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_第1页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_第2页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_第3页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_第4页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思考与建议 李乾德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 重庆 408000) 【摘 要】所谓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就是打造涪陵工业转型、 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版。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要 求,是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要求,是提高涪陵经济竞 争力的要求,是涪陵工业发展的要求。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要强 企业,调结构,育集群,重创新,创品牌,推融合,扩开放,优服 务。 【关键词】涪陵区 工业升级 思考 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举国关注, 全球瞩目。作为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涪陵,如何打 造工业经济升级版呢?笔者拟对此作分析。 一、 “打造涪陵涪陵工业升级版”的内涵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是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引申 出来的,因此,要搞清楚“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内涵,首 先还得明确“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 李克强总理在接受凤凰卫视独家采访时,被问及在当前经 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如何寻找自身突破口,实现经济 2 明显的企稳回升时表示, “将会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个升 级版富有丰富的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 刘迎秋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概括为:“转型、升级和 高质量发展版。 ”笔者以为这个概括极为准确,并依样画葫芦, 将“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界定为:“打造涪陵工业转型、升 级和高质量发展版。 ” 所谓转型,就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转型为内涵型增长为主 的工业经济发展。 所谓升级,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来说,就是从劳动密集型、 特别是初级劳动密集型升级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 经济发展,从制造初级产品升级为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 工业经济发展;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就是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 价值产品升级为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更高价值产品的工业经 济发展;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就是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其他的 资源禀赋优势升级为主要依靠资本和技术创新优势的工业经济 发展。 所谓高质量,就是从速度数量型升级为质量效益型的工业 经济发展;从高能耗、高污染升级为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环 境得到更好保护的工业经济发展。 二、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必要性 对于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认识。 3 (一)新一届中央政府的要求 李克强就任总理不久就提出了“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 济的升级版。 ”的战略任务。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国务院下 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2015 年) (以下简称规 划 ) ,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 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 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重庆市政府制定了重庆市推动工业转 型升级市区县联动行动纲领 ,明确指出:“转型升级是全市工 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市经 信委统筹实施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区县是工业转型升 级的主战场,共同推动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 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 级。 ”涪陵是重庆市新兴工业区,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理 所当然要积极响应,在与全市互动中打造好涪陵工业升级版, 为推动涪陵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设“双百”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 建设“双百”现代化大城市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涪陵量身 定做的奋斗目标。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现代工业的发 展,就没有现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涪陵建设“双百”现代化 大城市,无论是城市扩容、人口聚集还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都需要现代工业的支撑。只有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为现 代城市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有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4 才能吸引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促进农民市民化;只有工业现 代化、信息化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城市管理智能化,提高城 市管理水平。因此,加快“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不仅要 求加快工业化进程,而且要求提高工业化的质量,打造涪陵工 业升级版。 (三)提高涪陵竞争力的要求 当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不我待,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市 内各区县你追我赶,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涪陵如何迎难 而上,急流勇进,发挥“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峡库区工 业重镇和乌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渝东 北、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枢纽” (渝委发 201036 号文件)的 作用呢?鉴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动力,鉴于工业经济已 占据涪陵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竞争的着力点,显然是要突出工 业竞争优势,打造工业升级版。 (四)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1993 年前的涪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涪陵” ,涪陵榨 菜在全国闻名,但工业经济却十分落后。1992 年底,国有及年 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户均资产原值仅 201.8 万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仅 14.07 亿元。 1993 年,涪陵确立了“工业强区战略”和“重点企业战略” , 制定了工业发展的“过亿超千”目标。从此涪陵工业开始了历 史性的变化。1998 年,在顺利实现“过亿超千”目标基础上, 5 又实施了“5135”工程,到 2001 年,涪陵重点企业完成工业 总产值 53.12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71.59 亿元,利税 14.44 亿 元,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74.76 亿元,是 1992 年的 5.31 倍, 实现了农业区向新兴工业区的跨越,引发了一个在全市、甚至 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涪陵现象”热。 “十一五”期间,涪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一届区委、 区政府决定“抓住新机遇,推动新创业” 。从 2007 年起,实施 了“项目推进年” 、 “重点项目建设年” 、 “项目攻坚年” 、 “项目 突破年”等一系列项目主题年活动,倾力打造“工业涪陵” 。