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1页
新五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2页
新五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3页
新五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4页
新五年级语文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 组 名 自主 学习 1.正确大声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 探究 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 难写的字有: 难读的字有: 形近字有: 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我来闯关: 1、洛( )矶 瓦( ) 废( ) ( )抖 ( )炸 ( )乱 2、解释词语:昔日 、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3、课文讲述了( )发生在( )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 )历尽艰辛,经过小时的挖掘,终于( )的感人的故 事 梳理 拓展 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知识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熟读课文、写会生字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2 组 名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正确流利的大声读课文。 2、 勾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和儿子外貌、 语言、动作的句子 并大声朗读。 3、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仔细品读相关 段落。 合作 探究 1、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 抖的说, 应该高兴才对。 2、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 作,勾画出来, 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3、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 们来评一评。 4、编排课本剧。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不论发生什 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梳理 拓展 1.收集有关的课文读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和描写母爱的课文 秋天的怀念 2.诵读古诗游子吟表达母爱的古诗。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3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18 慈母情深 组 名 课型 阅读 课时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 能具体分析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感受母亲的品质。 2 初步理解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所起的作 用。 学习重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感受母亲的伟大,懂得感激热爱自己 的母亲: 课前 准备 、搜集有关母亲的诗句、歌曲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学法指导: 从母亲工作的环境以及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入手,结合 写作背景,了解母亲的辛苦,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和希望。通过朗 读文中句子感受母爱的伟大。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词语,想象画面。 ( )的噪声 ( )的脊 背 ( )的口罩 ( )的眼 神 ( )的毛票 ( )的手 指 、 合作 探究 质疑“我挺高兴她爱看书的!”感受母亲的深深情怀 1质疑 2从母亲的语言中感受母亲支持我读书 3通过联系母亲工作环境和挣钱辛劳感受母亲支持读书的 不容易,来领悟慈母深情。 预设一:七八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预设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 亲 为什么每句话后面都带上“我的母亲”? 为什么简单的转身动作却让人感受如此漫长? 为什么母亲的口罩是褐色的? 预设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 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通过自学,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 (2)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 2、我会完成以下练习。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 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 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钱跑了出去。 3、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读一读。 梳理 拓展 、随文练笔,诉说真情 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大人了!作者心里会想什么? 2、欣赏冰心纸船-寄母亲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资源学案 自我评价: 5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学会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 誊写、湿润、 一篇、出版、谨 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 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 准备 有关文本的资料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一、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 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默读全文,并用“ ”划出母亲评价的 语句。用 “”划出父亲评价的语 句、 合作 探究 一、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 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三、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 诗,母 亲的评价是什么? 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 ?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能读通句子了!() 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 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搂 住 自 豪 慈 祥 谨 慎 位 置 出 版 歧 途 糟 糕 誊 写 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用简单的几句 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最渴望的爱是 ,因为 梳理 拓展 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书写生字词 自我评价: 7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2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 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 表达方式。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 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学习重难点 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课前 准备 相关课件、导学单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我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 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爱。 合作 探究 1、体会母亲、父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如此不同,读一读 114 自然段, 划出描写父母的评价的句子并把它读好。 预设句一: (1) 指导读好母亲说的话。 (2) 同学们,我们读句子还要注意抓住一些词语去体会 人物当时的内心,这两个句子你都关注到了哪些词,从中有体会 到了什么? 预设句二: (1)让学生按照学习前一句的方法读好并抓住一些来谈读后 的体会。 (2)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听了这样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样的 感觉?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可是满怀希望 等着父亲的赞扬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作者少年时代和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 1后来巴德自己是怎样看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 两种极端的评价的呢? 预设 1: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 力量,这种爱的力 (1)同学们,你现在就是巴德,请你把你对父母的理解告诉 大家吧(指导学生把这段话读好) (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很感激也的父母,理解了 父母对他的爱) 3、假如你就是巴迪,请你帮助他完成获奖感言,并请同学到讲 台上来交流,下面的同学客串巴迪的父母进行现场的采访。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 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 )里。 (得意洋洋)( )( )( ) ( )(醒悟) 2、 “精彩极了”是母亲 的爱,它像 “糟糕透了”是父亲 的爱,它像 3、当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你的爸爸、妈妈各是怎么说的? 又各是怎么做的?想好后,把它们写下来。 梳理 拓展 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 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9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0*学会看病 组 名 课型 阅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掌握 11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词典理解“ 打蔫儿、残 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 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 让他独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 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 爱。 课前 准备 相关课件、导学单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字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合作 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面对生病的孩子妈妈是怎么做的?