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创建名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和实现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新时期我镇农村建 设水平,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根据市委、市 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创建名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委办发 201110 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整治农村生态环境 及强化农村人文建设为基础,整合提升现有资源和特色优势为主 要手段,大力开展名村创建活动,充分挖掘拓展我镇自然地理、历 史遗迹、风土人情、产业特点等资源禀赋,实现保护乡村自然风貌、 传承乡土气息、保护历史建筑、发掘传统文化、美化生态环境、培 育发展特色产业和推动农村管理精细化的目的,使我镇农村发展 更有特色、更上水平,成为创新宜业、幸福宜居之地。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乡村风情 坚持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实际出发,切实保护农村环境, 以村庄风貌、文化底蕴、产业基础为依托开展创建工作,要能够充 分体现新时期农村特色和乡村元素,反映岭南农村文化特点和经 济发展情况。 (二)坚持幸福宜居 坚持与新农村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特别是要以村 庄整治和农村管理为突破口,重点通过改善美化农村居住环境、创 造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创建成功的名村生产、生活、生 态条件和群众的幸福指数都得到明显提升。要坚持实事求是,不简 单命令、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盲目推进,保障村(居)民切身 利益。 (三)坚持特色突出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农村的基础和特点,因地制宜创建韵味各 异、特点鲜明、主题突出的知名村庄。充分挖掘山、水、村等自然元 素,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以及产业、产品等 经济元素,提升特色品牌效应,体现各个名村有别于普通宜居村庄 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魅力,防止千篇一律。 (四)坚持典型示范 按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和自愿主动的原则,成熟一个,命名一 个,确保创建质量。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增强策划包装和宣传推广 能力,把名村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典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推 广性,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三、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从 2011 年起,在现有的基础上,用 5 年的时间在全镇因地制 宜重点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舒适、村民安居乐业、社 会管理精细、岭南风情明显,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在全镇具 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能代表我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建设 发展方向的宜居幸福名村。其中,2011 年选择 2 个条件好、有基础、 有特色的村,作为试点探索开展名村创建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 基础上,20122015 年全面铺开名村创建工作。 (二)创建标准 必须以宜居幸福新农村为基础,同时兼顾挖掘特色优势,打造 特色风情。标准如下: 1、基本标准。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环境整洁、 社会和谐标准,具体是: 经济基础较好,农民生活宽裕。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集体收益 稳步提升,村集体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中上水平以上。多数适龄劳 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或自主创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居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以上。农村居民实现住有所居,困 难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 100%,社保、养老等保障和农村社区服务 健全。 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道路硬底 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畅顺,出行方便。给排水设施完善,实现 雨污分流,消除严重内涝。水通、电通和电信网络全覆盖,饮用水 卫生合格率达到 100%,卫生厕所普及率高。有供村民乘凉、休憩 的绿化小公园,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体广场、公共电子阅览 室及相关文化活动、体育健身设施。村庄规划建设科学,居住、生 产、公共活动等区域布局合理,教育、卫生、医疗、休闲、商业、消 防、防灾减灾等公共配套完善,居民生活便利。 村貌景观美化,环境洁净卫生。农田、池塘、湿地等农业生态 良好,庭院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村庄 绿化覆盖率达 35%以上。村容村貌干净 整洁,达到省卫生村标准。 建筑景观和谐,无严重破损建筑和乱搭乱建现象。生活垃圾定点密 闭式存放清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 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村风秩序良好,社会安定和谐。有较强的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 治组织,村规民约管理制度和日常运作机制健全。农村管理民主, 党群关系融洽,村民和谐相处。村民素质较高,精神生活丰富,社 会风尚文明,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社会治安良好,全年没有发生重 大刑事治安案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 2、特色标准。要主题突出,品牌响亮,效益明显,拥有以下一 种或多种特色,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 产业特色:有知名的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优势传统产 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发达的第三产业等,产业集聚 特点突出。特色产业、主导产品明确,“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 经济格局形成,在市内外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对农民就业创收和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贡献较大。 文化特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如 保存一定规模的古村落、古建筑群等古文物,或民间绝技、绝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或莞香文化、客侨文化、岭南民俗文化、现 代创意文化特点突出。当地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充分挖掘和整 合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或现代创意文化,全村文 化氛围比较浓厚,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充足。 