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1页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2页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3页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4页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广安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刘伯清 (2014 年 10 月 24 日) : 根据这次督查工作的安排,我现将广安区开展文物保护 工作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广安区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巴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通过多年努力, 现已报请各级政府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3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4 处,文物保护点 382 处。并有馆藏文 物 700 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 300 件。近年来,在省、市文物 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可持续 发展,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文物保护水平得到进一 步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我区文化强 区建设。 二、主要工作 (一)馆藏文物管理工作。对现有的馆藏文物,严格按要 求标准做到科学的登记建卡建档、定期除尘防虫等工作。为 提高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文博信息化建设, 2007 年开展了“文物 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项目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要求,完成了 全部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并荣获广安市“文物调查及 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我们对馆藏 文物的安全常抓不懈,加强对文物库房的铁门、铁柜、铁窗 等基本保护设施的配制外,另增添了监控、消防等设备,完 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 24 小时值班守护,确保了馆藏文物无 一件毁损、丢失或被盗。 (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 1、按照“保 护为主、 抢救第一” 的原则和 “科学论证、规划 先行” 的方 针,我区 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 位规划编制工作。先 后聘请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 究院完成了广安白塔、广安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 规划设计方案和广安白塔地基抢险加固工程方案设计。并 在 2014 年,委托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北方工程设计院研究有 限公司,向国家文物局报请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像的 规划编制、抢险加固和安防工程立项申请,为争取国家资金 支持,解决该两处“ 国保” 文物亟需的修 缮经费,恢复其历史 文化应有的历史文化尊严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正确处理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关系,做好我区 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区文物主管部门与广安文庙权属公 司(宏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磋商,最终就文庙的保护 3 和开发达成了一致意见:区政府因地制宜,缩减文庙保护范 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宏立公司将文庙产权无偿移交政府,并 向区政府支付 300 万元维修保护工作经费,形成了文物保护 与开发利用“共赢” 。 3、根据文物法的要求,我们于 2012 年全面完成了新公 布的 10 处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和 26 处广安区第七 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设立工作,同时更换完善了已破 损的 8 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安设工作。并落实了各文 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制,将文物保护员的补助经费纳入了 各乡镇的财政预算。 4、积极争取资金,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作。2013 年 争取经费 12.48 万元,对冲相寺正殿左梢间垮塌部位进行了 应急抢险维修;2014 年争取经费 4 万元,拟对广安县立高等 小学堂进行日常保养维修。 5、积极争取区上领导支持,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 像、广安文庙、兴国寺大殿 4 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库房房 安防纳入“ 天网” 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安装工程,进入调试 阶段。 (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 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 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 2007 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 第一阶段 工作,于 2008 年 10 月启动了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段 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经费紧张、 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日,徒步深入 每一村组,绝不丢落每一文物线索。在各乡镇、街道和各有 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 2009 年 11 月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工 作。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的 成果。2010 年 1 月,广安区“三普” 实地 调查阶段工作获得了 由省、市三普办专家联合组建的验收小组的高度评价,并顺 利通过了验收。 (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 文物普查之后,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 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 益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时间从 2012 年 10 月开始,到 2016 年 12 月结束,历时 5 年,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完 成了全区国有单位摸底调查和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 调查;二是报请区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 物普查的通知并同时成立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 查领导小组;三是印发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 施方案并向区政府上报经费预算;四是对所有国有单位文物 收藏情况发放调查登记表并加盖公章后收回并进行汇总后 上报;五是加强普查人员专业培训工作。 (五)地下文物发掘。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地下文物的 5 抢救性发掘工作。在东岳乡安子村、城南鑫源街(友谊中学初 中部旁)、化龙乡渡口村、城南育才小学内先后发现墓葬,我 们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清理、发掘墓葬,做好随葬物品的 出土工作,出土文物计 30 余件,现存放在市文物管理所。 (六)文物宣传。文物是历史留下的财富,是广安文明史 的重要实物见证。我们坚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 度,把普法宣传、法律法规学习作为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 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人民群众 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一是加强对基层党政干部的宣传。区 文物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街道,向基层党政干 部职工宣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重要性 认识,进一步明确地方党政对文物保护的属地管理责任。二 是加强对党政机关、生产建设单位的宣传。组织专门力量深 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 式,向其附近的生产建设单位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人员 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保护文物的自觉性,有效避免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三是加强市民群众的宣 传教育。利用“518” 博物馆日、 “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 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举办图片展、设立 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知识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参与保护文物的责 任感和自觉性。2014 年,我区共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10 次,出动宣传人员 120 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 8000 余份, “保 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批文物得到有效 保护。 (七)人才培养。区文物管理所现有在编 2 人,具有专业 技术职称,其中馆员 1 名,技工 1 名,专业技术参差不齐。为 此,我们采取以老带新、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积极加 强职工的业务能力的培训,为我区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提供了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人员编制,并于今 年通过事业单位人员考试为区文管所招录了 1 名专职工作 人员,有效弥补了区划调整后文物保护专业力量的不足。 三、下步工作要点 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从 2012 年 10 月开始,到 2016 年 12 月结束。下阶段区文物部 门在以普查工作为中心,进行普查工作的同时,将积极做好 以下工作:一是做好第七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