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_第1页
南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_第2页
南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_第3页
南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_第4页
南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公共选修课选课注意事项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和“公能”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学校已对 我校公共选修课程平台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将现有公共选修课进行模块划分。我校 公共选修课程现划分为四个模块:1.自然科学与技术;2.人文科学;3.社会科学; 4.艺术、体育与实践(具体课程目录参见教务处网站-“公共选修课”栏目) 。 按学校要求: 一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选课人数少于 20 人一般不开课。 二. 从 2011 级学生开始,本科生(不含双辅修学生)应当按照学校公共选修课 程四个模块的课程目录,各模块最低选修 2 学分课程,学生应选修本专业以外教师 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学分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三. 从 2011 年开始学校开设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课程目录见下表) 。文化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分别属于公共选修课程四个模块,该课程建设周期为两年,鼓励 学生选修核心课程,并积极参与课程学生评教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2 序号 所在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职 称 课程所属模块 1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文化 * 顾 沛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科研方法论 * 张伟刚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3 物理科学学院 物理与社会发展 宋 峰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4 化学学院 化学与社会 杨光明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5 化学学院 化学史话 邱晓航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6 生命科学学院 基础生命科学导论 张金红 教 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7 医学院 医学与人类健康 李玉皓 副教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8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海洋与人类文明 冯剑丰 副教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保护概论 吴 婧 副教授 自然科学与技术 10 文学院 现代中国文学名篇导读 李润霞 副教授 人文科学 11 历史学院 世界文明史导论 陈志强 教 授 人文科学 12 历史学院 中国文明史导论 王利华 教 授 人文科学 13 历史学院 中国王朝兴衰史论 刘 敏 教 授 人文科学 14 历史学院 中华国学 张荣明 教 授 人文科学 15 哲学院 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概论 张晓芒 教 授 人文科学 16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民俗学导论 黄旭涛 副教授 人文科学 17 公共英语教学部 圣经与西方文化 李 霞 副教授 人文科学 18 经济学院 中国对外贸易与世界贸易组织 苑 涛 副教授 社会科学 19 文学院 京剧与戏曲文化 陶慕宁 教 授 艺术、体育与实 践 20 文学院 艺术导论 杨 岚 教 授 艺术、体育与实践 21 汉语言文化学院 中华传统艺术 刘 佳 副教授 艺术、体育与实 践 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分类目录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序号 开课学院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1 数学科学学院 顾沛 等 数学文化(国 家级精品课)* 2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张伟刚 等 科研方法论(国家级 精品课)* 3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张伟刚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冯剑丰 等 海洋与人类文明* 5 化学学院 杨光明 等 化学与社会* 6 化学学院 杨光明 等 化学与社会概要 7 物理科学学院 宋锋 等 物理与社会发展* 8 生命科学学院 张金红 等 基础生命科学导论* 9 医学院 李玉皓 等 医学与人类健康* 10 化学学院 邱晓航 化学史话* 1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婧 环 境保护概论* 12 数学科学学院 向兵 并行计算程序设计 13 数学科学学院 胡刚 数学建模 14 化学学院 乔园园 化学软件应用 15 化学学院 乔园园 化学的多元应用 16 化学学院 陈志来 计算机安全技术 17 化学学院 张更辉 新兴技术的风 险评估与伦理学 18 化学学院 刘冲 网站开发技术 19 化学学院 王维 软物质导论 20 化学学院 邱晓航 生活中的化学实践 2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南林 邵超 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2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卜欣欣 环境科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2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肖羽堂 环境安全 2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春光 环境与健康 25 医学院 倪虹 急救与灾难应变 26 医学院 倪虹 日常急救技术 27 医学院 张京玲 疾病与用药 28 医学院 张京玲 关注体质养生 29 医学院 刘文 人体部分器官结构与保护 30 医学院 沈啸洪 重要疾 病的病因与预防 31 校医院 严铁毅 心身保健 32 生命科学学院 