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卫生课教案_第1页
生理卫生课教案_第2页
生理卫生课教案_第3页
生理卫生课教案_第4页
生理卫生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国卫生运动 一、 复习提要 重点复习免疫 二、 内容提要 (一) 除四害、讲卫生 1 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是传染疾病的媒介。 2除四害的有效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掌握四害生长、繁 殖、活动的规律,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方法。消灭四害要灭早、 灭小、灭了,消灭四害孳生地。 (二) 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由一定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行性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是指感染了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 人或动物。他们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把病原体传给健 康人。 (2)传播途径:传染源把病原体传给健康人所经过的一定途径。如 空气、水、食物、土壤、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容易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 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4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必须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 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2)切断传染途径:讲究与传播因素有关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保护易感者 体育锻炼 增强易感者的抗病力 生活规律 预防接种 (三) 免疫 人体对异己物质的反应过程。 神经体液调节 麻疹病毒 人体产生对抗麻疹的物质。 (异己物质) (特殊蛋白质) 抗原 抗体 1 抗原:能引起人(或动物)体免疫反应的物质。 2 抗体:当抗原作用于人(或动物)体后,在神经体液调节下, 产生的对抗原有反应的特殊蛋白质。 (四) 人工免疫 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一般分为两种 方法: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抗原(菌苗、疫苗、 抗体(抗毒素) 类毒素) 见效慢快 免疫 期 较长(半年 数 年) 较短(3 周 4 周) 用途多用于预防多用于流行区预防 或治疗 (五) 免疫学 研究免疫反应规律的科学。 (六)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 呼吸道传染病:由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感冒、肺结核) ,主 要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2 消化道传染病:由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 ,主要 切断病从口入的途径。 3 虫媒传染病:由吸血昆虫作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 脑炎) ,主要消灭蚊子等传播疾病的昆虫。 4 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而感染的传染病。主要切 断与传染源接触的途径。 活菌苗:经过减弱毒力的活细菌制成。 注:细 菌 死菌苗:将细菌毒性减弱杀死而制 成的。 疫 苗:由病毒等制成的生物制品如牛痘疫苗。 生理卫生知识 (八) 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由一定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行性疾病。 6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7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是指感染了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 人或动物。他们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把病原体传给健 康人。 (2)传播途径:传染源把病原体传给健康人所经过的一定途径。如 空气、水、食物、土壤、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容易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 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8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必须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 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2)切断传染途径:讲究与传播因素有关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保护易感者 体育锻炼 增强易感者的抗病力 生活规律 预防接种 (九) 免疫 人体对异己物质的反应过程。 神经体液调节 麻疹病毒 人体产生对抗麻疹的物质。 (异己物质) (特殊蛋白质) 抗原 抗体 3 抗原:能引起人(或动物)体免疫反应的物质。 4 抗体:当抗原作用于人(或动物)体后,在神经体液调节下, 产生的对抗原有反应的特殊蛋白质。 (十) 人工免疫 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一般分为两种 方法: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抗原(菌苗、疫苗、 类毒素) 抗体(抗毒素) 见效慢快 免疫 期 较长(半年 数 年) 较短(3 周 4 周) 用途多用于预防多用于流行区预防 或治疗 (十一) 免疫学 研究免疫反应规律的科学。 (十二)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5 呼吸道传染病:由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如感冒、肺结核) ,主 要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6 消化道传染病:由消化道感染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 ,主要 切断病从口入的途径。 7 虫媒传染病:由吸血昆虫作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 脑炎) ,主要消灭蚊子等传播疾病的昆虫。 8 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而感染的传染病。主要切 断与传染源接触的途径。 活菌苗:经过减弱毒力的活细菌制成。 注:细 菌 死菌苗:将细菌毒性减弱杀死而制 成的。 生殖系统 一、复习提示 重点应为卵巢,睾丸的机能及胚胎的营养。 二、内容提要 (一) 主要机能 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二) 生殖系统的构造 1.男性生殖器官 2.女性生殖器官 (三)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胚胎的发育 卵 受精作用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器官系统形成 受精卵 早期胚胎 胎儿 精子 输卵管 输卵管 子 宫 (60 天) 分 娩 婴儿 (280 天) 2.胚胎的营养 (1) 胎盘:胎膜的一部分与母体子宫壁上的粘膜的一部分形成的, 有很多血管的组织,胎 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重要地方。 (2) 脐带:是胚胎与胎盘相连,内有胚胎的动脉和静脉。 (3) 胎儿与母体血液循环的关系: 胎儿 脐带 胎盘(物质交换) 母 体 静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 脐动脉 静脉 毛 胎 盘 母 细 内 体 的 血 血 空 液 隙 管 静脉 脐静脉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 青春期生理卫生 2 一、复习提示 应重点掌握青春期发育特点。 二、内容提要 (一) 青春期 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 的阶段)女孩从 11、12 岁到 17、18 岁,男孩约比女孩晚两年。 (二) 第一性征 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 (三) 第二性征 人体性成熟后表现的、与性别有关的外表特征。 (四)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1.身体外形上的变化 出现第二性征。 脑:兴奋性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 2.内脏机能的健全 心脏:心肌迅速增长,每搏输出量显著增高。 肺活量:显著增大。 3生殖器官的成熟: 生殖器官发育 (出现遗精) 。 (睾丸)雄性激素 (垂体) 男性第二性 征。 促性腺激素 生殖器官发 育(出现月经) 。 (卵巢)雌性激素 女性第二性 征。 4骨胳、心脏、脑等重要器官要在 25 岁左右才发育完善。 (五)青春期卫生 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注 意皮肤清洁,防痤疮感染。 (六)月经 妇女从青春期到老年期以前(1252 岁) 、每月一次子 宫出血的现象,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 关。 3生殖器官的成熟: 生殖器官发育 (出现遗精) 。 (睾丸)雄性激素 (垂体) 男性第二性 征。 促性腺激素 生殖器官发 育(出现月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