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_第1页
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_第2页
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_第3页
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_第4页
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0、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经验交流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重集团)是新中国自行设计、最早兴建 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 1950 年始建, 1991 年 进入全国 500 家和行业最大 50 家工业企业,2001 年成 为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的 12 户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2006 年进入中国制造业 500 强,2007 年“TZ” 牌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8 年进入全国首批 91 家创新型企业名单;2009 年太重技术中心在 575 家国家 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排名第 13 位。 太重集团装备制造水平先进,拥有冶炼、 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机械加 工、总装 调试、检测计量和包装运输等配套齐全的先 进装备水平和开发研制、生 产制造能力。产品门类多、品种全,主要包括起重 设备 、挖掘设备、轧钢设备、锻 压设备、油膜轴承、煤炭机械成套设备、煤化工 设备 、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铁路 轮轴产品、减速机、焦炉设备、航天发射装置、舞台设备、大型和精密铸锻件等。 建厂六十年来,为冶金、矿山、水电、交通、化工、建筑、航空航天等行 业,特别是 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 1000 余种、20000 多台(套)重矿机械产品,创造了 340 多个国内外第一,培育出了起重机、油膜轴承、减速机三个“中国名牌”产品。 2009 年太重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1085519 万元,是 2005 年的 2.43 倍,年均增 幅 25%;利税 105951 万元,是 2005 年的 3.04 倍,年均增幅 32%。2006-2009 年累 计实现机器产品产量节能量 24.7 万吨标煤,工业增加值节能量 33 万吨标煤,提 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 十一五 ”末节能 5 万吨标煤的任 务,荣获山西省“2007 年度 2 节能工作先进集体” 、“2008 年度节能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二、 “十一五”初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鉴于我国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十一五” 期间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 污染物的排放 总量减少 10%,两项具有 法律约束力的约束性指标。并出台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节约能源法等 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修订完善了部分标准。省市政府随之出台了系列地 方性法规、 规章和政策要求,使企业感受到了节能减排的严峻压力。 太重集团属于重型装备制造企业,2005 年完成机器产品产量 151175 吨,实 现销售收入 447024 万元,利 润 10769 万元,利税 34797 万元;“ 十一五”规划目标 为 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元,利税 8 亿元。 太重集团能源消耗(包括用能工质)除一次供应的煤、电、水、液氧、丙烷、汽 油和柴油外,还有二次转换 的蒸汽、 发生炉煤气、氧气、压缩空气等,2005 年总综 合能耗 228215 吨标煤,省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为 5 万吨标煤。污染 减排指标包括烟尘、粉尘、SO2、COD 等, “十一五” 减排要求 为:废水零排放,在经 济总量增加的情况下烟尘、 SO2 逐步下降, 严格控制 “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 资源浪费)项目建设等。 为了缓解企业节能减排压力,改善企业职工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更为了改 善企业设备落后、发展能力不足的现状,促 进企业快速 发展,太重集 团在“十一五” 规划中提出了“ 打造百亿太重,构建和谐太重, 创建世界太重”的发展目标,明确 了总投资 40 多亿元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措施计划,使企业明晰了发展方向, 坚定了发展信心。 三、搭建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环境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3 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规章制度管理 成立以董事长担任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组和信息化建设领导组,领导组副 组长为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主管副总经理,领导组成员包括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 员和直属子公司主管领导。成立节能工作办公室,明确节能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按信息模块,组建了十个信息化建设工作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进步。 