魏东盛 微生物与人类 33 生命科学学院 张金红 等 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 34 生命科学学院 古松 自然地理学 35 生命科学学院 古松 全球变化生态学 36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敖建平 奇妙的材料世界 37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张毅 电子材料导论 38 退休 赵守珍 飞速崛起的薄膜产业 39 退休 霍玉华 神奇的超导世界概论 40 物理科学学院 赵春红 物理演示实验 4 41 物理科学学院 张天浩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42 药学院 李弟灶 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43 药学院 李弟灶 活性多肽与药物开发 44 药学院 金金 中药方剂学 45 药学院 李汀 百年诺贝尔 46 药学院 郭宇 药物发现简史 47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林初建 网络技术 48 退休 赵晓俊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概论 49 退休 苏宜 天文学概论(理科生选) 50 退休 苏宜 宇宙掠影(文科生选) 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聂庆华 经典统计学与 MATLAB 应用 5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单国强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5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楚春礼 典型环境事件与对策 54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郭天勇 Matlab 基础与应用技术 55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陈晨 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 56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赵宏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5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墨 生态文 明建设 58 生命科学学院 宋存江 生物技术导论 59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敖建平 新能源概论 二、人文科学 序号 开课学院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1 文学院 李润霞 等 现代中国文学名篇导读* 2 历史学院 王利华 等 中国文 明史* 3 历史学院 陈志强 等 世界文明史* 4 外国语学院 索金梅 西方文学经典* 5 历史学院 张荣明 中华国 学* 6 历史学院 刘敏 等 中国王朝兴衰史论* 7 哲学院 张晓芒 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 8 哲学院 李继东 逻辑学与生活 9 公共英语教学部 李霞 圣经与西方文化* 10 公共英语教学部 魏芳 实用英语语音训练 11 公共英语教学部 张凤华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12 公共英语教学部 李洁 英语国家文化 13 公共英语教学部 唐磊 思辨式英文写作 14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黄旭涛 民俗学导论* 15 文学院 卢燕新 唐诗欣赏 16 文学院 王力 西方文学欣赏 17 文学院 王力 欧美 文学 18 文学院 杨岚 情感哲学与情感教育 19 文学院 杨岚 文化美学与文化批评 20 文学院 杨岚 西方美学研究 21 文学院 杨岚 东方美学专题 22 文学院 何洪禄 中国音乐赏析 23 文学院 李莉 西方音乐史 24 公共英语教学部 秦妍 英语修辞赏析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25 公共英语教学部 卢玉卿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26 公共英语教学部 崔晓红 圣经导读 27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杨春华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 28 哲学院 卢兴 儒学导论 29 哲学院 田立刚 逻辑学概论 30 哲学院 张晓芒 逻辑学概论 31 哲学院 王建军 西方哲学史(康德专题) 32 历史学院 薛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33 历史学院 朱彦民 中国书法史 34 历史学院 董国辉 发展中国家概论 35 历史学院 李宪堂 中国政治思想史 36 历史学院 朱洪斌 近代国学大师的风采与学术 37 历史学院 陈德弟 中国古籍知识与学术文化 38 历史学院 付成双 加拿大史 39 历史学院 夏炎 唐宋文明 40 历史学院 付成双 美国史 41 历史学院 郑玮 基督教史 42 历史学院 敖堃 古典诗词与古代社会 43 历史学院 敖堃 国学 经典导读 44 历史学院 敖堃 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 45 历史学院 敖堃 国学导论 46 历史学院 崔岩 中国史学与社会 47 历史学院 李晶 出土文献与传统文化 48 历史学院 丁见民 北美西部开发史 49 历史学院 邓丽兰 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50 历史学院 叶民 古代罗马史 51 历史学院 张传勇 中国风俗史 52 历史学院 丁见民 英国现代化历程 53 历史学院 李永胜 中国近代外交史 54 历史学院 李永胜 中华民国外交史 55 历史学院 党超 秦汉社会文明 56 历史学院 王薇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 57 历史学院 王薇 中国文化史 58 历史学院 毛立坤 中国近现代对外贸易史 59 历史学院 潘芳 拉丁美洲文明史 6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汪先全 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当代思考 6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张健 毛泽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62 外国语学院 许力 俄语入门 63 退休 朴龙玉 韩国 语入门 64 外国语学院 朴龙玉 实用韩国语 65 退休 王德恒 中国造神简史 66 退休 王德恒 中国 造神史话 6 67 退休 傅善增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68 退休 陆广训 对联研 究与创作 69 退休 马俊迈 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 