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计工作规范_第1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_第2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_第3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_第4页
基层统计工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1 济源市统计专业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 济源市劳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一)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 一、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150五、统计资料的提供、发布100 1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劳动统计人员501.建立统计资料发布制度30 2指定劳动统计负责人30 2.重要统计资料经市统计局审核同意 后,方能对外提供和发布 70 3统计人员经过统计业务培训,持 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40六、统计档案150 4按时参加统计专业知识培训,熟 悉并掌握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 项规定 301.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30 二、原始记录1002.设置统计资料档案室或档案柜30 1劳动统计的原始记录采用纸介 质或电子计算机磁介质进行登记, 凭证齐全、记录真实、完整 70 3.一切原始记录、凭证、统计台账、 报表、统计分析资料等(包括纸介质 和磁介质)应分别立卷归档、分类保 存 40 2.原始记录分门别类装订成册30 4.统计资料由统计人员管理,统计人员 岗位变动,应办理统计资料交接手续,做 到统计资料完整 30 三、统计台账1005.严格遵守保密制度20 1.根据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设置相关 台账,历史、进度统计台账齐全 50七、统计信息化建设150 2.统计台账格式规范,填写认真,计 量正确,与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 表相关指标相衔接 30 1.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计 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70 3.建立统计台账的使用、保管、交 接、归档制度 20 2.统计人员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完成 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等工作 30 四、统计报表150 3.实行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实现网上 直报 50 1.按劳动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报送各 种报表 50八、统计法执行情况100 2.如实填报,数出一门,相关指标与 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数字相衔接 50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100 2 3.上报的统计报表有签名;印章齐 全;字迹清楚;指标填报完整 50 济源市贸易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二)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 一、统计人员和统计工作制度200 2.统计指标填写完整,表内指标之间 无逻辑性差错、无趋势性错误,计量 单位应用正确 50 1.明确有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 人 20 3.上报统计报表,要有报表签名;印 章齐全;字迹清楚;指标填报完整 40 2.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 兼职统计人员 50五、统计资料的提供、发布50 3.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301.建立统计资料发布制度10 4.