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试卷教师版_第1页
中秋试卷教师版_第2页
中秋试卷教师版_第3页
中秋试卷教师版_第4页
中秋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十四中 2016 学年高三年级语文综合复习卷一(9.15)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5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苏打(d) 骠骑(bio) 拧螺丝(nng) 枵腹从公(xio) B.划拨(hu) 股肱(gu) 疯癫病(din) 相机行事(xing) C.捆扎(z) 应允(yng) 黑黢黢(q) 生杀予夺(y) D.侪辈(chi) 逶迤(wi) 炸鸡块(zh) 滂沱大雨(png) 1.C【A 骠骑(pio)B 股肱(gng)D 炸鸡块(zh)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飓风过冈,伏草惟存。但有些贪官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已经是盘根 错结,别人拿他没什么办法,他们的贪婪和猖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B明朝后期, “公安派”和“竟陵派”以“性灵”为主张,认为写文章应该直接抒发自己的心灵、 情感,应探利得珠,反对虚假的道德文章。 C纪念何克希同志诞辰 110 周年坐谈会暨央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番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 队开机仪式在余姚梁弄举行。 D圣彼得堡风光旖旎,河流纵横,建筑独特,那些像洋葱头一样的圆顶,在阳光下犹如未琢磨 的宝石,这座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静谧地述说着历史。 2.D【A 盘根错节 B 探骊得珠 C 座谈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山区失学的儿童,大家纷纷解囊,你五十,我一百,一五一十,几天就捐了三千多元钱。 B在当前市场大潮的冲击之下,式微的不单单是山水画本身,还有艺术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审美 心态。 C纵观当今教育界,虽然教育改革喊得震天动地,但浮躁者多冷静者少,执行者多探索者少。 D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做好。 3.B【“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纵观”多用来指纵向历史地考察, “综观”多用来 指横向综合地考察,此处宜改为“综观” 。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 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准确的一项是 A.钟书阁的火爆,确实让人有了实体书店迎来春天的感觉。只是,细细体验之下,真正的爱书人, 却非常失落这,明显是一个打卡胜地。 B 中国喜剧星不同于欢乐喜剧人属于“零门槛”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 个人都可以展现天赋和潜能,从而实现梦想。 C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 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创设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D专家提醒,油桃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大家 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4.A【B 项表意不明, “属于“零门槛”选秀节目”到底是哪一个?C 项,搭配不当, “更好地创设精神 追求和自身价值” 应改为“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D.“应该洗净” “较为安全”句 式杂糅。 】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画中央的地平线上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天空的颜色五彩缤纷首先是一层紫罗兰的迷雾, ; , ; 。 , 。 太阳附近是朱砂色的反光,但是它的上面是一溜黄色的云霞 紫罗兰色与灰色的云朵到处接受来自太阳的反映色 它变成绿色,后来又变成蓝色,即所谓的天蓝色 红日在雾中被镶着灿烂而漂亮红边的一片深紫色的云遮住一半 但是却充满光的颤动,在色彩美丽的地里,沟中的水闪着亮光 大地好像是一条绿色、灰色与棕色的地毯 A. B. C. D. 5.A【按照光线的先后变化确定答案, 承接上句讲“雾”中的光线,此为第一层;第二层讲朱砂色 的反光周围云霞的颜色变化,捆绑;紧接着,通过自然颜色的变化就得到了灰色和棕色,然后串 联起来】 6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 (3 分) 中新网北京 5 月 6 日电(记者 杜燕) 从 6 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 、闯红灯等动真格 罚款了,不只是规劝,而是开出罚单。所谓“中国式过马路” ,就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 一撮人就走。今年 4 月 9 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行 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劝阻为主,并在北京 150 个重点路口,给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配备耳 麦式喊话器,用来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注意遵守交通法。6 日开始,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即日起,北 京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 10 元人民币罚款,对违反交通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处以 20 元 罚款。 6【答案】 示例: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等违法行为动真格 7. 在下面这段文字末尾画线处补写一个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前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 30 个 字。(3 分)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 ”在生活中确实如此,但在艺术中,光用平地去显出高山似乎 就显得不够,故有些绘画还要在半山腰画云雾烟霞,这就是画家郭熙所说的:“想画出山之高, 直接画出山巅不足以显出其高耸;反而在山腰上画些云雾,才能凸显山的高峻。 ”不仅高与低是这 样,大与小也是这样,像敦煌壁画或一些寺庙中的雕塑,中间的神像很高大,两旁的侍从很矮小, 可见,有意识地用“小”衬托出“大”来。这些, 。 2 7.答案:都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对比,是映衬手法的有意识的运用。 8.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 、 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 、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 ”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 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 50 字。 (4 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 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8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 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示例二:“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使 人不由想起这位大师不但演艺精湛而且不流世俗、宁折不弯的高大形象。 