根据国 家 和 地 方 政 府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和 政 策 规 定 ,制 定 了 节 约 能 源 管 理 规 定 、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规 定 、信 息 化 建 设 管 理 规 定 等 规 章 制 度 ,并 且 每 年 年 初 结 合 管 理 重 点 制 定 下 发 年 度 节 能 工 作 检 查 考 核 办 法 、环 境 保 护 指 标 考 核 计 划 和 信 息 化 建 设 计 划 ,同 时 与 二 级 单 位 签 订 责 任 书 ,将 目 标 指 标 和 考 核 计 划 分 解 到 各 个 单 位 ,层 层 落 实 ,责 任 到 人 。 太重集团于 2007 年元月份一次性通过了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将太重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又提升了 一个新的高度。 2、搭建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环境 太重集团数据中心采用双路供电、配有 40KVA 双 UPS、双机房 专用空调、 网络管理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双千兆的核心交 换机及高性能的安全设备、 配备了 6 台小型机、存储系 统和若干台 PC 服务器,5 台汇聚交换机、100 多台三 层接入交换机,形成了从核心到汇聚再到接入的千兆企业园区网络,接入计算机 近 3000 台。 太重集团从 2000 年起,产品报价、 产品设计、产品 资料归档管理等已全部利 用局域网完成。利用图形工作站开展了三维虚拟制造、优化设计、 动态仿真等工 作。技术 中心实现了设计与工 艺及管理的联网, 实现 了设计数据与工艺数据的传 递与共享。 4 太重集团实施了财务管理系统、经销合同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目 标成 本管理系统以及 ERP 系统 。太重 协同办公系统和邮 件系统已覆盖公司各单位。 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根据“十一五 ”发展规划,太重集团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投资技改和 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 26 亿元,其中用于节能减排改造的直接投资 2 亿多元,占到技改总投资 的 8%;用于信息化建设投入约 6000 万元。新增关键 设备 400 多台( 套) ,其中新增数控设备占 70%以上,完成建筑面积 45 万余平方米, 其中 29 万平方米采用了燃气辐射采暖或空调采暖。通过投资技改和信息化技术 的应用,使企业装备水平、制造能力和现代化管理能力 进一步提高,促 进了企业 节能减排的进步。 1、产品开发、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太重集团采用 UG 和 SolidWorks 三维设计软件,作为产品设计开发平台,并 围绕产品创新和设计能力提升开发了适合产品特点的专业 CAD 应用系统,CAD 出图率达到 100%。CAD/CAE/CAM 成功应用于新 产品开发、老 产品改造和优化 产品结构中,提高了设计质 量和产品设计的可靠性,加速了产品开发进程。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覆盖了公司全部主导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制 造,已完成近 50 万份工艺 卡片, 200 多万条工艺记录 ,成 为公司工艺管理平台和 工艺设计平台,提高了工艺质 量和效率,使工 艺人员 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 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中。 PLM 项目以 Teamcenter 为 核心,集成 CAD/CAE/CAM/CAPP /ERP 等各种 软件,从 设计源头入手管理 产品数据,并最 终扩展到 产品的全生产周期。通 过 PLM 系统与 ERP 系统的分工合作,实现设计、生产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企业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5 内数据源的稳定与统一。 通过 CAD/CAE/CAM/PLM 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产品设计技术和效 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产 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设计水平。设计产值由 2005 年的 14 亿元增长为 2009 年的 54 亿元。 轮轴分公司钢轮生产线采用了 MES 系统, 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 率,在钢轮产量由 2005 年 8 万个增长到 2009 年 20 万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热加工系统煤气工业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1)项目基本情况 太重集团煤气工业炉节能技改项目自 2006 年开工,引进城市焦炉煤气,分 三期对轮轴分公司、铸锻分公司等热加工单位的 70 余台热处理炉、加热炉等陆 续实施了节能技术改造。项 目主要是通过保温耐用新型炉衬材料应用、高效燃烧 器改造、炉体更新等节能技 术改造, 实现燃气介质由低 热值的发生炉煤气(低发 热值 1250 千卡/Nm3)更换为高热值的城市焦炉煤气(低 发热值 3800 千卡/Nm3 )、 生产过程人工控制检测更新为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检测。是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促 进太重节能减排的第一大实效工程。 (2)项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改造后的煤气工业炉,由自控系统和上位工控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通过计 算机网络,将其他各个系统 数据集成,并 对其进行监测 和控制。 自控系统采用基于西门子公司 S7-300 系列 PLC 的 HS-DCS 型计算机集散 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压 力系统、温控系 统的动态监测与控制, 动态显示系统 流程图,工 艺曲线设定、实时监控以及查询打印历史数据记录等功能。由于采用 了高可靠性部件,加上成熟的工业炉控制技术,使整台工业炉的工艺流程、工 艺 6 精度、自控操作水平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确保了 产品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工业炉自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兼容性、安全性、集成性、现场智能、 图形界面、实时仿真、远程服务、故障诊断等多种功能。 (3)项目投资和效果 项目总投资 1 亿多元,改造后年节约标煤 7 万余吨,新增销售收入 4 亿元, 新增利润总额 5000 万元以上。并于 2009 年 10 月关停太重煤气厂,消除了高耗 能、有污 染的煤气生产源头 ,年削减 SO2 排放量 296.18 吨、削减烟尘排放量 95.3 吨、削减炉渣排放量 1.7 万吨,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3、自动监控的燃气调配中心建设 (1)项目基本情况 太重集团于 2009 年 10 月关停太重煤气厂,同时建设了燃气调配中心。项目 建设包括煤气调配站综合楼建设、煤气调压站改造,CNG(压缩天然气)减压系统 和混气系统改造,新增三气混合系统建设以及其他配套项目改造。 燃气调配中心的建设是太重集团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又一 项实效工程。 (2)项目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燃气调配中心采用了先进的 SCADA 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对主站房燃气输送 设备和二级调压站运行情况进 行自动监测与控制,对工艺 流程进行全面、 实时监视 与管理。 燃气调配中心 SCADA 系统由主调度中心系统、 3 个 调压混气站的 PLC 监 控装置、1 个近程终端站( 总调压站)和 13 个远程终端站(二级调压站)组成。通过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燃气输配和供应情况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燃气调度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7 的自动化水平,确保供气的安全和稳定;实现燃气调度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 率。 (3)项目投资和效果 项目总投资 1245 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削减洗精煤用量 13 万吨,削减炉 灰量 1.7 万吨,削减汽车运 输量 70.5 万吨公里/年。 4、热加工系统的电炉自动化控制 太重热加工系统有 15t 电弧炉、30t 超高功率偏心底出钢电弧炉、40t 钢包精 炼炉、25t LF+VOD 炉等多台电炉, 电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 通过 PROFIBUS 将用于电 极调节的可编程控制器(PLC)、用于炉体 动作的和画 面监控的工业控制机连到一起,构成炉子的系统控制。炉体控制系统、 电极调节 控制系统、水冷控制系统全部 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监控。 5、供热系统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1)项目基本情况 太重热力公司原有锅炉房 3 座,蒸汽链条锅炉 12 台,总容量为 220t/h。2005 年原煤消耗 11 万吨,折标 煤 79288 吨;年产蒸汽量 46 万吨,折标煤 45333 吨;转 换效率 57%。 项目分两期实施。2006-2007 年,投 资 2068 万元,淘汰 6 台 10t/h 和 1 台 20t/h 蒸汽链条锅炉(总容量 80t/h),改造为 2 台 3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并配套先 进的布袋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年可节约标煤 15872 吨;2008-2009 年,投资 2047 万元,淘汰 2 台 35t/h 蒸汽链条锅炉,改建 为 2 台 3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并 配套先进的布袋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年可节约标煤 16544 吨。 (2)项目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8 为了实时有效地监控采暖供热运行情况,太重热力公司实施了采暖供热计 算机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锅炉 DCS 系统和供热交 换站数据采集系统。 锅炉 DCS 系统 锅炉 DCS 系统是对锅炉以及辅助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分散控制系 统,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系 统(DAS)、模 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 锅炉保护系统等。锅炉运行人 员以 CRT 监控为主,在集中控制室内可完成锅炉、 除尘设备、脱硫塔、风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监视 、控制、异常工况的 报警 和紧急事故处理,在少量就地运行人员的配合下,可实现锅炉的自动燃烧控制及 安全可靠运行与保护,既减少 对空放散、又保 护环境,充分利用能源,节能减排, 提高了企业效益。 供热交换站数据采集系统 太重生活区有五个热交换站,分散分布,距离锅炉房约 3 公里,供 热面积 150 万 m2,供热主管网 30 公里,供热范围较广。过去由于供热情况无法及时监 控,人为调 整供热比较滞后,造成交换站蒸汽压力不平衡,居民采暖室温时高时 低,造成部分能源浪费等问题 。 供热交换站数据采集系统是将热交换站的汽压力、流量、出口水温、进口水 温、出口水压等信号转换成 4-20mA 标准信号后, 传输 到数据采集系统,通 过 GPRS 上传到服 务器,经过数据处理接入 DCS 系统。 通过供热交换站数据采集系统工程的实施,可以对厂外生活区热交换站的 汽压力、流量、出口水温、 进口水温、出口水压等参数进行采集,汇总后传送到各 管理部门,根据天气变化具体情况实时监控调整,达到较好的供热控制。并在各交 换站预留三个输入端口,使各交换站选出三户特殊用户(最不利采暖用户)进行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9 实时监测,历史曲线记录,作为采暖收费的参考依据。 (3)项目投资和效果 “十一五”累计投资 4100 多万元,淘汰 9 台蒸汽链条锅炉,改造为 4 台循环 流化床锅炉。通过改造,2009 年热力公司原煤消耗量 4 万吨,中煤消耗量 7 万吨, 折标煤合计 65398 吨;年产蒸汽量 50 万吨,折标煤 49200 吨;转换效率 75%,比 改造前提高 31.6%。锅炉改造后,年可 节约标煤 32416 吨,可减少烟 尘排放量约 63.9t/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397.3t/a,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6、供热系统余汽利用技术改造 为从根本上解决太重非采暖期存在的真空浇铸工艺用汽的间断性与锅炉运 行连续性要求的矛盾,2007 年, 热力公司在已改造完成的 2 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容 量的基础上,新增一台 6MW 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辅机设备,应用了 DCS 分散控制系统进行计 算机自动监测与控制,以期在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用蒸 汽的同时,利用余热进行发电 ,实现循环经济。