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导之争峰回路转,美俄仍是斗而不破 首脑会晤缓和紧张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的根本矛盾从此迎刃而解 ( 2007-06-09 11:25:3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4 版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 7 日在八国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了双边会晤。会晤中普京 没有重复他近来数次发表的强硬论调,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解决俄美导弹防御系统争执的 建议:将美国计划部署在捷克和波兰的导弹防御系统转移到阿塞拜疆,前期阶段俄美共同使 用位于阿塞拜疆的加巴拉雷达站,如果美国对此表示同意,俄罗斯将不会寻求将导弹瞄准欧 洲。由此,备受瞩目的俄美关于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之争似乎一夜间出现转机,但这并不意味 着双方之间的根本矛盾从此将迎刃而解。 首脑会晤缓和紧张关系 普京和布什 7 日的会晤是今年 2 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批评美国“几乎无节制 地”滥用武力和北约通过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以来,两人进行的首次会面。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在此次会晤中提出的建议反映出俄罗斯希望通过一个折中的方案缓 和它同美国在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尖锐对立。 而对于普京在会晤中突然抛来的建议,布什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建议,我们需要让 专家处理此事。”“开展合作比制造紧张要好得多。我们彼此同意举行一个战略对话。”尽 管布什政府最终能否接受普京的建议还很难说,但白宫显然不想让紧张的双边关系继续恶化。 参加会谈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说:“我认为布什总统想在这一问题上多少缓和一下紧 张状况。”他说,普京的建议至少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普京和布什同意,在双方定于今年 7 月 1 日在美国缅因州肯纳邦克波特举行的会晤中, 他们将进一步讨论有关美国计划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 美俄深层矛盾依然难消 此间一些观察家指出,普京和布什在此次会晤中表现出的缓和姿态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俄 美关系。 众所周知,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不仅使北约东扩至波罗的海,还极力推动格鲁吉亚 和乌克兰加入北约。在向来被俄罗斯视为自己战略要地的中亚,美国以反恐为由在多个国家 建立了军事基地。所有这些使俄罗斯战略利益受到威胁。 德国社民党政治家汉斯-乌里西克洛泽近日说,普京对美国计划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 弹防御系统作出强烈反应,主要是因为不满北约违背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承诺,一再向俄罗 斯边境逼近。德国南德意志报近日发表评论认为,美俄关系趋冷的首要原因并非是美国 的导弹防御计划,也不是双方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而是几年前开始的北约东扩。 美国通过北约扩大,把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这在俄罗斯眼里是对它的 一种冒犯。另一方面,作为资源和能源大国的俄罗斯,自我意识重新崛起,渴望谋求振兴大 国地位,对任何冒犯的举动自然难以接受。 从更深的层次看,俄美关系之所以趋冷,是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价值取向和战略目标 不同。俄罗斯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反对滥用武力 解决地区矛盾和冲突。而美国为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经常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单边行动, 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俄罗斯谋求振兴大国地位的梦想,同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格格 不入。 美俄关系仍将是斗而不破 尽管俄美关系趋冷,但两国都不愿回到“冷战”时期,不希望开启新一轮“军备竞赛”, 因而双方的较量是有底线的。俄美双方均表示,仍要发展“伙伴关系”。不论在能源供应方 面,还是在反恐斗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包 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从振兴强国地位的战略目标考虑, 也不愿同美国和西方对抗。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俄之间的关系仍将是既有合作也有 斗争,斗而不破。 