 营,日处理能力达 300 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超省标 40%;加强监管, 控制扬尘,禁止渣土、垃圾露天堆放,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 100 的天数达 330 天,超省 标 110 天。高标准完成大庸中路、大庸西路、张家界火车站广场、子午路一期、张清公路 城区段的路灯改造任务,城市主干道路灯装置率、照明率达 100%,超省标 2 个百分点; 新装巷道路灯 75 盏,架设线路 3650m,城区巷道亮灯率达 96%。维修市政道路 50811 ,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10.97 ,超省标近 3。改造升级城市交通工具,完成 280 台出租车 更新换代,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9.75 标台,超省标 0.75 标台。提高机械清扫工具出勤率, 城市道路机械清扫面积达 51.3 万,机械清扫率达 40%。城市排污处理能力逐步增强,杨 家溪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索溪峪污水处理厂(二期) 、野猫峪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 已完成勘测设计,预计 2009 年底可完工。 (六)地方园林文化日益浓厚。加强对市中心城区苏维埃纪念馆、普光寺、老院子、秀华 山馆、崇文塔、土家风情园等文物单位的保护,实施原址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积极打 造民族文化产品,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建成了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市博物馆等文化设 施已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运用民族建筑符号,全面实施市中心城区“四路”沿线临街建筑 “穿衣戴帽”工程,目前市民政局、市交通局等单位已完成“穿衣戴帽”工程,城市民族 风貌正在形成。推动城市“一街一景,一路一貌”建设进程,地方乡土绿化树种驯化栽培 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经驯化培育和科研试验,小花木荷、冬青、钩粟、鹿角杜鹃、七叶 树、红豆树等六种乡土植物分别适合城市街道、公园、庭院等种植环境,并启动了成果应 用推广工作,为打造地方特色园林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二、创建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情况 武陵源区以城市广场和道路绿化建设为突破口,结合旅游区实际狠抓建绿增绿工作, 高质量打造黄龙洞生态广场等园林景观,新增城市绿地 5.56 万,完成目标任务的 139%。永定区开展了以官黎坪为重点的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拆除杂乱广告牌、棚户点 89 处,摊位 168 个,规范洗车场 18 处。市建设部门精心组织市中心城区“六路四桥”等城市 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对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督查和指导;严格实施项目绿化方案评审制度, 严格竣工验收程序,严把项目验收关。市规划部门切实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拆除各类违法 违章建筑 5 万;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建设用地项目 50 个,从源头把住项目绿化用地关口。 张家界电业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实施电网建设,保障城市照明;拆除机关庭院围墙, 组织拆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