(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 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 变化。 ) (2)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3)、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那么,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找出来写在下面 展示 交流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 达标 检测 1.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母亲的感情变化 是: (作出决定)( )( )( )(勇气回升 ) 2.我从母亲的语言和心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 , 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梳理 拓展 教师就本课内容设计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11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 透、销毁 、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 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 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 课文的脉络。 课前 准备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 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 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 1860 年遭到英法联军疯 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 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 14 个生词,如: 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合作 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 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 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A、根据 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陵园,它由 组成, 许多小园分布在 三面。 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 ,还有 , 园林艺术有 ,还有 说明圆明园是 ,漫步 圆明园中,有如 ,仿佛 。 B、 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 反问句。 梳理 拓展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13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2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 灭的经过。 2、激发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对侵略者的仇恨情感,从而增 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运用搜集 资料帮助理解学习课文。 学习重难点 。1、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圆明园当年 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 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课前 准备 圆明园文化资料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 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合作 探究 1、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 园的宏伟壮观? 2、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 了它建筑风格。 3、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 受呢?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 什么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呢? 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 1 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 了什么? 2 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 两个“不可估量 ”说 明了什么呢?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A、课 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 、 ,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 。表达了作者 对我国古代文化 之情。 B、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读一 读课文,再用你的笔来写一些 读后的心情。 圆明园曾经辉煌: 。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 C、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 废墟旁边,你会说: 梳理 拓展 课文的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 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15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英勇形像。 课前 准备 五壮士的英勇形像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了解故事的内容。 合作 探究 1. 多读几遍文章,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把生字词写下来) 日寇 龙王庙 任务 葛振林 大吼 满腔怒火 抡圈 绷紧 全神贯注 崎岖 横七竖八 尸体 棋盘陀 悬崖绝壁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嗖 屹立 眺望 仇恨 叽里呱 啦 昂首挺胸 共产党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几部分,并用小标题的形 式概括出来。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 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在 ,人物有。 2. 我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 时期,八路 军某部七连六班的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英勇杀敌,最后把 敌人引 顶峰,英勇的故事,表现了五 壮士热爱、热爱、仇恨 、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课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分别写了哪几部分的内 容,并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知道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 接受任务( )( )( )跳 下悬崖 梳理 拓展 说说自己知道的英雄形象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书写本课生字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17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2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划出课文 2、3、4、6 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 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 词语标 注在书上。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学习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语言、 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课前 准备 五壮士的英勇形像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 划出课文 2、3、4、6 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 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 词语标注在书上。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合作 探究 1.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 上是“壮士”? 2. 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 先用 “”勾出带点字的读音, 读了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再读读。 嗖(su shu)的一声 斩钉截(ji ji)铁 绷(bng bng)得紧紧 大吼(hu ku)一声 2、选一选,填一填 陆续 继续 相继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 ( )向紧跟在身后 的敌人射击。 班长马宝玉第一个 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 )从悬崖往下跳。 站立 挺立 屹立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部 队远去的方向。 一棵小松树 迎着寒风( )在山坡上。 3、填适当的词。 ( )的山路 ( )地瞄准敌人 ( )的力气 ( )地躺着尸体 ( )的怒火 ( )地完成任务 ( )的喜悦 ( )地打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 )山河 全神( )注 居高( )下 斩钉( )铁 横七( )八 昂首( )胸 5、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 ( ) )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 )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 )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6、这些都是表示看的词语,你 还能想出几个来吗?和小伙伴表 演表演,相互猜猜,一定很有趣。 如:眺望 、俯视 你也来写几个: 7、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我们不妨可以仿照写一写,你 会发现“原来我也会写 这样 棒的句子!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 样, 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 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仿写: 梳理 拓展 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19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组 名 课型 阅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学习重难点 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 对祖国的爱。 