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_第1页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_第2页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_第3页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_第4页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常识 一、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概况 (一)学校简介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 高等学校,由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海州师范学校与连云港师范学校合并而成 (2002年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并入),2011年与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 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学校前身是1914年的省立第八 师范,如今办学已逾百年,百年师范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人才,涌现出著名心理 学家朱智贤教授,著名教育家刘百川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等一大 批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万平方米。全日制普 通高职在校生总数6733人,在职教职工521人,正高职称52人,其中专任教师 345人,高级职称216人(其中正高职称42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2.61%,博士1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9.28%。1人获全 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市级教学名师称号,16人入 选省“333”人才培养工程,1人获连云港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24人入选省高 校“青蓝工程”,81人入选连云港市“521”人才培养工程,4人享受市政府特 殊津贴,2人获连云港市“首届十大社科名家”称号,1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 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90人。馆藏纸质图书70.3万册, 电子图书11352GB,数据库25个,阅览室座位数2300个。计算机3015台,其中教 学用计算机2866台。设置全日制高职专业数4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重点专 业(群)3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重点、精品教材8部,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4项,省级实验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2011-2013年, 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在90%以上。 2011 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诗教育人先 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江苏省文明单 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江苏省优秀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 见(中发20077 号)、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 质的意见(苏发20083 号文)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苏教体艺200814 号)、省教育厅关 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苏教体艺2012 15 号)、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苏教体艺 201225 号)以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 号)等文 件精神,将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速高质量人才培养、 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早锻炼和体育社团(俱乐部)建设为抓手,搭建 校内外学生体育竞赛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 康水平,推动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体育学院简介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由原连云港教育学院艺体系、海州师范 学校体育教研室、连云港师范学校体育教研室于 2001 年与艺术专业整合建立艺 体系,2002 年独立建系,2012 院系调整后,改为公共体育教学部(体育系), 2013 年成立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现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培训基地、江苏省体育 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合作联办南京 130 体育艺术学校连云港分校。 体育学院下设体育教育教研室(场馆管理中心)、社会体育教研室(体育 技能培训中心)和公共体育教研室(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招收体育教育本科 (2013 年招生)、体育教育专科、社会体育专科等专业。2008 年大学体育课程 被批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体育教育(专科)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社会体育专 业正在申报校品牌专业。 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21 人:副教授 18 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11 人;国 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 人;国家一级及以上裁判员 16 人次;体育行业职业资格 培训师 6 人,国家级考评员 2 人。校内兼课教师 7 人:硕士学位 3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1 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 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 员 1 人;国家级裁判员 1 人。 (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体育工作概况 我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学校设有由校长为主任的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由 分管体育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并在体育学院设立办 公室,负责协调全校的大学体育工作,具体的日常事务由大学体育教研室负责。 