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_第1页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_第2页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_第3页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肿瘤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现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级博士 邹玺 摘要:血清药理学近年研究颇多,特别是抗肿瘤中药方面。现将抗肿瘤中 药的研究分别从(1)与中药粗制剂的比较, (2)剂量的探索, (3)抗肿瘤作用 机制的研究三个方面作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 血清药理学 现状 体外实验是中药药理的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其优点是条件可控性 强,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超微、生化、受体、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揭示 药物机理较为深入,重复性好,使用材料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用中 药粗制剂直接加入离体反应体系中进行体外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很多问题。由 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口服后体内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物转化以发挥药效,而且 理化性质复杂,经常造成一些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例如:五、六十年代国 内外用瘤细胞株在体外过筛数千种植物提取物,报道了上百个阳性结果,但用 于体内实验结果大部分为阴性 (1) 。这促使各国学者不断的努力,寻找更好的方 法,1984 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和汉医药学会上,日本学者首次提出给动物 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药理学新方法。1988 年田代真一正 式提出了“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国内直到 90 年代初才开始探索,199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立题,使该研究得以较系统开展。1996 年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将其列为重点项目,着重进行方法学研究 (2) 。此后,血清药理学广泛应 用于肿瘤、心血管、消化、免疫等方面的药理学研究中,并与体外实验所见作 比较,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其推广应用将对提高中药复 方的药理研究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现将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抗肿瘤作 用的国内现状综述如下。 1. 中药粗制剂与含药血清比较: 王力倩等 (3) 首次报道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了苦参、仙鹤草的抗 肿瘤作用。结果发现:仙鹤草、苦参煎剂及含苦参的血清在体外均可明显抑制 S180 细胞的生长,而含仙鹤草血清则无效。说明苦参在体内外确有较强的抗肿 瘤活性,而仙鹤草口服吸收进体内则失去其抗肿瘤活性。这可能与仙鹤草煎剂 中的干扰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动物体内代谢过程及血清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他 们 (4) 还报道了复方仙人球直接给药和含复方仙人球的大鼠血清均能抑制 S180、EAC 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 林秋芳等 (5) 比较了新制抗癌方的煎剂浓缩液和含药血清的实验结果为, 煎剂浓缩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含药血清强,这可能 与某些有效成分未能从消化道吸收或经体内代谢失活有关。 张群豪等 (6) 给移植 S180 肉瘤的 BALB/c 小鼠灌胃灵芝浸膏(GLE),结果 显示 GLE 有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 S180 肉瘤生长的作用。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 把 GLE 直接加到体外培养的 S180 细胞中,结果 GLE 对 S180 细胞无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分析亦未发现有诱导 S180 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然而,按整体实验 的剂量给小鼠灌服 GLE5、10、20g/Kg 连续 10d 后,取其血清加至 S180 细胞体 外培养,结果却发现 3 个剂量组均有显著抑制 S180 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 仪检测也发现有显著诱导 S180 细胞凋亡的作用。而灌胃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则 未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亦不能促其凋亡。 熊鹰等 (7)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并结合 MTT 法,结果表明含中药血清对人 肝癌细胞 Bel-7402 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将 中药制剂直接加入体外培养细胞中,导致培养液混浊不清,细胞培养 24h 后, 台盼蓝染色显示细胞大部分死亡,无法进行指标的检测。 黄育华等 (8) 采用叶下珠液直接加入培养基中和药物血清加入培养基中处 理 Bel-7402 细胞对比观察,细胞生长能力、增殖速度、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减弱, 两法所得结论是一致的。 2. 剂量的探索: 王力倩等 (9) 含喂大剂量(以参考公式:动物给药剂量临床常用量动物 等效剂量系数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计算的剂量)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对 H22 细 胞体外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显示以参考公式计算的给药剂量, 可以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而含喂小剂量(比以参考公式计算的剂量小一倍)苦 参、仙鹤草的血清对 H22 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无显著意义,可见不能达到一定的 血药浓度。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以上述的参考公式计算给药剂量来制备含药血清 具有一定的合理可行性。 张侠等 (10) 实验结果表明含有以益肾健脾活血法制定的中药兔血清三个剂 量组均可明显抑制 BEL-7402 细胞增殖,并且相同时间点高剂量组抑制率高于 低剂量组、相同剂量组长时间点高于短时间点。同时表明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进行抗肿瘤中药体外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戴馨仪等 (11) 以含药血清对 K562 细胞生长的抑制试验亦表明:参桃软肝 丸有抑瘤作用,其抑瘤率随着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朱梅菊等 (12) 研究结果表明,含抗纤灵血清各组均对 HepG2 细胞的体外生 长有抑制作用。并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抑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 3.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何玉军等 (13)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透射 电镜分析技术对中药复方制剂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见中药复方 I 号诱发肿瘤细胞,DNA 裂解成典型的梯状电泳图谱,胞核固缩, 核染色质着边并裂解为碎块;G 0G 1 期细胞减少,产生典型凋亡峰。 杨勤建等 (14) 选用复方“香龙散” ,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成功地诱导了人胃 癌细胞的凋亡,其主要是作用于癌细胞的 DNA 复制期,即 S 期和 G2 期,以 5含药血清浓度处理 24h36h 的阻滞最为明显,从而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分裂 增殖;同时还发现香龙散含药血清持续作用于人胃癌细胞较长时间并未出现明 显的凋亡细胞,而只作用 24h 后再更换无含药血清培养基培养 24h36h,细胞 则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提示香龙散含药血清诱导的人胃癌细胞凋亡与药 物浓度无直接关系。