70 历史学院 李来容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 71 文学院 杨传庆 唐宋词赏析 72 哲学院 阎孟伟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 73 外国语学院 许力 俄语提高 74 外国语学院 杨玉平 初级法语 75 外国语学院 杨玉平 中级法语 76 历史学院 高艳林 中朝关系史 77 公共英语教学部 贺权宁 圣经文学鉴赏 78 公共英语教学部 简悦 美国掠影 79 公共英语教学部 程梅 欧洲城市文化与文学 80 哲学院 张敬川 佛教文化概论 三、社会科学 序号 开课学院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1 经济学院 苑涛 中国对外贸 易与世界贸易组织* 2 经济学院 张伯伟 等 领略经济学 3 公共英语教学部 肖云 商务英语(BEC 中级) 4 公共英语教学部 窦瑞金 职场英语 5 公共英语教学部 刘萍 幸福课堂 6 公共英语教学部 孙新泉 国际贸易实务与商务英语谈判 7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郝亚明 调查问卷设计及初步分析 8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徐振伟 英美关系概论 9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徐振伟 美国崛起之路 10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陈浩 应用社会心理学 11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郭大水 问卷抽样调查案例分析 12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陈钟林 服务学习 13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李霞 管理心理与实务 14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姚琦 社会心理学 15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阎梁 国际经济与国际安全 16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赵聚军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17 哲学院 王中田 经济伦理学 18 哲学院 王中田 企业文化与伦理 19 商学院 卿志琼 情绪管理与幸福经济学 20 商学院 郝臣 股市入门 21 商学院 张苏 运筹与管理 22 商学院 吕峰 管理思想史 23 商学院 张伶 积极心理学 24 商学院 石鉴 电子商务与网络创新 25 商学院 张耀伟 银行管理 26 商学院 赵伟 企业的社会责任 27 旅游与服务学院 范清 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 28 旅游与服务学院 李晨曦 人际传播与沟通 29 旅游与服务学院 杜炜 导游英语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30 旅游与服务学院 刘定军 休闲经济管理 31 旅游与服务学院 孙超 旅游度假村经营管理 32 旅游与服务学院 王庆娟 人力资源管理 33 旅游与服务学院 喻晓航 非营利组织管理 34 旅游与服务学院 喻晓航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35 旅游与服务学院 陈家刚 旅游地理学概论 36 旅游与服务学院 易志斌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 37 旅游与服务学院 喻晓航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38 旅游与服务学院 黄晶 旅游学概论 39 经济学院 黄春媛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实战 40 法学院 孙建 国际商法 41 法学院 阎愚 外国经典法学案例赏析 42 法学院 丁开元 法和经济学 43 法学院 李悦 走进心理学 44 法学院 李悦 人际交 往心理学 45 泰达学院 楚义芳 财经热点英语 46 泰达学院 车建国 6 管理理念与基本原理概论 47 组织部 杨克欣 等 中国共产党基础知识 48 学生工作部 陈予 情绪管理 49 学生工作部 袁辛 电影中的人类心理 50 学生工作部 袁辛 人格心理学 51 学生工作部 袁辛 大学男生 52 学生工作部 袁辛 大学女生 53 学生工作部 袁辛 大学生活导航 54 高等教育研究所 茹宁 欧美著名大学选介 55 高等教育研究所 茹宁 世界 著名大学 56 宣传部 赖鸿杰 新媒体与当代传播 57 图书馆 张蒂 信息素养与信息资源检索 58 退休 关立军 现代国际商务礼仪 59 退休 关立军 现代 商务文案策划 60 退休 关立军 现代商务礼仪 61 退休 王德恒 经济谍报与工商竞争情报 62 退休 林和坤 当代国际关系 63 退休 李汝良 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 64 经济学院 张俊山 马克思资本论概论 65 旅游与服务学院 陈增祥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 66 旅游与服务学院 王庆娟 组织行为学 67 旅游与服务学院 李中 服务管理概论 68 旅游与服务学院 邱玮 旅游地产概论 69 旅游与服务学院 于海波 旅游公共管理 70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袁同凯 文化人类学导论 71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刘骥 婚姻与家庭 8 72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 常健 等 人权基本知识与素养 73 公共英语教学部 孙新泉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流 74 公共英语教学部 梁伟 汉英笔译实务 75 法学院 李悦 心理学与生活 76 高等教育研究所 熊耕 美国大学与社会 77 经济学院 李秀芳 保险与社会生活 78 旅游与服务学院 陈晔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管理 79 旅游与服务学院 李中 品牌管理概论 80 软件学院 王斌辉 交互设计概论 81 商学院 张苏 现代管理科学方法 8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张健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概论 8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张健 毛泽 东的领导方法 84 旅游与服务学院 于海波 文化地理学 85 法学院 赵正群 等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 86 经济学院 耿作石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87 保卫处 杨庆山 等 大学 生安全教育 四、艺术、体育与实践 序号 开课学院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1 文学院 陶慕宁 