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三年一届,由分管体育的校领导主持召开每学期两次会议, 开学研究本学期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召开会议总结学期工作。不定期 召开相关的专题会议,研究落实相关政策。我校大学体育工作内容有:公共体 育课程、全校学生的早锻炼、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学生校内群体活动与竞 赛、学生校外竞赛活动、教职员工的群体活动等等。 为了迎接省厅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庞波为组长,张 建华副书记和葛仁福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召开 专题体育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分解各项指标任务,安排工作时间节点。 我校始终坚持将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校重要课程加以建设,把大学体育工 作作为学校的大事、实事来抓,并基本建成以体育课程为落脚点,以校园体育 活动为抓手,强化体育社团、俱乐部建设,以参加校外竞赛为交流的校园体育 文化氛围。学校各学院、部门统筹协调,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计划,研究相 关政策,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全校性的教职工、学生群体活动,体育骨干、各级领导都积极参与、踊跃 参加,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高度重视体育服务 社会工作,提供场馆设施承担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担 任裁判工作,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的公共 体育课程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大学体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自我评估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本学期为迎接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工作,成立了考 核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 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评,以争先创优的 实干精神积极开展工作,将考核为发展契机,全力推进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进一 步发展。现将对学校几年来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文件齐全,管理规范 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在籍学生 9540 人(2014 年 12 月统计,全日制高职学 生 6733 人) ,有本科、专科、五年一贯制学生三个学历层次,专科学生师范类 实习一学期(三个月) ,非师范类学生实习两个学期,实际在校参加体育课程学 习的学生约 6100 人。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标准,开齐、 开足、开好体育课。专科的体育课分四个学期,总课时为 116 学时,学时分布 为第一学期 26 学时,第二、三、四学期各 30 学时。本科体育课的总课时为 136 学时,每学期 34 学时(其中第一学期有 4 个学时的军事理论,其他学期有 2 个学时的体育讲座) 。五年一贯制的总课时为 236 课时,共上 8 学期,前两年 为预科段,是普及课,后两年和专科一样。我校的体育课每学期考核合格计 1 个学分,本专科共 4 个学分,五年一贯制是 8 个学分。 体育选项课开设达 13 门以上。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逐 步构建了体育普修(普及)课程、体育选项课程(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羽毛球、网球、棒垒球、武术、健美操、有氧健身、体育舞蹈、定向、健身等) 、 体育保健课程、校级公共选修课程(健身气功、营养学、体育保健康复、足球 等)组成的教学体系。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基 本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教师的“三自主”模式, 考核体系合理。 学校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制定相关文件。结合我校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了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堂教学规范,体育学院相应制订了体育课堂教 学规范,并做到规范、明确、具体,教学大纲每隔 3 年修订一次。以“健康第 一”为课程内容的指导思想,选择了经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 省高职体育教指委审定大学体育与健康作为体育课程教材,并根据学校要 求配套出版体育与健康教程校本教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学校高度重视各类体育教学文件、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体育成绩管理工作。 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运动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管理制度齐全,通 过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程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和信息化,确保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监控制度也逐渐完善, 成立了校院两级督导机构,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每学期、每学年定期召 开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教师教学、体育群团活动开展情况,每学期末还进行 教师学生测评、同行测评和领导测评,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等,我校体育教 师的测评等级一直在优良以上。 学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开设的课程满足学生兴趣、适应学生实际、贴近 学生生活,紧扣终生体育。学校开展的定向、健身健美、有氧健身、健美操、 健身气功广受学生欢迎,学校还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拟开展攀岩和跆拳道等项目 教学。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开展体育行业职业资格的培 训考证工作,目前我校已开展健身教练、健美操、游泳等体育职业资格培训工 作,有部分选修健美操、健身等课程的学生已获得相关资格。 我校体育器材、体育场地有专人检查、维护、保养,现有专职器材管理人 员 2 人(一人在职,一人退休返聘) ,其中在职管理人员有体育场地工中级职业 资格,正在参加高级职业资格培训。 体育教师均按学校教学规范和体育教学规范授课、指导、参加体育活动和 竞赛,专职教师中有 19 人获得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资格,能合理、合法地处理 体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实施医护监督。