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_第1页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_第2页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_第3页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_第4页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高度文明 化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国民健 康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国民健康一直倾注着极 大的关注。虽然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健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 如何科学健身、合理健身已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保健知识的 推广可以为大众健身开创一条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 本文在借鉴前人对大众体育与电视媒体相结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 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 辑分析法对石家庄地区的大众人群的健身现状以及需求进行了研究,找出 了大众健身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大众健身科学化、合理化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就体育保健知识推广的理想途径的研究进行分析, 得出电视媒体作为四大媒体中最具势力的媒体之一,是体育保健知识推广 过程中最有力的宣传工具。而体育保健的学科知识作为“具有产业性质的 的公益事业” ,要逐步走向社会化体现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必须充分依靠 和挖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公众生活最快捷、最直接的工具。电视媒体与 体育保健的“联姻” ,是一个新的市场热点,这种结合不仅为大众科学健 身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为大众营造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能推动 体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电视体育节目的资源开发和内容、形式 的创新开辟道路。 关键词:大众健身 科学健身 体育保健 电视媒体 电视策划 2 Abstract Now society develops straight dynasty informative process and globalization with ecology melt direction development, high civilization melt bring the material of rich people enjoyment at the same time, have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healthy problem. National health is to concern that society stabilize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pours maximum solicitude always for national health. Although peoples health consciousness is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fitness troop also unceasingly is expanding, how but the science fitness, the reasonable fitness already became the question which the people urgently awaited to be solved. The sports health care knowledge promotion may fitness for the populace founds an scientific, the rationalization path. This article in profits from the predecessor unifies and so on to the populace sports and the television media a series of correlations question research in the foundation, has referred the massive iterature,in ShiJiazhuang.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survey procedure,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 law and 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have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o the populace crowds fitness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demand, obtains the populace fitness scientific, the rationalization necessity.In this founda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expert on the sports health care knowledge promotion ideal way research, obtains in the television media four big media most to have one of influence media, is in the sports health care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3 knowledge promotion process the most powerful media. But the sports health care discipline knowledge took “the archery target the public utility“, must move towards the socialization to manifest its huge social value gradually, must fully depend upon and the excavation society various aspects strength. The television media already became the influence public life most quickly, the most direct tool. The television media and the sports health care “marries “, is a new market hot spot, this kind of union not only provides the essential theory basis, for the popular science fitness builds the science fitness for the populace the social atmosphere, meanwhile can impel the spor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for the