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外活动_第1页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_第2页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_第3页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_第4页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历史课外活动 一 历史课外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 式。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期间,除课堂上的 45 分钟外,还 有大量课外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指导他们学习一些 历史知识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课堂教学外,课外活动也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历史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之外, 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广泛开展历史课外活动,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充实他们的历史知识, 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能力、方法,以及熏陶他们的思想感情、 道德情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泛、持久地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是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 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之一。 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历史课外活动具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 一些特点。它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配合和补充,同时,又是课 堂教学的继续和扩大。历史课外活动能够以大量生动的新材料 巩固和充实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使他们对其所学内容,感知 得更为具体形象,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也更加牢固。同时, 还能以更新的方式和生动丰富的内容,扩展学生眼界,把他们 带进广阔的历史知识领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使他们在 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以极大的积极性和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自己多动脑动手,进一步去加深和 扩大所学的历史知识,更大限度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 历史知识的各项能力。 历史课外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深深地被 学生所喜爱,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要充分发挥 它对于中学生的历史教育作用,就要加强对它的研究和总结, 不但要研究其本身的一些特点,还要深入探讨历史课外活动与 课堂教学的关系;历史课外活动与开辟第二课堂的关系等等。 在深入研究、探讨和总结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开展历史课外活 动,必将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二 历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组织方法 历史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采,方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 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参观 历史课外活动的参观对象主要有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或 专门的考古发掘等。博物馆又包括综合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 国历史博物馆,专门性的博物馆,如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 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如北京鲁迅纪念馆、 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等等。这些博物馆在全国各地一般都有。 历史文化遗址和专门的考古发掘,在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如北 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安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 址,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时,要善于利用 本地区的有利条件,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参观。 组织一次学生的历史参观活动,是一个很有趣味但又是比 较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参观的准备,参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应当尽量与 教学结合起来,作到参观活动配合课堂教学。由于条件所限, 不少地区的参观内容地方性强,往往不能较多地为教科书提供 典型材料,但是,如果教师计划周密,引导得法,通过参观还 是可以帮助学生把获得的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达到与教学相 互配合的目的。如,教师在讲完中国历史“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教材后,组织学生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 史陈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分,通过展出的实物、 图画,加上解说员有针对性的讲解,就能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 掌握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其社会组织、 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地加强对于这部分教材内容的了解, 配合了这一阶段的教学。 明确了参观目的、要求,教师就可以选择参观地方,并制 定具体的参观计划。参观前,教师应该熟悉、掌握参观现场及 预定参观内容:必要时,还要自己先去参观一次,和讲解员进 行联系,提出希望和要求;对学生也应该先行说明参观的目的、 重点及注意事项,避免将参观变成一般性的游览,失去历史课 外活动的意义。这一点对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尤为重要。 2.参观。进行参观时,教师要对参观内容给以必要的讲解 和说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时,还要临场回答学生 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的组 织、指导工作,不可以放任自流,避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好奇 和贪玩,而打乱参观计划。 3.总结。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作出总结,有时 也可以组织学主进行总结座谈,引导他们把参观内容和课堂教 学联系起来,巩固、扩大参观成果;有的教师还组织、鼓励学 生把参观时所简录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加以整理,举行展览、陈 列,互相交流,其收效往往更大。 (二)访问 历史课的访问,主要指走访革命前辈、著名历史事件的参 加者或目睹者。如,走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的 老红军、八路军战士,请他们讲述当年先辈们为中国革命的胜 利历尽千辛万苦,英雄斗争的事迹,访问参加过著名的 “二七”大罢工的二七机车车辆厂的老工人,请他们回忆当 年领导工人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进行英勇斗争的历程, 等等。这种和历史当事人或见证人面对面的谈话,不仅可以使 学生获得丰富而主动的历史知识,而且更可以使他们从当事人 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访问之前,教师一方面要失走访和了解被访问人,熟悉其 经历和特点,告诉被访者这次访问的目的和要求,必要时还可 以帮助被访者确定、整理谈话内容;另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 被访问的人,讲明本次访问的内容和意义,提出注意事项及要 求。和组织参观一样,在访问中,教师要随时进行组织工作, 访问后,还要及时地进行总结。 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安排其自己组织访问,这样,可 以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 学习和工作能力。但是,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协 助和指导。 (三)报告会、故事会 历史报告会或故事会的内容很多,如,结合教材某一部分 内容或历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及根据 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都可以举行专题报告会或故事会。报 合或故事的中心可以历吏事件为主,穿插人物活动,如举行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太平天国”专题报告会,报告 的内容是以近代中国历史上两次革命高潮为主题,并于其中穿 插孙中山、黄兴、洪秀全、杨秀清等一大批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样既交待了这两次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又能使事件与人物 生动具体,有血有肉。报告或故事也可以历史人物为主,带出 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当时时代的概貌。如以“抗金爱国名将岳飞” 为主题的故事会,便以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生平事迹为 主题,带出了南来社会的政治形势以及宋金的和战关系;再如, 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诞辰纪念日,组织介绍他们革命活动和事迹 的报告会、故事会,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革命业绩,还可以进一步掌握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的 某些重要内容,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其受到深 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目前,北京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历史课外活动,如有的学校 举办了“北京的历史”、“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北 京的长城和十三陵”、“中国历史上几个有争论的问题”、 “是谁最先到美洲”、“几个地名的来源”(日本、阿拉伯) 等等讲座。这些讲座,内容丰富多采,引人入胜,深受广大学 生欢迎。 历史报告会、故事会或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本校历史教师, 也可以是史学工作者,或者是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目睹者。 历史报告会、故事会和讲座也应有明确的目的,或是配合课堂 教学,或是结合纪念日、节日和重大的国内外形势需要。假如 邀请外人报告或讲故事,教师则要先向主讲人提出明确的目的、 要求,与主讲人共同磋商要讲的内容,务使报告或故事符合学 生的年龄特征,能够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报告和讲故事的时 间不宜过长,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读物也是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供学生 课外阅读的历史读物主要有历史通俗读物和历史文学作品等。 历史通俗读物,如吴晗同志主编的历史小丛书,林汉达同 志编著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古代史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现代史常识等 等。历史文学,如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东 周列国志,中国现代历史文学作品李自成、戊戍喋血 记,世界历史文学作品双城记、战争与和平、九 三年,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选 辑一些有关的历史资料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既有助于理 解教材内容,又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 力。特别是在高年级,这样做,更有必要。在历史通俗读物和 历史文学作品中,历史通俗读物的主要情节都是严格按照历史 史实编写的,是比较理想的历史课外学习读物。历史文学作品 虽然也能够给学生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却往往容易“真假掺 半”、“以假乱真”,把艺术想象和历史真实混淆在一起,影 响学生对科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 推荐历史课外读物时,要先经过自己的一番精心选择。 一般说,选择历史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项标准: 1.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能够正确反映历史真实,并具有 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 2.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一定的关系。 3,写作上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叙述生动, 语言优美。 在选择合适的历史课外读物向学生推荐后,教师要做具体 的阅读指导。指导时,要介绍读物的内容及写作特点,对有些 历史文学作品还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并指出其中 的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无论指导学生阅读哪类读物,教师都 要注意尽量选择其最真实、鲜明,而又具体生动的那些内容, 努力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做到课上课下相互配合。在指导阅 读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教 他们以正确的阅读方法。有的教师更为认真负责,还指导学生 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同时,告诉学生要爱护书 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乎卫生要求的方法去读书等等。 (五)编辑历史墙报 编辑历史墙报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历史课外活动。通过出刊 历史墙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 而且能够锻炼、发展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其 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历史墙报的内容有历史专题论述、 历史常识介绍、历史资料简辑、历史小故事,等等。除去文字 部分,还可以配以历史照片、图画、地图、剪报和图表,取得 图文并茂之功。就其形式看,也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如 有“历史园地”、“历史之窗”、“历史家俱乐部”等等。