学校医务室和保卫部门常年备有预案 进行全校群团活动的医疗和管理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大型体育活动 前均制定安全措施、安全预案,各级领导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多年来, 学校未发生过一起体育安全事故。 (二)加强体质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十分重视 学生的体质健康,购置了体质测试设备,成立了专门机构体质健康测试中 心(由公共体育教研室兼) 。每年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干预方 案,上报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通知各学院、部门制定各自干预方案。 我校测试工作要求严格、制度规范,教师上岗培训,学生接受辅导,统计 数据专人负责,及时向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上报测 试结果。12、13、14 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及格率达到 82%以上。 我校早锻炼工作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学工部、校团委、体育 学院和二级学院共同负责,制定了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早锻炼管理 的暂行规定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早锻炼活动,各院安排每周早锻炼活动,安排 考勤教师,学工部监督落实,体育学院抽查反馈,将学生早锻炼效果纳入学生 管理考核体系中。 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卓有成效。现建 有体育社团 12 个,体育俱乐部 8 个。囿于学校经费和体制管理原因,我校体育 社团工作由校团委负责管理,体育学院负责业务指导,体育俱乐部由体育学院 管理,并指导开展工作,为此体育学院成立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由院分团 委负责具体事务。 我校长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校园冬季长跑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 12 月 30 日,以寓辞旧迎新之意,学校领导、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极大地 提高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每学期制定校园体育节活动计划,公布相关活动方案, 基本形成“月月有竞赛,周周有活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每年 10 月底 或者 11 月初举办秋季综合运动会暨田径运动会,设置诸多游戏类项目,设立不 同组别,参赛学生近 1500 人,很好地促进了各部门、学院师生员工的交流。学 校同时要求各学院制定各自的干预计划,在每年春季根据自己条件开展春季运 动会,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校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都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体育群团活动,工会、各学院、校团委、学生会等 每学期都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使师生深深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极大 地提高了全校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学校体育俱 乐部管理中心根据各俱乐部计划安排活动场所,安排教师指导训练,进一步促 进了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根据省市竞赛活动计划,我校积极参 加各项体育竞赛,获得巨大成绩。省 16、17、18 届运动会我校均获得高校部高 职组校长杯前四名,各单项成绩突出。学校代表队参加协会比赛成绩优秀,如 太极拳和健美操等队,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校园 中形成了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设施齐备,管理制度完善,成绩管理规范 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每年开会审议学校体育工作,主管和分管校领导经常听 取体育工作汇报,确保体育工作中人、财、物的到位和落实。体育学院作为单 独设置的学校二级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体育专业发展、教学和全校公共体育课 程教学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执行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的相关工作计划。 体育学院办公人员配备齐全,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公共体育教研室工作 会议制度化,工作有计划、记录和总结,有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大学体育工作学期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每两周周三召开学院例会,进行 教学研讨,有考勤、有记录,学习活动从不流于形式,对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了 推动作用。体育课程管理网络化程度较高,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具有选课、成绩 登记、查询、学生评教等管理功能,体育学院有自己的网页,有单独的二年级 选课、体质健康测试和成绩统计系统,正常使用维护。 学校对公共体育课建设经费投入正常,每年预算均安排公共体育维持费用、 群体活动费用、体质健康测试费用、体育器材设备购置费用以及相关的专项使 用经费。近几年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经费均按照公共体育维持经费不少于生均 40 元予以保障,体育经费能保证课程教学、群体活动的需要,2014 年全年公体费 用支出 432919 元,按全校学生数计算,人均 45.3 元,按实际体育课程学习学 生计算,人均 71 元。 学校始终把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建设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现建有运 动场馆及其他体育教学使用空间约达 50000 平方米,人均约 8.2 平方米。其中 18000 平方的体育场 2 座,2000 平方的体育馆 1 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 场),其他体育教学使用空间约 12000 平方,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1 个。 体育学院有独立的办公与教学场所,现拥有行政办公区域、理论教学区域、 体育实践教学场馆等,并配有相关辅助用房: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阅览 室、教师更衣室等。体育学院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台式电脑、照相机、打印 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施配备较为完善,教室和办公空间约为 1126 平方, 良好的办公教学条件和设施为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职业能力不断加强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学历与业务并重“的原则,通过“请 进来,走出去”的途径优化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科专业等方面的结构,已经 初步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体育师资队伍,教师队伍能较好地 满足全校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需要。