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_第1页
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_第2页
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_第3页
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_第4页
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理顺“需要”,关联生活与写作 谈论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最为广 泛的就是“需要论 ”:写作需要生活,写 作源于生活,写作是生活的表现。于是, 越来越多人将写作的失败归结于生活: 生活贫乏,生活无味,生活失败,生活 缺失。曹文轩教授回忆起“知青” 时代时, 说:曾经一段时间,连专业的作家也认 为,在创作枯竭的时候,背上行囊,专 门去体验生活能有利于写作,后果是留 下一个时代的遗憾,成为中国写作史上 一段非常独特且可笑的奇观。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5086.htm 自然而然的生活,因写作变得必 须沉甸甸,闹哄哄,亮闪闪。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令人口爽”,当生活越来越光怪陆离, 刺激驳杂时,儿童身陷其中,如同坠入 迷茫的浮云。浮云褪去,稍显平淡的生 活又因为无法满足写作需要而变得冷冰 冰,硬生生,暗沉沉。因写作而迁怒生 活, “写作”与“生活”这一对密友同盟反目 成仇,恩怨纠葛至今难以断言。根源就 在“需要”的错位。 一、理清“ 需要” 的主客体 究竟是谁需要谁?疑惑未解时已 滋生出新的疑惑:生活就是生活,为什 么要因写作而改变?每个人只要活着就 处于生活中,除了天赋恩赐的少数人外, 为什么有善写和畏写之分?一直困扰大 众的极有意思且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随之 浮出水面:大量儿童在生活中能说会道, 面对父母、朋友、哪怕是第一次见到的 陌生同龄人都能侃侃而谈。更不要说网 络聊天,交流游戏攻略,述说神奇幻想 等时刻,可以滔滔不绝,活色生香。可 一让其写作,立刻面沉似水,寡言少语, 那些灵动鲜活的言语瞬间蒸发,言说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自信神色也消失殆尽。难道写作就是 无法破解的大魔咒? “需要 ”的主体错位是写作艰难、 虚假、无意义的根源,方向性的错误带 来无法估量的后果。理顺“需要” ,把生 活与写作通过” 需要” 联系起来,生活愉 快的同时写作也顺畅。我们以为,与其 说写作仰仗生活,需要生活提供丰富不 竭的素材,不如说生活需要写作,需要 通过写作让生活的意义得以凸显,让生 活的品质和境界得到提升。不同的生活 阶段需要不同的写作样态,不同境遇, 不同感受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表现形 式写作。生活需要写作。 认为“ 写作需要生活 ”,儿童容易 产生惰性,内心渴望不断出现的新、奇、 特的生活刺激来袭,坐等有人为其提供 与日常生活差别大的“ 另类生活 ”。于是, 比儿童更忙的是教师,教学成了生活的 再造: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组织体验, 不断将儿童置入或真实或虚拟的生活场 景中。即便教师能像大法师一样,不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为儿童创造出魔幻的生活景观,也仅仅 解决了“写什么 ”的问题, “怎么写”依然是 障碍, “为什么写 ”依然混沌。更不要说 这样的“写什么 ”离真实的生活有差距, 容易滋生假写作。这样的解决方式杯水 车薪。不断求新求变最终将导致儿童审 美疲劳,教师黔驴技穷。当提供的生活 刺激不能满足儿童需要而又遭逢写作时, 很自然依赖“ 编” ,写作成了描绘虚像, 写出“高于生活 ”的文章全靠杜撰。 “制作 文章”就成为儿童应对写作的首选。制 作的优劣评价指标是“ 看谁制作得柔美 ” “看谁制作得高尚 ”“看谁制作得感人”。 假、大、空的伪圣化写作, “小文人语篇” 的审美异化就这样在脱离真实生活的病 毒温床上孕育。既然文章可以制作而得, 又何需再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哪一种生 活实景能比得过华丽的文字描述?如此 的“需要”让写作走进一条狭窄深黑的胡 同。 “需要”还让阅读深受其害。为求 “制 作”的简快便利,从阅读中汲取可供“ 制 作”的范本、词汇、形式等,就成了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读的目的。 “作需要生活 ”的另一表 述方式为“写作需要阅读 ”。此处的“阅 读”是狭隘的功利化阅读,是“ 马上读, 马上在写作中能看出效果”的如法炮制, 简单套用,是强取豪夺的生硬剥离,结 果自然是写作阅读两败俱伤。把阅读和 写作用“制作文章 ”扭结在一起,导致儿 童对读和写产生厌倦和畏惧,在年幼的 时候灭绝了真实参与阅读和写作的活性 因子。 “需要 ”即“动机”“ 目的”“ 意愿” , 在写作中谈及“ 需要” ,属于 “为什么写” 的源思考。明确写作目的,能清晰地确 定“需要”的主体。李海林教授提出写作 的三个核心问题是:1.“ 为什么写 ”的问 题,包含写作任务、写作环境、写作成 果(写出来做什么用)和读者的确定四 个方面;2.“写什么 ”的问题,包括写作 题材、写作角度和写作层次等;3.“怎么 写”的问题,包括言语风格选择和结构 安排。其中, “为什么写” 是首因,树立 正确的写作目的如同占据制高点,决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了“写什么”“怎么写” 的“ 双基”,三者形 成稳固的写作框架。上位目标弄清楚后, 双基随之明确。写作目标明确后,写给 谁,怎么写也就有法度了。例如,叶黎 明教授曾形象地说:写日记,就在家里 偷偷写;写论文,就在图书馆里查找着 写。日记的目的是“ 自我对话 ”, “偷偷”就 是私密的对话形式, “怎么写 ”由“写作内 容”和“写作目的”决定了。这也能回答 对儿童“会说不会写 ”的困扰。说的时候 “表意”目的明确,对象可视,载体就是 交际间话语,语境就是正在其中的环境, 所以滔滔不绝,乐此不疲。而写则简单 为从字、词、句、段的码放到最终制作 出“文章”,儿童始终仅和纸笔相伴。写 的结果并不重要,有没有人看没关系, 老师说好就算好。写后也没有用,文章 评价异化为鲜红的分数。这样的写作历 程,孤苦伶仃,饱受煎熬。荣维东教授 认为:没有比较强的目的和动机,写作 行为是很难启动的。写作行为的启动与 维持,重要的是来自“ 写作任务情境 ”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身。写作任务的交际语境是写作活动启 动、推进的直接动力。 “写作任务语境 ” 包括读者、目的、角色、话题、语言等 要素,它们才是写作真正重要的“潜在 动机资源”。 研究者的思考结果是一致的,写 作以“交际交往 ”为目的,生活需要 “交 际交往”,生活需要写作。写作的目的 是“交际交往 ”, “交际交往”即写作的实质, 是人与社会存在的本质体现。生活是交 际交往的场。生活中的人,就是通过交 际交往来陈述观点,解释说明,劝告鼓 励,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场中交换信息, 获得进步。生活需要写作,写作在生活 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通过写作定 格生活瞬间,形成永恒回忆,让生活永 葆清新;通过写作梳理内心感受,调整 心态,让生活更加愉快;通过写作发出 信息,传情达意,让生活更加便利;通 过写作彰显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