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职场慌乱——“多挖井”还是“挖井深”_第1页
“三十而立”的职场慌乱——“多挖井”还是“挖井深”_第2页
“三十而立”的职场慌乱——“多挖井”还是“挖井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十而立”的职场慌乱 “多挖井”还是“挖井深” 2009/12/25 | 7:05 下午分类:通往成功 | 标签:创造成功职场 | 4,935 views |字体:小.中.大.灰. 蓝.褐 为了让这篇文章更丰满些,这里引用一些例子。 “三十而立”。 30岁的比尔-盖茨,成功推出了 Windows1.0;松下幸之助注册了 “NATIONAL”商标;李嘉诚建 了第一座工业大厦;斯皮尔伯格在筹拍第三类接触 ;杨志远的YAHOO开始成为网络神话的 标志。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30岁都如此幸运。处于30岁的从业人群,随着生活的沉淀,开始第一次有 时间停 下慌乱的脚步,对自己依托的行业认真总结回顾“人生的价值”和“自己的定位”等深层 次问题。30岁的女人面临着工作的定型期,她们期盼一份稳定且待遇颇丰 的工作。比起女人, 30岁的男人似乎要尴尬一些,领导见面打招呼还是叫“小赵”、 “小刘”,新进员工则跟在屁股后 面一口一个“老师” 。 梦想开始褪色,危机已经显现。职业生涯中的“去”和“ 留” 成为自我价值体现中最纠结的选择。 如何取舍?职业生涯应该怎样规划呢? 宽度,还是深度? “一年前,我们受一家着名服装运动企业委托寻找市场总监,最终确定了两个候选人。 ”锦田顾 问(中 国)总经理任戈回忆说,其中一个来自世界500强饮料公司,工作了9年,从基本策划 开始一直做到全国市场经理;另一个也曾经在世界500强的日化企业工作 了4年,后来换至一 家全球500强的快消企业,工作经验一共也是9家。任戈说,两个人都非常优秀,不相伯仲。当 时很多人以为,在日化和快消都有从业经验的 第二位候选人会略有胜出,因为他了解不同行 业和品牌的运作。 “但出人意料的是,客户最终选择了第一位候选人。 ” “我们事后与客户 讨论这个话题。 ”任戈说,对方给予的答复其实很简单。市场总监,不在乎其 去了多少 家企业学了多少不同的东西因为这种学习实际上只是在宽度上的扩伸,从本 质上说是在企业同等条件和发展阶段中相同经验的重复。这家服装运动企业希望的 市场总监 是在同一个岗位或同一个企业对事物理解有深度的人,他要具有企业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问题 的经验和能力。以第一位候选人的经历看,通过9年时间的不 断积累,他已经把市场营销研究 到了相当深度。 任戈表示,这个案例的启发是: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一定要注意有三专:专职、专注、专业。 从事某一职位,只是专职;在这个领域全身心投入精力,这是专注。专职是别人给的,专注是 把自己的态度拿出来,最后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专业。这样的人才能进入猎头的视线。 “我们会盯住那种在企业很有价值、并有可能成为行业专家的人。 ”万宝盛华(中国)华南区区 域总监廖继斌亦表示,这些人会有好的职业品牌,责任感很强,经验丰富。 实现“质变”的途径 与埋头苦干型人才被猎头关注相对应的是,经常跳槽的员工很难引起猎头的兴趣。 任戈说,他碰到过这样一个应聘者世界知名饮料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华南理工大学毕业, 有扎实的 技术背景。当时在大学生眼里,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成为这家公司的培训生,是一 份相当让人羡慕的工作。但任戈发现,仅仅3年时间,这位当年的华工毕业生就换 了三份工作。 第一年,在那家知名饮料企业做管理培训生;第二年,在一家IT企业做工程师;第三年,在一 家保险公司做寿险业务员。 “我非常好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路径选择。 ”这位应聘者告诉任戈,他在第一家公司做管 理培训生 时,获得了一些知识,也得到了一些培养。但由于在大学里是学技术的,他一直很 想在技术上有所斩获,所以转行IT.但做了IT工程师后,他又很快发现,自己 所学的知识在实 际中能用到的有限,而且技术行业似乎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他又转行保险,理由也很简 单,就是想锻炼自己的表达和吃苦能力,但一年之后他 再次离开。 这一次他瞄准了猎头。 “我直接表示了不可能推荐他。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 方向,不 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是什么。 ”任戈说,不能否认,这位应 聘者的某些想法也许是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家企业希望招聘的人员只 是抱着来学 习的目的。 “一个企业愿意让你学习,是想培养你,希望你能够和企业一起进步并做出贡献。 ” 任戈说,这位应聘者在每次跳槽中也希望有向上的机会,希望当一个小小的负责人,但他的期 望被否定了。 “他没有弄清楚什么样的人能够向上发展。很多人希望在不断跳槽的机会中争得向 上发展的机会。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 譬如,如果一个人希望在30岁之后成为营销老总,那么至少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做员工的时 候,在一 个岗位把自己的业绩做到优秀,被人认同。第二阶段,如果有机会晋升到组长或经 理,就不再只是对自己负责,而是对几个人负责、对一个区域负责,这时会发现跟 过去相比 要做出改变和调整如何去带领别人、影响别人,而不只是自己做好;如何把公司下达的 任务指标完成,也就是企业强调的执行力,一种上传下达的能 力。第三阶段,如果有幸成为 总监或老总,就必须了解战略规划、目标设定、系统搭建和资源整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工作完 全不一样,如果仅仅在不同的公司,在同 一个层面上跳槽,就永远无法积累到第二、第三个 层面上的经验和相关技能。所有这些向上的突破都是渐变性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是希望 通过跳槽达到质的变 化,这在职场中是不现实的。 守好深挖的那口“井” 不过,虽然走了弯路也不用自暴自弃“在30岁的坎上重新做职业生涯规划同样来得及。经过一 定时间的历练,回顾过往工作的整体情况,明确自己最擅长和最不擅长的,然后结合自己的兴 趣点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 ”万宝盛华(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朱懿鹃表示。 “我们曾有这么一位候选人,他从大学毕业到32岁都在政府部门,还是当时该市最年轻的处级 干部,仕 途前景很好。但他说,这些不是他最终想要的,因为他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 么样的工作环境、什么样的挑战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思 考,他找到 了自己的方向,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辞掉了当时的肥差,到国外读了他喜欢的行业的MBA.” 廖继斌说, “回国后,他遇到一个机会,一家着名外 资物流公司在华南区开始建立业务,他进 入这家公司,并把以前在政府学到的一些用人经验、项目管理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