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技巧_第1页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技巧_第2页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技巧_第3页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技 巧:Jane012 的英语跟政治考研经验都说的比较详细了,在此 不再重述。本人只针对专业课复习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果看帖的同学还在大一大二,那么多看一些古今中外 的文学名著决不是什么坏事儿,一来可以对的起父母为咱们交 的学费;二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与思想境界;三来可以充实 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让青春从指间悄悄的滑走,不至于等到回 忆往事之时而追悔莫及。说实话,南师古代文学初试刚改成中 外文学基础时的前两年试题非常简单,我当时看到他们的试卷 时就想这样的试题我根本不用复习就可以直接进入考场考试。 可从 09 年开始,也即我们所遇到的这次考试,已开始不仅仅局 限于概述部分(概述当然还要重点看),我记得有一道题是让 论述卡夫卡的作品中都有哪些思想,并结合作品具体进行分析 ,还有一道 30 分的大题是让我们谈一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样的题不看作品是很难拿高 分的。所以我认为准备考南师而时间又很充裕的大一大二的学 生最好先多看点儿书,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即使到大四 上学期 9 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也不迟。 对于在大三的学生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回归教材才是 关键。如果还没买到教材,可以到“孔夫子旧书”网上免费注册 一个账号,在此网上买书时先看一下那些店所开的时间、它的 信誉度,时间越久的越好。从现在开始起进行专业课复习,最 好复习四遍。第一遍要仔细的看,因为今年南师的名词解释出 的很偏,所以不要大意,看时花的时间要长一点。第二、三遍 就要反复的记忆。第四遍就是快要进入考场的前两个星期再查 漏补缺,在头脑中回忆知识点,看哪个还没记住。具体每一轮 复习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复习时要自己列一个框架,比如 外国文学史可以分成几个段,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二十世纪 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可分成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 艺复兴时期文学、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十八世纪的启蒙文 学、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到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后 现代主义文学,每一个时段的每一个国家主要代表文学类型( 比如十八世纪英国是“小说的兴起”)、文学成就、作家、作品 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这样一路记下来条理清晰 ,不容易忘记。还有一个很好的记忆方法,找一下身边考古代 文学的研伴儿,俩个人以讲课的形式把整个书上的内容合上课 本互相讲述一遍,这样记忆深刻。 至于文学评论写作的复习,一定得看郁贤皓等主编的中国 古代文学作品选以提升自己的古文功底。不读这里所选的大 量的优秀作品,是很难真正把握住一个诗人的风格特征的,更 何况 80 分(我记不清分值到底是多少了,反正很高)的文学评 论只给你一首诗让你评述呢!我们 09 年的文学评论写作试题有 三种题型:一是给古文加标点并翻译,这个只要古文底子好就 不难;二是给了一首李商隐的马嵬,让给出注释,其实就 是指出其中的典故及其出处、并将难懂的字词、当时的唐明皇 的经历给写出来,这个就要在复习作品选时多留意那些历史典 故;三就是写评论了,当时给出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内容大家都应该会背,我就不写了。 具体谈一下如何能让阅卷老师欣赏大家的评论。首先一 定要字体工整,这在试卷上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大家要把字写 的赏心悦目,这是最基本的。其次是到图书馆中文学书库找一 些有关古诗词鉴赏评论的书,看人家怎么评论的,图书馆的杂 志阅览室里也应该有 文学鉴赏文学评论之类的书。再 次就是最好看一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人间 词话,记一下他们对优秀的古典诗词的评语,考场上写评论 用的到。比如钟嵘的诗品对曹植的评价“骨气奇高,词采华 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最后就是如何去写了,从以下几方 面入手:先想好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以及适合诗歌本身的能够吸 让人眼前一亮的好题目;思索此诗(词)的作者写此诗时的年 龄(一定的年龄段反映特定时期的作者思想);诗人本身所受 的师教与文化传承(比如杜甫的转益多师,王维受母亲影响喜 欢佛学);诗人一生的经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好来一 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当时士人 的文风诗风(比如宋人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欣赏陶潜);诗 中的地名与本诗的关系(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 所处之地就是郭隗说燕昭王求士中燕昭王以重金求士之所 ,诗人联想到的则是自身怀才不遇,未遇明主而怆然涕下); 诗中的典故运用之妙(南师喜欢出一些有很多典故的诗词以考 察学生的知识渊博层度);诗人所用到的艺术手法;将刚才所 提到的诗论、词论中的语句引用到其中。以上这些先经过深思 熟虑,然后再下笔。这些条件最后都要归结到诗本身所蕴涵的 深厚的思想文化意蕴,也即每一个条件都要往为本诗所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