项目投 资 2194.6 万元,年可节约 标煤 22696 吨。 7、太矿集团热处理分厂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 太矿集团借助退城入园,对热处理分厂原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如下: (1)将两台井式气体渗氮炉更新为辉光离子氮化炉一台、罩式氮化炉一台;(2)采用 全陶瓷纤维炉衬结构对台车式、井式电阻加热炉共计 10 台套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项目完成投资 869 万元,年可 节能 1610 吨标煤。 8、厂房采暖系统改造 传统的厂房采暖方式为蒸汽(热水)采暖,锅炉耗煤量大,污染也比较重,且 存在转换效率不高、采暖效果受厂房条件影响大、不能方便控制开关和用量等问 10 题。 太重集团所属太 矿集团 借退城入园之机,淘汰了旧区蒸汽(热水)采暖,更 新为天然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项目所用天然气供暖设备在山西省是第一次使用, 技术先进、 节能环保。项目总投资 1720 万元,年可节能 8478 吨标煤。 太原重工新建煤化工厂房、增速器厂房等新项目建设时,均采用了先进洁 净、节能效果好、可控性强的燃气或电取暖,替代了高耗能高成本的蒸汽取暖。 太原重工挖掘焦化设备 分公司、 轮轴分公司等积极对原厂房采暖系统进 行改造,淘汰蒸汽(热水)采暖,更新为燃气(城市焦炉煤气)辐射采暖,一年即可 收回投资,年节能 40%。 9、铸钢厂冒口切割消烟除尘改造 铸钢厂在切割冒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危害 职工健康,造成空气 污染。 全国同行业中,尚无对切割冒口产生的烟尘进行成功处理的先例。太重人在 2007 年底成功自行设计建造出全国首套“切割冒口烟气除 尘设施” ,对铸钢厂清铲东跨 切割冒口作业实施了消烟除尘改造,后来取消了清铲西跨的切割冒口作业,将西 跨改造为铸件精整区和交检区,使现场作业环境大为改善。该项目完成投资 303.24 万元,每年可减排 64 吨工业粉尘排放。 10、试点推广清洁生产审核 太重集团为了实施绿色制造,决定依据目前仅有的北京市机械制造行业清 洁生产地方标准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目前有 6 个分子公司顺利通过了太原 市环保局组织的“ 清洁生产审 核” 评审工作,年创节能环境效益:减少氧化渣排放 50t/a,废 包装材料 5t/a,废 石墨桶排放 2400 个/a,减少废油排放 9.88t/a,节电 30.11 万度/a,节水 4.82 万 t/a,节约钢材 2170 t/a,节约切削液 7t/a,节约氧气、混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11 合气等 8.3 万 m3/a,成果显著。 11、不断淘汰落后耗能设备和工艺 近年来,太重集团通过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厂房里、 马路上的照明灯具逐步更新为金属卤化灯、LED 灯等高效 节能灯;新增设备的电 机均采用高效节能的 Y 系列电机和变频技术;淘汰了部分 SJ、TM 型变压器,更 新为 S9、S11 型变压器;将有蒸发、飞溅现象的开环 式冷却水循环系统,改造更新 为防飞溅防渗漏的闭环式水循环系统;对闲置报废的旧式车床、钻床、磨床等机 床,电焊 机、 电动 机、气保 焊机、起重机等废旧设备进行了公开处置,盘活存量资 产,引进 新型数控设备,使企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12、污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 太重集团于 1990 年投资 523 万元兴建污水处理厂,1991 年 8 月正式投入运 行。2001 2003 年,公司两次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 较为彻底的改造, 2004 年率先 在总排口安装了 COD、流量在线监控系统。太重厂区所排放污水全部经过处理, 并广泛回用于生产生活,太重厂区生产用水均实现了中水替换自来水以及水的 循环使用,循环用水量约为 7300t/d;万柏林区绿化队绿化用水和市政部门道路降 尘喷洒用水、2007 年 10 月建成的太原市玉门河公园的景观用水,也全部使用了 太重的中水。 五、两化融合为用户倾心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新产品 作为装备制造企业,太重集团一向重视技术创新,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培养。 2000-2009 年十年间,起草国家技术标准 19 项,行业技术标准 25 项,公司技 术标 准 225 余项。申请专利 218 项,其中 发明专利 127 项 ;授权专利 106 项,其中授 权 发明专利 44 项。 12 太重集团以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为己任,在产品开发中大力推出节能先进 新产品。开 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干熄焦专用提升机, 3.8m碎煤加 压气化炉, 5.5m 捣固焦炉机械设备, 6m、7m 顶装焦炉机械设备等 节能环保新型产品,以及 1.5MW 风电整机、核 电站用 环形起重机和运料系统等 清洁能源设备。并且在新产 品设计中,注重 绿色节能 设计理念、注重信息化自 动 化技术应用、注重新材料新工 艺应用、在 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产品重 量等。在生产制造的主机产 品中,广泛 应用计算机自 动控制技术、交流 变频调速 技术、能量整流回馈技术等先 进新技术, 为用户设备节 能效果显著。太重集 团还 为清洁能源设备提供配套,主要有为风电设备配套的主轴、增速器, 为核电设备 配套的铸锻件等产品。 太重的标志性系列产品,WK-10、12、 20、27、35、55 六大系列矿用挖掘机, 是千万吨级露天矿的主力设备,其容量均在 3 千 KVA 左右。该系列产品,均通 过系统控制曲线的变化,提高 产品工作效率,通 过整流回馈单元的设计和使用, 达到剩余能量回馈,使产品功率因数可调至接近于 1,为用户节约电能在 20%以 上。 