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专项规划_第1页
电力公司专项规划_第2页
电力公司专项规划_第3页
电力公司专项规划_第4页
电力公司专项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居XX专项规划之 电力设施建设规划电力设施建设规划 重庆市 XX 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二二一一年一一年 1 重庆市重庆市 XX 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十二五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电网发展规划 批准:批准: XX 主审:主审: XX XX XX 审核:审核: XX XX XX 主要编写人员:主要编写人员: XX XX XX 2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6 6 0101 规划目的和要求规划目的和要求 6 6 0202 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6 6 0303 规划范围和年限规划范围和年限 6 6 0404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6 6 第一章第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7 7 1.11.1 供区概况供区概况 7 7 1.21.2 供区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及分析供区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及分析 7 7 1.2.1 供区内基础设施现状 8 1.2.2 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8 1.2.3 人口构成变化 8 1.31.3 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及分析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及分析 9 9 1.3.1 地区经济发展目标 9 1.3.2 城建规划及发展要求 .10 第二章第二章 电网现状电网现状1010 2.12.1 供电范围及分区情况供电范围及分区情况 1212 2.1.1 供电区域及分区情况 .12 2.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2 2.22.2 地方电源现状及规划分析地方电源现状及规划分析 1313 2.32.3 高压电网现状高压电网现状 1414 2.3.1 220 千伏网架现状 .14 3 2.3.2 110 千伏网架现状 .14 2.3.3 35 千伏网架现状 15 2.42.4 配电网现状配电网现状 1616 2.4.1 10 千伏配网现状 16 2.4.2 380/220V 低压配网概况 17 2.52.5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717 第三章第三章 电力需求预测电力需求预测1818 3.13.1 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分析 1818 3.1.1 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情况 .18 3.1.2 历年电量负荷分析 .18 3.1.3 行业结构与电量变化分析 .19 3.1.4 产业产值单耗分析 .20 3.1.5 电量负荷恢复 .21 3.23.2 电量预测电量预测 2121 3.2.1 增长率法 .21 3.2.2 弹性系数法 .22 3.2.3 分行业预测法 .22 3.2.4 分产业预测法 .23 3.2.5 电量预测小结 .23 3.33.3 负荷预测负荷预测 2323 3.3.1 增长率法 .24 3.3.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24 3.3.3 分片负荷预测 .25 3.3.4 负荷预测小结 .25 3.43.4 电量负荷预测结果电量负荷预测结果 2626 4 第四章第四章 电力平衡电力平衡2727 4.14.1 xxxx年在建项目年在建项目 2727 4.1.1 220 千伏在建项目 .27 4.1.2 110 千伏在建项目 .27 4.1.3 35 千伏电网在建项目 27 4.24.2 电力平衡电力平衡 2727 4.2.1 电力平衡原则 .27 4.2.2 110 千伏电网电力平衡 .27 4.2.3 35 千伏电网电力平衡 28 4.34.3 xx-xxxx-xx 年容载比曲线图年容载比曲线图 3030 4.44.4 电力平衡小结电力平衡小结 3030 第五章第五章 高中压电网规划高中压电网规划3131 5.15.1 电网规划目标及技术原则电网规划目标及技术原则 3131 5.1.1 电网建设与改造目标 .31 5.1.2 电网运营指标目标 .31 5.1.3 主要技术原则 .32 5.25.2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3333 5.2.1 变电站规划 .33 5.2.2“十二五”逐年网架规划 36 5.2.3 逐年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37 5.35.3 其它专项规划其它专项规划 3838 5.3.1 无功规划 .38 5.3.2 调度自动化规划 .38 5.3.3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规划 .39 5.3.4 信息规划及通信网规划 .39 5 第六章第六章 低压配电网规划低压配电网规划4343 6.16.1 低压配网规划目标及主要技术原则低压配网规划目标及主要技术原则 4343 6.26.2 低压配电网网架规划划低压配电网网架规划划 4444 6.2.1 建设改造思路 .44 6.2.2 接线模式 .44 6.2.3 网架结构 .44 6.36.3 低压配网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低压配网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 4545 6.3.1 10 千伏配网建设项目 45 6.3.2 400V 及一户一表规划 45 6.3.3 低压无功规划 .46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与电价预测分析投资与电价预测分析4747 