课前 准备 台湾“光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 年日本侵略朝鲜并 向中国挑衅引发“ 中日甲午 战争”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 于 1895 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 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 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 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 台湾人民,直到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从文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收集有关台湾的一些资料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 祖国的爱。 合作 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 爱中国”,谈谈自己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A、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 “”表 示出来。 台湾“光复” 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ng zhng)新学习 祖国的文字。 接着,他先用闽(m ng m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 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 z)葛(g g)亮,有郑成 功,还有孙中山。 B、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 情”,有些短 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 )地握手 ( )的敬意 ( )地朗读 ( )的情景 ( )的民族精神 ( )的爱国情谊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 C、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 梳理 拓展 1、推荐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2、听一听鼓浪屿之歌、 我的中国心这些歌曲。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21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组 名 课型 阅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 5 个生字新词。 2、我能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3、我能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从诗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那份爱国热情。 课前 准备 紫 荆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 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 6 米,重 70 吨,用青铜铸造,金光闪闪,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 会展中心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香港的历史 香港(包 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 年英国发 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 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 香港岛。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英国迫使 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 1898 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 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 ) ,租期 99 年,1997 年 6 月 30 日期满。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 度”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的构想。根据 1984 年中英联合声 明,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归还给了中国,并设特别行政区。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再搜集的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诗歌。 3、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合作 探究 1、想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2、朗读诗歌勾画出作者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并谈谈自己的 体会。 3、紫荆花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说紫荆“扎根在深深大地上?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诗题最后一分钟指 前的“一 分钟” ,全诗抒发了作者在这一刻的 心情。 2、我们比赛背一背诗歌。 3、这首诗歌让我感受到: 梳理 拓展 1、看一看有关香港的图片资料、历史资料、更加了解香港。 2、唱一唱七子之歌 。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23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5 七律 长征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我能认识并会写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闲、细浪” 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意。 学习重难点 我能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诗意。 课前 准备 七律 诗体名,七言律诗的 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 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 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 规要对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 诗共 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利用各种途径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利用各种记忆生字新词的方法,熟 记本课生字新词 。 3、采用查字、词典结合课后注释的方法理解诗的内容。 合作 探究 1、在小组内朗读全诗,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发音。说说 你对诗歌 的体会(可以是质疑,可以是点滴的体会,也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在小组内共同理解词语从而理解诗句。 3、师生共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我会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2、我会改错。 3、我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万水千山: 等闲: 五岭: 逶迤: 细浪: 磅礴: 梳理 拓展 读读同步阅读中的毛泽东的诗词四首。或者自己收集到的有关 毛泽东的诗词。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25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5 七律 长征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2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在诵读中进 一步体会红 军的战斗豪情。 2、我能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 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难点 我能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再次记忆本课生字新词,特 别是易错的字词。 2、理解诗中重点诗句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律诗,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句,在 诵读中进一步体会红军的战斗 豪情。 合作 探究 1、在小组内比赛朗诵全诗,并推 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谈谈朗诵 的技巧。 2、从那些诗句中深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 的“不怕难”,并说说你的体会。 3、有感情朗诵诗句,理解诗句,体会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并用自己的话 写出诗句的意思。 2、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梳理 拓展 再读读所搜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27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6 开国大典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1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 读写“典礼、委员、协 商、外宾 、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 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从课文的学习中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 课文挂图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 2、利用各种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合作 探究 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勾画出场面描写的句子, 说说你的体会 展示 交流 就探究题展示 达标 检测 1、书写词语 典礼、委员、 协商、外 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 宣告、 欢呼、肃立、沼泽、嗓音、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默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写排比句: 全场 30 万人,为_而_;为 _而 _;为_而_。 梳理 拓展 读读同步阅读中的我是中国人 看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图片资料 自我 总结 今天我学会了( ) 作业 布置 、语文练习册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29 代家学区 五 年级 语文 科上册学单 课题 26 开国大典 组 名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 2 课时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2、我能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 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 伟大 意义。 3、我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课前 准备 课文挂图 环节 具 体 内 容 自主 学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来感受毛泽东的 伟人风采,人民群众爱党爱 国的热情。 2、勾画细读场面描写的句子,看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