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进行 统计分析能力 20 2.重要统计资料经市统计局审核同意 后,方能对外提供和发布 40 5.按时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会 议和年报工作会议。 30六、统计资料整理和归档150 6.各项职责任务明确,规章制度健 全 501.有明确的统计资料档案管理责任人20 二、统计原始记录100 2.统计资料整理齐全,实行档案化管 理。做到纸介质统计资料整理整齐, 卷内有目录,卷外有索引,分类清楚, 查阅方便 100 1.原始记录采用纸介质和电子计算 机磁介质进行登记,凭证齐全、 记录真实、完整 70 3.磁介质统计资料归集整理齐全,有 备份、有明确标注 30 2.纸介质原始记录分门别类装订成 册 30七、统计信息化建设200 三、统计台账100 1.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及 打印机等设备。 100 1.建立健全历史台账和进度统计台 账 50 2.统计人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 及时完成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等工作 50 2.统计台账要与原始记录或基层报 表相互衔接一致,登录及时、完 整、全面 30 3.实行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实现网 上直报 50 3.建立健全电子台账20八、统计法执行情况50 四、统计报表150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50 3 1.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按时报 送各种统计报表 60 4 济源市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三) 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统计工作要求内容标准分 一、统计机构和负责人100 3.统计台账格式规范,填写认真,计 量正确 30 1.依法设置统计机构50 4.与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相关指 标相衔接 20 2.指定统计负责人30六、统计报表120 3.统计负责人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20 1.按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报送各种报 表 30 二、统计人员100 2.如实填报,数出一门,相关指标与 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数字相衔接 60 1.配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20 3.上报的统计报表规范、印章齐全, 手续完整,字迹工整 30 2.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30七、统计数字质量检查100 3.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熟悉并掌握工 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 301.制定数据质量检查制度20 4.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的能力 202.每年两次统计数据质量自查和检查80 三、企业领导的统计行为80八、统计法执行情况100 1.有一名厂长(经理)主管统计工作。 40一年内无统计违法记录100 2.领导重视支持统计工作,主管领导 了解掌握本单位统计工作情况 20九、统计自动化100 3.执行统计法和有关规定201.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微机设备40 四、统计原始记录1002.统计人员用微机完成统计报表40 1.统一管理、统一编号、格式规范、 完整配套 30 3.全国联网直报企业和全省重点工业 企业经济信息直报单位应具备联网传 输条件并设置电子邮件信箱 20 2.满足统计、会计、业务三大核算的 需要,数据相互衔接 30十、统计资料的管理100 3.填写规范,记录真实、完整,计量 正确,签名齐全 401.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20 五、统计台账1002.设置统计资料档案室或档案柜30 1.根据现行工业统计制度设置相关台 账 30 3.装订成册、统一编号、统一封面、 分卷管理、分类保管和归档 50 2.