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_第1页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_第2页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_第3页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 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中, 挥发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薄荷,柴胡,藿香,香薷,荆芥,防风,紫苏挥发油等。如薄荷油有清 凉、驱风、消炎、局麻作用。丁香油有局麻和止痛作用。所以说藿香正气颗粒中的挥发油 对药效的影响是很大的。 中药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一百多种成分组成,来源不同的挥发油所 含的化学成分也不一致。挥发油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往往含有多种不稳定的基团,易发生理化 反应,其稳定性不佳。根据中药挥发油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将挥发油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以挥 发油比重不同,分为重油和轻油;以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分类,分为溶解度大的挥发油 和溶解度小的挥发油;以在中药材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分为游离态挥发油和结合态挥发油等 中药传统汤剂是中药传统的用药方式,传统的水煎方法(即使不采用后下法) 所得水煎液能够 提取并保留相当量的挥发油,有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对其浓缩制成膏剂后,其中的挥发油 成分减少较多,但尚有保留;如果再进一步进行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则 这些固体制剂中的挥发油保留极少。传统的中药汤剂“主动保留”了处方中所有药味的挥 发油,传统的汤药所产生的药效有挥发油的贡献。如板蓝根是作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其中 的挥发性成分是被现代研究所忽视的,因此在常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时同样也未考 虑挥发油因素。研究人员在对板蓝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其水蒸气蒸馏物具有与金银 花挥发油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经 LC2MS 分析,其中含有 100 多种成分,并有大量的类似水 杨酸结构的苯环等结构。通过观察板蓝根挥发性成分、板蓝根水提物及其混合物对啤酒干 酵母粉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发现挥发性成分确实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且挥发性成 分的加入能提高板蓝根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在中医药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现代中药 制剂的药效似乎不如传统的中药汤剂好,挥发油的大量损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加挥发油的收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了薄荷、姜黄、石菖蒲等药材挥发油的含量。根茎类、 种子类药材挥发油的含量通常都能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但薄荷、荆芥等草质药材,由于质 地柔软疏松,药材在加工、干燥、贮藏的过程中挥发油易散失,市场上很难购得挥发油含量合 格的药材,药材不符合规定就更难保证挥发油的提取效果。此外中国药典对一些挥发油 含量较高且药效肯定的中药材没有规定挥发油的含量,如川芎、当归、苍术等,市购这些药材 挥发油的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也使挥发油提取的收率很不稳。所以多方面地控制原药材料的 质量 药厂对薄荷等挥发油易散失的药材品种,应考虑采用产地定点采购,严格控制干燥加工 条件,改善贮藏条件等方法加以控制。对挥发油是主要有效成分,而中国药典中又无含量 规定的品种,应在该制剂原料药材标准中规定挥发油的含量以及产地的加工、干燥条件,以保 证制剂的疗效 2.实验室与大生产相结合确定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水蒸馏法还将 会在国内药厂普遍使用。对实验室筛选出的挥发油提取时间不能完全照搬到大生产中,多能 提取罐的气压比实验室大得多,挥发油馏出速度也更快,应在实验室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生产 设备对提取时间再进行调整,确定科学合理的提取时间 3.药材粒度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须预先粉碎,使能通过23号筛,但粉末不 宜过细,粉碎过细,可能导致油室或油细胞破碎过多,在粉碎过程中造成挥发油散失过多,而且 过细的粉末加水加热时成糊状,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现象 4.干燥方法挥发油不仅在常温下易挥发,温度升高和日光也会加速其挥发和氧化,高温还 会引起其成分发生变化。所以干燥方法对挥发油的质量影响很大 5.浸泡时间药材在提取前要进行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 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提取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但是浸泡 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引起药材发酵变质,药材的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具体 的性质而定,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h;以根、种子、根茎和果实 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h,时间不宜过长 6.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药材的贮存时间不宜过长,用密闭容器贮存可减少挥发油的损失 和避免发生变性;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 对于果实、种 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 ,宜 切碎;应采用低温吸附干燥的方 法,低温吸附可以满足挥发油类药材对温度的要求,较好地保证干燥后的药效和药性,保持挥 发油的成分,而且干燥的速度快,可减少挥发油的损失,还能保持较低的平衡含水率,有利于药 材的储存保存,降低发生霉变的可能性 7.