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惊人的数据_第1页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惊人的数据_第2页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惊人的数据_第3页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惊人的数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惊人的数据 2007 年 3 月,XXX 举办报告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李俊杰教授讲“科学发展观” 。李教授没有 从正面讲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也没有讲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功劳,而是用一组又一组数据来揭露社会的 矛盾与危机。听了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 关于新农村建设。国际惯例,当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时,城市就应反哺农村。中国官方公布农村 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 625 元以下,而国际通用标准为每天 1 美元以下,即人均年收入 365 美元以下,约合 人民币 2800 元左右,按此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在 1 亿以上。 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 6 倍/FACE。80% 农民子女没钱而不能上大学。重点大学入学新生家庭背景 的比例为,如果每百人中有 1 名农民家庭学生,工人家庭 4 名;党政干部家庭 31.7 名;企业主或高级职员 家庭 22.2 名;科技人员家庭 17.6。 剪刀差。不仅工农业产品有剪刀差,城乡工人工资有 20%以上的剪刀差。 农村土地问题。2005 年底,全国可耕地为 18.37 亿亩,温家宝总理提出可耕地的底线为 18 亿亩,可用 地仅剩下 3700 万亩,而每年占用耕地都在 2000 万亩以上。 占用可耕地的补偿通常以这样的公式为:每亩地 3 年农作物总产量/3单位市价10 年=土地补偿金总 额。如果每亩地 3 年平均产量为 1000 斤稻谷的话,每斤为 1 元计,金额为 1000 元,10 年为 1 万元,这就 是占用农田给予农民的补偿金了,是少得可怜的。占用耕地一项从农民身上掠走的即高达 6 万亿! 征用土地成为各级官员权力寻租的土壤。高价出售土地的受益比例为:农民 6%;政府 20-30%;开发 商 40-50%;乡、村政权 25-30%。 四大腐败领域:征用土地、工程招标、政府采购、买官卖官。 科技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为 70%以上,中国为 3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国家财政对 科技投入占政府财政的比例:发达国家2%;中国为 1.23%。技术对外依靠程度:发达国家 50%。十五期间,上海市工业技术对外依靠程度由 65%上升为 75%。 不可理解的是:中国副部级以上干部规定乘坐的公车为“奥迪” ,这在美国、德国、法国、印度都是不 可思议的。这些国家政府官员用车严格限定为本国生产车。 科技本国创新与依靠国外引进比例:中国 0.08:1;日本 5:1;韩国 8:1。 接受高等教育比例,1996 年韩国为 37%;2005 年中国为 5%。在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发达国家, 接受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 20 年,中国学校学杂费上升了 50 倍。一个普通大学本科四年学杂费为 2.8 万元,相当西部农民 35-40 年的全部收入(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年均收入 625 元) 。 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几乎只能投向占高校总数 3%的重点高校、占中学总数 2%的重点中学。教育 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助长了“择校”风盛行。择校成为权力、金钱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方式,无权、 无钱,很难进重点学校,教育不公平愈演愈烈。 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平台,然而在中国却成为贫富分化的驱动力。 2 发达国家依靠政府财政向教育的投入占全部财政支出的 4-7%。而中国 2004 年仅达到 2.7%。奇怪的是, 政府早在 2000 年就承诺教育投入要逐步提高到 4%,7 年过去,仍在 2%徘徊不前,这是为什么? 到台湾一看,高等教育几乎是普及教育。细问台湾教育界同行,是在蒋经国执政后期,提出“归宪” , 即一切按宪法执行,才使台湾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个宪法就是 1946 年蒋介石制定的那部宪法,也就是 我们称之为“伪宪法”的那部宪法,也就是现在陈水扁要修改的那部宪法。宪法怎么规定的呢?我找到了 那部伪宪法,那里规定,对教育的投入要占中央财政的 16%;地方财政的 25%;县乡财政的 35%。 前年,台湾一位女作家(按:指龙应台) ,为我们查禁 冰点副刊一事,写信给胡锦涛。她是主张统一, 反对台独的。她就提出大陆贫富差距这样大,不解决这个问题统一是很困难的。 资源问题。20 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了 10 倍,但能源矿产品却增加了 43 倍。如果以每增长 1 美元 GDP 付出的能源消耗比较,我国是美国的 4.3 倍、日本的 11.5 倍。 中国经济两大特点:一是对外依附型;二是资源浪费型。 分配不公的问题。邓小平在 1992 年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时讲,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大概要在本世纪 末(指 2000 年),全国多数人实现小康水平之后。邓小平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7 年,我们对这个问题解决得 怎么样了呢?贫富差别越拉越大,政府似乎无能而力。两极分化的问题,从 1985 年开始,已经持续了 20 年。 联合国有一个计算方法,将占总人口 20%的富人与 20%的穷人消费性支出作一个比较,计算的结果: 中国为 10.7:1;美国为 8.4:1;法国为 5.6:1;日本为 3.4:1。