television sport progra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nt, the form innovation paves the way. Key Words : Popular fitness Scientific fitness Sport hygiene Television media Television planed 目 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1 1.1 选题依据1 1.1.1 时代发展造就健身的需求1 1.1.2 大众科学健身的必要性1 4 1.1.3 电视媒体为体育保健知识的推广架筑桥梁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 电视策划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5 2.1 研究对象5 2.2 研究方法6 2.2.1 文献资料法6 2.2.2 调查法6 2.2.3 数理统计法7 2.2.4 逻辑分析法7 2.3 研究过程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9 3.1 石家庄市区大众人群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9 3.2 大众人群对媒体的关注程度的调查与分 析13 3.3 制约大众人群科学健身的因素调查结果与分 析17 3.4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电视栏目策划方案制定的理论依 据19 3.4.1 设计与建立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方案指标内容的依据19 3.4.2 指标内容的拟订、筛选和优化20 4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方案的各级指标的分析研究22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5 4.1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方案的一级指标的分析研 究22 4.2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方案的二、三级指标的分析研 究23 4.3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的策划方案29 4.3.1 电视栏目的策划的要素29 4.3.2 电视栏目的策划方案31 5 结论与建议34 5.1 结论34 5.2 建议35 综述36 参考文献44 致谢48 附件49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时代发展造就健身需求 当今社会正朝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生物化的方向发展,高度文明带给 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社会“人口老龄化” 、 “现代文明 病” 、 “国民体质降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无疑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 综合国力的发展。人们渴望健康,社会需要健康。而中国即将步入的“休 闲时代”将为国民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时间去关注健康,享受生活。 6 1.1. 2 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必要性 健身,是人们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 量而选择的一个手段。目前,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实施,在大的原则上 为大众健身的科学化提供了宏观指导,而如何将宏观原则细化为具体的、 可实行的操作办法则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健身的目的、方法、 运动强度与频率和竞技运动有很大差别。健身项目的选择、健身内容的安 排都应该从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运动强度、运动量以及运动频率的 设置科学化,只有在科学的指导和监控下,才能从而保证大众健身的娱乐 性、休闲性,健身模式的科学化。 体育保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涵盖了体育生物学各 基础理论学科,又涉足了三个医学的研究领域,具有多学科集成、协作和 实践性强的特点,属于群众体育研究的范畴,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的实施服务的。 1.1.3 电视媒体为体育保健知识的推广架筑桥梁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超过了其他的任 何媒介,它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深刻。首先电视媒体现场直播的 “共时空效应”能为观众提供即时、现场、连续的新闻服务,这一点是其 它媒介所不具有的;其次,电视媒体综合了广播、报纸、影响传播符号的 所有媒介的符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信息符号,从而使传递出的信息 更准确、更直观、更有视觉冲击力;电视媒体覆盖面大,具有全息性效应; 另外电视媒体与观众的互动性强。 1.2 国内研究现状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7 就中央电视台和河北电视台各个频道现有的体育健康类栏目的情况来 分析,根据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新闻消息类。以报道体育新闻、赛事消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 的早安中国 、 体坛快讯 、河北电视台的体育新闻等。它主要以 短消息、新闻资讯的形式及时、快速、准确地向观众介绍最新赛事的最新 动态。 专家访谈类。以专家座谈为主要形式的服务类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 健康之路 、河北电视台的健康广场 、 祝你健康 ,它主要通过专家 的介绍,让观众了解一些常见疾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以及相关药物、 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 健康服务类。以服务于普通百姓为主要宗旨的大健康类亚新闻节目有河北 电视台的健康直通车 ,它注重报道观众正在关注的与健康相关的焦点、 热点、话题、调查;全方位报道世界各地的最新健康动态,倡导科学的健 康理念。 健身服务类。以健身操、拉丁舞、街舞等大众健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有中央电视台的天天健身 ,它主要以边讲边示范的形式向观众传授一 些健身方法。 赛事播报类。以直播、转播大型赛事并穿插解说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 的NBA 赛场 、 顶级赛事 、河北电视台的赛场风云等。 专题纪实类。以体育界大事记、人物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评论、纪实性 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体育人间 、北京电视台的体育界等。 就中央电视台和河北电视台现有体育健康类节目来看,赛事直播、转 8 播类节目约占 62,体育新闻消息类节目约占 14,体育事件评论、体 育人物等专题类节目约占 11,大众健身类节目约占 6%,健康服务类节 目约占 5%,其他类型节目约占 2。这些节目的时间安排主要是根据中央 电视台的收视率调查排序而定。电视媒体在迎合观众口味上做出了很大的 努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发现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 很大的进展。 