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辽宁省铁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1页
0612-辽宁省铁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2页
0612-辽宁省铁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岭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铁岭市统计局 11-5-25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 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辽宁省政府、 铁岭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 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的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 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市总人口为 2717732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2823220 人相比,十年共减少 105488 人,下降 3.74。年平均增长率为-0.38。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 924161 户,家庭户人口为 2678838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90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24 人减少 0.34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378537 人,占 50.72;女性人口为 1339195 人,占 49.2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的 104.30 下降为 102.94。 四、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347070 人,占 12.77;15-59 岁人口 1965836 人,占 72.33;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404826 人,占 14.90,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251805 人, 占 9.27。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45 个百分点, 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61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4.84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48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153961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 程度的人口为 284265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1307534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793170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 3132 人上升 为 5665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 9441 人上升为 10460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 39075 人上升为 48111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 37648 人下降为 29185 人。 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43853 人,同 2000 年第五次 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73898 人,文盲率由 4.17下降为 1.61,下降 2.56 个百分点。 六、城乡人口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1133277 人,占总数 41.70,居住在乡村的人 口为 1584455 人,占总数 58.30。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比,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增加 40695 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减少 146183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3 个百分点。 注 释 :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全市人口,是普查登记的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 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 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