7.17.1 电网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造价电网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造价 4747 7.27.2 xx-xxxx-xx 年分年投资估算年分年投资估算 4747 7.37.3 综合效益分析综合效益分析 5050 第八章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主要结论及建议5050 附表一附表一 xx-2015xx-2015 年年 3535 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表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建设项目表 5151 附表二附表二 xx-2015xx-2015 年年 1010 千伏及以下配网规划建设项目表千伏及以下配网规划建设项目表 5252 6 前前 言言 0101 规划目的和要求规划目的和要求 为了满足 xx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需求不断增 加的需要,做好电网发展的统筹规划,增强电网整体供电能力,适应国民经济的 持续发展,保证电网建设能经济、持续、有序进行,到 2015 年,把 xx 电网建设 成为网架合理,适应性强,完善可靠,调度灵活,运行安全的现代化电网,具备 充足的供电和转移负荷的能力,整体网架结构具备适度的超前性。 0202 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编制的基本思路:编制的基本思路: 以优化电网结构、布局,加强高压电网建设为措施,以提高供电能力、可靠 性、电能质量、降低网损,使电网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提高公司社会、 经济效益为目标。 编制的原则:编制的原则: (1) 整体与长期的合理性和适度超前性原则。 (2) 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原则。 (3) 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0303 规划范围和年限规划范围和年限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 xx 县 25 个乡镇,1518 平方公里县域内的高压电网及配电网, 电压范围为 110kV 及以下。 规划的年限:规划的年限: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 2008 年,规划年限为 20092015 年,展望目标年为 2020 年。 0404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2003 7 2、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156-2006 3、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2003 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表(1999)149 号。 5、xx 县城市建设中长期规划 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7、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试行) 8、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9、xx 统计资料手册(2004) 10、重庆市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 11、xx 供电公司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第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 1.11.1 供区概况供区概况 xx 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东临丰都、忠县,西靠大竹、邻水,南连长寿、 涪陵,北接梁平。南北长 60.40KM,东西宽 36.30KM,幅员面积 1518.37 平方公 里,其中丘陵面积 1286.82 平方公里,占 84.75,低山面积 231.55 平方公里, 占 15.25。全县辖 25 个乡镇,303 个村(居委)。全县人口密度 591 人/平方 公里,总人口 93.94 万,其中农业人口 71.89 万,用电客户约 26 万户。 1.21.2 供区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及分析供区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及分析 xx 历史上曾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素有“川东粮仓”之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 一步深入和 xx 县建设工业大县、工业强县目标的实施,xx 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 猛进,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连续四年跻 身为西部 100 强县,现排名 67 位。 2001-2008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 2008 年全县人均 GDP 突破 800 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 871 美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全年在岗职工年 平均工资达到 23600 元,比上年增加 3492 元,增长 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到 12897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8534 元,增长 9.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7.77 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 4333 元,比上年增加 601 元,增长 16.