六、经验和体会 作为建厂已 60 年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 “十一五”期间,太重集团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企 业改革, 优化产品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整合企业内 部资源,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取得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同 时,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 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和体会: 1、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了两化融合 太重集团在注重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肩负起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十一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13 五”期间克服 资金紧张的困 难,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淘汰落后产能,自觉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提前两年 实现了百亿太重的目标。累 计 完成机器产品产量节能量 24.7 万吨标煤,远远超过了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同 时实现了规模增长而污染排放指标保持下降的目标。 2、两化融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太重集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断自主创新,开发高科技、自 动化程 度高的新产品;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大量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数 控加工设备,提升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先后生产制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 握核心技术的三峡工程 1200t 桥式起重机、墨 龙 180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 WK-55 型矿用挖掘机、核电站用环形起重机等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产品,为企 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两化融合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 “十一五”期间,太重集团在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大力实施 节能技术改造,进行能源结 构调整,取得了累 计节能量 25 万吨的显著成效。一是 对煤气工业炉进行改造,使能源介质由发生炉煤气改变为城市焦炉煤气,从而拆 除太重煤气厂,消灭了洗精煤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使工业炉生产过程由 人工控制检测更新为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检测。二是对工业锅炉进行改造,淘汰落 后的对煤质要求很高而产热效率却较低的链条锅炉,更新为能够燃烧中煤、煤渣 且转换效率高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使企业原煤消耗量下降 63%,同时实现了锅炉 生产供热系统的计算机自动化监控。三是对厂房采暖系统进行改造,淘汰一个厂 房一块表、冬季采暖 24 小 时持续一个温度供应的蒸汽采暖,更新为能够分区域、 分时间、可自动调节温度、可随时开关的燃气辐射采暖。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和信 14 息化技术应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1、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节能、信息化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十一五”末的 2010 年,太重集团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130 亿元,而“十二五” 末 的规划目标是 500 亿元,年均增幅需要达到 30%以上。因此太重集团必须统筹规 划,大胆谋划,才能确保大跨越发展。 同时,由于“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机器 产品产量节能量近 25 万吨;而“十二五” 期间,太重将实施万吨压机等能耗较高的 较大建设项目,使太重未来的 节能压力骤增。因此,如何更好地 实施两化融合, 有效保证节能减排指标的良好控制,是太重“十二五 ”节能规划和信息化规划的关 键。 2、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高科技绿色新产品 太重集团坚持牢抓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这一龙头,走自主创新道路, 为企业 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和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太重集团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大幅提高并逐年增加,现已达到年度销售收入的 7% 以上。 “十二五” 期间将达到 10%以上。重点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新产 品。 为了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和运行维护,太重集团正在从起重机、挖掘机等主 导产品着手,实施产品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通 过 信息化、 3G、GPS 等技术的 应用,对 已售产品现场运行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故障信息、 现场视频信 号等)进行远程采集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信息,尽早排除设备隐患,并 且实现设备控制系统的远程升级和参数更新,同时更有效地指导用户和现场维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15 护人员做好设备运维工作。 3、新项目建设注重节能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 “十二五”期间太重将实施 临港基地、万吨压机、高速列车齿轮箱、高速列车 轮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