通 过项目主题年活动的实施,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了一大 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启了“涪陵工业”向“工业涪陵”的大跨 越。全区工业总产值由 2006 年的 210 亿元发展到 2011 年的 901.6 亿元,五年增长了 4.3 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 高到 66.4%,可谓实现了又一次大跨越。 下一步怎么办?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再用五年,完成从 “涪陵工业”到“工业涪陵”的跨越,工业总产值将提升至 2016 年的 2500 亿元的目标。 措施就是唱响 “转型升级,量 质并举” , “工业立区,产业兴城”发展主旋律。简言之,就是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 。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在于涪陵工业现行 版的局限和弊端所决定。 1、从产业规模来看,总量不够大 虽然 2012 年;涪陵工业总产值已站上千亿元大关,纵向 6 看,与过去比,成就辉煌,但与全面小康的目标比,与增加就 业和居民收入的要求比,工业总量仍然偏小。横向看,与东部 沿海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工业规模不大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如 与浙江省的绍兴县比,2012 年,绍兴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 值 3882.49 亿元,工业增加值 540.24 亿元,涪陵工业总产值 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仅相当于绍兴的 26.11%和 63.58%。 2、从产业结构来看,新兴产业比重太少。从涪陵区 20072012 年工业产业结构对比情况看(见下表) , 产业结构已经有一定优化,但是,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过大,新 兴产业比重很小,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只占 0.3,这与“重 庆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为第一支柱,建成中国硅谷 ”黄奇 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产业 2007 年 2012 年 合 计 83.4 91.6 化工、石油化纤纺 18.54 18.36 食品、医药 40.37 21.53 重要材料 5.87 29.36 装备制造 12.67 16.43 电子信息 0.3 清洁能源 5.92 5.6 其它工业 16.63 8.4 7 帆的目标不相匹配,难以承接主城主导产业辐射,难以实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3、从产品价值链来看,产品档次偏低。初加工产品多,深 加工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导致节能降耗压力大,环境压力大,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 效益不高,经济关联度低,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4、从产业组织来看,领军企业少而小。涪陵工业发展确定 了六大支柱产业,但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承担主导产业。就企业 而言,2012 年,涪陵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仅 1 家,而在 我国发达地区,如苏州、深圳、广州、南京、无锡、杭州年销 售额过 100 亿元企业均超过 10 家。主导产业缺位,企业规模 小,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5、从产业聚集形态来看,聚集度偏低。2012 年涪陵“三 园四地”实现工业总产值 567.44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55.98%,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协作配套不够,产业链条短, 难以发挥关联带动作用,与特色园区的平台载体作用不相匹配, 难以体现空间集聚、要素集聚、配套完善的发展要求。 6、从产业创新来看,创新能力偏弱。2012 年,涪陵全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8%,低于全国 1.97%的平均水平,涪陵区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直接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7、从产业发展来看,后劲不足。2011 年和 2012 年,涪 8 陵工业投资分别为 137.10 亿元和 161.72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 值 310.72 亿元和 343.46 亿元,工业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 别为 44.12%和 47.09%。2012 年涪陵工业投资增长 17.96%,然而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仅为 10.54%,投入与产 出不协调。这种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决定了其可持续发 展能力不强,若遇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立即便会出现大的 挫折。 三、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目标 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近期目标,笔 者拟采用涪陵区政府在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 (涪 陵府发201316 号)中提出的推进涪陵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努力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技术创新 明显进步,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 其具体目标是“四个上”:一是“上规模” ,即 2012 2016 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900 亿元, 2016 年工业总产值突 破 2500 亿元;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稳定在 55%左右;工 业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的比重达到 35%。二是“上水平” ,即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 30%;龙头骨干 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 2.5%。三是“上质量” , 即一等及以上产品比重提高到 95%以上,质量损失率降到 0.2%以 内;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高到 80%;培育国家级质量奖项或驰 9 名商标 5 个(件)以上。四是“上效益” ,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利税总额突破 250 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60 万元/人年, 净资产回报率达到 12%,总资产贡献率达到 20%;万元工业增 加值能耗累计下降 20%。 以上目标,体现了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转型、升级和高 质量发展”的内涵。采纳其作为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目标而 不另提目标,有利于动员全区人民,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将 推进涪陵新型工业化进程与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有机地结合起 来,完成从“涪陵工业”向“工业涪陵”的新跨越。 四、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建议 (一)强企业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是工业强区的主体。打造涪陵工 业升级版,首先就要做强企业。 做强企业不仅需要企业增强自身素质,而且需要政府大力 支持。 企业增强自身素质,一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 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动机、方向盘。企业是只追求利润最大化、 只追求产量、销量,还是既追求利润最大化,又担当社会责任; 既追求产量、销量,又重视产品质量、信誉;如此等等,直接 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成长。二要实施科学的战略 管理。战略管理是为了树立企业的发展使命和目标,进而明确 企业的战略路径。企业要做强,就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加强战 10 略管理。三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 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包括企业的决策能力、核心 技术、管理能力等的集合。它可以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 到竞争领域的一流水平,成为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四要 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五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六要处理好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善于处理和利用外部环境是企业持续、快 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府支持,一是要优化发展战略,二是要优化服务。关于 “优化服务”的问题,后面要专门论述,这里着重谈谈发展战 略问题。 “重点企业战略”是涪陵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确立并 一直坚持的工业发展战略。