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_第1页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_第2页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_第3页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普安县白沙中学 匡维龙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势在必行。创建和谐校园是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前提。而进一步整合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创建和谐校园,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则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兴旺的根本保证。因此,只 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调控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促进校园 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创建 和谐校园 科 学 发 展 观 是 当 今 社 会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指 导 思 想 , 是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理 论 基 础 。 它 反 映 了 广 大 群 众 的 迫 切 愿 望 和 根 本 利 益 。 学 校 教 育 作 为 和 谐 社 会 的 组 成 部 分 , 必 须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导 ,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促 进 学 校 可 持 续 发 展 。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 的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贯彻和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十七大”提 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为贯彻和 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联系中学教育实际,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肤浅的一点看法。 一、 强化干部民主作风,创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 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作为引领社会文明与发展的 机构,如果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正确处理好管理干部与学校 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干群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学校各种矛盾关 系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矛盾关系,它的存在,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和谐校园 的生存与发展,校长是灵魂,班子是关键,教师是根本。学校内部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 建设,建立健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 动发展。其次,领导班子必须增进团结,积极配合校长工作,强化干部民主作风,形成 领导合力。在思想上,通过学习不断强化民主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提高民主作风的自 觉性。做到公平处事,诚恳待人,尊师重教,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实际 2 行动上,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容人容事,不拘小节,淡泊名利,淡化权利意识,任 人唯贤,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在管理岗位上,要着重坚持刚性 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在依法治校上,要把各种任务和要求与教师的 情感、态度、礼仪、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并在全体教师中充分 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倾听和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观 念,做出符合学校实际和多数群众意见的科学决策。通过广泛交流、换位思考等方式了 解教师所需,从而真正创建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 二、 强化教师集体意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创建和谐的同事关系。 教师是创造学校和谐人文环境的中坚力量。因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会时 刻影响着学习文化的生长。如果学校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教师人际文化,它就会以一种 “润物细无声”的内在滋润方式,给教师以深刻的影响,促进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进而推动学校文化的生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一方面靠行政手段进行最基本的调 节,一方面靠教师自然融洽与自主交流。在利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要运用好教 师道德的这个调节手段。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自己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每一位教师 都要时刻牢记自己只是集体中的一部分,要时时以代表整体教师形象的姿态出现在学生 面前,要处处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之间还要克服 “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建立起同事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学校要设法通过组织各 种集体活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合作机会,以增进教师 之间的交流、合作频率,提高教师间的交往合作水平,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体验自己 与集体和其他教师一起努力取得的成功。增强教师的集体主义感和自豪感,以促进和进 一步改善和谐的同事关系。 三、强化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进步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从教学思想上去重视 学生,从教学行动上去研究学生,充分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灵活摄取身边的 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好铺垫。 不断强化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是正确认识和协调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的主导因素。 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学校各种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矛盾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 容和重要标志。在处理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 作兢兢业业,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还要有“蜡尽成灰泪使干”的敬业精神和一颗乐意 3 为学生服务的热心、诚心和耐心,才能感动学生,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尊重和 爱戴。此外,教师还必须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新型的、平等 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视师为友。教学工作才能推 动师生关系的发展,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才能有效地促进和谐和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同学关系,创建和学校园重要因素 和必要条件。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在生理与心理,政治与思想上都不够成熟,明辨是 非的能力和自治自控能力比较差。加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和个性差异,以及在 待人接物上的主观倾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误解。教师 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摩擦,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否团结和谐, 牵动着与学校和教师,家庭和家长,甚至关系到校园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和谐。因此, 强化学生之间友爱互助合作思想,是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表明,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思想,主要解决以下三个观 念:一是使学生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同学之间必须 树立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观念;二是让学生知道,学校是一个集体,年级或班级 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同学又是班级或年级的一分子,每个同学都要有关 心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全面发展和整体利益而奋斗的观念;三是要全面地、一分为二 地看待自己和同学,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己之 长,助人之需,建立起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的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要优化自 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鼓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 化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 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五、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人文关系。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所谓强化校园文 化建设,就是强化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加强校园文化 建设的自觉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校容校貌等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校风、教 风、学风等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强化学校共性文化建设,也包括强化学校的个性文化 建设。它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综合反映,也是打造学校形象、声誉和信誉 的具体体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共性文化建设,即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审美情态教 4 育;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创建和谐走校园,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和解决各种实际 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学校个性文化建设,即根据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 校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文化积淀,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建 设。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的人文关系,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趋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创建是我们实施工作的手段,和谐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目的。只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住以人为本的主线,密切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和 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干群一致,师生合力,才能真正创 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