现有专职教师 21 人,校内兼职教师 7 人,校外聘请教师 3 人,在校学习体育课程学生与专职 教师生师比为 290:1,与校内专兼职教师生师比为 218:1,符合要求,每个教 学班的学生人数争取控制在 40 人左右。 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21 人,校内兼课教师 7 人,校外聘请教师 3 人,教 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其中专任教师中副教授职称以上 18 人, 讲师 1 人,助教 2 人;取得硕士学位教师 11 人,占 57.1%;45 岁以下教师有硕 士学位 10 人,40 岁以下教师有硕士学位比例为 100%。校内兼课教师有硕士学 位 3 人,占 28.6%。外聘教师有硕士学位 1 人,占 33.3%。 体育学院每学年都有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一次教师 政治和业务学习活动(时间为周三,一周政治学习,一周业务学习)。有主题、 有记录、有效果,每次活动对教师进行考勤,并对培训效果定期检查。注重教 师培训及进修,根据需要不定期派出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近年来教师在教学与 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和项目不断增加,培训经费和人次逐年增加。校内专兼职教 师队伍有以下各类各级资格与等级:国家级裁判员 2 人,一级裁判员 18 人次;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3 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 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 格培训师(含省级)6 人,考评员 2 人。教师个人有业务进修提高计划,每年 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结束后都有留存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体育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能积极自觉参加体能锻炼,我校所有的体育教 师均能达到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良好水平。体育教师均都能胜任 2 门以 上专项课程教学,参与组织实施了国家、省、市、校级各类竞赛。 课任教师主编、参编教材 7 部;2011 年以来,公开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 37 篇;立项各级各类课题 11 项;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 苏北高校体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4 项,结题 3 项。 体育教师的工作得到学校的认同,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教师进修等方 面享受同等待遇,在教师福利、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同酬。 课时津贴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职称评定严格按照学校政策执行, 确保教师能够正常按时评定职称。每年体育教师评先进的比例和名额均保持和 其他教学部门一致。学校实行定岗定编,在绩效工资和人员编制安排方面给予 体育教师较大的支持。 (五)校园体育文化浓郁,学生竞赛成绩突出,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 求为依据,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示范性高职院建设要求,不断更新体 育课程教学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2008 年,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并被立项,由此进一步加 快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构建自己独特的体育教 育,将体育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与学生个性发展中,并通过选项课教学,引导 学生参加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获得较好效果,部分学生通过健美操和健身 选项课学习,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了国家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我们还通 过举办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会体育,逐渐将体育教学 与学生生活和职业选择相结合,既服务于其专业教学,又扩大职业的选择空间。 在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上,我们既注重体现体育的健身价值和生活价值,注重 学生生活品味的提升,同时也将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手 段,进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职业空间,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较高,对体育课和体育教师的满意度较高, 这一点从历年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师测评中得到很好体现。学生的课外体 育锻炼也得到了很好指导,确保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体育学院制订了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群体管理办法和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工作管理办法,加强课余训练 和运动队管理。学校现有 8 个体育俱乐部,分别聘请相关教师指导开展工作, 要求每个俱乐部每周必须开展 2 次以上的活动,制定相关计划,并由体育俱乐 部管理中心负责监督落实。有校级以上体育竞赛时,以专项体育俱乐部组成代 表队,指导教师任教练参加比赛。学校各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的成绩 相当突出,屡获学校嘉奖。省 16、17、18 届运动会获得高校部专科组校长杯前 四名,2007 年连云港市 11 届运动会高校部总分第一,男女团体第一,田径总 分第一,篮球第二,排球第三等等成绩,太极拳协会屡获各项比赛奖项,健美 操俱乐部参加比赛也屡有斩获。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特色 (一)将校园体育节作为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抓手,强化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 部建设,形成系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学生竞赛成绩突出。 我校为了保证学生锻炼的数量和质量,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除严格早锻炼制度外,还将每学年的体育活动系列化,并在新学年开始时交由 校体委审议通过后,在校园网上公示通知。近些年我校的校园体育活动均已体 育节的形式出现,全学年各学院的体育活动情况都将合计在综合运动会总分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