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_第3页
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_第4页
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魏晋风度与服饰的文献综述 摘 要 主要对近年来一些发表论述“魏晋风度与服饰” 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魏晋风度的概念,魏晋风度与 服饰三个不同层面和精神意义。 关键词 魏晋风度 服饰 文献 综述 古来文史界谈魏晋风度,有的说魏晋人物是古代垮掉的一代, 有的说他们是时代的苦闷者,更有的说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千般 说法也好,万般感慨也罢,总的来说这里似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即 一般论者说起魏晋风度似乎对服饰看得很淡,以为那时的服饰仅是 皮毛而已 。主要对近年来一些发表论述“ 魏晋风度与服饰”的一 些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魏晋风度的概念,魏晋风度与服饰 三个不同层面和精神意义。 一 魏晋风度的概念 魏晋时代,玄风炽盛.礼教衰徽,玄学冲破擂家的禁锢,越名教 而任自然,人们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一种潇洒脱俗的“通脱” ,在精 神上迫求一种潇洒飘逸的精神,这就是论者所津津乐道的以“竹林 七贤”为代表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充分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 等方面.自然也体现在当时人们的饮食、歇宿、行旅、玩乐等等方面。 而张志春教授认为魏晋风度的内容和深刻内涵恰恰就是服饰的境界。 个人也赞同此观点,风度是指人的风姿意态,服饰境界指的是服饰 与人融为一体的风姿意态,可以说它不仅是中国服饰的一次创新、 发现、尝试,而且也有着自身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 二 魏晋风度与服饰的三个不同层面 (一) 魏晋服饰的初始层面为严妆境界.即涂脂抹粉,华衣美服.以上流 社会的男性为主体形成了热衷于自身美容修饰的新潮流。这种热衷 与追求,没有神话境界的神秘,不是(周易 )的垂衣治天下,淡漠了 惆礼) 的服饰威仪与等级,消解了孔子的服饰伦理情感.而是从美化人 体自身,从对自身生命的珍爱与欣赏的角度出发的。时代的氛围也 在此中积淀。魏晋时代,社会动荡.政治污浊.无休止的战争,不断地 改朝换代一切都只是瞬息的存在.人生“价如朝礴去日苦多.的社会现 实,加剧了士人内心的幻灭感,滋生出人生无常的观念.传统的人生 价值观.由神圣变为虚伪可笑.过去敬仰、崇拜的东西顿时灰飞烟灭, 昔日风流皆作幻梦一场一切都给人以虚无的感觉。梦醒过后依然如 故,只有自我、只有潇洒活着才是真实的。因而,人们无限地珍爱 自身的生命本体,生活放荡,愈气豪迈,尽情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 色之欢。在有限的岁月中获得逍遥超脱的生活乐趣,摆脱人生苦闷 与孤独。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大夫,一个桩装打扮,低眉 顾影的男性服饰新湘流迅即形成。这种新潮流,虽然远始于东汉末 年,如后汉书李固传说有人诬蔑李固“大行在殡.路人掩涕, 固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 ,但还没有形成气候。及至魏晋,此风才 兴盛于上层士族之间。 魏志朱建平传载: “帝( 曹王)将乘马,马 恶衣香.惊啮文帝膝。 ”魏明帝追求奇装异服.“(杨) 阜常见明帝著绣 帽,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狱然不答( 三国志杨阜 传) 。曹植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追求文辞华美.雌琢词藻,研削精洁, 俱成锦绣,而且在日常生活行为上也注重修容饰貌, “傅粉即是一 例。 “粉朱”本为女性饰物.男性唯皇帝左右之徘优弄臣施之。曹子 建却傅粉施朱。 魏志注引魏略说:“植初得邯郸淳甚喜,延 入坐.不先与谈.时天居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 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徘优小说数千言” 。