知识经济时代,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互相扶持、 密切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密切关系。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对 国际体坛日趋强劲的商业化冲击,我们应该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尤其 是体育健康类节目,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创新和拓展。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任务: 一、在对所收集的有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大众健身科学化的 必要性以及体育保健的相关知识在大众科学健身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肯定, 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保健学科知识社会化、产业化的 意义。 二、在此基础上,以石家庄市区的大众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大众 健身的现状及影响大众人群健身的因素,从而有利于正确把握我国大众健 身的发展趋势。 三、为了引导大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活动,在对大众健身现状及 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四、根据大众人群对电视体育节目的需求,结合大众健身现状,以体 育保健知识为内容,拟定出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电视栏目的策划方案。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9 1.3 电视策划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策划及电视策划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所有的策划 基本上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电视策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电视领域的策划 活动及其规律。当今中国电视领域,策划已被广泛地应用,从节目的制作 到节目的播出,从媒体的经营到产业的发展。尤其在电视节目策划上,大 到东方时空那样的综合性性板块栏目, 春节联欢晚会那样的大型 文艺节目;小到每一期节目,每一部电视片。 电视策划的主要特征:目的性,就是要求某一策划活动围绕特定目 标为中心,把各个要素、各项工作无序转化为有序,从模糊变成清晰,具 有针对性。创新性,策划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策划的存在价值。 预见性,策划是一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活动。为将来的活动做准备, 把握未来是策划的重要性之一。因此,策划需要进行预测分析、前瞻研究, 同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竞争性,竞争是产生策划的土壤,竞争是促进 采取对策的原动力。 1.3.2 栏目策划 电视在各种文化传播中是最年轻的,它从舞台上借用了“节目”一词, 从平面媒体上借用了“栏目”一词。平面媒体的栏目,刊登的是同类题材、 体裁的文字作品,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及版面位置。而电视栏目也有同样 的特征,比如音乐电视城播出的一定是音乐电视节目,在今日说法 中则一首音乐、歌曲都不会有;所有的电视栏目都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和播 出时间。 10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进入了“栏目化”阶段。所谓“栏 目化” ,就是以星期为基本单位,把电视台的时间按计划分割给各个节目, 这些节目就按这规定的播出时间和长度有规律的播出。有的节目是每天一 期,如新闻联播 、 焦点访谈 ;有的节目是每周一期的,如新闻调 查 。栏目就像一个酒瓶,可以装进各色各样的酒水(电视节目) 。这个 “瓶子”的形状和大小是固定的,只有每次装进的酒水可以不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区随机抽取了不同职业, 其中生产、运输工人及有关人员 63 人;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55 人;党 政企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 142 人;各类技术人员 164 人;商业人员 91 人;服务业人员 112 人;个体经营人员 75 人;离退休人员 69 人;学生 72 人;其他职业 58 人。不同年龄,其中 20 岁及以下 107 人;2030 岁 184 人;3140 岁 221 人;4150 岁 165 人;51 岁60 岁 103 人;6170 岁 79 人;71 岁及以上 42 人。不同性别,其中男性 407 人;女性 484 人的各类 人群 1000 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大众健身现状及需求的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化的 大量文献资料,同时结合了有关社会学、经济学、新闻学、社会心理学、 行为科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认真研读了北京、上海、天津、 武汉等各大体育院校学报和新闻传播专业、人文学专业等相关文章百余篇。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1 并借助计算机检索系统,以休闲时代、大众健身、电视媒体等作为关键词 进行一次和二次检索,搜集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 2.2.2 调查法 2.2.2.1 普通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了石家庄市区大众人群健身现状及需求 的调查以了解目前大众人群科学健身的现状与需求,为论文的分析提供 实证材料和数据。本问卷是结合大众人群健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整个过 程遵循了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在发放前请 10 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 度检验,其效度值均在 9.01 左右。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问 卷 923 份,回收率 92.3,有效问卷 901 份,有效率为 90.1。问卷的 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社会学分析和统计学样本量的基本要求。 2.2.2.2 专家问卷调查法(Delphi 法) 根据对大众健身的现状分析和大众对科学健身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构 建出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框架,并就这一内容向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 院、河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等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了三轮专家 问卷调查(回收情况见表 1) ,集中专家意见,为本论文提供权威性依据。 