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_第1页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_第2页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_第3页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_第4页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 一、引语 笔者喜欢看林林总总的报纸,日久天长,却发现国内的中文报纸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 这样一个痼疾,那就是普遍忽略对直接引语的使用,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却相当高,记者 转述的话语比例更高。带“引号”的句子少之又少。而国外的报纸,尽管阅读的不多,很多 还是转载的,但可以看出它们非常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为此,笔者作了个小规模的调查, 调查对象分别是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机关报) 、 文汇报 (上海的一份以知识分子为目 标读者的报纸) 、 参考消息 (新华社主办,主要转载外国通讯社、报纸的新闻)等三份 报纸,并以 2003 年 1 月 10 日到 17 日的三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作为随即抽样,进行内 容分析。 对抽样的内容分析 抽样的结果如下: 报纸名称 使用直接引语的条数 使用间接引语的条数 人民日报 6 条 1 条 参考消息 11 条 5 条 文汇报 2 条 16 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 参考消息所引用的外文报纸新闻很多是节选性质的, 即引用的只是外文的某一段落,因此如果考虑周全的话,外文报纸所使用的直接引语的数 量还会增加;其次, 人民日报的直接引语数量似乎也不“匮乏”,但其“含金量”却很低, 本文下面会做分析。 以上调查范围虽然有限,但足以说明我国的部分媒体存在忽略使用直接引语的问题。 而西方媒体却相当重视其应用。西方新闻院校,特别是美国新闻院校,新闻教科书都把直 接引语的使用列为重要的讲述内容。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麦尔文 . 梅澈教授 这样写道: 报道新闻应该通过“展示”而非“ 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 分。记者在采访时都会留意闪闪发光的言辞、犀利透彻的评说以及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 简要概括。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色彩,能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的“说话”。 此外,它还是一种帮助记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 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以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 说话,那么这事必真实无疑。2 二、直接引语为何缺实 使用直接引语有很多好处,首先直接引语是记者对现场所发出的声音的真实地原封不 动地记录,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感,让人读起来既有味道又感到真实可信;其次, 使用直接引语可以使新闻富有文采,行文腾挪跌宕,富有变化,在叙事学上则是叙述人称 多样性,受众将不再面对一个高高在上、鸟瞰众生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再次,直接引语若 引用重大人物的话,将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容易引起受众强烈的阅读欲望;最后,直 接引语可以使原本枯涩的文字表述变得生动直观起来,具有动感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媒体 不敢或不便表述的话语,通过人物之口表达出来,是十分聪明的办法。 但在我们的新闻中,为什么会出现缺少直接引语的现象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传统新闻观念的落后思想所致。以往以来,我们国家新闻所起的都 是简单的“传声筒” 作用,起到的无非是上情下传的中间作用,媒体不注重宣传技巧的提高, 不重视受众的阅读兴趣,只对如何取得政治宣传的最大效果,导致新闻写法单一,有时 “惨不忍睹”。笔者在调查人民日报头版的新闻时共发现 6 条直接引语,但引用的话语 无一例外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对政府感恩戴德的话,尽管是直接引语,但明显可以看出有记 者“润色”的痕迹。记者热衷于引用普通老百姓的颂词,但对重要政治人物的谈话却没有直 接引用。很显然,他们怕官员们带着引号的话被公布于报端后,一旦发生原则性错误将面 临难以承受的后果,而引用普通老百姓的“好话”,恰恰相反,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甚至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某种光环。从这一点考虑, 参考消息上我们看到的外国媒体上 经常引用重要人物的谈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文风,更是一种难得勇气的体现。