历史、进度统计台账齐全20 5 济源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四) 考核内容评 分 标 准标准分 总 分1000 一、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保障措施400 统计机构 单独设置统计机构的得 50 分,其他部门代管的得 40 分,没有部 门管理或管理部门不明确的不得分。 50 1.有明确的负责人得 20 分,否则不得分。20 2.负责人切实负责日常统计工作的得 20 分,否则不得分。20 统 计 负责人 3.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得 6-10 分,否则不得分。10 1.有专职统计人员得 50 分,是兼职人员得 40 分。50 2.有统计资格证的得 50 分,否则不得分。50 统计 工作 人员3.依据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和计算机水平进行打分,生疏的不得分。100 1.了解和执行统计法及有关法规得 10 分,支持统计人员依法 履行统计职责得 10 分,了解统计工作流程和主要数据来源的得 10 分。 30 2.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有办公桌椅 5 分、档案柜 5 分、有微机 10 分、微机能上网 10 分、有打印机 5 分、必要的办公用品和耗材 5 分。 40 企业 领导 统计 职责 3.保证安排的统计人员素质的得 10 分;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统计人员连续从事统计工作 2 年及以上的得 20 分,不足 2 年的得 10 分。 30 二、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报送和保存的基本要求500 1.有企业证照、工程建设批文等基本情况复印件的 10 分,有统计 负责人的技术职称证的 10 分,有统计人员的统计资格证 复印件的 10 分。 30 2.房地产开发制度中的完成投资情况报表与工程部门形象进度数据 相一致的 20 分,资金来源和财务报表要财务部门数据相一致的 20 分,销售情况报表与销售部门的销售情况相一致的 20 分。(每错 一笔扣 1 分,扣完为止。) 60 原始 记录 设置 3.原始记录的填写字迹清晰的 10 分,数据修改规范的 10 分,计量 单位标准的 10 分(金额用万元、面积用平方米),有原始记录时 间的 10 分,有填报人或负责人签名(章)的 20 分。(每错一笔 或少一笔的扣 1 分,扣完为止。) 60 6 考核内容评 分 标 准标准分 1报表的及时性(包括网络传输报表):纸介质报表没有迟报的 50 分,每次报表迟报一小时扣 5 分,扣完为止,迟报时间超过一 天的本次考核验收不予通过。网络传输报表没有迟报的 30 分,全 年迟报两次及以上的本次考核验收不予通过。 80 2报表的准确性(包括网络传输报表):每错一笔扣 1 分,扣完 为止。 80 统计 报表 填报 3报表的规范性:上报的纸介质报表签章齐全的 10 分,字迹清 晰的 5 分,填写报出日期的 5 分,报表中差错数据更改规范的 5 分,如果通过网络传送报表,在报送电子报表的同时,做好电子 报表备份的 5 分,打印纸介质报表保存和使用的 10 分。(每错一 笔或少一笔的扣 1 分,扣完为止。) 40 1.原始记录台账:装订规范的 10 分,原始记录完整的 40 分。50 2.统计报表台账:装订规范的 10 分,统计报表完整的 40 分。(缺 少一个月的统计报表扣 2 分,扣完为止。) 50 3.统计工作台账: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指标解释 10 分,网上报送 操作手册 10 分,其他统计工作文件、说明、要求等 10 分。 30 统计 台账 建立 4.有电子统计报表台账的 20 分。(缺少一个月的统计报表扣 2 分, 扣完为止。) 20 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100 1.统计工作检查:企业建立统计检查制度的 6 分,实施统计检查 (依统计检查纪录为准)的 14 分。 20 统计 工作 检查 2.检查记录:有统计检查记录的 5 分,写明检查时间 2 分、被检查 部门 2 分、检查事项 2 分、参加人员 2 分、存在问题 3 分、处理 意见 2 分、负责人签名(章)2 分。 20 1.统计工作的衔接:统计人员因出差、病事假等原因没有影响统计 数据收集、汇总和报送的 20 分。(依据每月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 性情况打分。) 20 2.统计工作的交接:统计人员因岗位调离,统计工作交接比较好的 20 分。(依据统计台账交接情况打分。) 20 日常 统计 工作 管理 3.统计资料的管理:历史统计台账归档完整的 5 分,装订规范并附 有目录卷号的 5 分,有历史电子台账的 5 分,有专用档案柜保管 的 5 分。 20 7 济源市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五) 项目工作标准代码扣分标准标准分 合 计00 1000 1.