历 史墙报可以配合重要纪念日出专刊,也可以经常结合教学进度、 而不断更换其刊出内容。教师还可以把历史墙报作为日常刊登 学生历史作业、学习心得及优秀试卷等交流学生学匀体会、成 绩的园地。 历史墙报的编辑、出刊工作,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 历史课外小组或历史学习骨干负责,要广泛发动学生参加写稿、 绘画,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六)观看历史电影、历史电视节目和历史戏剧 观看历史电影、历史电视节目和历史戏剧是学生喜爱的一 项课外活动。由于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的直观性很强,学生 看后,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打破时间限制,直接回到 过去历史时代的效果。它不但有益于李生直观地认识历史,而 且往往能够对其思想感情起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目前, 我国拍摄和上演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节目(电视片、电视剧 等)和戏剧很多,电影中如成吉思汗、甲午风云、 林则徐、火烧圆明园、垂帝听政、非常大总统 、孙中山、风雨下钟山、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 节目中如电视片中州大观、古城西安、丝绸之路 等;电视剧努尔哈赤、黄兴、少帅传奇等,戏剧 中如话剧蔡文姬、王昭君、大风歌以及一些历史 题材的京戏、地方戏等等。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历史电影、 电视节目和戏剧,也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如,为了帮助学生 理解好电影、电视节目和戏剧的内容,在观看之前,教师要向 学生介绍影视片或戏剧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所反映的历 史基本史实,还可以根据其内容,给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 观看后,教师也要注意总结,帮助学生把从历史影片和历史戏 剧中获得的形象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其中心思想,把影 视和戏剧内容与学习过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在总结时,教师 还应该指出影视片或戏剧中,属于艺术夸张、虚构与不将合历 史史实的地方。教师这方面的指导,往往很重要,它可以避免 学生把历史影视片和戏剧中的艺术虚构与历史真相相混淆,产 生错误的认识,以提高观看效果。 (七)历史文艺活动 历史文艺活动包括属于历史题材的朗诵、歌咏、小话剧等 文艺演出和猜谜语等游艺活动。它能够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 传历史人物,介绍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演出和游艺中获取历史 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是一种寓学习于娱 乐中的很好的课外活动,这种课外活动可以单项举行,如历史 朗诵会、历史歌咏比赛、历史话剧等;也可以综合举行大型的 历史晚会,北京有的学校举办的综合历曳晚会,包括有合唱历 史歌曲、演出历史话剧片断、讲历史故事、乐器演奏历史题材 的古曲等十余项节目。一般说,这种课外活动可以在重要纪念 日举行,也可以在某一单元教材学习以后,专门组织。搞这种 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做,但大 量的组织工作还是需要教师来做,特别是大型的综合历史文艺 演出活动,往往是几个年级、几个班或十几个班参加,内容、 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组织工作是大量的,往往需要几个教 师或全教研组乃至别的课程教师,共同参加工作。历史文艺活 动不宜搞得过大,占用时间过多,特别是搞大型历史文艺活动, 一定要慎重,不要过分追求形式,注意讲求实效。 (八)历史课外活动小组 建立历史课外活动小组,也是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一项重 要工作。青少年学生在中学阶段,往往表现出极强烈的求知欲 望,并开始形成对各门学科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开始较多地独 立思考问题。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学科内容,渴望通 过各种方式扩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如 果把喜欢历史课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开 展经常性的活动,就不仅可以培养历史学习骨干,加强师生之 间联系,推动群众性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同时,也为将来造就和培养各级历史学科专门人才,打下了一 定基础。坚持持久地开展历史课外小组的活动,是学校整个历 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课外小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亦多种多样,如参 观历史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绘制历史地图、历史图表;举办小 型历史专题讲座;编辑出刊历史墙报;收集、编写各种历史资 料,制作历史直观教具以及帮助教师做好各种历史课外活动的 组织工作,等等。 学生参加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应该本着自愿原则,参加的 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 1020 人为宜。如果一个小组不能满 足学生的要求,还可以根据情况,在各年级各班中,组成几个 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活动的时间也要安排适当,不要太多,以 免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其他课程学习。 (九)历史知识竞赛 这是新兴起来的一种历史课外活动形式。历史教师拟定历 史知识竞赛题后,可以让学生笔答或口头抢答,可以组织一个 班的学生进行竞赛,也可以由各班选出代表在全年级范围内进 行竞赛。历史知识竞赛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其它学科混合 在一起进行,如“史地知识竞赛”、“文史知识竞赛”等。进 行竞赛的题,应该包括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和历史教科书以外的 历史知识。难易程度要适中,避免太偏太难的题,应该在一个 班或一个年级中,经过学生努力,大多数题目可以回答出来。 历史知识竞赛如果组织得好,可以巩固、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开展任何历史课外活动,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历史课外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一,它同样 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和课堂教 学一样,都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历史课外活动的备课,可以分戌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 学期或学年开始时制定学期或学年的课外活动计划。这个计划 要写上根据教学要求,本学期、本学年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内 容、要求和时间,并把它纳入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历史课 外活动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为了配合国内外的一些重大 的、有意义的事件,临时组织一些活动,如,报告会、墙报专 刊,或临时组织学生去看一部历史电影,等等,都是可以的。 因此,学期或学年计划,要留有余地,准备随时有所变通。第 二步,就是每次活动之前的备课了。历史课外活动前的备课和 课堂教学备课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教师针对 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饶有特色的准备。具体方法,本章前面 都已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