20 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企业做大 做强,带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举措。打造涪陵工业升级 版,在继续支持重点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 还可以选择一些规模不是很大,但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 中小企业,重点培育,使之成为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质量 高的小巨人。 (二)调结构 瞄准现代工业产业发展方向,关注重庆主城主导产业的新 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好支柱产业、 11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提升壮大优势支柱产业。集中力量提升壮大医药食品、 装备制造、材料、化工化纤、电子信息、能源等六大优势支柱 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鼓励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百亿 级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瞄准重庆支柱产业变动趋势,加强与重庆 主城区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第一支柱的衔接,依托 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培育 和发展技术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 好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四大战 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经济发展的先导产 业和支柱产业。力争 2015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达到 25%以上。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高端引领、低碳环保、集群 集聚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 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鼓励 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驰 (著)名商标,实现从“无牌”到“贴牌” ,从“贴牌”到“创 牌”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话语权,提升产业竞争力。 12 (三)育集群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工业转型升 级的有效途径。要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 产 业园区”的发展思路,通过领军企业带动相关企业聚集和配套, 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实现集群式发展。 一要培育壮大领军企业。深化重点企业战略,发展并依托 “工业企业 30 强” ,推进产业集中和链条集群。鼓励和支持 有比较优势、有名牌产品、知名度高、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企 业,围绕主导产品上下游扩张,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业 突出、具备产业优势、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大 公司、大集团和行业“小巨人”。 到 2015 年,形成一批支撑 力强的 100 亿元级、 50 亿元级、30 亿元级和 10 亿元级的骨 干企业,有效发挥产业引领、辐射和集散作用,撑起“工业涪 陵”的“筋骨”,并带动中小企业“众星拱月”,组成较强实 力的产业群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二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优势产业基础,按照“巩固 存量促升级、发展增量壮规模、加快集聚优结构”的思路,推 进链条延伸、配套协作和循环经济,培育壮大医药食品、装备 制造、材料、化工化纤、电子信息、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支柱产 业,到 2015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 2000 亿元,进一步提高 在全市及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3 三要加强园区建设。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平台。加 快推进园区布局集中、产业集群、用地集约,着力提高园区投 资强度、效益贡献和发展后劲。 全区要集中力量抓好涪陵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清溪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三大园区建设。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 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和坚持适度超前的原 则,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责任,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气、 供电、供热、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公用服务设施,夯实硬 件基础,丰富园区功能。同时,加快园区的功能开发和载体建 设,大力推进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各类特色功能载 体建设,积极在园区创建研发中心、科技工业园、贸易加工区, 逐步完善行政服务区、商务服务区、生活区、物流区等配套设 施和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增强开发功能,加快实现从土地开发 向功能开发和特色开发的转变,努力构建产业链条长、资源循 环利用、基础配套完备、集成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 集区。 各乡镇(街道)要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产业链带 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 创业服务基地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区的资源,进 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 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努力形成各具特 色的产业集群 14 (四)重创新 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核心动力。只有坚持自主创新, 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导权,增强发展优势。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作为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第一选择,按照“企业主体、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模式,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快引进和培养自 己的技术骨干,建立以技术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 系,积极研究本行业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开展自主创新和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申请专利保护。 二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大企业大集团与科研机构、高 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平台,结成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不断提高技 术创新和技术引进能力。 三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大中型骨干企业用于科 研开发、技术创新的资金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 2.5%,高新技术 企业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 3%。 四要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为切入点。切实解决产业发展急 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五要注重信息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智 能制造” ,将工业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 化、销售体系网络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五化”作为推进两 化融合的重点。实现从产品设计、制造装备、生产制作,到产 15 品销售、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信息化。 六要创新管理,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要围绕自主创新开展技术人才培训、技术绩效考评、自主知识 产权保护与激励等等。 (五)创品牌 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信誉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而且 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在日趋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 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品牌,实现产业质 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品牌不只是品牌产品,而是包括品牌产品、 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四个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就 是要通过支持企业创造品牌产品,进而创造品牌企业,再通过 品牌企业的集聚,创造品牌产业,再依托块状经济,鼓励行业 协会、品牌企业共同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 标、集体商标,努力培育区域品牌,如“榨菜之乡”等等。 