示例三:“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 这位大师不惜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 示例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可让我们 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努力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9 分) 粗鄙的暴发户审美充斥着我们的社会 冯骥才 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 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 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今天 的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 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 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 文化主体元素。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中国就麻烦多了。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 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 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 致,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可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 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 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 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 趋 地做“现代秀”。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没有现代审美, 也就提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而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我想它来自两方面。一 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 认可。因为,只有成为集体审美,才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是重要的关键。如果我们只去 克隆舶来的“现代”,或者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我很欣赏奥运会 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 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 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 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9下列关于“暴发户审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暴发户审美”在清代已经出现,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造成 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 B到乾隆盛世时的“暴发户审美” ,表现在极度追求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使中原汉文化传统审 美的厚重与含蓄荡然无存。 C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必然造成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倡, 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 D “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没有自己的时代社会审美,要么仿古,在传统中找卖点,要么跟着洋人 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们现在如果到北欧旅行,在繁华的都市中还能看到像农舍一样的屋顶,房子里还有很多没 有使用油漆的器具。 B把文化古迹一概拆除,大干快上,或者一味保守,甚至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建一些不 伦不类的“古迹” ,这两种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C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和建国后一段时期以及我们现在的社会,审美观念是不同的, 看来审美跟时代的崇尚有关。 D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表明,中国的知识界作出了杰出努力。 未来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 11.简要概括清代审美发生变异的原因。 (3 分) 9C 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 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 “内 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 意“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 高三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12 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12 页) 别。C 项“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必然造成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 倡,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说法错误,原文中, “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倡”的原因是受到 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代。 10.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D 项“中国的知识界作出了杰出努力。未来粗鄙又浮躁 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说法错误,对应的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 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 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 “ 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 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 ,由“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 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可以确定, “杰出努力、必然消失”是武断的。 11.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 国力的衰败使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20 分) 钢琴家的脚 陈 钢 在我珍藏的波兰版的肖邦全集的扉页里,印着一双秀长纤细、令人动容的手那是肖邦 的手。就是这双手,流注出多少醉人的旋律,又演绎出多少变化万千的“音乐魔方”;手啊手钢 琴家的代号和骄傲! 不知从哪天起,我突然注意起钢琴家的脚来。因为在他们出台时,必先举足由幕后走到琴前; 而这几步路,可真谓“寸步难行”啊!他们有的如万里长征,步履艰难;有的则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还有的活像是小脚女人赶集急急匆匆,扭扭歪歪。但是,有一位钢琴家的路却走得潇洒自若,怡 然大方,他就是傅聪。而带他学会走路的,就是他的父亲傅雷。这条路的路标上有四句话:“第 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傅雷给孩子的临别赠言。 