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_第1页
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_第2页
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_第3页
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_第4页
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摘 要】容隐制度是我国历史上 存续了两千年但现行刑法废除了的一项 制度。容隐其实不仅符合人性需要,同 时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需要,且当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的立法例也为我国的刑法引入容隐制度 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容隐制 度的历史背景、现代立法发展状况及容 隐行为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 技术层面,探讨了容隐制度的合理性及 如何在我国刑法中创设容隐制度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5/view-4165045.htm 【关键词】容隐制度;容隐行为; 合理性;构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容隐制度(又称亲亲相隐、同居 相隐) ,在封建社会中具体是指有特定 的关系人群(主要是指亲属、主仆)除 谋反谋大逆谋叛等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秩 序的罪行以外,相互可以隐匿罪行、免 除指证义务,而且能够减免刑罚的制度。 这一制度将礼教纲常融入其中,有效的 维系了亲属之间的感情,是中国传统法 律文化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法 律原则和制度之一。然而亲亲得相首匿 制度曾一度遭到百般批判,并被作为 “封建主义糟粕 ”简单地予以排斥。笔者 认为,作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奉行了几 千年的一项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必然 有其存在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基本的制 度价值。只有对亲亲相隐制度进行系统 的考察和研究,才能透过厚厚的封建主 义外衣,揭示出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 性。 一、容隐制度的相关历史沿革 (一)中国容隐制度的兴衰史 中国古代的容隐制度具体体现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亲亲相隐“制度。此制度最早可追溯至 春秋时期, 国语.周语中记载:“君臣 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大概 是史籍中首次表达“ 父子不得相互告诉 ” 之主张。西周时期亲亲、尊尊是贯穿于 周礼的两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法制 度的萌芽。这两条维持整个统治秩序的 基本原则发展至战国时期,被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学说所继承。孔子认为: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而将亲亲相隐思想制度化为法律规定是 从秦代开始的,秦墓竹简记载:“子告 父母,臣妾吿主,非公室告,勿听。而 行告,告者罪。 ”但这还只是中国容隐制 度开始形成的萌芽状态,因为法律明确 规定子女不可告父母,但还没有规定尊 亲属为卑亲属“ 相隐” 的义务。 到了汉代,据汉书.宣帝纪记 载,汉宣帝发布诏书明确规定:“父子 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 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 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 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特死,皆 上请廷尉以闻。 ”至此, “亲亲相隐 ”从最 初的一项伦理准则制度化为一项法律制 度。而且,与秦律不同的,诏书从尊亲 属和卑亲属两个角度规定了可为对方隐 匿。 唐代,作为法律制度的“亲亲相 隐”又有了发展,在继承前代近亲属容 隐制度的同时扩大了容隐的范围。 唐 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 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 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 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 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 三等。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 ”至 此, “亲亲相隐 ”已经扩展到同居相隐, 容隐制度适用所有同居一处的人,至于 是否是亲属,是否是同一户籍,已经不 重要了。此外,唐律在规定了严密而周 详的容隠体系的同时还增加了例外条款, 唐律疏议中规定, “谋叛以上国事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罪不得相隐,必须告发” ,因为, “谋反、 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所以必须 追究。 宋元明法律在容隐制度基本沿用 唐律,连大清新刑律及中华民国 刑法及民刑诉讼法,均保留有容隐规 定。 (二)西方法律文化对于容隐权 的规定与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古罗马法 中,对于亲属之间的容隐则有了更为明 确的规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亲属间不得相互告发犯罪;第二,家父 有权拒绝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第 三,亲属间不得相互作证等。 2.欧洲中世纪时期。欧洲在长达 千年的中世纪时期,法律系统纷乱。中 世纪教会法是否允许容隐,未见记载。 不过在圣经中未见反对亲属之间容 隐世俗犯罪的记载。考虑到罗马法在当 时社会生活中的强大影响,不排除在当 时的司法实践中,关于世俗犯罪存在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隐现象。 3.近现代时期。在英国, “根据英 国普通法,无论在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 讼中,也无论其证言所涉事项发生在婚 姻关系存续期间或之前,诉讼一方当事 人的配偶均不得在该诉讼中提供证言以 支持或反对其配偶” 。 1984 年警察与 刑事证据法第 80 条规定:对于配偶 为辩方作证时,其有作证资格,无作证 义务,但是辩方可以为被告人的利益而 强制其作证;对于配偶试图为控方证人 时,其有作证的资格而无作证的义务, 但是在涉及公共罪行包括暴力犯罪与针 对不满 16 岁的人实施的性犯罪时,控 方可以强制配偶出庭作证。在美国,法 律规定享有证言特免权的近亲属只限于 夫妻之间。该项婚姻特权一般分为两类: 其一是配偶作证特权;其二是婚内秘密 交流的特权。 从上面西方关于容隐制度的发展 史可看出,与我国现行立法全面删除容 隐制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国家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遍留存亲属相隐的条文,甚至得到更好 的发展。 二、我国建立容隐制度的合理性 (一)人伦角度尊重人性, 以人为本。法律的实施应该尊重人的亲 缘本性和道德伦常,这样人民才会安居 乐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曾说:“ 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 最高理性,告诉人们所应做之事,禁止 人们所不应做这事。 ”法律必须以人类社 会最后的也是最低的伦理道德为基础。 容隐制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 正是因为它符合对人类的最基本的关怀, 体现了法的文明,是对自然法的遵从。 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上就是要建立亲属之 间的容隐权和拒证权,以个人为优位, 以人性为基础,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二)社会角度从和睦家庭 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的和谐 与安定维系着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强迫百姓做到“ 骨肉可刑、亲戚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灭、至法不可阙” ,则不仅会危及家庭 的存亡,也对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造成 隐患。建立亲属容隐制度,从法律制度 上有助于形成亲属之间民风淳厚、和谐 友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与 和睦。社会家庭和睦是建立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刑事诉讼 领域等立法上构建亲属间的容隐制度,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三)司法角度符合刑事诉 讼经济。在人类社会中,维系社会运转 的制度结构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法律要 素,还包括政治、经济、伦理、宗教等 各种要素。各种要素的和谐与统一是社 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某一领域的实 施不应该以其他领域的破坏为代价,而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所有的证人都有作证 的义务却显然具有这样的弊端。为了恢 复一个受损害的社会关系却同时又使另 一个或另几个社会关系遭受破坏,这从 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是不经济的。两利相 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当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种制度和利益之间相互协调一致,才能 使得这个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稳定的发展 趋势。因此亲属间容隐的制度设置是符 合利益权衡的经济原则的。 三、结语 在法的历史发展中,法与情可能 会产生不协调、不一致,但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