设置有承担综合统计职能 的机构。 11 无机构扣 25 分;有机构但无文 件可查扣 10 分。 25 2.有专用统计办公室、计算 机办公设备和统计资料存放 设施。 12 无专用统计办公室扣 20 分;办 公设备不齐备扣 5 分;无计算 机扣 20 分。 50 3.有保证统计工作需要的专 用经费。 13 财政收入 300 万元以下的统计 经费不足 1 万元的、300 万元以 上的统计经费不足 2 万元的扣 10 分;统计人员差旅费不能及 时报销的扣 10 分。 20 4.建立有辖区内完善的基层 统计调查单位联系名册。 14 无辖区内基层统计调查单位名 册扣 10 分;缺项、不健全或不 及时更新的扣 5 分。 10 一 统 计 机 构 设 置 及 工 作 条 件 (130 分) 5.各项职责任务明确,规章 制度健全。 15 岗位职责、资料搜集、提供服 务、微机管理、档案与资料交 接等制度每少一项扣 5 分。 25 1.明确有统计工作分管领导 和负责人。 21 未明确分管领导扣 10 分;无统 计负责人扣 10 分。 20 2.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 (地区 GDP10 亿元以上不 少于 4 名、5-10 亿元不少于 3 名、5 亿元以下不少于 2 名)统计人员。 22 无专职统计人员扣 20 分;不按 标准配备统计人员,以所缺比 例乘于 30 扣分。 50 3.统计人员持有统计从业 资格证。 23 以无证上岗者所占全部人员比 例扣分。 20 4.具备统计业务知识,熟悉 并掌握从事专业统计报表制 度中的各项规定。 24 不熟悉统计业务知识扣 5 分, 不熟悉统计制度 5 扣分。 20 5.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和进行统计分析能力。 25 不具备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 1 人扣 5 分;季、年度无统计分 析报告 1 人扣 5 分。 20 二 统 计 人 员 (150 分) 6.各村、企业及统计调查单 位等有承担统计任务的人员。26 没有统计人员的调查单位 1 个 扣 2 分。 20 8 项目工作标准代码扣分标准标准分 1.及时接受和领取上级政府 统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31 不及时领取统计任务 1 次扣 5 分,缺席会议 1 次扣 5 分。 25 2.及时将工作任务向领导汇 报。 32不及时汇报 1 次扣 2 分。5 3.及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 责任明确。 33 没有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扣 3 分, 责任不明确扣 2 分。 5 4.组织实施。34 85 (1)基本单位调查和名录 库的动态维护。 341 45 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 3411 没有建立名录库扣 10 分;名录 库多或少 1 个单位扣 5 分。 10 进行年度基本单位调查 或核查; 3412 没有核查扣 10 分。差错一处扣 1 分 10 上报新增减单位材料完整、 准确并有增减原因说明; 3413 不完整或不准确一处扣 2 分, 无增减原因说明扣 3 分。 5 及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 3414更新不及时扣 5 分。5 新增减单位有备案;3415新增减单位无备案扣 5 分。5 无不符合条件单位进入名 录库,不重不漏。 3416 不够条件的进入名录库一个扣 5 分,有重复、遗漏 1 个扣 2 分。10 (2)召开相关统计工作会 议,贯彻新修订的统计报表 制度。 342 没有召开贯彻新修订的统计报 表制度会议的扣 10 分。 10 (3)及时培训和讲解统计业 务知识和报表填报方法。 343没有培训讲解扣 5 分。5 (4)实行统计报表责任人 制度。 344 没有实行统计报表责任人制度 的扣 5 分。 5 (5)组织相关统计人员参 会,缺会补课有记录可查。 345 无参会人员记录扣 2 分,无缺 会补课记录扣 3 分。 5 (6)起报单位领取统计报 表及时,并有记录。 346 无记录扣 10 分。记录不全 1 次 扣 5 分。 10 三 受 领 与 布 置 统 计 工 作 任 务 (120 分) (7)有工作计划、有年度 总结。 347 无工作计划扣 2 分,无年度总 结扣 3 分。 5 9 项目工作标准代码扣分标准标准分 1.符合收集和采集时间规定 要求。 41 每发生一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扣 5 分。 50 2.及时记录收集和采集情况。42少记录 1 次扣 2 分。30 3.收集和采集齐全,不齐全 的要有正当原因文字说明。 43 无正当原因文字说明的少一个 单位扣 5 分。 50 4.对拒报、迟报的有催报记 录,对统计数据有异常变化 的有说明、有报告、有记录、 有存档。 44每缺少一例扣 5 分。30 5.报表指标数据和签章填写 规范完整。 