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1页
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2页
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3页
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4页
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倒立摆实验报告 实验人: 2011 年 12 月 29 日 目录 一实验概述 倒立摆简介 3 倒 立 摆 控 制 的 目 标 与 控 制 器 设 计 方 法 3 实验装置简介 3 二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建模 4 控制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 频率响应 控制实验 5 直线一级倒立摆 PID 控制实验 13 直线一级倒立摆 LQR 控制实验 17 三小结 21 一实验概述 1.倒立摆简介 倒 立 摆 控 制 系 统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 不 稳 定 的 、 非 线 性 系 统 , 是 进 行 控 制 理 论 教 学 及 开 展 各 种 控 制 实 验 的 理 想 实 验 平 台 。 对 倒 立 摆 系 统 的 研 究 能 有 效 的 反 映 控 制 中 的 许 多 典 型 问 题 : 如 非 线 性 问 题 、 鲁 棒 性 问 题 、 镇 定 问 题 、 随 动 问 题 以 及 跟 踪 问 题 等 。 通 过 对 倒 立 摆 的 控 制 , 用 来 检 验 新 的 控 制 方 法 是 否 有 较 强 的 处 理 非 线 性 和 不 稳 定 性 问 题 的 能 力 。 同 时 , 其 控 制 方 法 在 军 工 、 航 天 、 机 器 人 和 一 般 工 业 过 程 领 域 中 都 有 着 广 泛 的 用 途 , 如 机 器 人 行 走 过 程 中 的 平 衡 控 制 、 火 箭 发 射 中 的 垂 直 度 控 制 和 卫 星 飞 行 中 的 姿 态 控 制 等 。 2.倒 立 摆 控 制 的 目 标 与 控 制 器 设 计 方 法 。 倒 立 摆 的 控 制 问 题 就 是 使 摆 杆 尽 快 地 达 到 一 个 平 衡 位 置 , 并 且 使 之 没 有 大 的 振 荡 和 过 大 的 角 度 和 速 度 。 当 摆 杆 到 达 期 望 的 位 置 后 , 系 统 能 克 服 随 机 扰 动 而 保 持 稳 定 的 位 置 。 本 实 验 的 控 制 对 象 是 一 级 倒 立 摆 ,控 制 目 标 是 实 现 起 摆 后 摆 杆 稳 定 于 倒 立 状 态 ,有 一 定 的 抗 干 扰 能 力 。 倒 立 摆 系 统 的 输 入 为 小 车 的 位 移 ( 即 位 置 ) 和 摆 杆 的 倾 斜 角 度 期 望 值 , 计 算 机 在 每 一 个 采 样 周 期 中 采 集 来 自 传 感 器 的 小 车 与 摆 杆 的 实 际 位 置 信 号 , 与 期 望 值 进 行 比 较 后 , 通 过 控 制 器 处 理 得 到 控 制 量 , 再 经 数 模 转 换 驱 动 直 流 电 机 实 现 倒 立 摆 的 实 时 控 制 。 直 流 电 机 通 过 皮 带 带 动 小 车 在 固 定 的 轨 道 上 运 动 , 摆 杆 的 一 端 安 装 在 小 车 上 , 能 以 此 点 为 轴 心 使 摆 杆 能 在 垂 直 的 平 面 上 自 由 地 摆 动 。 作 用 力 u 平 行 于 铁 轨 的 方 向 作 用 于 小 车 , 使 杆 绕 小 车 上 的 轴 在 竖 直 平 面 内 旋 转 , 小 车 沿 着 水 平 铁 轨 运 动 。 当 没 有 作 用 力 时 , 摆 杆 处 于 垂 直 的 稳 定 的 平 衡 位 置 ( 竖 直 向 下 ) 。 为 了 使 杆 子 摆 动 或 者 达 到 竖 直 向 上 的 稳 定 , 需 要 给 小 车 一 个 控 制 力 , 使 其 在 轨 道 上 被 往 前 或 朝 后 拉 动 。 其 中 控 制 器 的 设 计 方 法 有 PID 控制、根轨迹以及频率响应法、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理论、模糊控 制理论、神经网络控制、拟人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以及这些控制理论的相互结合组成 更加强大的控制算法。本实验采用频率响应法、PID 控制和 LQR 控制。 3.实验装置简介。 固高科技公司倒立摆实验装置(旋转编码器作为角位移传感器对输出采样,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导轨上的 小车作为执行器) PC机; 基于Matlab simulink平台的固高实验控制软件。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对象建模。 PNFbxMmg 忽略掉一些次要因素后,倒立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运动刚体系统,可以在惯性坐标系内应用经典力 学理论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对倒立摆系统进行机理建模。 在忽略了空气阻力, 各种摩擦之后, 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匀质杆组成的系统F的作用下, 小车及摆均产生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直线运动方向的惯性力与F平衡和绕摆轴旋转运动 的惯性力矩应与重力力矩平衡,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运动方程: (1)cossin)( in2 2xmlgllIxbM 设 , ,进行近似处理: , , 。