京剧与戏曲文化* 2 汉语言文化学院 刘佳 等 中华传统艺术* 3 文学院 杨岚 艺术导论* 4 文学院 王红 服饰美学与服装设计 5 文学院 王红 服饰美学 6 文学院 王红 女性行 为艺术 7 文学院 坂井宗晴 日本茶道与文化 8 文学院 徐文 西方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 9 文学院 徐文 钢琴艺术 300 年 10 文学院 孟超美 合唱与指挥 11 文学院 孟超美 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 12 文学院 孟超美 中外著名歌剧赏析 13 文学院 常晓静 中国音乐鉴赏 14 文学院 岳英放 中国音乐鉴赏 15 文学院 岳英放 外国音乐鉴赏 16 文学院 岳英放 音乐基础知识与视唱 17 文学院 何洪禄 二胡入门与提高 18 文学院 何洪禄 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与欣赏 19 文学院 涂俊 高级影视编辑 20 文学院 陈倩 钢琴名作欣赏 21 文学院 陈倩 音乐剧赏析 22 文学院 陈倩 经典音乐剧欣赏 23 文学院 陈倩 流行 音乐鉴赏 24 文学院 葛毓 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赏析 25 文学院 葛毓 形体训练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26 文学院 马春靓 舞蹈赏析 27 文学院 马春靓 现代舞表演与创作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28 退休 许祥麟 京剧与中国传统文化 29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史广顺 辩论修养 30 军事理论教研室 艾跃进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31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关青 电视片的编导与制作 32 退休 罗德荣 电影精品解读 33 退休 罗德荣 爱情佳作赏析 34 外聘教师 杨树山 漫画艺术概论 35 外聘教师 杨树山 漫画艺 术欣赏与创作 36 退休 石俊生 中国竹笛吹奏入门 37 退休 石俊生 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与欣赏 38 学生工作部 刘月波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9 学生工作部 计景成 大学生创业 基础 40 南开大学团委 刘振 等 大学生社会实践 41 卫生院 严铁毅 等 健康教育 42 卫生院 严铁毅 大学生心身保健 43 体育教学部 高谊 女子防身 44 体育教学部 高谊 女子防身术 45 体育教学部 张惠欣 等 跆拳道 46 体育教学部 高谊 等 散打 47 体育教学部 商思源 中国象棋 48 体育教学部 刘慧青 等 体育舞蹈 49 体育教学部 冯永丽 交谊舞 50 体育教学部 张富强 游泳 51 体育教学部 霍焰 等 游泳 52 体育教学部 孙士剑 男生健美 53 体育教学部 游江波 排球 54 体育教学部 游江波 等 排球 55 体育教学部 杨明 羽毛球 56 体育教学部 杨明 等 羽毛球 57 体育教学部 孙国柱 游泳 58 体育教学部 毛芝海 男生篮球、女生篮球 59 体育教学部 王来东 篮球 60 体育教学部 毛芝海 男生网球、女生网球 61 体育教学部 王玉友 男生乒乓球、女生乒乓球 62 体育教学部 杜晶 等 乒乓球 63 体育教学部 杨兰 健美操 64 体育教学部 郭岺 游泳 65 体育教学部 张丽 排球 66 体育教学部 高宝华 五人制足球 67 体育教学部 曹红娟 太极拳 68 体育教学部 曹红娟 瑜伽 69 文学院 陈倩 影视剧音乐研究 10 70 文学院 石俊生 葫芦丝演奏 71 文学院 石俊生 葫芦丝演奏与 提高 72 文学院 马春靓 中外经典舞蹈作品鉴赏 73 文学院 马春靓 爵士舞表演 74 公共英语教学部 梁伟 高级英语测试进阶 75 文学院 刘运峰 书法与篆刻 76 旅游与服务学院 李中 就业与创业实训 77 泰达学院 秦剑 创业与创 新管理 注:标*号的课程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核心建设课程 修订日期:2013 年 7 月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 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 中文名称:数学文化 英文名称:Mathematical culture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顾沛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数学文化”选修课希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组织教学的思路是:第一,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等为载体,介 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第二,涉及的数学知识不要过深,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 收获;第三,开阔眼界,纵横兼顾,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要有所介绍。 课程努力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本课程 2007 年被 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课程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顾沛:数学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邓东皋等:数学与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3、方延明:数学文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郑毓信等:数学文化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张楚廷:数学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G.Polya:Mathematical Discovery 。 考试要求: 不少于 3000 字的“读书报告”占 40%,半开卷的期末考试占 60% 。 任课教师简介: 顾沛,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顾沛现在的科研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Yang-Baxter方程的集值解与群上的亚同态” ,一个是“唯一析因的伪欧氏环” 。 