何晏本就俊美嫩白. (世说新语容止) 篇说其“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 夏月,与热汤饼,既峡,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可是他 “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乎.行步顾影” 。由此可见.魏晋时期的“诗欺 欲丽的美学思想已渗透到服饰境界之中,魏晋名士着装打扮成为 习惯.且其妆饰大抵趋于女性化。追求女性的形体美,借以注重个人 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这显然是对此前道德观念的背叛。曹植、何委 的思想和行为.破坏了汉代正统的社会准则.开启了魏晋南北朝的一代 新风。但也应该指出.这种对容止的刻意修饰和一味追求,使有的名 士染上了矫揉造作的流弊。其危害实不可小视。 昔谚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时至魏晋,人们更 感兴趣的却是士为知己者容。于是人的形体容貌的追求与欣赏也就 成为一种时母。 世说新语容止篇所载事例称:“裴令公有俊容 仪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王右军见 杜弘治.叹曰: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时人目王右 军.双如游云.矫若惊龙“。这些形容词、描绘语简直只有西施、洛神.古 今绝佳美人足以当此.嘟里还有什么男人气质呢?(晋书。29.者皆以 玉人 ,观之者倾都”;(世说新语容止)篇也道: “漂骑王武子, 是卫价之舅,俊夹有风姿,见价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当 时,从容貌上捧美贬丑已成为社会风气, “播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 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 岳游遨,于是群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里已没有礼法道德的束 缚,只知无端的捧美贬丑。雄风千古的曹操虽然史书说他“雅性节 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 茵薄取温无有缘饰”(三国志),但在如此时风的熏陶中也滋生出 自贱心态,以致在接见匈奴使者时,自觉形容丑陋而让仪表俊美的 崔谈冒充自己(见( 世说新语容止) 。魏晋服饰的严妆境界是审美思 潮的新的导向,这一导向,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研究 。 (二) 魏晋风度的第二个层面粗服乱头境界。 这一服饰特征表现在外表上的洒脱不凡,不为世俗礼节所拘。袒 服、散发、赤足似乎成为当时的名士风流特征,但在深隐层次中仍有 着更高境界的对人欣赏意识,更重要的是对世事的反抗与无奈。与浓 妆艳服所不同的是,一些名士放浪不羁,参加宴会时,故意不拘礼节, “狐蹲牛饮,争食竞割” 4。有人在接待来宾时 ,赤身露体,一丝不挂, 美其名曰“通达” 。更有甚者,“望客而唤狗” 。也许有人会视其为疯 子,但真正的内涵却是对世事的不满和发泄,渴望回归自然,回归人之 本原。服饰的这一层面表现最突出的要数当时的 “竹林七贤” 。由 于社会现实的制约,一腔抱负无以施展,他们觉得不屑于将人的欣赏沉 浸在具体细琐的世俗妆扮上,而是超形而上,以叛逆的姿态奏响了中国 服饰反文化的交响曲,同时也表达了积郁多年的胸中苦闷。中国人传 统上是反对袒胸露体的,更不用说裸体。儒家的道德观念历来认为,在 公开的社交场合穿薄、透、袒、露的服饰是不符合礼仪的,也是不雅 观的,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酒醉之后,脱光衣裤,坐在床上,岔开 两腿,称其为“箕踞”;稽康在室内裸态装身; 刘伶也一丝不挂,面对来 访的友人,竟说:“吾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吾裤中?” 5阮 仲容见邻院晾晒纱罗绵绮,自己穷无以晾,便以竹杆将大裤头高悬院中 相互映衬。后来,这种风气影响所及,竟成为雅士文人仿效的榜样。 搜神记云:“晋元康中,贵族子弟相与散发倮身之饮”,反映的就 是 这样一种风尚。 晋记也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 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还有,边文礼颠倒衣裳去见到任的官 员;谢遏光着脚不穿外衣迎接宰相;王羲之躺在床上袒露着肚皮迎接 选婿者的到来在这里,洒脱、豁达、飘逸,衣服破旧宽大,甚至赤 身、裸体,都成为名士风度,被人们欣赏不已。服饰这一层面的体现,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之为道德理念的沦丧,因为其表现不仅在个体、少 数人身上,而是以群体出现,且从不同方面走向了极致。 