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_第1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_第2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_第3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_第4页
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的社会保障事业及其现代启示 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事业自宋代开始全面发展,反映在以不立田制 、 不抑兼并 为特征的财产制度下,社会财富的流动极为频繁,贫富分化极其严重,再加上靠天吃饭, 农业生产本身相当脆弱,经济不稳定,社会缺乏安全感,社会矛盾自始至终比较尖锐。全 社会在防范社会风险和救助社会弱势成员方面正面临的形势日益迫切。为了社会秩序的稳 定,为了使社会具备起码的安全感,需要建立某种社会保障体系,也催生了宋代的慈善事 业。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缓解社会矛盾、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常常被 誉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本文试述宋代社会保障事业中的官办及民办慈善事业,以就教于方家 一、宋代慈善事业产生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宋代虽然军事积弱,国土日蹙,但商品经济却发展迅猛。繁荣的城市经济,领先 的科技生产力,南方地区的持续开发,使得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高速发展 的地步。但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另一巨大的社会问题,即城市中的贫民和游民人数 不断增多。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宋代是一个气候多变的时代,宋初几十年为温暖期,两宋之际为寒冷期,南宋 末年又是温暖期(1) ,这样多变的气候导致这一时期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据载,两宋时期, 共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达 874 次,平均每年达 3 次之多。一旦灾害发生,常常造成生命财产 的损失,使百姓流离失所。凡是遇到自然灾害,粮食便是最重要的物资。宋代统治者在总 结前代抗灾救荒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仓储制度。常平仓、义仓、社仓、广惠仓、惠民仓、 丰储仓等就是专为赈灾恤贫设置的机构。北宋初年,在京师设置常平仓,其功能在于平抑 粮价、赈济灾民。诸州凡遇灾害必发常平仓粟米, “或平价以粜,或贷以种子,或直以赈给 之,无分于主客户” (2) 。宋代的义仓是一种官民合办的粮食调配机构。义仓所存之粟,实 际上是由人民以义租的形式在正税之外纳于政府,由政府贮藏管理, “每有饥谨,则开仓赈 给” 。义仓设于北宋初年,南宋时以社仓取代义仓。 (二)自由放任的土地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可能性增大。宋以前,历代政府采取将 国有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的方式扶持一大批自耕农,进而保证国家税源和役源的稳定,如:秦 汉的授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与隋唐的均田制。宋代则不然,“不立田制”意味着失去 土地的农民,没有从政府处获得授田的可能性;“不抑兼并 ”意味着自耕农缺乏来自政府的保 护,在面临地方豪强的土地兼并时,很容易丧失土地。宋太宗雍熙三年(985),国子博士李觉即 在奏折中指出:“富者弥望之田 ,贫者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3) 农民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或降为佃农,或啸聚山林,或流向城市。两宋以开封、临安为 代表的城市基本上突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和城墙的限制,表明宋代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 不断膨胀。之所以如此,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在于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涌入,导致城市流 动人口增多,并构成城市贫民和游民群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工商杂税的增加令城市工商业者的负担增重。宋代国库收入较唐时有了大幅增 长,但这却是建立在不断增多的税种和日趋严密的专榷制度等基础之上的。仅以专榷收入为 例,列入宋代专卖名单的主要商品包括食盐、酒、茶叶、香料等。唐代食盐专卖制度经过刘 晏改革后,专卖收入每年约 600 万贯,宋代则达到 2000 万贯左右;唐代茶专卖收入每年约 40 万贯,宋代 200 万贯左右。自北宋中后期起,两税即正赋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渐渐 跌至三分之一,工商税收成为国家税收的主体部分。