评论:美俄关系:斗而不破是“主流” 2006 年 05 月 16 日 13:16 国际在线 作者:刘滢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唇枪舌剑,大有冷战重来的势头。 5 月 4 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黑海和波罗的海地区领导人会 议上说,俄罗斯国内的政治进程正在倒退,并抨击俄罗斯的能源政策,说俄罗斯利用能源 武器讹诈邻国。切尼的讲话, 被外界认为是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对俄罗斯发出的最严厉指责,也把美俄最近一轮口水战推向 “高潮”。俄罗斯方面对切尼的讲话大为恼火,俄总统府发言人佩斯科夫驳斥其“充满了对 俄现状的主观臆断,简直不可理喻”。就连赋闲在家的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也站出来说: “不管是从演讲的内容和形式,还是从发表的地点看,切尼的讲话都像是对俄的挑衅和对俄 内政的干涉。”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没有对切尼的讲话进行直接反驳,但在 5 月 10 日发表 的年度国情咨文中,用隐喻的说法把美国比做贪得无厌的“狼同志”。而俄罗斯一些媒体则 把切尼的这番言论与英国已故前首相丘吉尔 1946 年发表的“铁幕演说”相提并论,认为切 尼讲话标志着一场“新冷战”的开始。 实际上,苏联解体 10 多年来,冷战阴云总是时隐时现,只是近来较为明显罢了。今年 1 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第一次把俄罗斯列入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表 明开始对建立美俄“战略伙伴关系”产生怀疑。紧接着,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又指责俄 罗斯外交带有新的“帝国冲动”,威胁必要时要把俄逐出 8 国集团。3 月以来,美国对俄罗 斯的批评、指责进一步升级,权威杂志外交甚至发表文章称,美已拥有绝对核优势,可 以轻松对俄实施首次核打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 3 月 5 日也发表报告,声称俄继续背离民 主准则,指责俄在前苏联地区推行不利于该地区稳定的政策,并对其邻国独立构成威胁。3 月 16 日美国又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说“俄美两国未来的关系取决于俄如何调整其 政治、外交和国内政策”。美国务卿赖斯前不久在澳大利亚发表讲话时更是公然煽动说,希 望俄罗斯人民“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求建立负责的、透明的制度,要求能够把自己组织起来向 政府请愿,必要时采取行动更迭政府”。 美俄最近的口水战确实厉害,无怪乎有人发出“新冷战”将要开始的惊呼。只是对于俄 美间可能爆发“新冷战”风险的原因,美俄两国专家的看法就针锋相对了。美国人认为,风 险源自普京正在把俄变成一个“独裁国家”,推行与西方价值观渐行渐远的政策。而俄罗斯 人则认为,是美国无法容忍俄重新崛起和普京外交越来越具有独立性。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新冷战是不会爆发的。确实,当前美俄之间的争执多为表面上 的口舌之争,实质上的各种对抗还未出现。就美国来说,在全球战略平衡、防止大规模核武 器扩散、反恐以及能源等领域有求于俄罗斯,因此还不至于在挑起“新冷战”的道路上走得 太远。就俄罗斯来说,实力有限,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会尽量避免同美国直接对抗,只 要美国不欺人太甚,不进一步损害俄罗斯核心利益,双方的合作仍将继续。5 月 13 日,普 京在俄南部城市索契接见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成员时指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 俄罗斯都不会回到冷战时代,并愿意同所有西方国家建立关系。这应该是俄罗斯较长一个时 期的基本国策。而上世纪的那场冷战时期,美苏各占世界两极,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都有欲 夺取世界霸权的战略意志。 但是,目前美俄双方的战略目标仍然尖锐对立。美国追求的是独霸天下,而且“霸权永 续”。为此,美国一直对俄罗斯奉行挤压其战略空间、削弱其实力的方针。而俄罗斯的战略 目标则是重振大国地位,为此,在内政上,消除隐患,强化军事实力;在外交上,纵横捭阖, 积极主动。所以,美俄今后还会有新的矛盾和摩擦,有时可能还相当尖锐。只是因为实力悬 殊,尽管冷战阴云不时积聚,但要真正下起冷战暴雨,还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斗而不破 会是美俄关系的一个长期现象。 来源:工人日报 专家评当前美俄关系:针锋相对斗而不破 2006-04-06 15:46 能源是俄罗斯对付美国的王牌 美国一手操纵的能源涨价加快了俄罗斯的复兴步伐,这是美国操纵石油市场价格时所 没有预料到的一个后果。 能源是俄罗斯的王牌 能源外交日益成为俄罗斯对外战略的重要武器,更是俄罗斯直面美国威逼利诱而不动 摇的本钱。俄罗斯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能源大国,它握有占世界总量 1/10 的石油储量和 1/3 的天然气储量。