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1页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2页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3页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4页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卫生监督、 动物疫情监测样品采集的基本原 则、采 样前的准备、样品采集的一般 程序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情监测的样品采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635-2002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NY/T 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 室检验采样方法 NY/T 5344.6-2006 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 6 部分:畜禽产品 NY/T 561-2002 炭疽诊断技 术 DB 43/306-2006 动物防疫监 督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1 号)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农业部公告第 503 号)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动物卫生监督 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 规、 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 进行监督、批评以至处罚。 3.2 动物疫情监测 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动物疫病的发 生情况和发展趋势。 3.3 样品 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 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 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 3.4 抽样单元 同一饲养地、同一饲养条件下的 动物群体或个体;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动物产品。 3.5 病料 来自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 3.6 采样 从动物或环境取得样品的过程。 3.7 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总体中抽取部分观 察单位的过程。 DB43/426-2009 2 3.8 流行率 某个时间内,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动物数占调查动物 总数的百分率。 3.9 被动监测 动物或动物产品出现异情况、或 怀疑有疫病存在,由相关部门作出的针对性监测。 3.10 主动监测 按照特定目的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按 计划实施的 监测。 4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 4.1 先排除后采样的原则 急性死亡的动物,怀疑患有炭疽 时, 应先进行血液抹片镜检 ,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解剖采 样。炭疽 动物的样品采集,按 NY/T-561 的 2.1.2 执行。 4.2 尽早采样的原则 采集死亡动物的病料,应于动 物死亡后 2h 以内采集,最 迟 不得超过 6h。 4.3 无菌操作的原则 采样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刀、剪、镊子、器皿、注射器、针头等用具应事先消毒,一套器械与容器 只能采集一种病料。 4.4 合理选择采样方法的原则 根据采样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合理 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数量、部位与抽样方法,抽样时应注意减 少和消除影响样品代表性的各种因素,使 样品能最大限度地代表 总体情况。 4.5 生物安全防护的原则 采样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严 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 规定,避免 对样品、环境的污染和对采样 人员的伤害。 5 采样前的准备 5.1 采样人员 采样人员应熟悉动物防疫的有关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 专业 技术知识,熟 练掌握采样工作程序和采 样操作技术。一次采样不得少于两人,动物卫生监督采样时 至少一人为动物防疫监督员。 5.2 器具和试剂 5.2.1 器具 5.2.1.1 动物检疫器械箱、采样箱、保温箱或保温瓶、解剖刀、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碘酒棉、注射 器及针头。 5.2.1.2 样品容器(如西林瓶、平皿、1.5mL 塑料离心管、10mL 玻璃离心管及易封口样品袋、塑料包装 袋等)。 5.2.1.3 试管架、塑料盒(1.5mL 小塑料离心管专用)、铝盒、瓶塞、无菌棉拭子、胶布、封口膜、封条、冰 袋。 5.2.1.4 取样工具和盛样器具 应当洁净、干燥,必要时作灭菌处理。 5.2.2 试剂 根据所采样品的种类和要求,准 备不同类型的存放试剂,如 PBS 缓冲溶液、30%甘油缓冲溶液等。 5.3 记录和防护材料 采样单、不干胶标签、签字笔、圆珠笔、记号笔、采 样单、 记录本、口罩、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防 护服、防护帽、护目镜、胶靴等。 6 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DB43/426-2009 3 6.1 采样方法 根据采样目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具体采样方法参照 NY/T 541-2002 及有关规定 执行。 6.2 样品的抽取 6.2.1 被动监测和动物卫生监 督检查时,采 样应针对有患病征兆的动物或有明显病变的动物产品,在无 法确定病因时,采集的样品应 尽量全面。 6.2.2 主动监测时,应根据动物年龄、季节、周边疫情情况估计其流行率,确定抽样单元,在抽 样单元内 遵循随机取样原则,抽样数量 应尽量满足统计学要求(参照 资料性附录 A)。 6.2.3 动物产品抽样时,参照 NY/T 5344.6-2006 的 4.2、4.3、4.4、4.5 及有关规定执行。 