为此,建议成立涪陵区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施品 牌战略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规划,积极引导 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争创重庆知名产品、重庆 名牌产品、重庆著名商标和重庆市长质量管理奖、中国标准创 新贡献奖、中国驰名商标和世界名牌,力争到 2015 年培育中 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 5 个(件) 。加大对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 16 驰名商标和市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的激励力度,奖励 标准分别增加 30 万元和 10 万元。 (六)促“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 也是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战略支点。促“融合” ,有利于提升 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要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 重点,推进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应用。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 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产品和服务向高端发展。 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 代物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融合发展的需求为引导, 加快发展信息通信产业,提升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 (七)扩开放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的趋势不可逆转,我 国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打造涪陵工业升级 版,就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推进我区由“涪陵工业”向“工业涪陵”转变。 扩大开放促升级,最主要的就是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改进 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1.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由“捡到篮里都是菜”转变为“择 优招商”.实行“招大引强、招名引优”战略,瞄准高科技、大 17 项目、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企业,重点引进那些先进的, 能够和涪陵工业互促互补的,有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外 资项目。 2.创新招商引资领域。立足我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紧扣大 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特色工业园区”招商,全面提升招 商引资规模和质量。 (1)紧扣优势产业招商。积极对照国家、 重庆市的产业政策,紧扣涪陵区的六大支柱产业招商,围绕做 强做大重点产业,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的引进,带动重点产 业的突破发展、跨越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乘势发展壮大 涪陵优势产业。 (2 )紧扣产业链招商。围绕基础产业、主导产 业、上游产业和支撑产业等环节,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加宽 加长产业链。 (3)紧扣产业集群招商。一要集合区内不同区域 的特色优势,按产业带跨区联动、整体推介,以整合后的整体 进行集合招商,促进产业链核心企业、关联项目整体转移。二 要在加强产业转移态势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目标产业,瞄准目 标区域和目标企业、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搭建特色突出的专 业化平台,定向推介、集群承接。 (4)紧扣特色工业园区招商。 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投 资促进的重要主体。科学确定三大园区产业定位,强化基础设 施和配套功能建设,切实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形成分工明确、 协作配套的产业链条,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集 聚的产业园区。 18 3.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招商引资要在专业化、针对性、实 效性上下功夫。 (1 )实行专业招商。组织精通业务、善于沟通 交流的人员组成专业招商队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开 展招商引资活动。 (2 )推进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在涪企业的联 络效应,通过企业主动牵线上下游合作伙伴、商界朋友前来投 资。 (3)委托中介招商。加强与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行业龙 头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签订委托招商协议,多渠道收集投资 项目信息,对接企业投资需求。 (4)利用开放载体招商。通过 “渝洽会” 、 重庆休闲产业博览会、重庆名酒博览会等各类大 型节会作推介平台,展示我区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认真做细 做实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客商的洽谈对接,捕捉招商信息,组 织专业小分队上门招商。 (5)开展区域合作招商。充分利用各 类联席会等载体,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往来,拓展与相关区域在 经贸、资源、产业上的合作。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多层次 多领域的互动合作,将对口支援的政策资源和区域优势转化为 我区招商引资的现实优势。 4.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一是建立项目评估机制, 精挑细选引 进好项目。二是建立项目决策机制, 慎重选择落实好项目。三 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快速通道 ”,推进好项目。四是建 立项目督查机制, 协调解决夯实好项目。 (七)优服务 政府给力,优化服务是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的重要保障。 19 1.优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树立“工业强区” 、 “工业兴区” 理念,丰富“重点发展战略”内涵。进一步树立“重点企业无 小事” , “企业是衣食父母”等理念,以服务企业为根本出发点, 主动作为,做到“能服务、会服务、服好务” , 2.优化政策服务 去年 11 月 21 日,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一 周的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指 出:“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 。 深化改革清理,着力营造优 惠宽松的政策环境,释放改革红利是我们优化服务的首要工作。 今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成立一个多月内,两次召开国务院常 务会议,取消和下放了 133 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政府深化改 革的决心之大、行动之快,令人敬佩,令人欣喜。对于中央和 重庆市的改革措施,我们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投资者,并结合 涪陵实际研究落实,把政策用活、用足、用好。 3、优化项目服务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产业的支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 动力,也是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基本环节。开展“项目年活动” ,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建立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 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涪陵“十一五”期间工业快 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打造涪陵工业升级版,要在新的形势下和 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抢抓涪陵建设全市重要工业基地 20 和沿江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机遇,不断完善产业承接的配套 条件,主动承接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财政导向投入,逐年增加新 型工业化财政专项资金,以用于重大工业技术改造、创新研发、 资源节约及清洁生产等重大项目的导向性投入及贴息。 三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银 行业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设立创业风险引导基金,建立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