顾沛 2003 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负责的“抽象代数”课程和“数学文化”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作为带头 人的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 开课单位: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中文名称:科研方法论 英文名称: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张伟刚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在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过程中,科研素养是本科阶段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引导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基本 的科研方法,受到规范的科研训练,掌握必备的科研技能,使他们在科研素质方面具有强的优势,对在未来的国内乃至国际竞争 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研方法论”课程基本构架由三个主要模块和一个辅助模块构成,体系创新,特色鲜明,在同类课程中开设早,基础好, 受众广,质量高。课程通过系统的科研方法讲解,提供大量的科研实例,结合课程网站教学,教法灵活,学以致用,对大学生掌 握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 年 1 月, “科研方法论”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任选课;2008 年 12 月,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2008 年 7 月,成为 首批国家级“科学素质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核心课程之一;2009 年 11 月,被评为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2010 年 3 月被评为天 津市精品课;2010 年 5 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敏于思辨,成于方略。学习科研方法的目的,在于应用科研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和 效率以及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张伟刚:科研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 张伟刚:科研方法论(第2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伟刚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3.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 4. 栾玉广: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5. 袁 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 6. 宗占国:现代科学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李建珊:科研方法概览,科学出版社,2002。 8. 柴雅凌:网络文献检索,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9. Wikipedia:History of scientific method,From Encyclopedia,2010。 10. 课程网站:Scientific research,From Encyclopedia,2010。 考试要求: 课程成绩由以下 4 个部分综合评定:考勤与提问20%,课堂作业15%,随堂考试25%,课程大作业40%。 任课教师简介: 张伟刚,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激光杂志常务编委, Chinese Physics Letter特约评审; 中国光学学 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OECC / COIN 2004 和 ICOCN2010国际学术会议TPCM。 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20 多年, 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 10 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各 1 项以及“优秀青年科技 人才”称号。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160 多篇,被 SCI、EI、ISTP 收录 100 多篇。发表专著及教材 4 部,获国家发明 及实用新型专利 10 多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和教革立项 8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省部级教学优秀成 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 30 多篇。国家级“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骨干成员, 南 开大学科学素质核心课程“科研方法论”负责人。 开课单位: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中文名称: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张伟刚 职 称:教 授 课程简介: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本科阶段的重要任务,而通过有效地学习和科研实践,从中获得科研方法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研究能 力,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科研基本知识,掌握 典型科研方法和研究技能,了解并掌握典型的科研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科研领域尽快入门。同时,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开阔眼界,提高科学素养,为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建立了课程网站,提供免费课件并配有大量教学和科研实例;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以致用。敏于思辨,成于方略。 学习的目的在于了解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促进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创新 能力的提高,在未来的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张伟刚:科研方法导论 ,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张伟刚:科研方法论(第 2 版 )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出版社,1979。 