生态特色:有一定规模或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青山绿水、田园 风光等,观赏、休闲或游憩价值较高;农村干部和居民生态保护意 识较强,山体、植被、水系、湿地等自然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和整治; 空气质量优良率高,水体水质达标率大于 95%。 四、工作重点 (一)编制名村建设规划 要根据名村创建标准,结合实际,编制好名村建设规划。名村 建设规划要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体现文化内涵,反映特色风情 的原则,适当调整用地结构,优化村庄布局,注重与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村落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环保等规划相衔接。 (二)整治农村生态环境 要按照宜居村庄要求,全面整治河涌池塘、巷道危桥。切实加 强环境保护,强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庄水体污染、农业面源 污染、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清除河塘淤泥、杂草飘浮物等,整 治环境“脏 、乱、差 ”现 象。大力推 进“ 绿道网 ”建设和村庄绿化,加强 村庄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扩大村庄绿地面积, 提高绿化档次。加强对农村古树、大树的保护,抓好乡村公园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加强标志性景观建筑、景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 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通信 及公共交通等设施。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等社区 服务机构,提升农村各项服务功能。完善农村文化室和各类文体娱 乐设施,不断满足当地居民精神生活需求。 (四)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 益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开展农村民主法制教育,建设人际和谐、文明祥和的村庄,推 动邻 里关系融洽。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 建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重提高班子 成员素质,增强村务管理和经济发展能力,促使农村管理工作更加 高效有序。 (五)提升丰富特色优势 实施特色提升工程,各村要根据各自的特色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地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有 产业特色的村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效 益;有文化特色的村要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拓展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产业, 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生态特色的村要结合实际,整治和保护自 然风貌,巩固并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镇成立创建名村工作领 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办)。办公室主任由 同志兼任, 副主任由 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 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包 括开展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制 定创建工作方案、创建指标体系和验收评选办法,指导协调各村 (社区)开展名村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以及协调有关单位对名村创建工作进行验收评选等。创建村(社区) 相应成立创建名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村(社区)的名村创 建工作。落实具体建设任务,按时报送工作总结和相关材料。 六、实施步骤 20112015 年集中开展名村创建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 年 56 月)。 出台*镇创建名村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和 部署。 (二)开展试点阶段(2011 年 612 月)。 1、确定试点单位。2011 年,已确定新塘、水朗等 2 个村为镇名 村创建试点村。2012 年起,名村创建名单按“村自荐、镇和部门推 荐、专家论证、领导小组审定”的办法确定。 2、制定试点方案。试点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名村建设规划和创 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经论证评审后,报镇创建名村工作领导小组 审批。组织新闻媒体对名村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报导,营造良好的工 作氛围。 3、组织实施建设。6 月下旬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各试点村根据 镇领导小组审批的创建方案,倒排创建工期,落实创建措施,正式 开展名村创建工作。镇创建名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加强指 导、 协调和督查,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确保年底 前按要求完成创建任务。 4、开展验收评选。年末,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名村创建 活动进行验收评选,对达到创建标准的,授予名村称号和牌匾;对 未达到创建标准的,督促其加快整改。 (三)逐步铺开阶段(2012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 总结 2011 年全镇创建名村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形成完善的 办法措施,并逐步推广。20122015 年,再发动和遴选一批条件成 熟或基本成熟的村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财政扶持 镇财政给予创建名村重点项目 50%资金扶持,每村扶持 资金 总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鼓励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谁 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名村创建,实现“村企” 共赢。 (二)加强宣传推广 运用有线电视、网络、宣传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征用土地合同
- 有限公司内部股权转让协议
- 2025-2026年北京市中考英语综合提高练习试卷3
- DB43-T 3160-2024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企业评价方法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诉讼状范本
- 生长发育规律授课田甜工作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84课件
- 机电设备安装冷却系统方案
- 水粉基础知识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健康管理方案
- 输电线路系统集成与调度方案
- 软件对接方案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有机化学第十版
-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课件
-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
- 2022年新高考II卷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一次调频综合指标计算及考核度量方法
- 车辆段平面布置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概述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面试题
- GB/T 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