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 8 4321 元,比上年增长 10.98%。随着 xx 县区位优势的日益突出,投资环境的不断 改善和市级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工业大县、工业强县目标的实施,到 2015 年, xx 经济将会有很大的飞跃,工农业用电将会显著增长。 1.2.11.2.1 供区内基础设施现状供区内基础设施现状 xx 县充分把握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给 xx 带来的千载良机,近年来加大 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县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骨干道路建设、供水扩 能技改和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桂溪河治理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使县 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面积由原 10 平方公里扩大到 16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连续 多年获得重庆市城市建设考评一等奖。xx 县交通发达,实现了乡乡通水泥公路, 村村通公路,渝巫路、川汉路、渝万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沪蓉高速垫利(xx利 川)、垫邻(xx邻水)横亘东西;将于 2009 年动工兴建的渝万城际高速铁路 贯穿 xx 全境,使 xx 有望进入重庆 1 小时主城经济圈、成为渝东陆上交通枢纽。 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将为 xx 经济的高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2.21.2.2 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近几年 xx 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到 2007 年,第一、第二、第三产 业结构的比例为 22.950.926.2,第二产业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农业产业化经 营雏形初显,在全市实施的 10 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中,我县进入 8 个。工业 经济经过调整,结构明显改善,形成了良好的工业发展格局,由农业大县逐步向 工业县迈进。大力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全县有 3 个“金花”企业,6 个“明星” 企业,178 个“小巨人”企业,其中鼎发公司连续 4 年跻身重庆工业 50 强。加快 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先后建成车辆交易市场、渝东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以“牡 丹花海”、天赐温泉、盐浴度假村等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服务、餐 饮、商贸业等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2007 年 xx 县已被确定为重 庆市城乡统筹发展首批试点县,将为 xx 城乡统筹发展,经济腾飞注入强大的动 力。 1.2.31.2.3 人口构成变化人口构成变化 2008 年末全县总人口 93.94 万人,常住人口 72.0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9 22.05 万人,比上年增加 1.15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30.6%,提高 1.6 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56,上升 0.59 个千分点。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 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9.4:100。 表表 1-11-1 xxxx 县历年经济情况汇总表县历年经济情况汇总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 GDP(亿元) 29.4732.92 37.91 44.08 47.94 54.12 66.83 81.56 一产(亿元) 7.527.848.789.9410.74 11.40 15.32 17.03 二产(亿元) 12.3014.72 17.95 21.35 24.21 27.66 33.98 43.32 三产(亿元) 9.6510.36 11.18 12.79 12.99 15.06 17.53 21.21 人口(万人) 8888.789.66 90.11 90.97 91.78 93.32 93.94 城市人口 (万人) 9.2510.3711.612.63 13.05 19.91 20.88 22.05 农村人口 (万人) 78.7578.33 78.06 77.48 77.92 71.87 72.44 71.89 城镇化率1921 25.8%26.2 2727.5%29%30.6% 1.31.3 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及分析供区经济和社会规划发展及分析 1.3.11.3.1 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经济发展目标 到 201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3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2300 美元,城 镇化率达到 4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9000 元、6500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9:1.0。 