3、栾玉广: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柴雅凌:网络文献检索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6、课程网站:“Scientific research”,From Encyclopedia,2010。 7、Wikipedia :“History of scientific method”,From Encyclopedia,2010。 考试要求: 课程成绩按百分计,并由以下三部分综合评定:听课出勤占 20%,课堂讨论占 20%,结课考试占 60%。 任课教师简介: 张伟刚,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激光杂志常务编委, Chinese Physics Letter特约评审; 中国光学学会光 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OECC / COIN 2004 和 ICOCN2010国际学术会议TPCM。 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近 30 年, 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十几项;获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各 1 项以及“ 优秀青年科技人 才”称号。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160 多篇,被 SCI、EI、ISTP 收录 100 多篇。发表专著及教材 5 部,获国家发明及实 用新型专利 20 多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和教革立项 10 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省部级教学优秀成 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 30 多篇。国家级“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骨干成员, 南开大 学科学素质核心课程“科研方法论 ”负责人。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文名称:海洋与人类文明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冯剑丰、朱琳 职 称:副教授、教授 课程简介: 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面宽泛,涉及到地质、天文、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方 面的内容。本课程力求通俗易懂,以适合各种背景的学生。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海洋科学中主要学科的基本知识,对 海洋的基本特征有所认识,清楚海洋系统的基本功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包括海洋 科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了解海洋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冯士筰、李凤歧、李少菁主编: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 1、姚泊主编:海洋环境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沈国英编著:海洋生态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02。 3、相建海主编:海洋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3。 4、周秋麟译:科学分类手册海洋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5、叶安乐:物理海洋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考试要求: 本课程共计 13 章,34 学时(讲授 32 学时,考试 2 学时) 。考试方式为笔试(开卷) 。平时作业成绩占 40%,考试成绩占 60%。 任课教师简介: 冯剑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 朱琳,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 开课单位:化学学院 中文名称:化学与社会 英文名称:Chemistry and Society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杨光明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有人说化学:中心科学 ,也有人说爱情是一种化学反应 。 化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周公度教授在书中进行了回答,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更是用一首诙谐幽默的歌唱出了: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为了你,化学为了我;你我的消化系 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你我的喜怒哀乐是化学神出鬼没,记忆和思维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化学不 能不火! 本课程面 向 不 同 专 业 方 向 的 同 学 , 特 别 是 非 化 学 专 业 的 同 学 。 围绕身边的化学 ,将文 、 史 、 哲 、 教 、 艺 , 经 、 管 、 法 、 军 , 理 、 工 、 农 、 医 等 全部 13 个学科门类与化学大渗透 , 贯穿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过程,结 合社会热点,解析如何从化学的角度看世界?从中体会化学的神奇 、 化学的魔力和无处不在的化学 ,正确理解化 学与社会的关系,现化学超入门 。以便结合各自的不同专业兴趣、生活现实,拓宽视野,兴利除弊,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 社会生活品质。 本课程是国家首批(2011 年)立项建设视频公开课。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杨光明:化学与社会 (讲义) 。 参考书: 1. 美.段连运 译:化学与社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唐有祺:化学与社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孟长功:化学与社会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 方明建、郑旭煦:化学与社会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 张胜义、陈祥迎、杨捷: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6. 