表 1 专家问卷回收情况统计表 轮次 发放份数 回收有效问卷数 教授 副教授 回收率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0 23 20 23 20 16 52.1 50.7 49.3 47.9 49.3 50.7 76.67 86.96 80.00 2.2.2.3 访谈法 对部分大众健身人群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了不同阶层的大众人群的健 身现状;对科学健身的需求程度;对电视媒体的信任程度等。这些内容也 是设计本论文普查问卷的理论依据。 12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 EXCELL 统计软件和 SPSS11.0 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算指标大众人群各项数据汇总、百分比、相关分 析、T 检验以及方差分析。并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的公式对最后一轮专家 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三级指标的信度系数均处于 0.86 左右,经卡方检 验结果表明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效度均值在 8.71 分(10 分制) ,说明专家 评判有较强的一致性,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专家效度统计表见表 2,信度计算结果见附件 5) 。 表 2 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 评分 10 9.8 9.6 9.5 9.4 9.3 9.2 9 8.9 8.7 8.4 8 7.3 7 6.5 均值 8.71 人数 1 1 1 1 3 2 3 4 3 3 2 2 1 2 1 和 30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找 出引导大众人群科学、合理健身的理想途径。 2.3 研究过程 本文在确定了“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对策的研究”的基础上,分为两 个主要步骤进行研究: 第一步在深入分析研究有关文献资料和对部分大众人群访谈的基础上, 制定了石家庄市区大众人群健身现状及需求的调查表,通过对不同阶层人 群的抽样调查,了解我国大众人群的健身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找 出影响大众人群科学健身的因素。 第二步构建引导大众人群科学健身的理想途径,进行三轮专家问卷调 查,集中专家意见,为本论文研究提供权威性依据。详细过程见图 1。 确定研究方向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3 图 1 研究过程流程图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石家庄市区大众人群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大众人群体育锻炼场所的调查与分析 在大众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场所选择的调查中,本论文重点涉及了三个 方面的调查,即免费运动场馆(全民健身路径以及其他) 、有专人指导的 收费运动场馆、无专人指导的收费运动场馆三个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 明(见图 2) ,选择免费的运动场馆占调查总人数的 43;选择有专人指 导的收费运动场所的调查总人数的 29,而选择无专人指导的收费运动场 馆的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 28。通过对大众人群的访谈可知大多数人都希 提出问题 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范围 研究目的 确定研究方法 提出基本假设 确定研究设计 大众人群健身现状及需求 分析总结找出影响因素 专家问卷调查 研究的理论支持 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 对策研究 结 论 14 望在正规的运动场馆、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体育 锻炼,但是由于经济、时间等种种原因,最终还是自行安排体育锻炼。由 此看出,大众对健身的要求是在逐渐提高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要 求会越来越高。 图 2 体 育 锻 炼 场 所 选 择 分 布 图 43% 29% 28% 免 费 运 动 场 馆 有 专 人 指 导 的 收 费 运 动 场 馆 无 专 人 指 导 的 收 费 运 动 场 馆 3.1.2 大众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由表 3 可以看出,调查所列的 31 项体育锻炼项目中,大众人群经常 参加的项目是羽毛球,选择人数为 437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47.35,其 次是篮球,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 39.27,再次是跑步,占调查总人数的 28.71%。往后依次是长走、乒乓球、健美操、跳绳、棋牌类和足球。通过 调查发现,大众人群参加的羽毛球项目并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但在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球类项目占据了较高的选择比例,这可能与 球类运动诸如羽毛球、篮球等项目比较容易开展、不受场地限制等因素有 关。 表 3 大众人群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的调查表(多选题) 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 人数 占总数百分比 位次 羽毛球 篮球 跑步 长走 乒乓球 健美操 跳绳 棋牌类 足球 437 365 265 245 216 211 207 197 181 47.35 39.27 28.71 26.52 23.37 22.89 22.43 21.34 19.61 1 2 3 4 5 6 7 8 9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5 调查表明(表 4 所示) ,部分人群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有场地 器材的限制,其百分比占到了 39.15%,再次是感觉工作紧张没有时间占 31.92%,经济条件不允许占到 36.08%,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缺少专业 人士指导分别占 28.13%和 21.54。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大众 人群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 表 4 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表(多选题) 原因分析 选择次数(人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缺少场地器材 时间紧张没有时间 经济条件不允许 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 缺少教师指导 体育锻炼项目收费高 361 295 333 260 199 193 40.07 32.74 36.96 28.86 22.07 21.42 3.1.3 大众人群每天余暇时间及其支配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图 3 大 众 人 群 每 天 余 暇 时 间 分 布 图 8.97% 22.88% 31.80% 22.75% 13.60% 1h以 下 1-2h 2-3h 3-4h 4-5h 通过观察图 3,不难看出大众人群每天的余暇时间基本呈正态分布, 在 23 个小时这个范围的占 31.80,选择 12 个小时、34 个小时的 人分别占到了 22.88和 22.75,每天余暇时间在 1 小时以下的人数比 例最小,为 8.97。