工商税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城市小工商者, 故工商杂税的增加,加重了城市工商业者的负担,令城市的贫富分化现象更为严重。有宋一代 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显露。钟相、杨幺起义时,称“我行法,当等贵贱, 均贫富” (4) 。方腊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 (5) 。 所以,和其他朝代相比,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是不争的事实,但社会贫富两 极分化也更为突出,特别是城市中小工商业者的负担沉重,贫民和游民的数量急剧增加,由此 而导致的社会危机也日趋严重。宋代的官办慈善机构主要设立在城市,救助对象也都是城市 中的贫民、游民和鳏寡孤独之类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是各级政府的统治中心, 要保证政治稳定,首先要缓解因城市贫民和游民增多、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种种社会不 安定因素。而要解决城市贫民和游民的生活,办法无非两个: 一是驱民归农,二是就地安置。 前者涉及土地制度的改变,难以解决,相对方便且有效的办法是就地解决贫民和游民的基本生 活问题。 因此,一方面宋代统治者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不得已从丰厚的国库中拿出一小 部分钱来,用于发展各种官办慈善事业。另一方面,宋代由科举入仕的官员家族也同时成为 地方大族,他们为了维护族人的利益和家族的声望,在民间也兴办家族慈善事业,填补了 官办慈善事业在民间的空白,或者说是对官办慈善事业的一种有效补充。 二、宋代的官办慈善事业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到宋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制度完备的社会救济是从宋代开始。宋代以前,虽然也设置过以寺院 为中心的贫民收容所等救济机构,但数量不多,而且缺乏持续性。从宋代开始这种零散状 态的社会救济制度迅速得到完备,这与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 周知,唐代均田制的瓦解、都市的发展、商业交通的发达,导致了小农阶层的分化和都市 市民构成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现象的增加。因此与以前相比,需要社会救济的对象明显地 增加了。 宋代官办慈善事业,不仅为以往历朝所无,就是在后继的元明清诸朝也无法与之匹敌。 第一,各类官办慈善救济机构比较系统,如北宋有居养院、安济坊、漏泽院等,南宋有养 济院、漏泽院等。居养院的救济对象为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正式定名当在蔡京当政的崇宁 年间(1102 1106)。崇宁五年(1106)十月十九日宋徽宗诏称: “京西北路提举司申请以居养 院称呼,诏依所申,以居养院为名,诸路准此。 ”(6)安济坊的收养对象为患病无钱医治的贫民, 首设于开封,“(崇宁元年八月 )辛未,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 ,仍令诸郡县并置” (7) 。漏泽园 则是用以掩埋死者的助葬机构,北宋真宗、仁宗时由官府出钱买地代埋无主尸骨的做法,至蔡 京时为定法。南宋初年,居养院和安济坊为养济院所取代。此外,南宋还有慈幼局、施药局一 类的官办育婴机构,吴自牧梦粱录卷 18 称:“宋朝行都于杭,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 西。局侧有局名慈幼,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 ” 第二,在全国各州县推广官办慈善机构。如安济坊崇宁元年(1102)首设于开封,随后在各 地推广,“令诸郡县并置” 。 (8)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下令 :“诸城、砦、镇、市户及千以 上有知监者,依各县增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 ”(9)徽宗时兴办官办慈善机构一度被 列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硬性指标,“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朝廷课以为殿罪,往 往竭地方之力,仅能枝梧” (10) 。事关官帽,地方官自然要不惜财力地全力以赴了。因此,官 办慈善机构在地方小县城中也可以见到,如:“崇宁中有旨 ,州县置居养院以存老者,安济坊以 养病者,漏泽园以葬死者。吴江邑小而地狭,遂即县学之东隙地,以次而为之。时以诸生在学, 而数者相为比邻,谓之生老病死 。 ”(11)吴江是苏州府辖下县城,虽然“邑小” 、 “地狭”, 地方官仍于“隙地”一一设置相关机构,足见地方官兴办官办慈善事业的热情之高。 第三,建立并完善官办慈善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救济对象、救济过程、救济方式、 经费来源以及针对机构人员的考核和监督等。安济坊的医生以僧人充任,如能做到“三年医 愈千人”,就“赐紫衣、祠部牒各一道”,同时还明确以殿最之法评判其功绩,“医者人给手 历,以书所治痊失,岁终考其数为殿最” 。 (12)宋徽宗时,还专门加强了对各类官办慈善机构 的监察力度,如,崇宁五年(1106)八月十一日,“诏诸漏泽园、安济坊州县则限人数 ,责保正长 以无病及已葬人充者,杖一百,仍先次施行。 ”(13)政和元年(1111)十一月十九日,“尚书省言: 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比来提举常平司官,全不复省察民之无告,坐视不救,甚失朝廷惠 养之意。 诏:自今居养院、安济、漏泽园事 ,转运、提刑监香司并许按举,在京委御史台弹 奏。 ”(14) 在某种程度上,宋代官办慈善事业的落足点和募兵制是一致的。宋代募兵制的着眼点不 在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在于通过招募士兵、变寇为兵,把那些有可能铤而走险的流民、饥 民都招为士兵,以此来缓解和消除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统治者大力推广官办慈善事业的目 的也是如此。因此,与其说宋代政府重视官办慈善事业是出于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倒不如说 是出于社会矛盾所迫更为恰当。 三、宋代的家族慈善事业 家族慈善到了宋代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的黜渉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 士大夫深感入仕的不容易,故多对家族或乡井怀有报恩之念。因此,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 展出了多种家族慈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 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方面遇到困难时予以救助。而且, 当时发达的宗族组织常有跨地区的联宗活动,以建寺、修谱、联宗、祭祖提供精神产品; 以宗规族训、宗族审判与宗族调节提供秩序产品;以族人文集、族人丛书来提供文化产品。 (一) 、家族慈善的背景 自从宋代名臣范仲淹为家族“于苏州吴长两县置田十余顷,其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 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 (15) 。自此以后大多数聚族较众而又有过 发达人物的家族都有“义田” 。范氏所置义田是族内人都有份, “逐房计口给米每口一升, 冬衣每口一疋。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丧葬费也依 年龄段而定(16) 。 有的家规族训规定:缺粮者每月给谷六斗;不能婚嫁者助之;宗族子弟上学,免其学费; “无地者听埋义冢之中” ;“无衣裘者量力助之” (17) 。不仅族人,即使乡亲里党,也要予 以资助。借给粮食不收利息;“其舞寡孤独无以自存者,时周给之” “收贮药材” ,以治邻族疾病。更为可贵的是家规明确要求,子孙当尽力修桥补路, “以利行客” (18) ;自六月初到八月初,在交通要道设一两处茶水供应站,招待过往行人。 而在一般的家族特别是聚族人较多的家族,其辅助和救济还是有重点的。一般都是选 者以及青黄不接之时的临时救济。义田所出产还要拨出一部分培养贫寒之家子弟学习和参 加科举考试的,如开办义学,补助入学者笔墨膏火费等等。如果考中秀才、举人,全体族 人感到有个靠山,从而也加强了族人对血缘和地缘的依赖性。 我们还可以看到强宗大族在祭祀中把教化与娱乐结合起来,在重大的节日里或与本宗 族有关的“冠婚葬祭”活动之中都要演戏,虽然许多时候是在乡村或集镇范围之内进行的, 但是其实质上还是宗族活动,因为此地所居住的大多是本族之人。也正如田中一成在中 国的宗族与戏剧一书结章中所说的,地缘组织在中国古代没有独立性(独立的地缘 组织构成了现代社区,人与人关系是靠契约组织起来的,与靠血缘联系起来的宗法制度是 完全不同的) ,说是地缘的结合,还不如说:是由地缘组织的基础血缘集团即宗族构成 精密的集合体(19) 。 (二) 、家族慈善的实践 在中国,地缘社会不能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它的祭祀观念本身直接来自于构成其根 基的宗族,所以不论是祭祀,还是演出,都是要灌输宗族观念的。从常演的一些剧目也可 以看出从中寄托了对昌大宗族的企望和宗法意识的忠诚,这一点在中国的宗族与戏剧 有极为详尽的统计与记载。这种娱乐活动是充满温馨的,不仅教育了族众,而且使得宗族 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吕氏乡约是儒学理想的实践,把儒家的仁从抽象的观念,推行到具体的社会实践 上。后经朱熹及儒学同道的大力推行,被纳入南宋的乡治政策。 (20)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 ,陕西蓝田吕大钧(10311082)首创吕氏乡约 (21) 。乡约者,为邻里乡人,互相劝勉,以相助协济为目的之一种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 1、自愿加入;2、由众人推选领导人, “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 赏罚当否” ;3、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 “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 酒食” ;4、赏罚公开, “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 。