到 2020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两翼”领先水平、与“一小时经济圈” 相当。地区生产总值达 35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6500 美元;特色支柱产业已具 规模,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 9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 70%以上,建成 30 万人口 10 以上、30 平方公里规模以上的宜居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5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5000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4:1。 表表 1-21-2 xxxx 县经济发展目标县经济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20102010 年年20152015 年年20202020 年年备注备注 常住人口(万人) 72.4373.3674.3 GDP(亿元) 90130350 一产(亿元) 182330 二产(亿元) 5078200 三产(亿元) 2229120 人均 GDP(元/人)1400 美元3000 美元6500 美元 城镇化率() 455570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350027000350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450090001500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五年累 计)() 555 1.3.21.3.2 地方建设规划及发展要求地方建设规划及发展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 xx 的重要任务。按照地理 区位、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实施“核心区、潜力区和腹地区”三大经济板块 生产力布局战略,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共同发展”的原则,走集约型 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严格实施县城总体规划,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 业结构升级,把县城规划区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示范区,渝东经济 强县的核心区,创业发展与生活居住和谐统一的中等城市。按照 30 万人口以上 中等城市的内涵要求,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树立良好的都市景观形象, 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轻型加工业等城市型产业,突出中等城市组团 式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朝阳工业园区轻型加工、石岭医 药、天马建材工业集群的布局主线。提前 5 年,即到 2015 年在全县率先基本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扩大建成区规模, “十二五”内,xx 县城将扩大到约 30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 10 万人左右; 发展太平、新民两个城市外延组团,新增建成区面积 3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 3 万人。完善县城的中心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依托即将形成的新型交通网 11 络,实现县城向东扩展,增强县城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对全县农村的辐射带动能 力。严格把握城市现有节点、重要枢纽等修建性规划,搞好城市整体形象设计, 引导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以桂南大道三期、桂南片区开发、娱乐城节点改造 等项目为载体,强化城南片区开发;以凤山公园、凤山大道、迎宾大道、黄沙 转盘等节点打造,拓展城东片区的项目建设与成片开发;以明月大道、桂北片 区、规划中的火车站节点打造等项目成片开发为依托,启动城西、城北片区开 发。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景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吸引资本、技术、 人口向县城集聚,坚持把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树立城市风貌作为县城建设的重 要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内,把 xx 县城建设成为重庆大都市区城市群中的 一颗耀眼的明珠。 坚持从 xx 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网 络、社会事业单位向城郊地区辐射延伸,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重点建 设一批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强,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综合和专业市场,积极培育 农产品营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流通主体,实施农村商贸“双建” 工程。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商贸等配套服务。发展壮大农资、蔬菜、 水果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小商品与大市场的有效链接。加快建设现代农 业试验示范基地,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 出基地。