由于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和国际石油需求的大幅增加,使得俄罗斯不 仅提前偿还所欠的大部分外债,让俄罗斯国内经济保持较高增长,而且使得这个在过去 10 年间萎靡不振、混乱不堪的“衰弱国家”,忽然间变得“腰杆强硬”起来,让俄罗斯在实 施对外战略时底气十足。 能源,成为制约和平衡俄罗斯与美国、欧洲以及乌克兰和中亚等国家关系中的一张王 牌。俄罗斯充分发挥了能源这一重要外交武器的作用,利用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石油的出 口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体现着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 俄中能源合作促进俄利益 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主旨,首先考虑的是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与中国 的能源合作是俄罗斯促进本国利益的重大举措。最近,在中俄关系中,引人注目的是中俄 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 不久前,中俄双方签署了一揽子有关能源合作的文件。这些协议涉及双方在天然气、 石油、电力等领域数十亿美元的合作。 俄方认为,文件的签署表明:两国正在建立史无前例的能源联盟,未来的 5-10 年间, 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能源市场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而在未来的 15 年里,俄罗斯极有可能 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者。俄罗斯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强化了俄罗斯能源卖方市场 的地位,让美国感到嫉妒,也让俄罗斯对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武器更具威力。 美俄能源关系也很重要 即使是美国自身,也非常眼馋俄罗斯的能源。2003 年,俄罗斯能源和油料对美的出口 显著增长,达到 30 亿美元。美国进出口银行与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也积极向俄罗斯公 司提供贷款,对两国合作能源项目提供保险的计划也在不断铺开。此后,两国在圣彼得堡 举行了俄美第二次能源峰会,讨论了在能源开采、加工和运输领域进行更紧密合作的可能 性。 在合作项目上,俄罗斯的 “卢克石油公司”(加油站)、“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 (有色冶金)和“北方钢铁公司”(黑色冶金)等已经进入美国市场。 在俄美经贸关系中,能源对话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俄美工商峰会比俄中工商峰会开 的还要早,而能源是其中的主要话题。美国一手操纵的能源涨价加快了俄罗斯的复兴步伐, 这是美国操纵石油市场价格时所没有预料到的一个后果。 尽管有着强大的能源武器,俄罗斯也并不试图与美国对抗。因为俄罗斯还需要获得西 方的技术和资金以及管理经验,俄罗斯不会与美国彻底闹翻,但美俄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 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田春生)(来源:世界新闻报) 专家评当前美俄关系:针锋相对斗而不破 2006-04-06 15:46 美式冲动与俄式韬光养晦 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美俄矛盾和摩擦今后还会 有新的发展,有时可能还相当尖锐,但新的冷战打不起来。 今年 1 月,总统布什国情咨文第一次把俄罗斯列入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实 际上已开始对建立美俄“战略伙伴关系”产生怀疑,对俄罗斯发展前景感到忧虑。 紧接着,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又指责俄罗斯外交带有新的“帝国冲动”,威胁必 要时要把俄逐出 8 国集团。3 月以来,这种负面评估和批评、指责进一步升级。美国权威 的外交旬刊甚至发表文章宣称,美已拥有绝对核优势,可以轻松对俄实施首次核打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去年此时,预测美俄可能要打“小冷战”的议论也不少。这 说明,美俄基本矛盾是极其深刻的,矛盾的爆发有着深层次的动因,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显 然是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冲动”。 首先,美国原本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寄予厚望,对俄罗斯初期的内外政策也比较满 意。但普京总统吸取教训,坚决要走俄罗斯自己的路,要探寻俄罗斯大国复兴的独特模式, 美国对此自然耿耿于怀,忧心忡忡。 第二,俄罗斯在军事上和资源上仍然堪称世界超级大国,而且这几年已摆脱衰落,迅 速复兴。美国对此如何能放心,坐视旧日宿敌坐大,成为自己新的挑战对手。 第三,十几年来,美国一直利用俄罗斯的弱势地位,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先是 北约东扩,接着又在俄罗斯家门口搞“颜色革命”。俄罗斯一度忍着、让着,后来警觉了, 还以颜色。去年以来,“颜色革命”一再受阻,美国很不顺心。 第四,外交上俄罗斯现在显然拉开了同美国的距离。哈马斯选举获胜后,美国要在国 际上孤立它,可是俄罗斯却邀请哈马斯访问,而且强调,俄从来都没有说过哈马斯是恐怖 主义组织。