他们 (15) (16) 还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诱导了人肺癌细胞的 凋亡,从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呈现明显的凋亡特征,表明中药化痰散结 方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此后又以含药血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 示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诱导的 SPC-A1 细胞凋亡,与胞内 VAMP/CGMP 的比值 升高有密切关系。 郭振球等 (17) 运用抗癌方药物血清与 HepG2 细胞作用后 P21waf1/Cip1 表 达明显增强,与 CTX 药物血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提示抗癌方药物 血清可提高 HepG2 细胞 P21waf1/Cip1 蛋白表达。由于 P21waf1/Cip1 既能对细 胞周期实行负性调控,又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提高可阻止 癌细胞的恶性增生,从而起到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作用。而且研究结果显示, 中药抗癌方组中癌细胞的形态改变主要为细胞凋亡;而 CTX 组中癌细胞的形态 改变则以坏死为主,空模组与抗癌方组瘤组织中心均见点状坏死,可能是由于 癌细胞增殖活跃,局部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而致细胞缺血缺氧所引起的。 张群豪等 (6) 为了深入探讨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实验发现灵芝浸膏 (GLE)本身无直接抑瘤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GLE 通过口服吸收后,促 进 PMTNF- mRNA、脾细胞 INF-mRNA 的表达。刺激诱导机体产生 TNF- 和 INF-,进而达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陈孝银 (18) 等证实含琼玉膏和 DDP 的联合组药物血清诱发肺腺癌细胞株 GLC-82 凋亡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化疗组药物血清,说明琼玉膏可增加化疗药物 DDP 对瘤细胞凋亡作用的敏感性。 熊鹰等 (19) 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含药血清可产生肝癌细胞凋亡的典型形 态学改变,进一步阐明了其抗癌机制。 叶春玲 (20) 等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HL-60 细胞进行 研究,观察到中华眼镜蛇毒兔血清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 蒋振明等 (21) 采用 Wistar 大鼠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到张镜人治疗胃癌的 经验方中扶正方药与祛邪方药或两者结合组方对胃癌细胞的凋亡与死亡有一定 作用。 臧运华等 (22) (23) 以相当于 2 倍临床剂量砒霜尾静脉注射大鼠,其血清能 显著降低 K562 细胞的 Bcl -2 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减少 Bcl- 2 对凋亡的抑制作 用,诱导细胞凋亡发生。而且砒霜能使 K562 细胞膜流动性增高, G0 -G1 期细胞 百分数减少,S 期细胞百分数增加,并具有诱导 K562 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药抗癌新药药效学研究如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必将提高新药研究的质 量。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制剂,只有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证明有效的药物,才 能说明该药物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体外同样的药理效应 (3) 。血清药理学是一种很 有发展前景的新的药理实验方法,它为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提高 了体外实验的可信性与可靠性,并使以前无法进行的研究成为可能,从而开辟 了中药药理研究的新纪元。它将对中药药理学或药效学研究以及临床药理学研 究的深入起促进作用,将加速中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崔晓兰,贺玉琢,高英杰,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思路中药血清药理 学,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4):239,250 (2)王宁生,雷燕,刘平,杨奎,关于血清药理学的若干思考,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1999;19(5):263-266 (3)王力倩,余上才,李仪奎,李悦,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苦参、 仙鹤草的抗肿瘤作用,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5) ;19-21 (4)王力倩,金若敏,孙峥嵘,沈玉茹,陈长勋,复方仙人球对肿瘤细胞 体外生长影响的实验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4:44-46 (5)林秋芳,朱梅菊,郭振球,张红,新制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HePG2) 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2):6-7 (6)张群豪,於东晖,林志彬,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灵芝浸膏 GLE 的 抗肿瘤作用机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3):210-213 (7)熊鹰,孔小云,陈如山,刘新民,金庆文,复方犀黄丸含药血清体外 抗癌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4):122-123 (8)黄育华,张建军,晏雪生,彭慎安,王伯祥,叶下珠对人肝癌细胞株 Be17402 诱导分化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0;2(1):10-12 (9)王力倩,李仪奎,符胜光,付惠娣,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探索,中药 药理研究与临床,1997;13(3):29-31 (10)张侠,陈信义,王沛,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益肾健脾活血法对 BEL- 7402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用肿瘤杂志,1999;14(2):87-89 (11)戴馨仪,陈林香,周岱翰,陈雪馨,陈瑶,参桃软肝丸对荷瘤动物 抑瘤与免疫的实验研究,中国肿瘤,2001;10(7):426-428 (12)朱梅菊,郭振球,抗纤灵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生长 抑制作用,中草药,2001;32(10):905-907 (13)何玉军,苏安英,柴锡庆,周双俊,悦随士,门金娥,用血清药理 学方法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综合临床医学, 1998;14(1):30-31 (14)杨勤建,雷良蔚,潘希雄,李波,郑从义,中药复方香龙散(含药 血清)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43-45 (15)杨勤建,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北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2(5):70-72 (16)杨勤建,陈振发,雷良蔚,吴先哲,黄冬生,乔明,化痰散结方对 人肺癌 SPC-A1 细胞内 CAMP、CGMP 浓度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5(1):17-19 (17)郭振球,朱梅菊,郭绶衡,周小舟,陈新宇,肖长江,贺运河,新 制抗癌方对实验性肝癌抑癌基因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 20(4): 1-5 (18)陈孝银,沈强,琼玉膏对肺腺癌细胞珠 GLC82 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 影响,中成药,2000;22(10):712-714 (19)熊鹰,孔小云,陈如山,金庆文,刘新民,犀黄丸(含药血清)对人 肝癌细胞凋亡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2):82-84 (20)叶春玲,张海伟,罗英儒,任先达,郑佩娥,刘建军,李红良,中 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