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_第1页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_第2页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_第3页
四季花老师讲中药  柴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学习柴胡。 这就是原生态柴胡。 这是柴胡饮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 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 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 叶及泥沙,干燥。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柴胡的药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柴胡的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的应用 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 热,头身疼痛,常与防风、生姜等药配伍,如正柴胡饮(景岳全书)。若 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柴胡多与葛根、羌活、黄 芩、石膏等同用,以解表清里,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治疗风热感 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升麻等辛凉解表药同用。现代用柴胡 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若伤寒邪 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 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以清半表半里之热,共收和解少阳之功,如小柴胡汤 (伤寒论)。 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 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芎、 白芍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 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常配伍当归、白芍、 白术、茯苓等,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 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常与人参、黄芪、 升麻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常与黄芩、常山、 草果等同用。 柴胡的用法及参考用量: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 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柴胡的常见配伍 柴胡配伍白术: 柴胡疏肝解郁;白术益气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补脾,可 治疗肝郁脾虚之胸胁作痛、神疲食少者。 柴胡配伍葛根:柴胡轻清上升,和解表里,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葛根轻扬升散,走阳明之表,善解肌退热、透发斑疹。二者相须为用,其解肌 退热、透邪外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逐渐入里化热之发热、头痛、 身痛、咽喉疼痛、项背强等症以及风疹、麻疹等证见发热不退者。 柴胡配伍黄芩: 柴胡味苦辛而性微寒,轻清升散,入肝胆经,善于疏泄少 阳(半表半里)之邪热,有疏散退热之效;黄芩苦寒,功善清解少阳之里热, 亦可燥湿泄火解毒。二药合用,解表清里,共奏和解少阳、疏泄肝胆郁热之功 效,用于治疗邪在少阳之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诸症。 柴胡配伍人参、黄芪: 柴胡升阳举陷,人参大补元气而健脾;黄芪益气升 阳而健脾。三药合用,则益气升提、标本兼治,可治疗气虚所引起之气短懒言、 倦怠乏力、内脏下垂等症。 柴胡配伍升麻: 二者均能升清阳而举陷。但柴胡主升少阳清气;升麻主升 阳明清气。二药常相须为用,其升清举陷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因气虚下陷而 致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清阳下陷之泄泻等病症。 柴胡配伍生麦芽: 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麦芽消食和中、疏肝化滞。 柴胡得生麦芽,则其调肝之功更强。二药伍用,共奏疏肝解郁、补肾运脾之功 效,用于治疗肝郁不孕诸症,如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胸胁胀痛、 久不受孕等。 柴胡配伍香附: 二者均为疏肝补脾之良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肝郁胁肋胀 痛之症。 