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同美国也是不即不离,几乎是独树一帜。这叫美国如 何能不“伤心”。 但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美俄矛盾和摩擦今后还 会有新的发展,有时可能还相当尖锐,但新的冷战打不起来。 目前普京总统奉行的是“俄式韬光养晦”外交。只要美国不欺人太甚,不进一步损害 俄罗斯核心利益,双方的合作仍将继续,有时还可能热乎起来。(中国前 APEC 高官 王嵎 生) 有争有合 非敌非友 节制合作 美俄 斗而不破 2007 年 03 月 02 日 12:47 深圳新闻网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普京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的讲话在美国激 起轩然大波,从广播电视到报章、杂志,从智库座谈到专家撰文,用“口诛笔伐” 来描述恰当不过。不是反唇相讥,就是举罪挞伐,竟丝毫看不到美国人对本国外 交政策的认真检讨与严肃反思。在这个标榜媒体独立与言论自由的国度里,罕见 地出现了舆论高度一律,枪口一致对外的现象。 “独霸地位”岂容动摇 与气势汹汹的舆论形成对照的是,美国政府的反应却相当理智和低调,白宫发 言人仅仅表示了“惊讶与失望”,未多置评。而与会的国防部长盖茨在第二天的发 言中也只是作了颇有节制的回应。他说,“俄罗斯的一些政策似乎不利于国际社会 的稳定,如俄罗斯的武器转让,以及利用能源作为政治胁迫工具的意向。”他还不 无幽默地说,“作为冷战老战士,昨天的一篇讲话让我几乎对那个不那么复杂的年 代充满了怀旧情绪”,不过,“一次冷战已经相当足够了”。 盖茨还表示,“我们都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与挑战,必须与他国,包括俄罗斯在 内,结成伙伴来予以应对。”可以说,盖茨的话基本上表达了布什政府的对俄态度: 一方面有诸多的不满;另一方面少不了合作需要。目前两国关系的特点似可概括 为:有争有合,斗而不破;非敌非友,“有选择地合作 ”。 目前两国关系从叶利钦时代所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倒退到“冷和平” 状态。 究其原因固然有俄经济崛起,自信增强,可以说“不”的因素。但归根结底,美国 才是两国关系的主导者。而无论是出于其对全球战略利益的追求,还是出于其民 主价值观标准的判断,美国都无法将俄罗斯视为其所领导的西方社会中的一员,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首先,美国的终极战略目标是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在单极世界中其一超独霸地位。 美国的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防止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超强地位形成挑战。而在美国 人的眼里,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才有此潜能。然而,从现实军事实力来说,中国还 不可能与美国华山论剑,而俄罗斯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是唯一可以与美国一 较高低的对手。尤其近年来,随着俄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其武器研发与升级换 代都加快了步伐。这就更加强化了美国的警惕与防范心理。美国拟将其导弹防御 系统部署于东欧而不是更靠近伊朗的巴尔干国家就足以表明其内心所想与矛头所 向。 第二,美国对外政策是建立在其唯我独尊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国务卿赖 斯曾明确表示,在世界上“推行民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 ”。而以美国的价值标 准来衡量,俄罗斯还算不上民主国家。在美国人看来,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正从上 世纪年代叶利钦式的民主倒退回了原苏联的集权体制。美国从政府到舆论都 对普京近年的一系列政改措施持苛责态度。去年月,切尼副总统竟然在位于俄 罗斯家门口的维尔纽斯高调批评俄罗斯在民主问题上开倒车,更直言斥责其对亲 西方的邻国实行石油讹诈。布什本人也在去年的八国峰会上提醒普京“要向伊拉克 的民主样板学习”。美国有言有行,不仅公开煽动俄周边国家闹街头革命,也在暗 中支持俄民间组织的活动。 有争有合 非敌非友 节制合作 美俄 斗而不破 2007 年 03 月 02 日 12:47 深圳新闻网 第三,正如盖茨所暗示,美国认为俄罗斯在对美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上三心 二意,若即若离。反恐与防扩是美国当前的两大战略目标。在美国看来,俄罗斯 对其核原料监管不严已让美国颇不放心,更有甚者,俄不仅与伊朗进行核能合作, 还向其出售防空导弹,不顾美国的反对,向叙利亚和委内瑞拉等敌视美国的国家 出售武器装备,并接待被美以视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领导人。如此等等都让美国 如芒在背。 一个不得不打交道的强邻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在与俄打交道时还是表现得相当耐心而谨慎。其原因有二: 一是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仍不可小觑。虽还谈不上是经济强国,但俄毕竟是 政治大国,在安理会握有一票否决权,而且它依然是军事强国,其核武库与常规 力量都可与美国比肩,而武器出售的骤增也让它的影响力远达南亚、中东与南美。 