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在渝巫路沿线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示范 观光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在渝宜高速路沿线地区,重点发展规模种植、养 殖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在东南高台地区,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和旅游休闲 农业。突出抓好优质瘦肉型生猪、蚕茧、优质粮食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柑桔深 加工、中药材和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工程,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和壮大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 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完善产业化模式,集中培育和扶 持龙头企业,推进产销紧密衔接,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 业区。 集中力量加快 xx 工业园区建设,拓展园区战线,拉长产业链条,在园区内 大力发展机电、摩配、食品等轻型加工业,实现聚集发展。紧紧抓住国家西部 12 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后期扶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大力推动园 区土地整治、道路管网、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一五”时期建设 面积达到 5 平方公里。加强园区产业导向和集聚,高度重视园区的土地利用, 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合理约束工业用地,以用地性质、建筑性质调控园区工业 用地,完善园区功能配置,搞好土地储备,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兑现和落实特色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营造企业入园环境,积极引入或培育具有较强衍生能力或有较强示范带动 性的企业,形成产业主导,并逐步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和新 的工业增长极,到 2010 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 10 亿元以上。与工业园区的产 业布局紧密结合,推进迎宾大道两旁的房地产开发,积聚资本,增强园区的城 市配套和自我发展功能。 第二章第二章 电网现状电网现状 2.12.1 供区概况供区概况 2.1.12.1.1 供电区域及分区情况供电区域及分区情况 1、供区范围:重庆市 xx 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县 1518.37 平方公里, 25 个乡镇、303 个行政村(居委)的供电任务,供电人口 93 万,用电客户约 26 万户以上。长寿供电局直供的有富源公司、xx 天然气净化总厂及其水厂等 3 个 35KV 专用用户。 2、分区情况:全县 25 个乡镇共分 10 个供电营业所,目前按营业区进行供用 电管理。到“十二五”末,随着 110KV 澄溪站、110KV 高峰站和 110KV 新民站的 建成,将逐步形成以五个 110KV 变电站为中心的供电片区。各供电所管辖范围及 供区调整见表 2-1。 表表 2-12-1 xxxx 供电公司分区范围表供电公司分区范围表 营业所营业所行政区域范围行政区域范围35KV35KV 变电站变电站十二五末片区十二五末片区 110KV110KV 电源电源片区划分片区划分 桂溪所桂溪镇35KV 桂溪站 高安所高安镇、长龙乡35KV 高安站 110KV 桂南站 110KV 文毕站 城镇片区 新民所新民镇、沙坪镇、曹回镇35KV 沙坪站 周嘉所周嘉镇、普顺镇、永安镇35KV 周嘉站 110KV 新民站北部片区 13 澄溪所澄溪镇、太平镇 砚台所砚台镇、包家镇35KV 高洞站 鹤游所鹤游镇、白家镇35KV 白家站 110KV 澄溪站 杠家所杠家镇、大石乡、沙河乡35KV 杠家站 高峰所高峰镇、黄沙乡、五洞镇 坪山所 坪山镇、永平镇、裴兴镇、三 溪镇 35KV 坪山站 35KV 裴兴站 110KV 高峰站 南部片区 2.1.22.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经营指标 重庆市 xx 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八个管理部门、四个生产车间,职工总 人数 1049 人。2008 年,公司自发电量 1409 万 KWH,售电量 3 亿 KWH,最大负荷 为 7.28 万 KW,售电均价为 0.492 元/KWH(不含税、附加费)。综合线损率为 9.766,2008 年末公司拥有总资产 3.78 亿元。 xx 电网各项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表 2-22-2 xxxx 供电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表供电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 全社会电量 (万 kWh) 1820218627212872232924511276743164133530 负荷(MW) 40.546.34752.157.666.671.272.8 线损率() 17.1414.7213.9412.9811.5210.289.7879.766 供电可靠性 RS1() 98.6798.7598.9399.199.3499.3899.499.415 电压合格率() 89.689.990.0590.190.6793.595.7597.2 2.22.2 地方电源现状及规划分析地方电源现状及规划分析 地方电源现状:地方电源现状: 表表 2-32-3 xxxx 县地方电源现状表县地方电源现状表 电厂名称电厂名称装机容量(装机容量(KWKW) 并网电压等级并网电压等级 (kVkV) 发电性质发电性质发电小时数发电小时数备注备注 14 磨滩电站 240010 水电 2848 中堡滩电站 250010 水电 3266 高安电站 2320+63010 水电 3087 高洞电站 