45不规范不完整 1 处扣 2 分。20 6.统计人员无代替统计调查 单位填报报表数据现象。 46代填 1 次扣 10 分。30 四 数 据 采 集 (230 分) 7.各项原始记录收集齐全, 按要求装订保管。 47 不齐全少一个单位扣 5 分;装 订不规范一处扣 2 分。 20 1.对基层统计报表和综合统 计报表的审核情况有记录及 说明。 51 无记录扣 5 分;无说明扣 5 分。 10 2.审核后的基层统计报表。52 30 (1)指标填写完整;521遗漏 1 处扣 1 分。5 (2)表内指标之间无逻辑 性差错、无趋势性错误; 522 逻辑性差错 1 处扣 1 分;趋势 性错误 1 处扣 5 分。 10 (3)计量单位应用正确;523 计量单位不正确发现1 处扣2 分。 5 (4)数据资料配套完整;524数据资料少一种扣 2 分。5 (5)对异常数据要及时查 询、核实并要求答复,统 计报表审核查询记录卡填 写完整。 525 无查询核实记录扣 2 分;不完 整扣 1 分;缺 1 个月扣 1 分。 5 3.汇总表指标数据之间没有 逻辑性差错、结构合理,汇 总数据没有趋势性错误。 53 指标数据之间有逻辑性差错 1 处扣 5 分;汇总数据有趋势性 错误 1 处扣 10 分。 20 4.综合统计报表。54 30 五 数 据 审 核 与 处 理 (150 分) (1)表内各种平衡关系计 算准确,逻辑审核通过; 541差错 1 处扣 2 分。10 10 项目工作标准代码扣分标准标准分 (2)与有关报表相关指标 相衔接; 542不衔接 1 处扣 2 分。5 (3)同一指标纵向对比, 上升或下降幅度过大,必须 查明原因且有说明; 543 无查明原因扣 2 分;无说明扣 3 分。 5 (4)对下列情况有查询、 有说明。增减趋势与宏观经 济形势不符;月度、年度间 增减速度不衔接的;产值、 产品产量增减过大的;相关 指标数量或增减幅度相差过 多的。 544 无查询扣 5 分;无说明扣 5 分。 10 5.计算机使用。55未使用计算机的扣 20 分。20 (1)按要求使用计算机进 行统计数据处理; 551未按要求 1 个表种扣 5 分。10 (2)统计数据机、表一致。 552 机、表数据不一致 1 处差错扣 1 分。 10 6.建立健全统计台账。56 30 (1)建立健全历史台账和 进度统计台账; 561 无历史台账扣 5 分;无进度台 账扣 5 分;台账建立不符合要 求一处扣 1 分。 15 (2)统计台账的登录与审 核后的原始记录或基层报表 相互衔接一致,登录及时、 完整、全面。 562 登录不一致、不及时、不完整 1 处扣 2 分。 15 五 数 据 审 核 与 处 理 (150 分) 7.建立健全电子台账。571 处不符合要求扣 2 分。10 1.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来源 于原始记录或基层报表,主 要指标数据由统计台账过录。 61 上报报表数据无原始记录 1 例 扣 10 分,没有基层报表 1 例扣 10 分;主要指标数据不是由统 计台账过录一笔数据扣 5 分。 30 2.实行统计报表审核报送流 程卡制度,签章齐全。 62 不实行流程卡扣 20 分;流程卡 签章不齐全 1 处扣 5 分。 20 3.主要指标数据及报表审核 情况有文字说明。 63缺一个表种文字说明扣 5 分。10 4.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做到 及时、完整、准确。 64 迟报 1 次扣 10 分;1 处差错扣 5 分。 20 六 统 计 数 据 上 报 与 查 询 订 正 5.按要求进行网络传输统计 报表数据。 65 不按要求使用网络上报扣 20 分。 20 11 项目工作标准代码扣分标准标准分 (120 分) 6.查询订正期内,报表直接 责任人对查询订正内容核查 清楚、及时答复。 66 查询或答复不及时 1 次扣 5 分。 20 1.数据提供。71 30 (1)按上级政府统计部门 审核认定的统计数据进行提 供和使用; 711 未按认定的统计数据进行提供 和使用,一个指标扣 1 分。 10 (2)按要求向有关方面提 供统计数据与信息; 712不按要求提供 1 次扣 1 分。5 (3)无提供错误信息造成 不良影响事例发生; 713提供错误信息 1 次扣 5 分。5 (4)无泄露被调查者单项 资料和个人及家庭隐私、统 计调查单位商业秘密行为。 714有泄露行为 1 次扣 10 分。10 2.统计资料开发利用。72 30 (1)为党政领导和社会服 务,有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721无综合分析扣 20 分。 20 七 数 据 提 供 与 开 发 利 用 (60 分) (2)有针对当地经济特点 和热点、难点、焦点的专题 分析。 722 无专题分析扣 10 分;少开展 1 次专题分析扣 2 分。 10 1.有明确的统计资料档案管 理责任人。 81未明确责任人扣 10 分。10 2.统计资料整理齐全,实行 档案化管理。做到纸介质统 计资料装订整齐,卷内有目 录,卷外有索引,分类清楚, 查阅方便。 82 统计资料每缺一种扣 5 分。无 卷内目录扣 5 分;卷外无索引 扣 5 分;装订不整齐、分类不 清、查阅不方便,一处扣 2 分。 