通过计算,大众人群每天余暇时间为 2.59 个小时, 这就为其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条件。 (注:余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包括学习、工 作时间;与学习、工作有关联的时间,如往返路途;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如睡眠、吃饭;劳动时 16 间)后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部分时间主要用于娱乐和休息。 ) 图 4 大 众 人 群 每 天 余 暇 时 间 支 出 统 计 表 18.71% 16.42% 12.37%11.30% 10.70% 10.51% 5.79%5.48% 5.34% 12.24% 看 电 视 阅 读 图 书 报 刊 上 网 聊 天 参 加 聚 会 参 加 体 育 活 动 逛 商 场 看 电 影 、 录 像 打 牌 欣 赏 音 乐 探 访 亲 友 在调查了大众人群每天可利用的余暇时间后,又进一步调查了大众人 群是如何支配这部分时间的,详见图 4。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筛选后可以 看出大众人群的余暇时间主要用来参与以下活动,其排序依次是:看电视、 阅读图书报刊、上网聊天、参加聚会、参加体育活动、逛商场、看电影、 录像。参加体育活动仅列第五位,说明大众人群对体育以及对健康的重视 程度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积极引导,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部分时间。 3.1.4 大众人群在参加体育锻炼损伤出现的调查与分析 3.1.4.1 大众人群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经常出现的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表 5 大众人群在体育锻炼时经常出现的损伤和不良反应(多选题) 不良反应 出现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位次 肌肉痉挛 出 血 疲 劳 关节扭伤或搓伤 骨 折 晕 厥 412 284 261 201 147 78 44.63% 30.77% 28.28% 21.78% 15.93% 8.45% 1 2 3 4 5 6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的 也会给机体带来一定的不适。由表 5 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人群在体育锻炼 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排序依次为:肌肉痉挛、出血、疲劳、关节扭 伤或挫伤等。肌肉痉挛出现的人数最多,而肌肉痉挛的发病原因主要是: 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舒缩失调;运动性肌肉损伤。通过对部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7 分人群的访谈得知,造成损伤和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运动缺少做准备活动; 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的掌握只凭主观意识来判断,没有客观评价指标;运 动项目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科学健身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等。由 此我们看出,大众健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盲区。 3.1.4.2 大众人群对体育锻炼出现的损伤处理的调查与分析 表 6 大众人群体育锻炼中出现不适反应后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选择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位次 自行处理 现场求助 就医处理 长期休息 341 275 195 111 37.01% 29.79% 21.13% 12.07% 1 2 3 4 由表 5 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出,表 6 中选择“自行处理”的人数为 341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37.01%。现场求助和就医处理的人数依次占调查 总人数 29.79%和 21.13%。大众人群在自行处理这些损伤时,大部分是凭 自己的经验或一些相关知识,对于系统、科学、及时的处理方法很少有人 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方法不得当或伤痛长期得不到正确的理疗,导致错 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么健身者最后就要承受更大的痛苦。 3. 2 大众人群对媒体关注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3.2.1 大众人群对各大媒体的关注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图 5 大 众 人 群 对 媒 体 的 关 注 程 度 29.21% 25.87%19.21% 16.90% 9.20% 电 视 报 纸 网 络 广 播 杂 志 通过图 5 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对媒体的关注程度排序依次是:电视、 报纸、网络、广播、杂志。电视媒体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主要是 18 因为它具有视听兼备的特点,这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但是电视在传播 资讯方面独享了几十年的风光之后,一个潜在的对手互联网正在快速 成长。有专家指出,网络拥有良好的保存性、链接性、以及容量的无限性, 是信息传播的最佳平台。发布新闻的网站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数量。 随着国内宽带网建设的加快,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网站上看 到越来越多的视频影像。但是现阶段网站与电视相比,在品牌、公信力方 面尚有不小的差距。政策的不明确,给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技术方面 的制约,使视频转播还处于试验阶段。就现在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来看,网络的普及和电视、报纸的普及还相差很远,所以大众在现阶段对 电视媒体的关注程度比其他媒体要高。 3.2.2 大众人群获取体育信息的调查与分析 3.2.2.1 大众人群获取体育信息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图 6 大 众 获 取 体 育 信 息 的 方 式 41.23% 30.75% 16.52% 10.24% 1.50% 电 视网 络 报 纸广 播 杂 志 由图 6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媒体是大众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方式,网 络其次,报纸第三。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体育运动的传播插 上了翅膀,使之普及更快,普及面更广泛。 