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_第1页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_第2页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_第3页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_第4页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思考 高血压病是我国目前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 最高、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严重的疾病。1999 年 10 月我国发布的“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指出, 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 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四十 年来,中医主要以肝肾阴阳模式治疗高血压病, 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里本人主要想就中医治疗 高血压病的一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当之 处,敬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关于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归属 目前中医著作、教科书均将高血压病归属于 中医学病名“眩晕”范畴,我认为,这种归属方法 有待商榷,因为中医的“眩晕”,不仅指单纯的高 2 血压病,而是包括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如美尼 尔症、低血糖、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供血不足、 还有一些眼科疾病等,均可以眩晕为主要症候表 现。但是临床上一些高血压病人特别是原发性高 血压属家族遗传型者,临床上无任何不适症状, 仅有血压升高之体征,对这样一些病人,常见一 些临床住院医生在撰写中医病案时,西医诊断是 高血压病,而中医诊断为“眩晕”,但病人其实并 无眩晕的症状,这与临床实际是不符合的。 高血压病属西医病名,是以血压升高达到一 定水平为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也要不断 吸取当代相关学科特别是现代医学知识为我所用, 才能与时俱进,溶于时代的潮流之中。既然中医 要治疗研究高血压病这个原本在自己理论体系中 没有的疾病,就应该把现代医学中高血压病这个 3 通俗易懂、具群众基础的病名作为中医病名,其 实临床很多中医大夫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保持中 医特色的关键是研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和预后转归,建立高血压病完整的病证症相结合 的中医诊疗体系,以指导中医临床高血压病的诊 治。而并不是中医采用了高血压病这个病名,就 离经叛道,不是中医了,相反,中医采用了高血 压病这个病名,更有利于开展对其病因病机、诊 断治疗原则的研究及开发有效的中药,提高临床 疗效,同时也利于中西医之间和国际之间的交流。 二、关于中药降压的疗效问题 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为终身性疾病,无论是 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因此 4 需要终身服药,中药汤剂虽然疗效好,但服用不 方便,口感欠佳,病人难以坚持长期服用。中药 片剂、丸剂、冲剂、口服液等在单纯降压方面似 乎均难以与西药之降压药一比高低,目前西药在 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很多长效药物已经问世,六 大类降压药中均有服用一次使血压 24 小时保持平 稳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之洛丁新 (苯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受体 阻滞剂之卡维地络,钙离子拮抗剂之非洛地平, 长效硝苯地平(缓释剂),利尿剂之吲达帕胺, 这些药物服用方便,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平稳 降压,而任何一种中药制剂在长效、服用方便、 24 小时保持血压稳定方面均难以匹敌。中药汤剂 中的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临床用于高血 压病病人,据文献报道确有疗效,从一些临床报 5 道和老中医经验来看,有些疗效与西药对照药相 当,甚至优于西药,但是这些研究多选取西药降 压中的老药如复方降压片等,且西药在降压疗效 不理想时,往往合用两种以上的降压机理不同的 药物以达到理想疗效,因此在对照药选取方面不 尽合理,而且缺乏远期疗效的长期随访,有些甚 至是个案报道,有些可能掺杂着一些人为的因素 而结果难以令人置信。因此单纯依靠中药来达到 降压的目的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市场上销售的中 成药(纯中药制剂)品种很少的原因,我们应该 正视这一现实。 三、关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 6 中医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不如西药,但它 也有自己的优势,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经常在临床上看到一些高血压病病人,出现 头晕、乏力、心烦急躁易怒、失眠等症状,虽然 服用了降压的西药使血压下降到了正常水平,但 是症状却一点都不减轻,这时如果用中医的辨证 施治,阴虚者滋阴,阳亢者潜阳,火旺者降火, 痰浊者开窍化浊,往往能达到病人既血压下降又 消除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这一点是 降压西药无法比拟的。在某杂志上有一篇文章, 是一个留美医学生写的,说他的美国导师患有高 血压病,虽服用降压的西药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 7 围,但是这位导师每到下午就满面通红,这位学 生就推荐导师用中药菊花泡茶喝,结果这位导师 喝了一段时间后颜面潮红症状就消失了。