20 八 统 计 资 料 整 理 和 归 档 (40 分) 3.磁介质统计资料归集整理 齐全,有备份、有明确标注。83 缺一种扣 2 分;无备份扣 10 分, 一种未明确标注扣 1 分。 10 12 济源市建筑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六) 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标准分 总分 1000 分 一、组织机构和统计负责人 100 分 1.企业设置或指定统计机构 企业设置统计机构(30 分)、指定统计机构 (20 分)。 30 分 2.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 明确统计负责人(20 分),实行总统计师或 主任统计师负责制(20 分)。 40 分 3.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职责企业明确统计负责人职责(30 分)。30 分 二、统计人员 100 分 1.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 员 企业综合统计部门配备专职统计人员(20 分) 、配备兼职统计人员(10 分),专业部门配 备专职统计人员(10 分)、配备兼职统计人 员(5 分)。 30 分 2.企业统计人员持统计从业 资格证书上岗 企业 50%以上统计人员持证上岗(15 分)、 50%以下(10 分)。 15 分 3.企业统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统 计报表制度规定 企业统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统计报表的指标涵义 (5 分)、口径范围(5 分)、计算方法(5 分)、资料来源(5 分)、指标之间的关系 (5 分)等。 25 分 4.企业统计人员具有使用计算 机处理数据的能力 企业统计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 (10 分)。 10 分 5.企业明确统计人员职责 企业明确综合统计人员职责(15 分)、明确 专业统计人员职责(5 分)。 20 分 三、企业领导的统计行为 50 分 1.企业明确一名经理主管统计 工作 企业明确一名经理主管统计工作(10 分)。10 分 2.统计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连续两年以上(20 分) 、两年以下(15 分)。 20 分 3.企业领导了解本企业统计资 料主要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了解数据来源(10 分)、了解计算方法(10 分)。 20 分 四、原始记录 150 分 1.企业必须建立的基本原始记 录: 9 种基本原始记录,设置未使用者不得分,使 用在二年以上得满分,二年以下得标准分的 50%。 60 分 13 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标准分 (1)施工任务单 5 分 (2)工程合同书 5 分 (3)开(竣)工报告单 5 分 (4)单位工程产值核算记录 20 分 (5)工程变更通知单 5 分 (6)安全生产记录 5 分 (7)从业人员考勤记录 5 分 (8)机械台班台时记录 5 分 (9)质量验收记录 5 分 2.原始记录按照标准计量单位 和计算方法、认真及时填写, 并有填写人、负责人签名。 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填报错误每笔扣 1 分,填 写不认真、及时扣 2 分,无填写人、负责人签 名扣 2 分。 80 分 3.原始记录的传递原始记录的传递流程清晰明确(10 分)。10 分 五、统计台账 150 分 1.企业统计台账必须统一管理、 统一编号、统一下发,台账种 类统一登记造册; 台账管理做到四个“统一”(10 分),指标设置 合理、登记及时(10 分)。 20 分 2.企业建立的基本台账有: 设置 6 种基本台账并正常使用,按标准分得分。 130 分 (1)企业历年经济技术指标 台账 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建筑业总产值、施工面积、 竣工面积、利润总额、税金、资产总计、固定 资产、流动资产、机械设备台数、机械设备原 值与净值等。年度为自企业成立以来。 30 分 (2)分公司单位工程完成产 值进度统计台账 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填报错误每笔扣 1 分,填 写不认真、及时扣 2 分,无填写人、负责人签 名扣 2 分,下同。 50 分 (3)全部从业人员数分类统 计台账 20 分 (4)主要材料消耗台账 10 分 (5)机械设备统计台账 10 分 14 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标准分 (6)附属工业产品产量产值 月度台账 10 分 六、统计报表 200 分 1.