北欧国家这一比例之差距更小。 如果以这两个 20%人群的收入来比较,则是基尼系数。0 是绝对平均状况,0.4 是社会失衡的临界点,0.6 是社会动荡的临界点。按 2005 年官方统计,中国为 0.447;美国为 0.408;日本为 0.2。 第三次再分配,即税收。中国 15 万亿银行储蓄存款中,存款总额的 80%是 20%的富人所存;而 80%中、 低收入人群,储蓄存款只占总金额的 20%。另一方面,这占有银行储蓄 80%的 20%富人所缴纳的税金只占 总税收的 10%。所以,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中、低收入人群。这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富人榜。在 400 名富人榜中,有 148 人为房地产开发商。但是在纳税百强中,却没有 1 个房地产开发 商。 在美国,5%的富人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占总额的 55%;5%的穷人缴纳税款只占总额的 4%。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06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20.94 万亿,政府财政收入达 6 万亿。20 年来,GDP 增长 25.8 倍;工资增长 19.9 倍。然而,工资在 GDP 中所占比重却由 17.1%下降为 12.3%。 医疗问题。20 年来,中国人口增加了 3 亿,而医院数量却减少了 1800 多家。医疗资源不仅不足,而且 分布极不平衡,一个北京市拥有三级甲医院 57 家,而很多中等城市连三级乙医院都没有一家,县、乡两级 医疗条件就更差了。 按 1978 年到 2003 年 25 年的统计:医疗及药品费用上涨了 60 倍;GDP 增长 31 倍;工资增长 22.8 倍。 这个比例严重不协调。造成医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为:第一、政府责任。首先是政府对 3 医疗卫生的投入逐年递减,1990 年对医疗投入占财政支出的 9.6%,而 2000 年则减为 4%。据卫生界政协委 员统计,80 年代,政府对各医疗单位财政投入占医院支出的 30%,而 2000 年却降为 8%。 国际卫生组织对中国医疗卫生状况的评价。1975 年,国际卫生组织对中国农村普及合作医疗、防治血 吸虫病、麻疯病及地方病等方面的成绩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总体医疗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排名 21 位。 2001 年国际卫生组织对全球 191 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情况进行了排序,在 191 个国家中,中国排行 144 位。而在“医疗公平性”的排行中,中国排到 188 位,为倒数第 4 名。 在发达国家中,医疗基本上是免费的,而且医疗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 一位领导同志说,中国的医疗改革决不走西方的道路。在政协五次会议上,引起很多委员的强烈不满,在 大会发言中,有的委员抨击这一说法,不走西方的道路,怎么从 21 位退到了 188 位?发言得到热烈的掌声 第二、医院责任。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大处方、高收费,在中国极为普遍。在座各位老同志大多都 是凭“蓝卡”看病的,可能不完全了解医院的情况。据统计,在农村 80%以上的患者有病不治或放弃治疗, 在城市也达到 40-60%。原因只有一个: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 然而,医生的收入却远远高于其它行业。据北京市政协委员统计,北京医生的年均收入是全市各行业平均 水平的 11 倍,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很难想象的。(按:北京市统计局官方资料,2006 年全市城镇单 位职工年均工资为 36097 元。) 第三、流通领域的腐败。2004 年全年,美国政府批准的新药仅 148 种,而中国在这一年批准的新药竟 达到 16000 余种,是美国的一百多倍。从这些数字看,国家药监局的腐败案就决非偶然的了。药监局批准 的新药中,很多并不是新药,老药换个名字就成了新药,售价马上翻几番,甚至几十番。一个普通的阿斯 匹林,换个名字就成了“新药” ,这在中国屡见不鲜。在医药品审批上,权力与金钱的交换成为普遍规律, 而为这样的交易成本埋单的却是普通老百姓。 举几个例子说明药品出厂价和零售价的比较:感康:出厂价 0.8 元,零售价 12-13 元。双迪:出厂价 6 元,零售价 21 元。双歧胶囊:出厂价 8 元,零售价 38 元。这样大的利润空间,全部被流通领域,医 药代表、医药经销商、医药采购人员、处方医生掠夺走了。 根本原因何在?官僚与资本的结合。在中国医疗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又粗又大又黑的利益链,牵一发 而动全身,你动利益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损害链条涉及的各个特殊利益集团。 政府机构恶性膨胀。官员人数:70 年代为 279 万,80 年代为 543 万,1997 年为 800 万,据说去年已增为 850 万。这些官员都是靠纳税人来养活的。官民比:70 年代为 1:67;80 年代为 1:40;90 年代为 1:26。 各级、各种政府机构攀比“提级升格” ,正处单位升副局、正局单位升副部,很多国有企业也跟着升格,副 部级的企业主管比比皆是。提到哪一级,就要享受哪一级待遇,而为此埋单的却是纳税人。据说,在职的 部级干部已经超过 10 万人。 国家行政费开支。人大、政协对财政工作意见的焦点集中在行政费开支庞大上。2006 年,公车费 3000 亿、 招待费(吃喝)2000 亿,出国考察费 2500 亿,加起来是 7500 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1978 年到 2004 年,行 政费用支出增长了 78 倍。1978 年行政费占国家总支出的 4.7%,2003 年则占到了 19%。而 2003 年其它费用 在国家财政中的比例,公用事业的基建投资占 11%;农业投入占 5%;教育投入占 2.7%。与发达国家比较, 美国是行政费支出最多的国家,也只占 9.9%,法国 6.5%,加拿大 7%,日本只占 2.3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数字都不是援引官方发布的,都是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中调查统计的。我一直是搞 前苏联、前东欧、俄罗斯问题研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