6.2.4 对具有食用、使用价值的样品,严禁随意扩大抽样的种类和数量。采样数量一般要求见表 1。 表 1 动物产品样品采集数量 样品种类 采样数量要求 肉类 50 g样品量200g 脏器 50 g样品量200g 血液 2ml样品量15ml 其他 视检测需要 6.3 样品分割 样品抽取后,采样人员在现场 将样品分成三份,两份送 检,一份留样备查。 6.4 记录和标注 样品信息详见附录 B 和附录 C,采 样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逐 项填写(一式三份),样品标签和封条 应用圆珠笔填写,保温容器外封条 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小塑料离心管上可用记号笔作标记。 6.5 样品包装 6.5.1 品种和种类不同的样品不 应混样, 每份样品应仔细 分别包装,在 样品袋或平皿外面贴上标签,标 签注明样品名、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6.5.2 存放样品的包装袋、塑料盒及铝盒应外贴封条,封条上应有采样人签章,并注明贴封日期,标注放 置方向,切勿倒置。 6.5.3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 样品运输包装参照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 规范执行。 6.6 样品保存和运送 6.6.1 包装好的样品应置于保温容器中运 输,保温容器 应密封,防止渗漏。一般使用保温箱或保温瓶,保 温容器外贴封条,封条有贴封人( 单位)签字(盖章),并注明贴封日期。 6.6.2 一般情况下,样品应在特定温度(26)下运输,血清样品、拭子样品和组织样品可先作暂时的 冷藏或冷冻处理,然后在保温箱内加冰袋冷藏运输。 6.6.3 样品包装后应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 实验室。 样品到达实验室后,若暂时不处理,应冷冻(以- 70 或以下 为 宜)保存,不宜反复冻融。 。 DB43/426-2009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抽样数量参照表 A.1 使监测结果有 95%的可信度 时的样品采集数量见表 A.1。 表 A.1 使监测结果有 95%的可信度时的样品采集数量 流行率种群 数量 0.10% 1% 2% 5% 10% 15% 20% 25% 30% 40% 50% 20 20 20 20 19 16 12 10 9 7 6 4 30 30 30 30 26 19 14 11 9 8 6 4 40 40 40 40 31 21 15 12 10 8 6 5 50 50 50 46 35 22 16 12 10 8 6 5 60 60 60 55 38 23 16 12 10 8 6 5 70 70 70 62 40 24 17 13 10 8 6 5 80 80 79 68 42 24 17 13 10 8 6 5 90 90 87 73 43 25 17 13 10 8 6 5 100 100 96 78 45 25 17 13 10 9 6 5 200 200 155 105 51 27 18 13 11 9 6 5 500 500 225 129 56 28 18 14 11 9 6 5 1000 950 258 138 57 29 19 14 11 9 6 5 10000 2588 294 148 59 29 19 14 11 9 6 5 infinite 2995 299 149 59 29 19 14 11 9 6 5 A.2 使监测结果有 99%的可信度 时的样品采集数量见表 A.2。 表 A.2 使监测结果有 99%的可信度时的样品采集数量 流行率种群 数量 0.10% 1% 2% 5% 10% 15% 20% 25% 30% 40% 50% 20 20 20 20 20 18 15 13 11 10 8 6 30 30 30 30 30 23 19 15 12 11 8 7 40 40 40 40 36 27 21 16 14 11 9 7 50 50 50 50 42 29 22 17 14 12 9 7 60 60 60 58 47 31 23 18 15 12 9 7 70 70 70 68 51 33 23 18 15 12 9 7 80 80 80 76 54 34 24 19 15 12 9 7 90 90 90 83 57 35 25 19 15 13 9 7 100 100 100 90 59 36 25 19 15 13 9 7 200 200 180 136 73 40 27 20 16 13 9 7 500 500 300 183 83 42 28 21 16 13 9 7 1000 990 368 204 86 43 28 21 16 13 9 7 10000 3689 448 226 90 44 29 21 16 13 9 7 infinite 4603 459 228 90 44 29 21 16 13 9 7 DB43/426-2009 5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动物疫情监测/ 动物卫生监督动物采样单 B.1 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采样单见表 B.1。 表 B.1 动物疫情监测/ 动物卫生监督动物采样单 : 共 页第 页 场名或畜(禽)主 动物代次(划) 祖代 父母代商品代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栋 号 样品名称 品种 日龄 存养量 采样数量 编号起止 既往病史及 免疫情况 临床症状和 病理变化 备注 单位名称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编采样单位 联系电话 传真 本次抽样始终在本人陪同下完成,上述 记录经核实无 误,承 认 以上各项记录 的合法性。 被采样单位盖章或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本次抽样已按要求及产品标准执行完毕,样品经双 方人员共同封样,并做记录如上。 抽样人 1: 抽样人 2: 年 月 日 注:此单一式三份,第一 联采样单位保存,第二联随样品,第三联由被采样单位保存。 “编号起止”统一用阿拉伯数字 1、2、3、表示,各 场保存原动物编 号。 DB43/426-2009 6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动物疫情监测/ 动物卫生监督动物产品采样单 C.1 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产品采样单见表 C.1。 表 C.1 动物疫情监测/ 动物卫生监督动物产品采样单 : 共 页第 页 动物产品货主 种类及商标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包装 有 无 标识 有 无 抽样场所 样品名称 品种 批次 存量 采样数量 生产日期 编号起止 动物产品描述 是否有病变 情况 单位名称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编采样单位 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