相比之下, 国内的记者做得很不够。 三、直接引语缺失的背后叙事声音的加强 直接引语的缺失必然导致叙事声音的加强,给受众的阅读带来不快。 先看下面一则新闻:(引自解放日报 从未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 专家称上海地震概率小 从北京时间 26 日晚上起,日本、印度尼西亚、台湾和菲律宾均发生了地震,日本和 印尼的地震达到了里氏七级。这些地震对上海会不会有影响呢?记者今天采访了上海市地 震局的有关专家。 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所刘文龙所长给我们介绍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7 级以上 地震 18 次,去年发生过 16 次,今年已发生 5 次。这次地震的发生地点正好处于世界著名 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的发生虽然没有时间性和周期性,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丛集 性的。这四个地方发生的地震就是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的。 上海目前很安全,刘所长说,其处在中国的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两个板块的中间, 在这个地区,地震是比较少的。在上海行政区内,还没有发生过 5 级以上的地震。所以市 民不用担心。 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博士给我们介绍道,在过去 20 年中,上海市民感觉到的 地震只有五六次,最严重的是 1984 年在震中距上海 160 公里的南黄海发生的里氏 6.2 级 地震,那次地震只造成一些土坯墙出现少许裂缝。 地震的破坏力跟当地建筑质量有关,建筑质量好伤亡就可大大减少。自 1992 年后, 上海市新建的所有建筑物都按照抗地震烈度 7 度的标准设防,特别是高层建筑,设防要求 还要更高些。当记者问到上海市民感觉到地震的时候该怎么办时,朱博士笑着说:保持镇 静。 朱博士说,在佘山地震基准台内有一个地震科普馆,如果市民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 观,那里有关于地震知识的详细介绍。朱博士还提醒市民不要轻信谣言,特别是那些能精 确到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地震的流言,更不能信,因为现在科学研究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 发生的日期。 北京时间 2003 年 5 月 26 日,日本、印度尼西亚、台湾和菲律宾均发生了地震,日本 和印尼的地震达到了里氏七级。作为同处太平洋板块的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会不会 发生残酷的地震呢?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记者采写了上面这则新闻。通 篇都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手法,给人的感觉是权威,而且让专家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出来 现身说法,给人的感觉更“权威”。这样的新闻叙事手法无疑能够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起 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通篇没有一句直接引语。专家所说的话显然被记者 “加工”过,灌输了记者的某种东西早里面。试把专家的所说的话语改为直接引语,受众所 见到的是专家原汁原味的话语,这无疑会增加这篇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分量。但记者没有 做到这一点。 由于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叙事,它讲求真实、客观、公正,目的在于向受众传 递一种权威性的、不容质疑的信息,最带限度地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满足受众 的知情权与求知欲。从叙述视角考虑,许多新闻叙事都愿意采用全知叙述的模式。这类新 闻的叙述者“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 上帝般 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 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鸟瞰概貌,也可以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全知叙述者 通常对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显示出一定的权威性与客观性。这也是许多记者愿意采用此 种叙事视角的原因之一。叙述者可以通过对人物、事件发表公开评论,而且具有很大的自 由度。了解此类新闻作品的叙述声音,可以透彻地摸清记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意图、情感 倾向。叙述声音的强弱也将对新闻的客观性产生影响。 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新闻叙事 中,公开的评论(也叫公开的叙述者)是叙述声音最为直接、最常用的表现方式。所谓公 开的叙述者是指我们能够在文本中听到的清晰的叙述声音。尽管它清晰,但强弱之分明显。 评论无疑是叙述声音的最强音。