3.2.2.2 大众人群收看电视体育节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据本文调查,一般电视观众中有八成以上接触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 而且这部分观众偏向于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观众对中央电视台 体育栏目及部分重大赛事性栏目的收视频度和喜好程度相当一致,而且新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 闻性和赛事性栏目在观众收视频度和喜好程度的排行榜上普遍高于其它栏 目。 图 7 大 众 收 看 电 视 体 育 节 目 的 情 况 19.32% 30.27% 14.89% 16.28% 17.11% 8.13% 050 100150 200250 300 体 育 新 闻 体 育 赛 事 体 育 娱 乐 节 目 体 育 资 讯 类 节 目 大 众 健 身 方 法 介 绍 及 教 学 传 记 类 节 目 从目前的观众结构来看,仍然呈现较大的反差,主要表现在年龄、性 别、文化程度和居住地方面,即观众的年龄梯次与体育节目的收视率成反 比,文化程度与收视率成正比,也就是说观众年龄越大收看体育节目的比 例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收视率也越高。在观众性别方面,看体育节目的男 性观众明显多于女性观众;在居住地方面,城市观众明显多于农村观众。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个人背景因素:即男性、年龄 低、未婚、文化程度高、职业稳定和收入高的观众在收视频度上均明显高 于对应特征(女性、年龄高、已婚、文化程度低、职业不稳定和收入不高) 的观众;2)个人体育倾向:即体育兴趣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消费 水平高和享受观赏刺激观念强的观众在收视频度上比较高;3)节目自身品 质:即节目评估高、熟知节目播出时间的观众在收视频度也比较高;4)相 关客观条件:即闲暇时间多、没有工作、生活压力的人群的收视率相对比 20 较高。 3.2.2.1 大众人群对现有电视体育节目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电视体育节目的收视率近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体育类电 视节目的平均收视率在各类节目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优秀电视剧和重要新 闻节目。我们不难发现,体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涉及的 范围也越来越大广。竞技运动的技术、战术的高度演变加上媒体的烘托、 渲染,极大刺激了人们的参与欲望,日益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 一。另外,体育的社会感性功能具有调解人社会心理平衡的作用,如爱国 热情的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升腾,更加提高了体育的价值。健身教育的出 现,通过电视为主的媒体的便捷传送,使更多的人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 的内涵,并且通过媒体对正确练习方法的广泛传授,成功与受益的启发, 使人们更加坚信了体育在人体健康、娱乐长寿中的作用。 图 8 大 众 对 现 有 体 育 节 目 的 满 意 度 26.47% 23.12%35.53% 14.88% 满 意 不 满 意 一 般 非 常 满 意 但时至今日,电视观众对体育追求和了解已经不是简单转播比赛所能 满足的了,对体育更深层次的了解已经是现代观众对媒体更高的要求。由 图 8 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电视体育节目并不能完全迎合大众人群的口味。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常满意的人群只占了 14.88%,而感觉一般的占 到了最大的比例 35.53%。显然体育要想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除了展现 竞技体育带给人们震撼之外,更多的要走“群众路线” ,让体育走进家庭,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1 把健康留给大众。 3.2.2.2 大众人群对电视体育节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98 32.26% 272 29.45% 250 27.13% 191 20.67% 185 20.01% 183 19.87%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保 健 养 生 类 健 身 服 务 类 赛 事 转 播 类 明 星 传 记 类 体 育 资 讯 类 现 场 娱 乐 类 图 9 大 众 人 群 对 电 视 体 育 节 目 的 需 求 系 列 2系 列 1 当今社会发展正朝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体现节目生存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收视率。所谓收视率就是指,目标对象中收看某节目/频道的人口 占目标对象总人口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收视率(%) =平均收视观众数(千人)/ 总数(千人)100% 对人的关心是体育的目的,体育的产生源于健身的目的。电视为实现 体育报道对人的关注提供了最佳的传播条件。从大众传播学最简明的链条 即:“传播者 媒介(电视) 受众”中,人们可以发现,由于电 视传播的迅速及时、形象直观,使得传播者和受众、现场和观众处于共时 状态中,人和人的关系成为电视传播的本质关系,这使得普通人物也可以 上屏幕。因而,电视体育报道不仅要反映运动员,记录他们的成功,记录 他们的失败;还应该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大众人群。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 22 视节目要考虑大多数观众的需求,即要“俗” ;同时电视有广义的社会教 化功能,它不应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观众的 趣味,即要“雅” 。电视体育报道往深处开拓,就要发掘体育活动中的文 化意蕴。 3.3 制约大众人群科学健身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机能,不适宜的运动就会导致 人体机能下降,造成损伤、甚至猝死。在本文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分析得 出影响大众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几方面因素: 3.3.1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们中,有很多混淆了娱乐与健身的概念,认为参 与一些娱乐活动就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尤其是在农村,对体育健康的认识 比较模糊。群众参加的健身运动中,真正科学、合理的锻炼行为较少,参 与者对自己的机能状况缺乏了解,对体质的关心和自我监督的水平较低, 这也表明在体育锻炼认识上存在差距。 3.3.2 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据调查,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体育 设施和场地的比例相对于全民健身活动所需场地的比例实在太小,据我 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 1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中,只有 23.2%的人的锻炼地点是在体育场所,场馆未开放的比例高达 34.6%,全部 开放的只占 44.1%。另外,群众性低消费健身场所少,虽然很多城市修建 了不少健身娱乐场所,但大多属于高消费场所,工薪阶层难以光顾。 