吴旦:化学与现代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2。 考试要求: 提问、答问、建议(10)+小测试(30)+专题读书报告(30)+交流研讨(30)。 任课教师简介: 杨光明,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讲精品课综合化学实验和国家级立项建设精 品视频公开课化学与社会 ;获多项国家、部、市、校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多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一百 多篇,其中 SCI 收录 70 多篇。 14 开课单位:化学学院 中文名称 化学与社会概要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杨光明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化学学科是一门古老而实用的学科,无论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还是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广泛的 促进作用。在当今,化学学科衍生出来的与能源、材料、农业、医药、环境、生命、健康生活以及国防建设相关的交叉学科,影 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本课程将以翔实的文字与大量的图片,结合生命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食品医药化学和 日用化学等交叉学科,跟踪社会热点化学问题,介绍化学学科的广泛应用。该课程既可以作文科学生拓宽自然知识视域之用,也 可以为理科学生确立今后科研方向提供一些启发。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杨光明:化学与社会 (讲义) 。 参考书: 1.美.段连运 译:化学与社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唐有祺:化学与社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孟长功:化学与社会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方明建、郑旭煦:化学与社会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张胜义、陈祥迎、杨捷: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要求: 结课论文(50%)+出勤(20%)+讨论报告(30%) 。 任课教师简介: 杨光明,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讲“综合化学实验” ,获多项国家、部、市、校级 教学成果奖;承担多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一百多篇,其中 SCI 收录 60 多篇。 开课单位:物理科学学院 中文名称:物理与社会发展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宋锋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面向文科学生,在中学物理基础上,掌握物理学的主要进展和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知道物理思维模式,了解物 理理论的基本结构和实验技术。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外,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讲量子力学中普朗克常数和 量子现象的时候,在介绍完黑体辐射物理现象、及经验公式后,告知学生,经典理论公式无法解释实验现象,出现了问题,这时 候,普朗克是怎么分析的,怎么解决的,其他科学家是怎么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的,把当时这些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大家。在讲物理知识的时候,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为什么打雷时不能站在大树下,提升学 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素养水平,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课程主要特色:(1)贯彻通识教育原则,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为目的的大学文科物理课程,不仅讲授知识, 更注重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博导教授上课,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教学时 注重把科研中的实践和生活中的实例带入课堂来解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 任课教师简介: 课程负责人:宋锋,博士,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指导本科创新:2004年起每年指导1-2个本科创新小组;并指导2个国家创新小组。获得学校特等奖、两次天津市挑战杯特 等奖、两次国家挑战杯二等奖。本人获得天津市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获得教学表彰与奖励: -2010 年,宝钢教育基金会奖教金优秀奖 -2009 年,天津市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天津市挑战杯特等奖,全国挑战杯二等奖) -2008 年,南开大学教学名师 南开大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公共选修课手册 注:以上内容为公共选修课程信息介绍,内容摘自任课教师提交的开课申请表,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课程要求以 任课教师课堂公布为准。 -2007 年,天津市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天津市挑战杯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国家挑战杯二等奖一项) -2007、2008 年,首届和第二届南开大学“良师益友”奖(由学生投票选举) -2006 年,南开大学金乔奖教金特等奖 课程教学团队: 喻纯旭 男 教授 理论物理 量子力学 张天浩 男 教授 生物物理 光学电磁学 禹宣伊 女 副教授 凝聚态物理 力学热学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中文名称:基础生命科学导论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Biological Sciences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张金红 等 职 称:教授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为全校非生物类本科生所开设的科学素质课,内容简练、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基础与前沿并重。 