用记录在案督促众人,用开除 惩罚不可救药的;5、议事民主, “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 。 萧公权推崇吕氏乡约 “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 “此种组织不仅秦汉以来所未有,即明初粮长 老人制度之精神亦与之大异。盖宋、 明乡官、地保之职务不过辅官以治民,其选任由于政府,其组织出于命令,与乡约之自动 自选自治者显不同科也。 ”(22)乡约内容丰富,约规包含四大项:1、德业相劝;2、过失 相规;3、礼俗相交;4、患难相恤。其中患难相恤的项目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 孤弱、诬枉和贫乏七项,约中人据事情缓急,由本人、近者及知情者,告主事或同约,给 予救助。 救助的具体办法如下:1、若有水火之灾, “小则遣人救之,大则亲往,多率人救之, 并吊之。 ”2、若有盗贼, “居之近者同力捕之。力不能捕,则告于同约者及白于官司,尽力 防捕之” 。3、若有疾病, “小则遣人问之。稍甚,则亲为博访医药。贫无资者,助其养疾之 费” 。4、若有死丧, “阙人干,则往助其事。阙财,则赙物及与借贷。吊问” 。5、若有孤弱, “孤遗无所依者,若其家有财可以自赡,则为之处理。或闻于官,或择近亲与邻里可托者 主之,无令人期罔。可教者,为择人教之,及为求婚姻。无财不能自存者,叶力济之,无 令失所。若为人所期罔,众人力与办理。若稍长而放逸不检,亦防察约束之,无令陷于不 义也” 。6、若有诬枉, “有为诬枉过恶、不能自申者,势可以闻于官府,则为言之。有方略 可以解,则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众以财济之” 。7、若有贫乏, “有安贫守分而生计 大不足者,众以财济之,或为之假贷置产以岁月偿之。 ”救助手段是, “凡同约者,财物器 用车马人仆,皆有无相假。 ”“可借而不借,及逾期不还及损坏借物者,皆有罚。 ” 救助的范围不只局限于同约, “凡有患难,虽非同约,其所知者亦当救恤,事重则率同 约者共行之。 ”(23)在乡约制度下,透过教化,发挥族人的爱心,为少数疲、癃、残、疾、 恂、独、鳏、寡者提供了社会保障。 (三) 、家族慈善的社会影响 科举取士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学而优则仕也是举子们梦寐以求的人生大 事,但因为家境贫穷而辍学的优秀者,也不在少数。如何救助这些贫困学子,政府与社会 都非常关注。宋及以后,政府备有学田、膏火田等公产收入作为膳廪支持,而地方与宗族 内部所建立的义学、贡士庄、希贤庄、青云庄则为本地或族内贫寒子弟完成学业解除了后 顾之忧。 真德秀在为友人林彬作的万桂社规约序中便感慨自己的成长深受乡人之助,因此 为官后“每举辄助钱二十万”置为“义廪” , “示不忘本也。 ”后来姚勉在武宁田氏希贤庄 记便指出,武宁田德伦兄弟倡建希贤庄即是慕真德秀“义廪”而立。欧阳守道和文天祥 为庐陵、吉水等县贡士庄所写散记,都高度肯定了它们在助学济困与振兴庐陵文化中的积 极贡献。直到明清时期,繁荣的庐陵文化阵营中,贫穷子弟代有巨儒名宦,并非偶然,他 们往往得益于这一善举。 在宋朝年间,出现了完全由民间乃至个人兴办、而且没有宗教背景的慈善事业,最著 名的有范仲淹的“义田”和刘宰的“粥局” 。前者是一个以庇护和造福宗族为宗旨的家庭扩 大化模式的慈善事业;而后者则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社区组织的方式进行慈善活动。这 些组织主要为乡绅所掌握,并得到官府的认可和支持。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 婚田、义庄、义田、义塾、贡士庄等等,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 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自北宋范仲淹创置义田以来,名目繁多的族 内社会救济的保障方式实际上分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在一定意义上说,缓解了 封建社会后期的阶级矛盾。 (24)封建统治者深信,家族内部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家族稳定乃 至基层社会稳定的基础。家族公益事业的建设比宗法更重要,官府毋需太多干预,社会稳 定便可实现,这类家族慈善的思想,使过去的政府行为变成了后来民间的自我建设,达到 了“补王政之穷”的目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夸大家族慈善的能量,作为社会救济制度,家族慈善有两个主要的 限制: 其一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家族慈善并非纯粹的济贫,而是为了家族的生命力与声望。 例如,义学是为了训练科举人才,以便增加家族成员当官的几率,借此增强家族的的社会 地位、政治地位以及家族声望;为救济寡妇而设的义田是为了避免她们改嫁而辱及族门, 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朝廷旌表机会,以光宗耀祖,炫耀闾里,进一步取得在地方上的领导 地位。换言之,多种物质上的救济方式,都是基于受益者以后对家族有直接回报这个目的 和原则之上。 其二,家族慈善制度涉及的受益对象有限。受益对象主要是有相当社会资源的大家族 的部分成员,在宗族制度较弱的地区,宗族慈善组织并不多见,就算在宗族制度特别发达 的地区,宗族慈善也只救助少数人,即族中的主要成员,而非所有族人,而专制统治对宗 族自治的倾向是打击而不是扶持,保甲、连坐的国家基层制度远比血缘关系更有效。因此, 宗族慈善的主要意义仍应该在宗族制度的发展方面,而不是在广义的社会福利方面。