3.3.3 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3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 挥对大众体育的进一步深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社会指导员 现状调查 2一文中显示: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 6 万人。而根据参 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我国城市应有社会指导员 18.7 万人,农村应有 4.5 万人,总数应为 23.2 万人,差距很大。即使在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 4150 岁的占 31.43%,50 岁以上的占 26.1%,30 岁以下的仅占 15.27%, 年龄偏大。在这些指导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平均占 18.10%,大专 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的占 13.87%,文化程度偏低。在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指导 员,获等级称号的比例很小,仅占 15.8%,说明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 部分没有经过培训,没有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3.3.4 科技投入不足 在大众体育锻炼中,人们缺乏相应的体质测试服务及运动评定标准。 健身测试器材大部分还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误差大。另外,健身器材 的研制与开发远远落后于全民健身发展的形势,制约了健身活动的开展和 科学化的进程。当前的健身器材,价格高、体积大、功能少,无法满足锻 炼者的要求,尤其不适应中老年人的使用。 3.3.5 群众体育活动的保障性法规欠缺 在大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组织管理的散乱、场地设施 的严重侵占、体育资金的分配不均、健身市场的发展无序等等。这些情况 的出现,说明在大众体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性法规。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应在体育法的基础上,制定群体活动的保障性法 规,以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2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推广科学健身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感。推广符合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与体质状况、易于普及的健身活动项目,弘扬我国 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养生、康复等宝 贵遗产,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健身活动势在必行。 3.4 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电视栏目策划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3.4.1 设计与建立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方案指标内容的依据 研究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问题,在对策探讨上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构 建了三级指标。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将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对策分为两个 方面。一是大众人群的自身因素,二是大众人群的外部环境因素。大众人 群的自身因素主要就是大众人群对电视体育节目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由 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以及健身需求构成。外部因素则从国家、社会二个 方面进行考察的。电视媒体作为四大媒体中最具实力的传播载体,并不是 单单依靠自身的独特优势才成为影响社会生活最直接、最快捷的传播工具。 电视媒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大众。因为电视节目的本源是生活,其宗旨就 是服务于大众和社会。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没有大众的需求, 没有社会的支持,也就没有电视媒体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 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切实找到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的最佳方案。 研究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并不只是单纯研究人的自身因素, 还必须考察其生活的外部环境因素。大众人群作为全民健身的主体,与其 外部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外部环境中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以及健身人群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健身习惯逐渐改变的基础上,大众人群 利用电视媒体推广体育保健知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5 对才能制定出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电视栏目策划的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只有把大众健身人群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机的结合起 来,才能保证大众健身人群的健身需求在电视媒体的传播中得以实现。这 种结合表现了研究的多层次、多方面性。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众 科学健身的因素有很多,本论文不单纯是从引导各种影响因素出发,更为 重要的是构筑一个能够使这些因素发挥作用、互动起来的平台,这就需要 微观健身主体(大众人群)和宏观健身环境(外部环境)共同来营造。所 以本课题在制定栏目策划方案的问题上力求做到双管齐下,内外结合,微 观、宏观一起抓。 3.4.2 指标内容的拟订、筛选和优化 3.4.2.1 指标的拟订 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区大众人群的健身现状及需求的调查,掌握了大 众健身场所、项目、余暇时间及其支配方式、健身需求、影响大众科学健 身的因素、对电视媒体的关注程度、对电视体育节目的需求等内容,通过 分析初步拟定出引导大众科学健身对策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河北省范围内, 将此初步设计的结构框架制成简表发放给专家,请专家对内容和结构进行 指正、补充。经过咨询和签定后,拟定出引导大众科学健身对策的三级指 标,这些内容能较好的反映本文所需研究的问题。 3.4.2.2 指标的筛选和优化 将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制定成“引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电视节目的策划” 的研究专家问卷(见附件 1) 。并用评定量表的方法对其内容的效度加以 定量评定,求出 30 位专家的平均效度(见表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