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诵读篇目_第1页
初中经典诵读篇目_第2页
初中经典诵读篇目_第3页
初中经典诵读篇目_第4页
初中经典诵读篇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川区教育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关于初中学生开展节日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的推荐篇目(20 篇) 古文 1、大学.经【原文】 大学之道(1) ,在明德(2) ,在亲民(3) ,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 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7)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8) ;致知在格物(9)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 ,壹是皆 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 ,未之有 也(14)! 【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 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 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 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 “传”文, “亲”应为“新” ,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 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 (10)庶人:指 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 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 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 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 2 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 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 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 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 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 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2.塞翁失马原文与译文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 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位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地。人们都(为此) 来宽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胡人的良马回来 了。人们都祝贺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坏事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 儿子爱好骑马,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 就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边塞附近 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 命。 、塞:边塞。、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 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是迷信活动。、翁:老头。、亡:逃跑。、吊:对其不幸 表示安慰。、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将:带领。 、丁壮:壮年男子。、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箭。、十 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此:此人,这个人。、跛:瘸腿。、保: 保全。 3.卖柑者言原文和译文 原文: 3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乾若败絮。予 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甚 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 足子所乎?世之为期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 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 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 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 耶? 译文: 杭州有个果贩子,很会贮藏柑子。虽然经过一冬一夏,柑子仍然不会腐烂,拿出来还 那么鲜灵灵的,质地像玉一样晶莹洁润,皮色金光灿灿。可是剖开来一看,中间却干枯得 像破棉败絮一般。我很奇怪,就问他:“你卖柑子给人家,是打算让人家放在笾豆之中供 祭祀用呢,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 当呢?你这样骗人也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笑着说:“我卖这样的柑子已经好多年了,靠着这一营生过活。我卖它,人 们买它,从来没听到什么闲言碎语,为什么偏偏只有您不满意而忿忿不平呢?世上骗人的 事多着呢,难道只有我一个吗?我的先生,您不想想看!当今佩戴虎符,高坐在虎皮交椅 上,那些威严的武将,像是在保卫家国,他们真的就像孙武、吴起那样有韬略吗?那些峨 冠博带的文臣,很像是气宇轩昂的栋梁之材,真的能像伊尹、皋陶那样建功立业吗?盗贼 四起,他们不懂怎样抵御剿灭,生灵涂炭,他们不知怎样赈济解救;官吏枉法,他们无法 挟制禁止;法纪败坏,他们不知该怎样整顿治理。白拿俸禄耗费国库而不知羞耻。你看他 们,坐高堂,骑骏马,沉醉于醇釀,饱食着鱼肉。哪个不是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气势 显赫而不可一世!然而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似金如玉,内里却是破棉败絮呢?如今您对于 这些事视而不见,却专门来挑剔我的柑子!” 我默默地无以回答,回来后细细考虑他的话,觉得池很像诙谐滑稽的东方朔一类人物。 莫非他果真是个愤世嫉俗的人,是借柑子来讽刺世事的吗? 4、 老子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 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4 5、 礼记.中庸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古诗词 1、屈原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gu)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lie)余行(hang), 左骖(can)殪兮右刃伤 霾(mai)两轮兮挚(zhi)四马, 援玉枹(fu)兮击鸣鼓。 天时怼(dui)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xie)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2.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中宗神龙 (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 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 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 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 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5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3.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6 惊风乱刮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9.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0.“生查子 敦煌曲子词,兼祭敦煌百年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敦煌写卷伯三八二六 11.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2.送子由使契丹 作者: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13.满江红 岳飞 怒 发 冲 冠 , 凭 阑 处 , 潇 潇 雨 歇 。 抬 望 眼 , 仰 天 长 啸 , 壮 怀 激 烈 。 三 十 功 名 尘 与 土 , 八 千 里 路 云 和 月 。 莫 等 闲 、 白 了 少 年 头 , 空 悲 切 。 靖 康 耻 , 犹 未 雪 ; 臣 子 恨 , 何 时 灭 ! 驾 长 车 , 踏 破 贺 兰 山 缺 , 壮 志 饥 餐 胡 虏 肉 , 笑 谈 渴 饮 匈 奴 血 。 待 从 头 , 收 拾 旧 山 河 , 朝 天 阙 。 14、马上作 年代:【明】 作者:【戚继光】 体裁:【七绝】 类别:【】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15.野人饷菊有感 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7 16.【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 明郑成功(1624-1662)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17.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年)五月,林则徐因查禁鸦片、抗击英国侵略者而获 罪,被清廷革职查办, “从重发往伊犁效力” 。他在由浙江镇海前线启程前,怀着无比悲愤 的心情写了两首七律。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首: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