11250280 0 10 水电 3140 红旗电站 4/53510 水电 2485 码头滩电站 3/120010 水电 3787 双河电站 2/64010 水电 470 乡镇电站 15/150310 水电 1470 地方电源规划:地方电源规划: 表表 2-42-4 xxxx 县地方电源规划表县地方电源规划表 电厂名称电厂名称装机容量(装机容量(KWKW) 并网电压等级并网电压等级 (kVkV) 发电性质发电性质投产时间投产时间备注备注 高峰生物电厂 21200035 火电 2011 2.32.3 高压电网现状高压电网现状 2.3.12.3.1 220220 千伏网架千伏网架现状现状 2006 年年底由市公司投资在我县建成 220KV 变电站一座,其电源由 500KV 长 寿站 2 回 220KV 输电线路供电,线路长度约 40KM,导线采用 2LGJ400/35; 变电站现有主变容量 2120MVA,最终规模为 2240MVA,220KV 进出线回路间隔 6 回,110KV 进出线间隔 14 回,10KV 无功电容补偿容量 48000Kvar,为构建我县 坚强电网打下了坚实基础。 表表 2-52-5 xxxx 县县 220kV220kV 变电站情况表变电站情况表 电压等电压等 级级 站名站名 预留预留 220kV220kV 间间 隔隔 预留预留 110kV110kV 间隔间隔 主变容量主变容量 (MVAMVA) 最大负最大负 荷荷(MW)(MW) 负载率负载率 ()() 220kV xx 站 81421207.836 15 2.3.22.3.2 110110 千伏网架千伏网架现状现状 xx 县 110KV 电网现有 110KV 变电站 2 座,即文毕、桂南变电站,主变 4 台, 变电总容量 133MVA。110KV 桂南站由 220KVxx 站两回 110KV 垫桂东西线供电,再 通过 110KV 桂文线由桂南向文毕变电站供电。全县区域共有 110KV 线路 6 条,属 xx 公司维护的 110KV 线路共有 2 条,总长 81.83KM。110KV 龙文线 76.4KM 于 2004 年 8 月与涪陵电网解网后,现为停用状态。110KV 电源单一,瓶颈突出,对 外依赖较大。文毕站单电源运行,供电可靠性受影响较大。 表表 2-62-6 xxxx 供电公司供电公司 110kV110kV 变电站情况表变电站情况表 电压电压 等级等级 站名站名 预留预留 110kV110kV 间隔间隔 预留预留 35kV35kV 间间 隔隔 主变容量主变容量 (MVAMVA) 最大负最大负 荷荷(MW)(MW) 负载率负载率 ()() 110 桂南变 电站 1150+31.550.562 110 文毕变 电站 1131.5+2022.343 表表 2-72-7 xxxx 供电公司供电公司 110kV110kV 线路情况表线路情况表 电压电压 等级等级 线路名线路名起点站起点站终点站终点站导线型号导线型号 长度长度 (公里)(公里) 负载率负载率 ()() 备注备注 110 桂文线桂南变电站文毕站 LGJ-240/305.4328 xx 公司 110 龙文线龙桥电厂文毕站 LGJ-120/2076.4 停运xx 公司 110 垫桂东220KVxx 站桂南站 LGJ-300/2514.45 长寿局 110 垫桂西 220KVxx 站 桂南站 LGJ-300/2514.58长寿局 110 垫民东 220KVxx 站 新民站长寿局 110 垫民西 220KVxx 站 新民站长寿局 2.3.32.3.3 3535 千伏网架千伏网架现状现状 全县高压电网已初步形成 35KV 网架,xx 县供电公司有 35KV 变电站 8 座,变 电容量 71.65MVA,35KV 线路 9 条,总长 144.77KM。目前,8 座 35KV 变电站中有 16 7 座是单电源,2 座是单变,供电可靠性较低,35KV 线路运行年限久,大修标准 低,健康状况差。 表表 2-82-8 xxxx 供电公司供电公司 35kV35kV 变电站情况表变电站情况表 电压等电压等 级级 站名站名 预留预留 35kV35kV 间间 隔隔 预留预留 10kV10kV 间隔间隔 主变容量主变容量 (MVAMVA) 最大负最大负 荷荷(MW)(MW) 负载率负载率 ()() 35 澄溪变电站 1126.310.189 35 沙坪变电站 156.3+3.15670 35 桂溪变电站 012510.58117 35 高洞变电站 146.3+58.5484 35 高安变电站 026.3+54.342 35 周嘉变电站 036.3+55.756 35 坪山变电站 01185.880 35 杠家变电站 0042.158 表表 2-92-9 xxxx 供电公司供电公司 35kV35kV 线路情况表线路情况表 电压等级电压等级线路名线路名起点站起点站终点站终点站导线型号导线型号 长度长度 (公里)(公里) 负载率负载率 ()() 35kV 桂澄线桂南变电站澄溪变电站LGJ-95 15.263 35kV 桂沙线桂南变电站沙坪变电站LGJ-120 20.8533 35kV 桂桂线桂南变电站桂溪变电站 LGJ-95 (YJV22-3*240) 466 35kV 桂高线桂南变电站高洞变电站LGJ-120 22.547 35kV 文高线文毕变电站高安变电站LGJ-120 10.535 35kV 文周线文毕变电站周嘉变电站LGJ-120 2131 35kV 文坪线文毕变电站坪山变电站LGJ-120(50) 25.7256 35kV 高杠线高安变电站杠家变电站LGJ-95 9.513 35kV 高高线高洞变电站高峰LGJ-95 15.5 未运行 17 2.42.4 配电网现状配电网现状 2.4.12.4.1 1010 千伏配网千伏配网现状现状 全县中压配网共有线路 67 条,全长约 2000km,结构上多采用树枝式接线方 式,极少数线路有分段联络,因此,单条线路长。xx 公司有配变 2400 余台,容 量约 265MVA,其中,高能耗配变有 400 余台。作为 xx 电网主体的 10KV 网架,始 建于 60 年代,主要连接县内几个小水电站,为农排灌溉输送电能,大面积的农 村电网发展于 80 年代初期,80 年代末基本形成。10KV 电网除主干网外,农村电 网大多由村社集资建成,建设质量差,技术水平低。经过农网改造后,电网骨架 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受改造资金的影响,网络结构还有很大欠缺,新旧网架 健康水平不一。未改造部分普遍存在供电半径过大、线路老化、绝缘低、健康水 平不高、线径偏小、线路损耗大,输送容量、供电规模有限等状况。 全县 10KV 电网以 2 座 110KV 变电站、8 座 35KV 变电站为中心的辐射状供电, 少部分 35KV 站间有 10KV 线路联络,10KV 主干导线截面为 50150mm2等规格。 配网基本未实现自动化,只有一些小区和大用户实现了远程监控。10KV 设备无油 化率极低,仅有杠家变电站 10KV 开关设备全部实现了无油化。 2.4.22.4.2 400/220V400/220V 低压配网低压配网 xx 供电辖区范围内,共有 400/220V 线路约 1.2 万 KM,除城区少部分线路为 绝缘线、电缆外,绝大多数为架空线路。