用 u 来代表被控对11cossin0)(2dt 象的输入力 F,对式(5-1)进行线性化后得到下面两个运动方程: (2)xmlglI ubx)(2 整理后得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 (3)CXYBA 其中: , , 22222010()()100()()ImlbglMIMmAllIIl 220()()ImlMBlI10C1234xX 带入固高系统固件的相关参数,可得到角度作为输出与加速度作为输入的传递函数: 2.控制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 ( 1)直线一级倒立摆 频率响应 控制实验 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称为频率响应。在频率响应方法中,我们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 研究其产生的响应。频率响应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比较方便的方法进行分析,一种为伯德图或对数坐标图,伯德 图采用两幅分离的图来表示,一幅表示幅值和频率的关系,一幅表示相角和频率的关系;一种是极坐标图, 也 常称为奈奎斯特图,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使我们有可能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特性信息,研究线性闭环系统的 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频率响应分析 由直线一级倒立摆的物理模型,实际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其中输入为小车的加速度V (s) ,输出为摆杆的角度 (s) 。 在 MATLAB 下绘制系统的 Bode 图和奈奎斯特图,程序如下: m=0.109; L=0.25; I=0.0034; g=9.8; num=m*L; den=I+m*L*L 0 -m*g*L; z=roots(num); p=roots(den); subplot(2,1,1); bode(num,den); subplot(2,1,2); nyquist(num,den);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100 -50 0 Ma gni tud e (d B) 100 101 102 -181 -180 -179 Pha se (de 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1 -0.5 0 0.5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 gin ary Ax is 可以得到,系统没有零点,但存在两个极点,其中一个极点位于右半 s 平面,根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当 从 到 + 变化时,开环传递函数 G( j) 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点 p 圈,其中 p 为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内的极点数。对于直线一级倒立摆,由图 3-21 我们可 以看出,开环传递函数在 S 右半平面有一个极点,因此 G( j) 需要沿逆时针方向包围-1 点一圈。可 以看出,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没有逆时针绕-1 点一圈,因此系统不稳定,需要设计控制器来镇定系统。 选取系统静态误差为10,相角裕量50,增益裕量不小于10分贝。Matlab仿真程序如下: m=0.109; L=0.25; I=0.0034; g=9.8; %输入实际物理参数 Kv=10; Ko=Kv*g; %确定静差和开环增益 num=Ko*m*L; den=I+m*L*L 0 -m*g*L; z=roots(num); p=roots(den); %根据已知传递函数计算零极点 subplot(2,1,1) bode(num,den) subplot(2,1,2) nyquist(num,den) %画伯德图和奈奎斯特曲线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50 0 50 Ma gni tud e (d B) 100 101 102 -181 -180 -179 Pha se (de 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10 -9 -8 -7 -6 -5 -4 -3 -2 -1 0-1 -0.5 0 0.5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 gin ary Ax is 可以看出,系统相角裕量为0,由设计要求,取最大超前相角为55,用如下Matlab程序得出超前控 制器参数并绘制相应伯德图及奈奎斯特曲线: m=0.109; L=0.25; I=0.0034; g=9.8; %输入实际物理参数 Kv=10; Ko=Kv*g; %确定静差和开环增益 a=(1+sin(0.96)/(1-sin(0.96); %求校正参数a wc1=(Ko*m*L*a0.5)-m*g*L)/(I+m*L2)0.5; %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 