按要求及时上报规定的各种 报表,并应有填表人签字、实 际报出日期,经统计负责人审 核、企业领导签字后,加盖企 业公章 按规定日期上报报表(10 分),迟报 1 次扣 2 分,各种签字、盖章手续齐全(包括企业内 部报表)(6 分)。缺签字、盖章的报表(4 分),每张扣 1 分。 20 分 2.准确填报各种统计指标 准确填报各种指标、口径或方法,每笔错误扣 1 分。 150 分 3.企业所填报的内部报表,由 公司综合统计部门统一编号下 发,各业务部门不得任意下发, 基层单位有权拒绝填报无表号 的非法报表 内部报表做到统一编号(3 分),每张未编号 的报表扣 2 分,直至扣完为止,无内部报表的 不得分。 30 分 七、统计数据质量检查 50 分 1.企业建立有数字质量检查制 度 建立有检查制度,明确检查范围、内容、时间 与次数得(10 分)。 10 分 2.每次检查有检查记录记录详细、真实得(15 分)。15 分 3.接受政府部门数字质量检查 接受检查时提供的报表、台账、原始记录齐全 得(15 分)。 15 分 八、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50 分 1.按规定办理统计单位登记按规定办理了统计单位登记。10 分 2.虚报、瞒报统计资料情况 虚报、瞒报统计资料与实际数据相差 20%以上 的,一票否决。 15 分 3.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情况 发现 5 笔以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一票否 决。统计报表数据查无依据,视为伪造数据。 15 分 4.拒报或者迟报情况拒报两次以上一票否决,拒报一次扣 5 分。10 分 九、统计自动化 50 分 1.企业为统计人员配备有微机 设备 企业为统计人员配备有计算机设备得 15 分。15 分 15 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标准分 2.微机使用情况 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报表的处理与打印得 10 分,应用计算机建立统计台账得 5 分。 15 分 3.上网直报情况 能够在网上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报表得 20 分。 20 分 十、统计资料管理 100 分 1.统计资料的使用,以综合统计 机构或综合统计人员签署的统 计资料为准 企业资质审核、总结、评选及宣传报导中所采 用统计数据与企业正式统计资料不符的,每笔 扣 2 分。 20 分 2.各种统计资料要系统的编排 目录,立卷归档分类保存;年 报资料长期立档保管资料;季、 月报表规定为五年保管期; 有各类统计资料的编排目录(15 分),装订 整齐(15 分),按档案管理要求立卷归档 (20 分)。 50 分 3.有统计资料管理网络系统、 建立统计信息传递、反馈制度, 并为企业、部门提供同行业的 统计信息; 有统计资料供应关系的网络图(10 分);建 立信息传递反馈制度(30 分);经常提供同 行业的各种统计信息(10 分)。 30 分 备注: 1考核验收按“千分制”进行量化,达到 850-949 分为合 格单位,达到 950 分以上为示范单位。 2单项分扣完为止。 16 附件 2 济源市镇、街道统计业务工作考核办法 为加强镇、街道基层统计业务考核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和工作效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比范围 16 个镇、街道的统计业务工作,包括机构建立、制度健全、 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统计资料管理等。 二、评比方式 每季度对各项业务执行情况进行通报;次年初对各镇、街道 统计业务工作进行评比。分别评选出先进工作单位和先进个人若 干,并进行表彰奖励。 三、评比办法 评比采用量化计分办法, 每项工作(每种报表)实行百分制, 各项工作评分办法如下: (一)统计组织及制度健全( 100 分) 1有机构:成立乡级领导小组,有统计机构牌子( 10 分) 2有人员:专职统计员 35 名,有统计从业资格证( 20 分) 3有经费:办公经费有保障( 10 分) 17 4有制度:有制度版面和工作流程( 10 分) 5有办公场所:专用办公室 23 间(10 分) 6有设备:办公用具、专用电脑、打印机、传真电话配备齐 全(20 分) 7有网络:电脑能上互联网 ,满足网上直报( 10 分) 8有资料柜:档案柜 2-3 组,档案资料齐全,整理规范 (10 分) (二)统计报表( 100 分) 1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的计 20 分;由电子邮件报送的,在报 送截止日后 1 日内报纸介质并签到的视为按时;提前报送一天加 5 分,迟报一天(不签到)扣 10 分; 2基层报表收集率达 100%的计 10 分;少 1 个单位扣 1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