他们随意裸裎、放荡不羁,这是重视人的欣赏一面,然而,穷究底 里,就会发现,从他们那种散发、赤足、裸体的服饰表现来看,他们以 “天地为衣饰”自辨,决非天生喜欢裸体,不喜欢衣饰。凡此种种,只 是对儒家礼教的背叛。其深层的原因在于,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但又 无力改变它。魏晋时代残酷的政治斗争迫使他们以“放浪形骸”来 摆脱统治者的网罗,于是佯逛而避世,以无视礼俗来曲折表达自己的政 治观点,以怪诞的言行来宣泄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情。 (三) 魏晋服饰表现的第三个层面是淡装境界。从淡装服饰中体现的 又是另一类魏晋风范。它不同于前面的艳装、乱服本色,不同于以上 名士的娇饰与放浪不羁,它以自然平朴为基准,体现一种田园风情,向 往悠然恬淡的隐居生活。这一层面的重要代表人物要数陶渊明居士。 由于对世事现实的不满,他辞官为民,重视自身人格构建,可谓淡远深 挚。脱掉冠冕着素装,他的服饰自然平朴,一如他淡远亲切的诗句。同 样是突出人的欣赏,但这里没有了何晏、曹植等人的雕琢气、炫耀感, 也没有阮籍、稽康等“竹林七贤”的激烈性和刺激感,他更自在。 服饰的平淡如同他的隐身山林,在不随流俗中展示了人格的高昂, 却又那么自然随意、平和谦恭。他不在乎“礼服遂悠”,隐居田园便 觉自在, “凯风因有时,回飙开我襟” 6就很有 “被褐欣自得”的舒贴 与慰安; 来了朋友,衣冠不整自可以急急去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 开” 。归隐衣着素淡一些,也许是自嘲的一笑: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 栖” 7。而死后是否着装也无足要紧: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其意” 8。 生活境界中的陶渊明“被服常不完”也好,“十年着一冠” 9也好,自 可以“缓带尽欢娱,起晚眼常早” 9。想当初 归去来兮,不就是颇 得意于“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欢快与潇洒么?这自是服 饰境界的闲适自在和淡泊平和,也是人的发现与文的自觉,但也体现自 己对世事的无奈,只能归隐于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消逝于政治旋 流中的无奈感叹。可以说,陶渊明的看似不起眼的服饰境界为魏晋风 度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这一层面又集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另类 思想:归隐田园也许是最好的寄托。陶渊明的归隐,恰恰是以非自觉的 状态,将魏晋风度提高到了一种人生境界的更高层次 10。 三 魏晋风度与服饰的精神意义 总的来说,服饰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境界,而蕴藏在服饰内的魏晋风 度,更是一种内在的灵魂对人自身的欣赏。当然,由于时代的特性,服 饰的不同层面赋予了人自身不同的风范。对这些服饰风格的欣赏,使 人内在与外在魅力的表现更为全面、更为合理。不论谈及服饰的严 妆,还是怪服、淡妆,它始终不能离开社会大背景。 如果脱离魏晋这一大历史背景,单独看其服饰,必然产生众多笑话,而 通过服饰来研究其文风、其社会,则更具有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魏晋风度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其不断变化的服饰中。而到了随后 的隋唐时期,其服饰又渐趋恢复到魏晋前的儒礼风范,主要原因还是在 于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我们谈魏晋服饰,实 质在于认识当时的社会历史。我们对于魏晋服饰的欣赏,同时也在欣 赏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一个服饰的艺术境界,它的形成是一个美的历程。 虽说它的粗服乱头式的天才跳舞更为后人所关注,但前面的严妆与 后来的淡妆也是不容忘记的,它们共同构筑了魏晋风度这一千古不 磨的美学风范和艺术魅力 11。 魏晋风度内在的灵魂是对人自身的欣赏。欣赏当然是有层次性 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人自身的欣赏并不是由社会人降格到自然 人,而是在更高的境地左奔右突,使人内在与外在魅力的表达更为 全面,更为合理,更为自由。在这个意义上,魏晋风度就具有了更 为普泛的价值。 参考文献 张志春 魏晋风度与服饰 饰 199702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