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这位精通洋学的大翻译家,既没有把儿子送到他早年留学的法国,也 没有让他进音乐学堂;而是另辟蹊径,用近乎“私塾”的方式,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 、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自选教材,进行“道德规范”“做人 ABC”的教育。傅雷认为,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道德规范”是生活中惟一的“圭臬”。而 当他将这个“圭臬”与古希腊罗马的崇尚自然,文艺复兴的崇尚人文,法国大革命和“五四”运动的 崇尚民主的精神相融合时,就构筑起一个“理想世界”的最高境界!傅聪以后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 面对着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和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始终“视富贵如浮云”,而不像“巴尔扎克笔下 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贵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标”,就是因为精神境界中有这个“圭 臬”所维系。傅雷在家书中盛赞傅聪的前丈人梅纽因,说他在海牙为一个快要死的女孩子演奏巴哈的 恰空舞曲和他 1947 年在柏林对犹太难民的讲话,是一种“符合我们威武不能屈的古训”的精神 和气节;而傅聪也以孔夫子所称道的颜回为榜样,保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那种“以清贫为自傲”的中国文人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真是:有“德”才有 “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铸造高人!而傅雷,就是这样带着儿子走人生之路的。 傅聪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顶尖的“通路”。 陆游示儿:“功夫在诗外”。可傅聪的功夫倒是在“诗内”。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偷听爸 爸同朋友谈话,谈论李白杜甫,他最喜欢的就是李后主的词。他对中国古诗词的通晓决不逊于托斯卡 尼尼(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对莎士比亚的熟悉。 傅聪在“肖邦”比赛前,他的演奏已被波兰教授认为“赋有肖邦的灵魂”,甚至说他是一个 “中国籍的波兰人”。他荣获的“最是波兰魂”的玛祖卡奖,更被认为是桩“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因为,这是由“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风格”。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 “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的意境。”说得多好、多对啊! 傅聪就是这样弹肖邦的。他弹肖邦,“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自己很自然地说自己的话”。而且, 肖邦又有李白“非人世”的气息和李后主那种“垂死之痛,家国之恨”的愁绪。傅聪用李白来演绎, 升华肖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得的是李白奖! 傅聪的艺术之路还通向大自然。 傅雷,则多次要求傅聪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大师的作品“就是从大自然,从人生各方面的材 料中泡出来的,所以,“表达他们的作品,也得走同样的路”。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可使人“荡 涤胸中尘俗”,“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从而获得一种“萧然意远,旷达怡 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使演奏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搏击飞纵的气势”! 选自散文集三只耳朵听音乐 【注】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12文章以“钢琴家的脚”为标题有何妙处?(4 分) 13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 (6 分) 14如何理解第段“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道德规范是生活中惟一的圭臬 。 ”这句话 的含意。 (4 分) 15结合文本和你对肖邦的了解,说说傅聪的演奏为什么能够“赋有肖邦的灵魂” , “创造了真正的玛 祖卡的表达风格” 。 (6 分) 答案:12一反大家对钢琴家惯常的关注点 “手” ,用“钢琴家的脚”为题,视角新颖;能 激发阅读兴趣;标题是全篇的“文眼” ;以“钢琴家的脚”为题,能引发对钢琴家艺术、人生之 路的关注和探索;突出“钢琴家只有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上才能站稳走好”这一中心主旨。 【4 分,意思答对 4 点即可】 13.运用排比 、比喻、夸张写出钢琴家出台时、步履艰难、紧张与慌乱的情状。与傅聪的潇洒自 若,怡然大方构成对比。引出下文关于傅雷教育的叙述。 【每点 2 分】 14.“道德规范”指清贫自守(安贫乐道、以清贫自傲)的人生准则(情操、境界等) 。 【如果答“视 富贵如浮云”或“颜回安于贫困的生活”得 1 分】这种道德规范对艺术家的人生之路起到了奠基的作 用,它是做人的根基(基础、精神支柱)等。 【意思答对即可。 】 15肖邦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但波兰被德国占领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关山阻隔,有国难投,时 刻处在痛苦的心境中,因此他的乐曲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眷恋和无法割舍的爱。傅聪在父亲 的教育下,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艺术素养,特别对李白、李后主的词有深刻的理解,再加上他具有 和肖邦类似的人生遭遇,因而加深了他对肖邦乐曲的理解,懂得了肖邦的灵魂,故他的演奏能创造了 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风格。 【本题可从肖邦的身世遭遇、艺术追求、音乐的特点,以及傅聪的身世遭遇、艺术素养和他对肖 邦的理解等方面展开论述,不求全面深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 (19 分) 雪窦游志 元邓牧 4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 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 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 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 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 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 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 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 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 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 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 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 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 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 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 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 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 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 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 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覆以栋宇 覆:盖,建造 B.