在具体地操中药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是将挥发油直接喷入半成品颗粒 ,混匀,置容器中 密闭24小时后分装或压片,这种处理方法使挥发油在贮存中极易散失。近十年来,随着制药技 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辅料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采用 2环糊精包合等方法。 (-环糊精包合工艺是利用淀粉在环状糊精糖基转移酶作用下水解出的,以 -1,4糖甙 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即 环糊精(-CD) 将药物分子全部或部分包裹于其 中而形成的一类非键化合物的制备技术,药物经 一环糊精包合后,能增加药物的 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改善不良气味及 拓宽药物剂型等,是近年来药剂工作者关注的研究课题) 在提取车间平常的操作中根据经验,我想主要有几点要注意:1.蒸汽不要开太大2.要及时换 桶3.定时要开直接阀翻滚,也要补点水。 我们公司要提取挥发油的品质(追风透骨胶囊的细辛油、藿香正气颗粒中藿香陈皮油、茸 桂补肾口服液的芳香水、复方川贝母片的陈皮油、天王补心液的石菖蒲芳香水、桑菊感冒 颗粒的连翘薄荷油) 提取工艺中要注意的问题 醇沉:水提醇沉淀法(水醇法):先以水为溶媒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再用乙醇沉淀除去杂 质的方法。利用水、乙醇对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溶解度的不同使之分离精制。 (一) 工艺依据:通常含醇量 5060%时淀粉、多糖沉淀。60%或 70%以上,除鞣质、树脂 外,大部分被除掉。 (二) 操作 中药,加水煎 23 次,过滤,滤液浓缩至 1:11:2(ml :g)或相对密度 1.08-1.15, 加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一定要求(5060%,6070%)冷藏(1048 小时) ,滤过。 (三) 影响因素 1.醇沉浓度的选择 一般 45%醇沉可去淀粉、糊精等无效成分, 50%醇沉后制颗粒、片、胶囊较多; 6070% 醇沉制合剂、口服液,澄清度好。5060%、7080%二次醇沉多用在注射液、滴眼液等, 而 6080%的沉淀经丙酮等洗涤后,可得多糖。 2.所用乙醇浓度的选择 根据经验,乙醇的浓度与药液需要达到的乙醇浓度之间差 20%25% 最佳。浓度太低,乙 醇用量大浪费,回收不方便,且沉淀成絮状,难以下沉,效果差;浓度太高,得到的醇提 液较少,沉淀中含有大量的有效物质,且加入高浓度乙醇,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形成大 块沉淀,将有效成分包裹,随沉淀除去。 3.药液浓度 药液浓缩后的相对密度如果太小,由于药液比较稀,形成的沉淀不易聚结,难以下沉,且 浪费乙醇;如相对密度太大,药液因长时间煎煮浓缩,易使苷类、萜类、维生素等成分破 坏,且造成淀粉糊化,醇沉时形成大块,包裹有效成分。 4.药液温度 药液温度高,遇冷的乙醇后,骤冷易聚结成团状沉淀,且沉淀增长很快,防碍了有效物质 的提出,故效果不理想;药液温度低,相对难以导致沉淀聚结,效果最佳。一般浓缩后放 冷至室温。醇沉温度一般 26静置 5.加醇方式 加醇应采用慢加快搅的方法,以使加入的乙醇迅速分散,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形成大块沉 淀。且应按一个方向搅动,以免使药液乳化,不易使沉淀下沉分层。如用来醇沉的乙醇浓 度不等,应按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加入。 3 醇用量的计算 乙醇用量计算公式: C2*(V+X)=C1*X 对同一品种可用回收乙醇作第二次沉淀,注意回收乙醇浓度有变化,一般在 8085%,精 馏达 90%以上,须计算后加入或再补加浓乙醇。 4 冷藏与处理:含醇药液慢慢降至室温时,移至冷库于 510静置冷藏(不能结冰,杂质 易停留在晶格中不易沉淀) 。滤过时,吸取上清夜滤过,下层沉淀慢慢滤过。 6.醇沉是很实用的技术,沉淀会包裹有效成分,增加洗涤可增加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渗漉注意的问题: 1 润湿:把粗粉用少量溶剂湿润,密封放置 2 小时,使药材浸润透尽。干粉就加入渗滤器 然后再加入溶剂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放不出料的情况,干粉在吸湿后会膨胀的,届时你 罐内的物料相当密实,如何放料? 2.装筒:将已润湿的粗粉装入渗漉器中,层层轻压。 3 排气:打开溶剂阀门缓慢加入溶剂,打开渗漉器下部放料阀,用小桶接收流出的溶剂, 待溶剂把药材中的气泡排尽。关闭放料阀,小桶中的溶剂再倒回渗漉器。当液面高出药材 表面 1015cm 左右时,关闭溶剂加料阀门。 4 浸渍:闭盖浸渍 24 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 5 渗漉:打开放料阀阀接收渗漉液,并保持每 kg 药材 3ml/min 的流出速度为宜,同速加入 溶剂,使液面始终保持高出药材表面 1015cm,当流出的漉液几乎无色时,表明已不在 含有效成分,此时渗漉结束。 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 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 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 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 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渗漉法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 集渗漉液。因渗漉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 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故应防止溶剂挥发损失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 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 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 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 ”骆诗文告诉记者:“半 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 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 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 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