因此,如果将俄推向对立面,美国的反恐与防扩大业都将事倍功半,遭受挫折。 从伊朗核问题到中东和平进程,从阿富汗反恐到防止武器扩散,再到科索沃问题 的最终解决,没有俄罗斯的协作,美欧的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而其反恐与防扩 的两大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更有赖于俄罗斯从旁相助。 其二,布什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伊拉克局势,无力也无意于横生枝节。正是伊拉 克泥沼和伊核与朝核僵局,迫使美国不得不淡化其单边主义色彩,而重新重视大 国协调与多边外交的作用,向现实主义回摆。可以这样说,眼前是美国有求于俄 罗斯者增多,而俄罗斯所需于美国者渐少。这就是为什么普京讲话能那么地理直 气壮,而白宫的反应却是如此克制。 可见,美国既无法接纳俄为西方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实施“全面战略合作” ,亦 不能将其推向反美阵营,而自树强敌。美国把俄罗斯当成一个不得不打交道,却 又需时时提防的强邻来对待。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不久前向布什政府提出了“选择 性合作”与“选择性对抗” 同时并举的政策建议,即选取双方有共同关切或共同利益 的领域,如反恐、防扩、能源安全、温室气体排放等,争取俄罗斯的合作。而在 推进民主人权,鼓动颜色革命,推进北约东扩,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等方面,美 国则需坚守原则,我行我素,不会因俄的反对而退缩不前。 总括来看,叶利钦时期美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已风光不再,但两国还 不至于回到冷战年代的分庭抗礼,毕竟双方都付不起如此高昂的代价,两国都无 力也无意于开启全面对抗的大门。远眺美俄关系走向似可预见,美维护单极世界 秩序和一超独霸地位的决心不会动摇,而俄争取建立多极世界格局,追求平等地 位的努力也不会中止。美俄关系仍将在“有选择地合作 ”与“有节制地抗争” 中磕磕 绊绊地前行。(记者 李学江) 美俄斗而不破 再现冷战可能性不大 2008-08-21 10:58:05 解放日报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8 月 20 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右)与美国国务卿赖斯在签署波美 反导基地协议后交换文本。当天,波兰和美国签署了两国反导基地协议。这一举动可能使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新华社/法新 近来,俄格冲突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冲突背后,折射的则是美俄的战略博弈。 昨日,美国和波兰正式签署了导弹防御系统合作协议。对此,俄罗斯也不甘示弱,采取了 一系列反制措施:一方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同意建立统一的空防系统,叙利亚总统 巴沙尔阿萨德也在访俄前夕透露,愿意接受俄在叙领土上部署反导导弹;另一方面,俄罗 斯表示将重新考虑与北约的年度军事合作计划,而俄美两国原定于月底在远东 举行的空中反恐演习已被取消。 “针尖对麦芒” ,美俄互不相让,两国关系确实有点冷,但是两者之间再现冷战的可能性 却不大. 对俄罗斯而言,近年以来,国力与军力得到恢复和增强,两任总统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也 都以恢复俄大国雄风为己任,明确表示俄将通过增强自己在全球的影响来抗衡美国的单边 政策,绝不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美国“随从”的角色。但是,俄罗斯的国力还没有恢复到可与 美国分庭抗礼的地步。 对于俄罗斯而言,在维护核心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重要的不是逞强斗狠,而是守住“底 线”,即通过非武力的外交手段让美国明白自己的利益关切,权衡威逼俄罗斯可能引起的后 果,从而最大可能地保存战略利益空间。俄罗斯最近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象征意义远 大于实质意义,目的是表明态度向美施压。 而对美国来说,也不愿意把俄逼到墙角,使其孤注一掷与美对抗。俄美之间在反恐、防 止核武器扩散、解决地区冲突、环境保护、经济贸易、能源合作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利益。 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美国也需要俄罗斯的合作与配合。正因 为如此,美对俄的批评口气近来有所缓和,国务卿赖斯日前就表示,美俄关系不会破裂。 当今世界格局与冷战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互利共赢取代“零和游戏”成为共识。在诸多 国际事务中,美国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合作。而俄罗斯从振兴强国地位的战略目标考虑,也 不可能同美国对着干。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俄美双方一定会在斗争和妥协中寻找利益 的契合点,两国关系会在冷热之间交替前行。