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 涩:不畅通 C. 花时影注水涘 注:荡漾 D. 凡陵登,胜观花焉 胜:超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 蟹六跪而二螯 B. 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 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写雪窦山观亭。作者运用移步换景之法,依次描写了隐秀亭、寒华亭、漱玉亭、 锦镜亭、大亭。 B文章第六 段写妙高台观石。这里山石岩岩,奇形怪状,作者就极力描摹它们的形象,盛赞它 们“自然动人”。 C在全文中作者多处写水,各择其妙:或写形,如“白蛇蜿蜒”;或写声,“溪声绕亭”;或 写味,“饮之甘”;或写动,“大溪薄山转”;或写静,“花时影注水涘”。 D寄情于景,寓志于物,是我国游记散文的传统。本文作者把自己的伤时感怀都融注在景物之 中,自然而亲切,令人心领神会。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3 分) (2)初若大练,触 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4 分) 答案:16.C 注:投,倒影。 17.A(A 连词,表并列。 B 动词,像。 / 代词,你。 C 副词,将近。/连词,尚且。D助词, 补充音节。 / 代词,道理。 ) 18.A(遗漏题有“雪窦山” 之亭) 19.主 僧 少 野 /有 诗 声 /具 觞 豆 劳 客 /相 与 道 钱 塘 故 旧 /止 余 宿 /余 度 诘 旦 且 雨 /不 果 留 20.(1)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 (负、类) (2)瀑布刚落下时像一幅大白绢,一碰到山岩,水花飞溅犹如大雪纷飞,因此瀑布上方的亭台被称 为飞雪亭。 (练、触,被动句)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1-22 题。 (6 分) 春远 唐杜甫 肃肃 花絮晚,菲菲 红素轻。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 【注释】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肃肃,花落的声音。菲菲,花落的样子。亚夫营, 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21.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凭借关中数乱、剑外未清和 (1 分)三件典型事 例寄托深切的 。(1 分) 22.前人评价此诗前四句写景,说“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指超出众人)”。 请结合颔联评析杜甫写无景之景的独特之处。(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 题。 (4 分)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 税。相地而袭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 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夹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 节选自荀子王制 23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1 分) 答: 高三语文试卷第 9 页(共 12 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10 页(共 12 页) 24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然常 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苟子的国家“统一 观”。 (3 分) 21.(3 分)故乡有军营(或故乡不得归)(1 分),家国之思(或忧国思乡之情)(1 分)。 22.(4 分)杜甫善于从别人看来无景可取之处寻找到独特的景致,赋予它们独特的主观情意,使“无 景”之处有独特意蕴。颔联诗人选取“鸟雀”“柴荆”两个最寻常 也无美感的意象,可谓“无景”。 但着以“惟”“独”两字,有独特意蕴,“惟鸟雀”,可见过客之稀,“独柴荆”,可见村居之僻, 暗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 2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子河内。 24.荀子认为,秦国即使能够统一全国,也很难持久,因为国家的统一不应单纯建立在武力征服上, 而应建立在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和共识上,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国家。另外,经济的统一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靠强力剥夺,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在一种道 义的力量上。 【参考译文】 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规定好赋税等级,管理好民众事务,管理好万物,这是用来养育亿万民众的。 对于农田,按收入的十分之一征税;对于关卡和集市,进行检查而不征税;对于山林湖堤,按时封闭 和开放而不收税。考察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征税,区别道路的远近来收取贡品。使财物、粮米流通,没 有滞留积压;使各地互通有无来供给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近处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 能,远处的人不厌恶奔走的劳苦,即使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归附听从役使。这种君主 叫做人民的师表。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法度。 (四)古诗文默写。 (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 3 小题) (1)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 (2)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 。 (白居易琵琶行 )(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荀子劝学 ) (4)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古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 25.(6 分) (1)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商人重利轻别离 绕船月明江水寒 (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5)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 赫尔巴特 (2)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3)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托 (4)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 弗莱 综合上述材料,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26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由四则外国名言组成的,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的 关键。综合分析这四则材料,考生不难看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赫尔 巴特的“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是从对待别人的角度来讲的,苏格拉底的“恕自己一过,则万 过由之而生”是从对待自己的过错的角度来讲的,卡托的“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