这一个 小例子说明中药在单纯降压方面虽不能与西药相 比,但就改善症状方面却比西药要好,另外在临 床上见到一些病人虽患高血压病但无任何不适症 状,而服了西药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后病人反而 觉得头晕、乏力等全身不适,这时候如配合中药 来辨证施治往往能收到消除症状的效果。 2、防治高血压 病靶器官损害 1999 年我国发布的 “中国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 中指出,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 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在降压的同时 8 对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进行干预。高血压主要的 靶器官损害涉及动脉、心脏、肾脏、脑、眼底等 组织和器官,其中最重要的是左心室重构和血管 重构,可引起心、脑、肾、视网膜的并发症,颈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血管重构损伤之一,是 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多发生在病程较长和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也就 是高血压病的、期,长期的阴阳失调,气血 逆乱导致病理产物瘀血、痰浊的产生,这也符合 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1987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 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 中,把“组织器官结构异常”作为血瘀证的微观辨 证的指标之一。另外有关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 压病左室重构的文献,其中大多数应用了活血化 9 瘀的药物。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认为,引 起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 理机制是在阴阳失调的基础上出现血瘀、痰浊,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以血瘀为主,兼有痰浊;而颈 动脉粥样硬化则以痰浊为主兼见血瘀或痰浊与血 瘀并见。在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基础上出现血 瘀、痰浊是引起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 硬化的主要病理机制。 关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和 其他靶器官损害的中医治疗,我认为仍不能抛开 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应遵循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传统中药理论和现 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在临床诊断 高血压病时,注意对患者进行心脏、动脉血管多 普勒超声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在辨证施治,调 10 整阴阳的基础上选方用药中重视活血化瘀、祛痰 降浊药物的应用,可采用平肝潜阳,祛瘀化痰法; 清肝泻火、祛瘀化痰法;滋肾柔肝,祛瘀化痰法; 益气养阴,祛瘀化痰法;滋阴助阳,祛瘀化痰法; 温补脾肾,祛瘀化痰法;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法 等。具体药物主要选用活血、化痰中有扩张血管, 改善循环和降低血脂的药物,活血药如丹参、川 芎、红花、赤芍等,现代研究其抑制左室肥厚的 机制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抑制心肌局部和血液中 Ang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胶原合成和间质的增 生,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 板聚集等作用而实现,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分子 机制正在研究中。具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 用的中药主要有活血化瘀类,如蒲黄、丹参、赤 芍、川芎等的成分和提取物和大黄蛰虫丸等;除 11 湿化浊、祛痰散结类,如泽泻,草决明,大蒜等; 一些补益药如人参、首乌、女贞子等和复方六味 地黄丸也可在辨证基础上选择应用。另外,应重 视药物的长期应用,短期是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的。 目前中医药防治血管硬化、肾损害、眼底损 害等的研究极少或缺如,今后应以中医传统理论 为指导结合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和手段加强或开展 这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3、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预防和治疗轻度高血压病 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相对较轻, 无明显心脑肾合并症,现代医学的治疗措施并不 主张马上服用降压西药,而主张采用非药物疗法, 其内容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少盐的摄入, 12 松弛默想方法、控制体重、经常运动等内容。 对于这类患者,如配合应用中医传统的一些非药 物疗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为大量研究证 实,概括起来,有针灸及穴位疗法、饮食疗法、 气功疗法、中医心理疗法等。 