(洪俊杰) 美俄斗而不破 http:/news.QQ.com 2007 年 03 月 02 日 08:53 新华网 有争有合 非敌非友 节制合作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普京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的讲话在美国激起轩然大波,从广播 电视到报章、杂志,从智库座谈到专家撰文,用“口诛笔伐”来描述恰当不过。不是反唇相讥,就是举罪 挞伐,竟丝毫看不到美国人对本国外交政策的认真检讨与严肃反思。在这个标榜媒体独立与言论自由的国 度里,罕见地出现了舆论高度一律,枪口一致对外的现象。 “独霸地位”岂容动摇 与气势汹汹的舆论形成对照的是,美国政府的反应却相当理智和低调,白宫发言人仅仅表示了“惊讶 与失望”,未多置评。而与会的国防部长盖茨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只是作了颇有节制的回应。他说,“俄 罗斯的一些政策似乎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如俄罗斯的武器转让,以及利用能源作为政治胁迫工具的意 向。”他还不无幽默地说,“作为冷战老战士,昨天的一篇讲话让我几乎对那个不那么复杂的年代充满了 怀旧情绪”,不过,“一次冷战已经相当足够了”。 盖茨还表示,“我们都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与挑战,必须与他国,包括俄罗斯在内,结成伙伴来予以 应对。”可以说,盖茨的话基本上表达了布什政府的对俄态度:一方面有诸多的不满;另一方面少不了合 作需要。目前两国关系的特点似可概括为:有争有合,斗而不破;非敌非友,“有选择地合作”。 目前两国关系从叶利钦时代所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倒退到“冷和平”状态。究其原因固然有俄 经济崛起,自信增强,可以说“不”的因素。但归根结底,美国才是两国关系的主导者。而无论是出于其 对全球战略利益的追求,还是出于其民主价值观标准的判断,美国都无法将俄罗斯视为其所领导的西方社 会中的一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首先,美国的终极战略目标是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在单极世界中其一超独霸地位。美国的国家战略明确 提出:防止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超强地位形成挑战。而在美国人的眼里,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才有此潜能。然 而,从现实军事实力来说,中国还不可能与美国华山论剑,而俄罗斯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唯一可 以与美国一较高低的对手。尤其近年来,随着俄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其武器研发与升级换代都加快了步 伐。这就更加强化了美国的警惕与防范心理。美国拟将其导弹防御系统部署于东欧而不是更靠近伊朗的巴 尔干国家就足以表明其内心所想与矛头所向。 第二,美国对外政策是建立在其唯我独尊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国务卿赖斯曾明确表示,在世界 上“推行民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而以美国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俄罗斯还算不上民主国家。在美国 人看来,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正从上世纪年代叶利钦式的民主倒退回了原苏联的集权体制。美国从政府 到舆论都对普京近年的一系列政改措施持苛责态度。去年月,切尼副总统竟然在位于俄罗斯家门口的维 尔纽斯高调批评俄罗斯在民主问题上开倒车,更直言斥责其对亲西方的邻国实行石油讹诈。布什本人也在 去年的八国峰会上提醒普京“要向伊拉克的民主样板学习”。美国有言有行,不仅公开煽动俄周边国家闹 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中故事:故事情节和人物给我的启示
- 公司员工休假要求
- 职业教育学习环境改善方案
- 农学中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政策实施实况调研
- 购物中心O2O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总结
- 领导者团队管理技能授课
- 2025浙江金华市城投集团选聘中层管理人员拟聘(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出行安全措施规定
- 2025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含答案
- 麻醉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2025年标准)灵活用工协议书
- 发廊租工位合同协议模板
- 服装厂质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趋势分析与模拟试题洞察未来方向(含答案)
- 2025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人才招聘17人(第四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医疗收费培训课件
-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指导
- 南通蓝印花布课件
- 大咯血的急救和护理
- 2025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