p1=-(a0.5)*wc1; z1=p1/a; num=Ko*m*L; den=I+m*L*L 0 -m*g*L; z=roots(num); p=roots(den); za=z;z1; pa=p;p1; %计算校正后系统零极点 Kc1=Ko*a; %校正后开环增益 sys=zpk(za,pa,Kc1); sysc=sys/(1+sys); subplot(2,1,1) bode(sys) subplot(2,1,2) nyquist(sys) %输出伯德图和奈氏曲线 运行结果如下: -100 0 100 Ma gni tud e ( dB )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180 -135 -90 Ph ase (d 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4 -3.5 -3 -2.5 -2 -1.5 -1 -0.5 0-1 -0.5 0 0.5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 gin ary Ax is 加上命令行: figure sysc=sys/(1+sys); t=0:0.005:5; impulse(sysc,t) 可得其冲击响应如下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2 0 2 4 6 8 10 12 Impulse Response Time (sec) Am plitu de 可以看出,系统在遇到干扰后,在 1 秒内可以达到新的平衡,但是超调量比较大。 为提高稳态精度,缩短响应时间,在已完成的超前校正基础上进行滞后校正,设计15为新的穿越频率. Matlab仿真程序如下: m=0.109; L=0.25; I=0.0034; g=9.8; %输入实际物理参数 Kv=10; Ko=Kv*g; %确定静差和超前校正开环增益 a=(1+sin(0.96)/(1-sin(0.96); wc1=(Ko*m*L*a0.5)-m*g*L)/(I+m*L2)0.5; wc2=10; %新穿越频率 p1=-(a0.5)*wc1; z1=p1/a; b=(wc22+p12)0.5/(wc22+z12)0.5*(I+m*L2)*wc22+m*g*L)/(m*L*Ko); z2=-wc2/10; p2=b*z2; num=Ko*m*L; den=I+m*L*L 0 -m*g*L; z=roots(num); p=roots(den); za=z;z1;z2; pa=p;p1;p2; %计算校正后系统零极点 Kc2=Ko*a*b; %确定新的开环增益 sys=zpk(za,pa,Kc2); sysc=sys/(1+sys); subplot(2,1,1) bode(sys) subplot(2,1,2) nyquist(sys) %输出伯德图和奈氏曲线 运行结果如下: -100 -50 0 50 Ma gni tud e (d B)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180 -150 -120 Pha se (de 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4 -3.5 -3 -2.5 -2 -1.5 -1 -0.5 0-1 -0.5 0 0.5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 gin ary Ax is 显然系统稳定. 实验室调试: 按理论设计得到的控制器零点为:Za=-8.9353;-0.02 ; 极点为Pa=-89.902;-0.020149 开环增益Kc2=993.35 实验现象:倒立摆无法保持平衡,小车会向一个方向运动直到碰到挡板. 考虑存在静差. 将Kv改为100,并适当降低穿越频率wc2=5,重新由Matlab算得Za=-28.667;-0.5 ; 极点为Pa=-288.43;-0.096954 开环增益Kc2=1912 仿真结果如下: -100 0 100 Ma gni tud e (d B) 10-3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270 -180 -90 Pha se (de 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ec)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20 -10 0 10 20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 gin ary Ax is 单位阶跃响应: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Step Response Time (sec) Amp litud e 连接倒立摆装置输入调整后参数: 立摆成功,达到控制目的.监控软件输出如下: ( 2)直线一级倒立摆 PID 控制实验 PID 理论控制分析 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控制器设计时一般需要有关被控对象的较精确 模型。PID 控制器因其结构简单,容易调节,且不需要对系统建立精确的模型,在控制上应用较广。 首先,对于倒立摆系统输出量为摆杆的角度,它的平衡位置为垂直向上的情 况。系统控制结构框图如下: 图中 KD(s) 是控制器传递函数, G( s) 是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考虑到输入 r(s) = 0 ,结构图可以很容易的变换成: 该系统的输出为: 其中: num 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分子项 den 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分母项 numPID PID 控制器传递函数的分子项 denPID PID 控制器传递函数的分母项 通过分析上式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各项性能。 