国内开展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已有 40 年 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体针治疗痛苦较 大,且占用病人时间较多,病人不宜接受,而耳 穴贴压及穴位贴敷较为简便易行,病人容易接受, 对轻型高血压病可试用以上方法治疗,另外亦可 采用降压药枕(市场有售)、中药浸脚等一些措 施。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很多中药 既是食物,也是药物,所以对于高血压病特别是 13 轻度高血压病,可配合饮食疗法,有益于高血压 病的蔬菜有芹菜、白菜、西红柿、木耳、海带、 菠菜、荠菜等。可让病人长期服用,亦可配合一 些平肝潜阳、清热的中药代茶饮用,如菊花饮、 双枯饮、青葙饮、桑竹饮等,另外对一些患者用 单味鬼针草适量长期泡水饮用,亦取得了很好的 降压效果。 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是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高血压病的一个 原因。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对于疾病不 仅看到局部病变部位,更重要的是看到发生在活 体、有思维的人身上,故着眼于整体的调节,有 时甚至将心理治疗强调到第一位的意义,如素 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 不可愈。”因此对于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配合中医 14 心理疗法,如静志安神、怡悦开怀、以疑释疑、 转移注意、说理开导、导引行气(气功疗法)、 以情胜情等,这些方法对病人的血压下降是有所 裨益的。 总之,中医治疗高血压虽不象治疗一些病毒 性疾病、妇科病那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有自己 的特色和可为之处,有些治法也乐于为患者所接 受,我们只有接受现实,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 身的特长,才能使祖国医学发扬光大。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中医中没有高血压这个疾病,但其头痛、眩 晕、耳鸣、精神无力等是常见高血压的症状与中 医中的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 ,气血逆乱的症状相同,故可以对此辨证施药治 15 疗。除此之外,中医认为还与人体内部器官受损 有关。 许多中药都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如中医认为 降血压不仅需要疏通血管、清理血液中的垃圾杂 质,还需要修复受损的五脏六腑。 16 究竟如何如何降血压?降血压的中药有哪些 呢? 1、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 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 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 ,每次 1015 克。 2、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 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 克。 17 3、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 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 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 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 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 915 克。 18 4、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 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 决明同用,每次 1015 克。 19 5、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 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 每次 1530 克。 1. 6 20 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 、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 茶饮用,每次 610 克。 2. 7 21 钩藤,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 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 芍同用,每次 2030 克。 3. 8 天麻,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 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 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 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这是常见 的降压中药材之一,它每次用 912 克。 22 注意事项 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灵芝,黄芩, 臭梧桐等,通过软化血管,疏通血液循环而 降血压。祥芝灵灵芝口服液是一款中医降血 压饮品,不仅能降血压,还能降血脂。对高 23 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脑梗塞、四肢乏力 等症状有着很好的治疗缓解效果。 中医典著分析,高血压的与肝肾受损、阴阳 两虚、痰湿内阻密切联系,所以说高血压病 在血管,根却在五脏六腑。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1. 1 吴茱萸 15 克,菊花 15 克,食蜡适量。 24 前两味药共研细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 ,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 ,翌晨去除,每天一次。 