家族 救济制度的限制,使得大部分的族内普通成员基本上不能依赖这类制度来帮助他们度过生 活中的难关。 余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慈善事业体系完整,覆盖范围十分广 泛,救助措施相当有效。 “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 ” (25)由于政府和民间一些士大夫都热衷于社会救济事业,因而对保障社会安定和百姓正 常生活,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虽然封建统治者以儒家的仁者之心来标榜自己,但他们在维 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措施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也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历史的实践说明,慈善事业的发展动力源于政府与民间力量的互动,与政治力量的绝 对强势相比较,建立于道德之上的慈善事业自身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干扰与破坏,但慈 善事业恰恰又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试金石,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受损的不仅仅是慈善事业。 政府慈善事业的发展,考量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执政能力,更是政府的运行状态与社会道德 要求之间的差距。在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必须面临和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现代慈善事业面临运营制度钢性化问题。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化与组织化程度不 断提高,以制度来规范各种社会活动成为时代要求,但制度本身的静态性与社会变动的快 速性之间的矛盾,使慈善事业面临着运营制度钢性化的困境,特别是政府慈善事业,其制 度变化速度与社会变化速度总会有差距。政府慈善机构的发展规模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 数量上,同时面临人员相对较多、管理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特 别在政治腐败的民国年间却无法阻止民生恶化的大势,某种程度说,法律可能反成为特定 人群的营私外衣。 第二,现代慈善事业面临政治干预的适度问题。从历史上看,当政治统治比较注重民 生、比较体现公平正义之时,政治干预会使慈善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宋朝时期政府慈善事 业的发达就是证明;但假如情况与此相反,则可能影响慈善事业的正常延续,特别是政治 力量的相对强势,不仅可能抑制民间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而且可能会导致慈善事 业的中断和破坏。慈善事业与政治统治之间的目标差异,在传统的慈善活动中曾经多次表 现出来,如 8 世纪中叶,由于佛教的特权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不相适应,武宗终于 843 年至 845 年下令尽废天下佛寺。 (26)而在现代社会,社会精英不断被“制造”出来, 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必然走向多元化,在各自激烈竞争的领域,社会精英一方面起到了独 特作用,另一方面必须面对社会快速变化的要求,不仅他们的慈善意识会受到主流政治发 展的影响,而且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的程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何以适度的政 治干预面对慈善主体的多元化现状,并充分挖掘民间慈善资源,成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 一个现实课题。 第三,现代慈善事业往往面临信息的不对称性。历史上主要由于交通原因,常平仓等 设施大多建于通都大邑,真正荒年到来之时能够享受其便利的“不过附近一二之居民” 。尽 管有人主张仓储制度中“在我国现在只宜实行社仓” (27) ,因为社仓更接近基层百姓,但 在传统社会,落后的交通依然成为阻碍信息沟通的主要原因。而工业化导致现代社会信息 沟通的快速性,特别是今天互联网的发明和利用,往往可以使需要救助、有互联网设备和 知识的人,得到及时和充裕的信息资源,但相对于那些不具备相关条件的绝大多数人,则 会形成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尽管可以通过已经受到相关资助的人自觉 的再捐赠而得以缓解,但却无法根本上改变这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受助的不对称。 第四,现代慈善事业同样面临“好人不得好报”的尴尬。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观 念的异质性的观念,可能导致慈善事业面临“好人不得好报” 。如在政府与民间的关系上, 清朝普济堂的运营曾多次在“绅士经理”和“官经理”之间变动,因为财政亏空、官吏的 刁蛮及行政事务的繁琐,使一般绅士视担任堂董为畏途,而“宁愿”交纳“捐免充董银两” 。 