柴胡配伍枳实: 柴胡辛散升阳,疏肝解郁;枳实苦泄沉降,下气消痞、除 痰消积。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调畅气机、通阳达郁之功效,用于治疗肝 脾失和、气机不调之胸胁胀满、积食难消、腹痛泻下以及肝郁而致四肢厥逆者。 使用柴胡的注意事项及宜忌: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临床应用本品,人口服柴胡粒剂小剂量(相当于生药 0.6g),其中 30有 轻度倦怠感和镇静、入睡好,对白天工作无影响;当服较大剂量时,其中 80 可引起深睡,17反而睡眠不安,白天出现嗜睡,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服用大 剂量柴胡粒剂,能使食欲减退,并出现肠内积气显著和腹胀。亦有应用柴胡注 射剂肌注引起皮肤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的报告,其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心 慌、心悸、乏力、周身发麻、颜面潮红、荨麻疹、水肿性紫红色斑、瘙痒等, 严重者头晕欲倒、冷汗、心动过缓、体温下降、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发 绀、过敏性休克。 我就说这么些,下面大家讨论补充 【常委】杏林迷悟 柴胡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辛、苦;归肺、脾、肝经。其基本 功效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多用于投表泄热、和解少阳、诸疟寒 热证、肝胆湿热正等。临床常用量为 39g。 叶桂(天士)“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 612g。但在 临床中发现。如遇发热患者,上述剂量难以奏效。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 一般用量在 30g 左右,如遇到高热不退(3940 度),用量可至 50g,并同用大 枣、生姜,抑制其苦寒疏泄太过的副作用,可保无虞。而作为升提或引苓药时, 用量可最小,用于疏肝解郁时用量稍大。 【崩漏医案】 女,患崩漏,精深刺激诱发,形体壮健,面红,断为热入血室。 拟小柴胡汤原方。处方:柴胡 125g,半夏 100g,黄芩 45,甘草 45g,人参 15g,大枣 30g,生姜 45g,4 剂后阴道出血止。 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司天之政血崩胁满。”血室在躯 壳之里、肠胃之外,属半表半里之少阳部位。因少阳不能透达所致之崩漏,取 透热宁血法,重剂起沉痾。 【内伤低热医案】 男,63 岁,因左肝叶切除后低热 2 个月就诊。B 超发现左肝内结石,遂于 7 月初行肝 叶切除术。术后引流不畅,由较多积脓,经多次排脓,仍有少量脓汁无法抽出。 患者术后低热 2 月余,体温晨起正常,下午升至 37.5 度,伴轻度畏寒,晚 6 时 左右汗出热退。刻下症见:低热,乏力,小便微黄,大便偏稀,舌质红,苔白 厚腻微黄,脉沉弦略滑数。既往引胆石症于 1 年前行胆囊切除术。西医诊断: 肝左叶切除术后;中医诊断:内伤发热。中医辨证:胆腑郁热,少阳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处方:大柴胡汤加减。药用北柴胡 30g,炒子芩 18g,清半夏 6g,枳实 15g,赤芍 15g,大叶金钱草 30g,蒲公英 30g,鲜荷叶 30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上方 1 剂后,体温复常,5 剂服完,体温一直未在上升。因舌苔仍厚,上 方加佩兰叶 9g,淡竹叶 6g,减柴胡、黄芩量,继用 5 剂,舌苔亦退。复查 B 超,积脓消失。 按:肝胆疾患多属于柴胡证。本例发热乃术后引流不畅感染所致,热随不 高,但午后发热,微恶风寒,傍晚汗出而解。特征类似柴胡证“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之发热。方中重用柴胡 30g 为君,意在取其退热疏解之功。 柴胡用量不同,则各有专功,小剂量长于升散,一般剂量用以疏肝,大剂量则 重在清热。 【常委】玉液金丹 2016-1-28 20:33:48 从前有个地主家,有两个长工,一个叫茈大,这个就是柴胡以前就读茈,这个后来因为柴 胡老了就可以当做柴烧了,慢慢念柴胡了,一个叫胡二,有一天这个胡二病了。他出现一 个什么样的症状呢 ?就是说忽冷忽热的,胸胁还有点苦满干不了活。十多天了好不了,求 医也无效。这个地主就把他给赶出了,这个茈大很仗义很跟着胡二一起出去了。两个人走 到一个大山上,这个胡二有点饿,茈大就给他找吃的。在茈大找吃的时间,这个胡二无意 间发现身边像竹叶草的根拔来咀嚼。吃了这个草的根身体变轻松了。也不发冷也不发烧了, 这个病也就好了。后来这个两个人就把这草的根称为茈胡。他们两个人用这个茈胡治疗不 少的病,帮助了很多人,现在我们都念柴胡了。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柴胡对 这个寒热往来有独特的疗效,同时也领会到了我们中医药的神奇。我们这个柴胡也有八大 症,少阳首选的药物,跟这个小柴胡汤的四大症类似 高某某,女,48 岁。顽固性的慢性划痕症,每遇身痒,抓之红斑瘙痒更重。服用扑尔敏片、 用糖皮质激素剂输液,停药即复发 。接触冷水后可瘙痒几个小时。深为之苦恼!今天专程 来希望用中药调理一下。 刻下:舌红苔薄白略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