14 天为一疗程,间歇 7 天后再敷贴一个疗程 ,连用 3 个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病。 25 2. 2 吴茱萸 10 克,川芎 10 克,辛夷 10 克,冰 片 5 克,共研细末。 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 4 5 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 天换药一次,30 天为一疗程。 3. 3 26 天麻 10 克,白芥子 30 克,胆南星、苍术、 川芎各 20 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治疗时取药末 20 克,用生姜汁适量调成膏 状,睡前敷贴于中脘穴及双侧内关穴,并用 胶布贴牢,翌晨去除洗净。 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 5 6 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本方具有化湿、祛 痰、熄风等功效,适用于痰浊型高血压病。 27 4. 4 黄芩 30 克,牡丹皮 60 克,当归 9 克,枳壳 24 克,桑白皮 24 克,丹参 24 克,牡蛎 24 克,白芍 24 克,台乌药 24 克,独活 12 克 ,磁石 10 克,牛膝 10 克,首乌 10 克,石 决明 12 克。 28 上药加水 15002000 毫升煎沸,20 分钟后 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 2030 分钟左 右。 每晚一次,7 天为一疗程,连用 3 个疗程。 5. 5 也可采用中药灵芝降血压,取长白山灵芝( 赤芝)50 克,切片放水 1500-2000 毫升,慢 火煎煮 2 小时,药汁粘稠发出苦涩味效果最 好,拌以上好树蜜 10 克,搅拌均匀饮服, 若闲麻烦也可以用来泡茶,或是直接喝灵芝 29 饮液,灵芝降血压的独特之处在于患高血压 的病人服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血压偏低 的人可以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 化,它对防治高血压、脑血栓有一定疗效 30 治疗高血压的 4 大偏方 1.1 1、双耳灵芝汤 灵芝,黑木耳、银耳,冰糖少许。将 灵芝、银耳、黑木耳用温水洗净,泡 发,放人碗内,加适量水和冰糖入蒸 笼用旺火蒸。吃银耳、黑木耳,喝汤 。适用于血管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 。 31 2.2 2、银耳炖灵芝 灵芝,银耳,冰糖。将灵芝、银耳洗 净,用小火炖,至银耳熬成稠汁,取 32 出灵芝残渣,分 3 次服用。可降血压 ,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安。 3.3 3、菊槐绿茶 菊花、槐花、绿茶各 3 克。以沸水沏 。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常饮。功 效清热、散风。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 头痛。 33 4.4 4、醋浸花生米 生花生米、醋各适量。生花生米(带衣 者)半碗,用好醋倒至满碗,浸泡 7 天 。每日早晚各吃 10 粒。血压下降后可 隔数日服用 1 次。 34 35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越来越好,我 们过分的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使得 我们身上的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高血压 ,它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使很多患者 朋友叫苦不迭。为此,我专门搜集了一些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分享给患者朋友,希望 能给患者朋友的病情带来好转。 36 步骤/方法 37 1. 1 花生壳饮用 平时吃花生时,把吃剩下 的花生壳洗干净,放入一半到茶杯, 把烧开的水倒满茶杯饮用,这样既可 以降血压又可以调整血中胆固醇含量 ,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疗效,还能对 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疗效。 38 2. 2 明矾枕头 取明矾六斤至七斤,捣碎成 花生米大小的块粒,装进枕芯中,常 39 用此当枕头,可以使血压降低。 3. 3 芥未煮水洗脚 芥未面,平时在副食店 就能买到,每次取 80 克左右放在洗脚 40 盆里,加半盆水搅匀煮开,稍放一会 ,免得烫伤脚,用些水洗脚。每天早 晚一次,3 天后血压就降了,再用药物 巩固一段时间,效果更好。此方用后 无副作用。 4. 4 41 提高身体自愈力 负离子在治疗高血压 上摆脱了传统治疗的理念,以提高自 愈力的思路来治疗高血压。负离子治 疗高血压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是以牺 牲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为代价的,突破 了传统治疗上依靠药物的相互作用和 抑制的局限,及时补充体内流失的负 电子数量,清除体内自由基,组阻止 病变细胞对健康细胞的侵蚀,维持体 内碱性环境,保持身体健康。 42 5. 5 干老玉米胡子 从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 43 上采“干胡子毛 “(即雌花的细丝状干 花柱)50 克,煮水喝,可以有效治疗 。按时按量服用,可有显著效果,对 高血压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有奇效 。 44 6. 6 羊油炒麻豆腐 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 油炒,但麻豆腐必须是以绿豆为原料 45 加工制成的,炒麻豆腐时可放盐适量 及葱花、鲜姜等调料,用 150 克油炒 5 00 克麻豆腐。每当血压不稳定或升高 时患者朋友可以如法炮制,你会发现 疗效显著。 46 7. 7 鲜藕芝麻冰糖 一公斤左右的鲜藕,切 成条或片状;生芝麻一斤,压碎后, 放入藕条或片中;加冰糖一斤,上锅 蒸熟,分成 5 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