以生物同一、遗传和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人口增长和人类文明引起的几大危机为切入点,进行 专题性质的讲授。内容体现基础知识的普及性、趣味性和热点问题的关注性。通过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进展、重大成果讲科技 背景和重要科技事件,通过人物讲科技素养、科学精神与科学家人格魅力。 内容涉及生命的物质基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因和基因工程、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体内的信息 传递和动物的行为、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比病毒还小的生物、多莉羊带来的挑战、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和环境保护、生 命起源和进化。非生物专业本科生通过学习,在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生命科学的研究对于全人类生 存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科学研究思路的通用性(了解前人研究工作的进展,提出假说,设计并制定研究路线,选择合适的材料 和方法,得出结果);充分感受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 讲授内容特色:为突出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素质教育,对讲授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优化组合,以生 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热点问题为切 入点,进行专题性质的讲授。讲授内容体现基础知识普及性、趣味性和热点问题的关注性。通过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讲重 大成果,通过重大成果讲科技背景和重要科技事件,通过科研突破讲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人物,通过人物讲科技素养、科学精神 与科学家的人。 授课内容及计划学时:第 1 章 绪论(2 学时) ;第 2 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 学时) ;第 3 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2 学时) ; 第 4 章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 学时) ;第 5 章 从基因到基因工程(2 学时) ;第 6 章 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2 学 时) ;第 7 章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2 学时) ;第 8 章 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2 学时) ;第 9 章 能够传染致病的蛋白质粒 子普列昂(2 学时) ; 第 10 章 多莉羊带来的挑战与困惑(2 学时) ;第 11 章 生物的多样性(3 学时) ;第 12 章 生态和环 境保护(2 学时) ; 第 13 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2 学时) ;第 14 章 动物的行为(2 学时) ;自然博物馆参观(4 学时) ;考 试(2 学时)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书: 1、宋思扬: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湘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翟中和、王喜忠: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沈萍: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胡玉佳:现代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考试要求: 平时成绩( 40 )开卷考试( 60 ) 。 任课教师简介: 课程负责人:张金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1、主讲课程 1)主讲“普通生物学”,专业必修。 (生科/环科院) 2)主讲全校共选课“基础生命科学” 。 (全校本科生) 3)主持并承担全校共选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 。 4)主持生科院选修课“生物科学综合实验” 。 2、实践性教学 1)本科生毕业论文:平均 2 人/年,共 50 余名;开放实验:1 人/年,已 11 届。 2)负责生科院本科生“百项工程”创新项目,连续 7 届;指导 5 项,1 项/年。 16 3)组织生科院选修课“生命科学前沿知识” ,6 届/500 余人。 4)指导硕士研究生:18 名(已毕业并获学位 15 人,其中 3 人为校级优秀论文) 3、主持教学研究课题(质量工程和教学研究重点项目) 1)质量工程 2 项,申报并全面主持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基础生命科学”课程组为顾培教授领衔的国家级科学 素质教育系列课成员, 2) 教学研究项目 2 项 “大学本科科技创新实验与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天津市重点教改项目子项(2008- 2009 年) ; “生物医药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探索”天津市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急需人才重大研究立项,主持(2008-2010 年) 。 教学团队: 张金红 女 教授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主讲及课负责人 蔡峻 男 副教授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 刘巍 男 副教授 动物学 实验主讲、辅导 白艳玲 女 教授 遗传学 实验主讲、辅导 牛淑敏 女 教授 微生物学 实验主讲、辅导 赵立青 女 教授 生物化学 实验设计讲义编写 刘燕强 男 教授 动物生物学 实验设计讲义编写 朱晔荣 女 副教授 植物学 实验主讲、辅导 江莎 女 副教授 植物学 实验主讲、辅导 李登文 女 副教授 生物化学 实验主讲、辅导 赵忠芳 女 副教授 动物学 实验主讲、辅导 石雪芹 女 实验师 实验中心 实验辅助 开课单位: 医学院 中文名称:医学与人类健康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类别: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李玉皓 等 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