由(3-13) 可以得到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度的传递函数: 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需仔细调节 PID 控制器的参数,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小车位置输出为: 通过对控制量 v 双重积分即可以得到小车位置。 PID 实验参数设定及仿真 由实际系统的物理模型: 在 Simulink 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线一级倒立摆模型: 参数设定过程: a.先设置 PID 控制器为 P 控制器,令 Kp = 1,Kii= 0,Kd= 0 ,得到以下仿真结果: Kp = 1,Kii= 0,Kd= 0 由上图可见,控制曲线不收敛,必须增大 Kp。 b. 令 Kp = 50,Kii= 0,Kd= 0 Kp = 50,Kii= 0,Kd= 0 从图中可以看出,闭环控制系统持续振荡,周期约为 0.6s。为消除系统的振 荡,增加微分控制参数 Kd。 c. 令 Kp = 50,Kii= 0,Kd= 8 Kp = 50,Kii= 0,Kd= 8 从上图可以看出,系统在 1.2秒后达到平衡,但是存在一定的稳态误差。 为消除稳态误差,我们增加积分参数 Ki d. 令 Kp = 50,Ki i= 15,Kd= 8 Kp = 50,Kii= 15,Kd= 8 从上图可以看出,系统最终达到稳态,且误差近似为 0,但稳定时间较长,约 10 秒,因此增大积分参 数 Ki e. 令 Kp = 50,Ki i= 27,Kd= 8 Kp = 50,Kii= 27,Kd= 8 由上图可见,稳定时间有所缩短,在 6.2s 处达到稳定,且误差约为 0,各方面参数满足要求。 小车位置输出曲线如下: 可以看出,由于 PID 控制器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所以只能控制摆杆的角度,并不能控制小车的位置, 所以小车会往一个方向运动。 PID 控制参数验证 将仿真所得的参数:Kp=50,Ki=27,Kd=8,输入到PID控制器中,编译,连接,运行程序。一切正常时,缓 慢提起倒立摆的摆杆到竖直向上的位置,在程序进入自动控制后松开,当小车运动到正负限位的位置时, 用工具挡一下摆杆,使小车反向运动。 试验结果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倒立摆可以实现较好的稳定性,摆杆的角度在 3.142(弧度左右。同仿真结果,PID 控制器并不能对小车的位置进行控制,小车会沿滑杆有稍微的移动。 ( 3)直线一级倒立摆 LQR 控制实验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LQR 基本原理及分析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LQR 基本原理为,由系统方程: 确定下列最佳控制向量的矩阵 K: 使得性能指标达到最小值: 式中 Q正定(或正半定)厄米特或实对称阵 R为正定厄米特或实对称阵 方程右端第二项是考虑到控制能量的损耗而引进的,矩阵 Q 和 R 确定了误差和能量损耗的相对重要性。 并且假设控制向量 u(t)是无约束的。 对线性系统: 根据期望性能指标选取 Q 和 R,利用 MATLAB 命令 lqr 就可以得到反馈阵K 的值: 改变矩阵 Q 的值,可以得到不同的响应效果, Q 的值越大 (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越 强,调整时间越短。 LQR 控制参数调节及仿真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比较精确的动力学模型,下面我们针对直线型以及倒立摆系统 应用LQR法设计与调节控制器,控制摆杆保持竖直向上平衡的同时,跟踪小车的位置。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系统状态方程: 假设全状态反馈可以实现,四个状态量都可以测,找出确定反馈控制规律的向量K。在Matlab中得到最优 控制器对应的K。LQR函数允许选择两个参数:R,Q,这两个参数用来平衡输入量和状态量的权重。最简单的情 况是假设R=1, 。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Q矩阵中非零元素来调节控制器以得到期望的响应。 其中,Q11代表小车位置的权重,Q33代表摆杆角度的权重,输入的权重R是1。 下面是求矩阵K的Matlab程序 clear; A=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29.4 0; B= 0 1 0 3; C= 1 0 0 0; 0 0 1 0; D= 0 0 ; Q11=1; Q33=1; Q=Q11 0 0 0; 0 0 0 0; 0 0 Q33 0; 0 0 0 0; R = 1; K = lqr(A,B,Q,R) Ac = (A-B*K); Bc = B; Cc = C; Dc = D; T=0:0.005:5; U=0.2*ones(size(T); Cn=1 0 0 0; Nbar=rscale(A,B,Cn,0,K); Bcn=Nbar*B; Y,X=lsim(Ac,Bcn,Cc,Dc,U,T); plot(T,X(:,1),-);hold 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