全县实现了户户通电和全部户表改造任 务,实现了抄表到户。经过一、二期农网和西部农网完善、中西部农网工程改造, 低压配网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缩小了供电半径,提高了电能质量,减少了安 全隐患。 2.52.5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0KV 电网由于点多面广线长,健康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网络抗雷击大风等恶 劣气候条件能力还比较弱,需要进一步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全县线路负荷分配 不够均衡,县城多数线路负荷较重,负载率较高,农村线路普遍负荷较轻,负载 率低,部分主干网线径偏小,高峰负荷时不能满足安全经济运行需求,卡脖子现 18 象突出。10KV 配网功率因数达不到技术要求,无功大多未进行补偿。 作为电网主体的 10KV 配电网络,经过农网改造及部分城网改造,配电网络 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供电可靠性也不断提高。但由于受改造资金、35KV 电网变电 站布局等条件限制,10KV 配电网络还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 10KV 配电线路建设较早,10KV 主干网及农村电网形成于 80 年代, 村社电网均由用户自筹资金建成,受当时的经济、技术、物资、负荷等原因限制, 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导致未改造部分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偏小、 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多、线路设备老化严重、网损大、末端电压偏低,线路末端用 户如空调等电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制约了电力发展和电量增长。 2、负荷潮流分布不均衡,有的过大、有的过小,不利于经济运行,由于受 负荷中心的影响,我县负荷分布很不均衡,2008 年单回线路最大负荷高的超过 5000KW,低的仅在 300KW 以下。 3、中低压配电网现代化、自动化还未起步,配电网络自动化工作没有开展, 不利于对电网的监控。部分 10KV 配网线路分断点过少,不利于故障隔离和运行 方式调整。无功就地补偿平衡工作不够,有的线路无功缺口较大、运行功率因数 低,环网率低、35KV 变电站之间的 10KV 联络线过长,互供力不强,影响了供电 可靠性和经济运行。 4、10KV 配网功率因数低,无功补偿容量不足,配变负载率低。随着城市的 发展,线路走廊与城市建设冲突加剧,矛盾突出,未合理规划电力建设走廊。 5、截止 2008 年底,全县还有 20的村社未进行农网改造,户表工程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电价偏高的问题,但未能彻底解决农村的供电能力和用 电质量问题,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压力较大。加之目前配网中 20KVA 小型配变较多,过载能力差,随着用户用电需求的增加,小型配变烧损风 险大,使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增加了运行维护难度。 19 第三章第三章 电力需求预测电力需求预测 3.13.1 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分析 3.1.13.1.1 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情况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情况 表表 3-13-1 xxxx 县历年县历年 GDPGDP 和用电量增长情况表和用电量增长情况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 GDP(亿元)29.4732.9237.9144.0847.9454.1266.8381.56 增长率() 11.715.116.278.712.923.522 全社会用电量 (万 kWh) 1820218627212872232924511276743164133530 增长率() 2.314.284.99.812.914.36 弹性系数 0.20.940.31.1310.60.27 3.1.23.1.2 历年电量负荷分析历年电量负荷分析 为了更准确、客观地预测 20092015 年用电负荷、供电量,首先对 xx 历史 用电负荷及供电量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找出电量和负荷变化发展规律。然后 结合 xx 经济发展现状,从而预测 2009-2015 年最大负荷及供电量。 表表 3-23-2 xxxx 县历年电量负荷分析表县历年电量负荷分析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 负荷值 (MW) 41.2944.544752.157.666.671.272.8 增长率 () 7.95.510.8510.5615.636.92.3 电量 (万 kWh) 1820218627212872232924280276743164133530 增长率 () 2.314.284.98.7412.9 14.36 最大负荷 44084182452942864215415544444605 20 利用小时数 以上负荷未含拉闸限电损失负荷,从上面的统计分析表不难看出:随着 xx 由 传统的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转变,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农网改造、家电下 乡政策对刺激电力消费成效的显现,用电负荷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随着产业结 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007 年以前最大负荷以年均 11的比例快速增长,2008 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较慢。 