从新闻的定义讲,评论似乎不该夹杂在新闻中,因为新闻 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记者的任务只是记录事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保持中立、 客观、真实,但这样的毫无情感倾向的新闻恐怕很难做到。新闻作为一种有阶级属性,由 富有情感的人所制造出的上层建筑,倾向性的流露恐怕在所难免。评论是叙述的最强音, 对于作者表达语气、立场、态度以及对于加强与深化新闻主题都有很大的作用。如下面一 则新闻: 英国每日电讯 2 月 28 日电:题:从地面发动进攻 那么这一进攻计划可行吗? 3.7 万美军是干什么的?他们会如此轻易地被击败吗?尹耀吉说,他们将在睡梦中被包围, 朝鲜的目的是在金正日的领导下统一朝鲜半岛。 文本中带问号的三个反问句显然是隐藏在幕后的叙述者所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从表 面上看,是三个反问句,实际上是比肯定回答更有力的设问句。新闻的前半部分说朝鲜方 面正在“三八”线附近挖地下隧道,以地下战的方式进攻韩国。每日电讯的记者在叙述完这 一基本事实后,接着话锋一转,连用三个反问句,既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显然对朝鲜的做法感到可笑) ,又似乎在替受众提问。因此,叙事声音在此时出现可谓 恰到好处,对人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与冲击力量,却没有丝毫的做作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 公开的叙述声音都能对新闻叙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我国 一些官方媒体都有一些强加于新闻的叙述声音,有时显得说教味、政治味都太浓,有时则 是生硬造作,严重破坏新闻的真实性,有时则是多此一举。如人民日报2002 年 3 月 7 日在两会召开期间所刊出的一篇新闻生机盎然又一春这样写道: “经历了大事喜事的洗礼,也经受了热点难点的考验,回首来之不易的开门红,备感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深闳精辟,共赴一次春的聚会,代表、委员们高度评价 2001 年的 精神文明建设”。 上面所引用的整段新闻都是记者“豪迈”的叙事声音,尽管辞藻华丽,激情有余,但读 者读后恐怕一片空白,不知其所以云,因为新闻字里行间所露出的全是无感而发的病态呻 吟,严重偏离新闻叙事的风格。叙述声音的说教味太浓,可以说是无感而发,连最基本的 情感或故事批铺垫都没有,哪来这么多的感想?分明是叙述者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生硬发 出来的,其真实性、可靠度都让人生疑,影响力也大打折扣。即使在主流媒体刊出,我们 读后也难以察觉其权威性,印象也不深刻,感到索然无味。可以说,上述新闻所发出的叙 述声音是一败笔。 还有一种新闻上的叙述声音也是一种病态的呻吟, 人民日报2003 年 3 月 2 日曾报道的一篇有关选举的文章“这仅仅是成千上万的“海选”中生动的一幕, 为了选出自己满意的当家人 ,村民们热情高涨,认真负责 ” 加着重号的两个词是此段中叙述声音的核心部分,什么叫热情高涨?什么叫认真负责? 这种介于概括与评论之间的叙述声音显得叙述者是在苍白地呐喊,给受众留不下什么深刻 的印象,只能是一头雾水。 “热情高涨,认真负责”只是字面上的简单概括,是一种概念性 的表达,具体怎样高涨,怎样负责,恐怕连叙述者自己都不清楚。因此,像这样空乏议论 的叙述声音于事无补,只能让人反感,还不如用描写村民热情高涨、认真负责的具体的鲜 活的文字来代替这空洞无味的叙述声音,以达到真正感染受众、让受众心服口服的境地。 隐蔽的评论式的方式是全知叙述所特有的,其特点是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居高临下,通过 其叙事眼光或表达方式暗暗地对任务进行权威性的评论,人物对此一无所知。它以间接的 方式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言行,暗含了叙述者介入的可能性,主要通过引语的方式来达到 这一目的。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法新社加拿大蒙特利尔 2 月 28 日电:他(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说:“官方政策 是解除萨达姆的武装,而白宫说这并不是它想要的,推翻萨达姆才是真正的目的,这让位 我感到吃惊。 ” 这段话是叙述者直接引用克雷蒂安的话,叙述者介入的声音几乎为零,仿佛人物的言 谈和意识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显得客观、真实。如果把上面的文字改为:“他说,官 方政策是解除这让他感到吃惊。这一改动就介入了叙述者的声音,是叙述者对克雷 蒂安的话语的转述,是对他说话的一种“总结”或概括。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在加强叙 述声音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新闻的真实性在话语转述的过程中遭到弱化。 再看下面一则新闻: 美联社马德里 2 月 28 日电布莱尔在与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伊拉克没有表现出而萨达姆“除非受到武力威胁,否则绝不会作出任何让步。 ” 引号中的部分很可能是萨达姆在某次讲话中的某一句,在这里被叙述者引用,构成一 般直接引语。在这里,叙述声音显然被弱化了。因为叙述者提供的萨达姆原汁原味的讲话, 引用在这里可谓恰到好处。显然在这里叙述者有意弱化自己的声音,目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