夫马进称:“与这一进程相交错,原本自发性的善举行动,没想到事与愿违,转化变质成 了一种徭役。 ”(28)现代社会同样不乏这种尴尬局面,这又不完全是制度、特别是法律所 能完全解决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 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 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在我们党的文献中,这是第一次明确将发展慈善事业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一次把发展慈善事业提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高度来认识。 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 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 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十七届四中 全会也明确提出,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说明党和政府更加注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的慈善事业,任重道远! 注释: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人民日报 ,1973 年 6 月 19 日。 (2)(元) 脱脱:宋史食货志 ,中华书局,1977。 (3)(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中华书局, 1979。 (4)(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1,中华书局, 1956。 (5)(宋) 方勺:青溪寇仇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6)(清)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 68 之 132,中华书局 ,1957。 (7)(元) 脱脱:宋史卷 19,中华书局,1977。 (8)(元) 脱脱:宋史卷 19,中华书局,1977。 (9)(元) 脱脱:宋史卷 178,中华书局,1977。 (10)(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 2,上海书店,1990 。 (11)(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 5,古吴轩出版社, 2005。 (12)(元)脱脱:宋史卷 178,中华书局,1977。 (13)(清)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 68 之 131,中华书局, 1957。 (14)(清)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 68 之 134,中华书局, 1957。 (15)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第九册卷首, 范忠宣公奏建立义庄规矩 。 (16)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第九册卷首, 范忠宣公奏建立义庄规矩 。 (17)郑文融等:郑氏规范 ,丛书集成初编本第 975 册,中华书局,1985 年版, 第 10 页。 (18)郑文融等:郑氏规范 ,丛书集成初编本第 975 册,中华书局,1985 年版, 第 11 页。 (19)田中一成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戏剧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09 页。 (20)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1937 年版,第 43 页。 (21) 吕氏乡约的作者有不同说法,朱熹考证真正的作者是吕大钧。见杨开道中 国乡约制度 ,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1937 年版,第 21 页。 (2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下册)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版,第 570- 571 页。 (23)以上引文均出自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增损吕氏乡约 。 (24)申小红:略论宋代的宗族自治 , 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25)(元) 脱脱:宋史食货志 ,中华书局,1977。 (26)(法) 谢和耐:( 耿昇译) :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页 236。 (27)于树德:我国古代之农荒预防策常平仓义仓和社仓 , .东方杂志 ,18 卷:14、15 号,页 23-32。 (28) (日)夫马进:(伍跃等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