3.1.33.1.3 行业结构与电量变化分析行业结构与电量变化分析 表表 3-33-3 xxxx 县历年各行业用电量分析表县历年各行业用电量分析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 用电量 (万 kWh) 278.65 251.68 246.76 193.86 267.67 118.11 增长率 -9.68%-1.95%-21.44%38.08%-55.88% 农、林、 牧、渔、 水利业 比重 1.31%1.09%1.01%0.70%0.84%0.35% 用电量 (万 kWh) 2984.18 3015.35 3191.40 3930.57 3249.81 2533.28 增长率 1.04%5.84%23.16%-17.32% -22.05% 轻 工 业 比重 14.08%13.12%13.02%14.20%10.20%7.59% 用电量 (万 kWh) 9503.13 9990.34 10037.01 11065.41 14494.81 15593.9 增长率 5.13%0.47%10.25%30.99%7.58% 重 工 业 比重 44.84%43.46%40.95%39.98%45.49%46.73% 用电量 (万 kWh) 12487.31 13005.69 13228.41 14995.98 17744.62 18127.2 增长率 4.15%1.71%13.36%18.33%2.16% 工业 合 计 比重 58.93%56.58%53.97%54.19%55.69%54.32% 地质普查 和勘探业 用电量 (万 kWh) 000000 用电量 (万 kWh) 309.34 341.90 384.95 436.98 748.21 489.61 增长率 10.53%12.59%13.52%71.22%-34.56% 建筑业 比重 1.46%1.49%1.57%1.58%2.35%1.47% 用电量(万 kWh) 63.31 80.10 108.78 153.50 561.78 612.75 增长率 26.52%35.81%41.11%265.99%9.07% 交通运 输邮电 通讯业 比重 0.30%0.35%0.44%0.55%1.76%1.84% 用电量(万 kWh) 1379.72 1630.35 1868.09 2083.73 1576.46 2073.80 商业、饮 食、供销、 仓储业增长率 18.17%14.58%11.54%-24.34%31.55% 21 比重 6.51%7.09%7.62%7.53%4.95%6.21% 用电量(万 kWh) 487.27622.08676.37795.08 1618.66 1975.76 增长率 27.67 8.73 17.55 103.58 22.06 其他 事业 比重 2.30%2.70%2.76%2.87%5.08%5.92% 用电量 (万 kWh) 3706.72 4020.10 4612.78 5138.05 5645.03 6135.54 增长率 8.45%14.74%11.39%9.87%8.69% 乡村 居民 生活 用电 比重 17.49%17.49%18.82%18.57%17.72%18.39% 用电量 (万 kWh) 2479.04 3033.28 3385.01 3876.80 3702.76 3838.47 增长率 22.36%11.60%14.53%-4.49%3.67% 城市 居民 生活 用电 比重 11.70%13.20%13.81%14.01%11.62%11.50% 用电量 (万 kWh) 6185.76 7053.38 7997.79 9014.85 9347.79 9974.01 增长率 14.03%13.39%12.72%3.69%6.70% 城 乡 居 民 生 活 用 电 合计 比重 29.19%30.69%32.63%32.58%29.34%29.89% 全社会用电量(万 kWh) 1820218627212872232924280276743164133530 3.1.43.1.4 产业产值单耗分析产业产值单耗分析 表表 3-43-4 xxxx 县各产业产值单耗分析表县各产业产值单耗分析表 年份年份 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08 电量(万 kWh) 200240278.65251.68246.76193.86267.67118.11 产值(亿元) 7.527.848.789.9410.7411.4011.7112.60 第 一 产 业 单耗(kWh/万元) 272831.7425.3322.9717.0022.859.37 电量(万 kWh) 1120011400 12796.65 13347.59 13613.36 15432.95 20391.77 18616.84 产值(亿元) 12.3014.7217.9521.3524.2127.6632.6333.21 第 二 产 业 单耗(kWh/万元) 910774712.76625.14562.28558.04624.94560.60 电量(万 kWh) 140015001930.30 2332.53 2653.243032.313756.904662.31 产值(亿元) 9.6510.3611.1812.7912.9915.0718.0921.85 第 三 产 业 单耗(kWh/万元) 145144172.71182.32204.29201.25207.72213.34 3.1.53.1.5 电量负荷恢复电量负荷恢复 2008 年度,xx 电网拉闸限电日共 35 天,主要集中在 1、2 月份,累计拉闸 22 533 条次,损失电量 151.93 万千瓦时,拉闸损失最大负荷 3.18 万千瓦,限电损 失最大负荷 0.43 万千瓦。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一是因 1 月份冰雪灾害,造成重 庆电网电煤紧张及外送入渝电力通道受阻造成整个重庆电网负荷紧缺。二是 xx 电网网架结构薄弱,当 35kV 输电线路停电检修时,电网特殊运行方式时,负荷 将受限。 3.23.2 电量预测电量预测 3.2.13.2.1 增长率法增长率法 表表 3-53-5 增长率法电量预测结果增长率法电量预测结果 年份年份 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 平均增长平均增长 率()率() 预测值 (万 kWh) 3353036900413004630053000604006900078500 高 方 案 增长率 () 10121214141414 13 预测值 (万 kWh) 3353036900409504540050400560006270070200 中 方 案 增长率 () 10111111111212 11 预测值 (万 kWh) 3353036550398004340047300515005610061100 低 方 案 增长率 () 9999999 9 3.2.23.2.2 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 表表 3-63-6 弹性系数法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