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老人立遗嘱回避子女_第1页
多数老人立遗嘱回避子女_第2页
多数老人立遗嘱回避子女_第3页
多数老人立遗嘱回避子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多数数老老人人立立遗遗嘱嘱回回避避子子女女 9 95 5% %以以上上涉涉房房产产 前日,西交民巷,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门口,老人们正在排队进行遗嘱登记。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办完这件事,往后的日子才踏实。”前日,位于北京西交民巷的中华遗嘱库北京第 一登记中心门口,78 岁的王敏(化名)拄着拐杖,独自来预约。她正式办理遗嘱登记的日 期已经排到了 11 月 14 日。 自开始免费接受老人遗嘱登记仅 10 个工作日,已有 1000 多名老人前往中华遗嘱库办 理了登记遗嘱的预约手续。面对“供不应求”的场面,北京民政部门已协调派出志愿者 “增援”。 今年内,中华遗嘱库还将在京新设立 3 至 4 个登记点,并向上海、广东推广。 多数老人立遗嘱多数老人立遗嘱“回避回避”子女子女 “好久没坐过公交车了。”北京西交民巷,78 岁的王敏拄着拐杖,迎着午后的阳光, 步伐缓慢地走到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门口,加入等候的队列。十多位等待办理遗嘱登 记预约手续的老人排着队,队伍一直蜿蜒到了街面上。 自 3 月 22 日开始办理遗嘱登记至昨日,中华遗嘱库“门庭若市”,已为 130 多人办 理了遗嘱登记。由于接待能力有限,目前只能先接受预约。还有多名来到现场的老人反映, 热线“热”得打不进来。 中华遗嘱库负责人、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理事长陈凯称,为了提高遗嘱库的接待 能力,民政部门已经派来了志愿者“增援”,专门接听热线。近期计划再增加几个办理窗 口,解决排队问题,“可以 5 月之后再来办理预约,到时接待能力增强,预约排期可能会 比现在更靠前。” 像每名办完预约手续的老人一样,王敏也领到了一张通知单和遗嘱范本。老人可以按 范本的格式写好遗嘱,再按照预约的日期前往登记,将内容录入到遗嘱库内。王敏早就想 好了遗嘱内容,北京一处房产留给女儿,山东一处房产留给儿子。 “我活了这辈子,最后一件事一定要办好。”王敏说,她特意选了个儿女都不在家的 日子前来预约。工作人员也发现,大多数老人是独自或老两口结伴前来登记遗嘱,表示立 遗嘱不希望子女提前知道。有的甚至是瞒着孩子“偷偷摸摸”来的。 不少老人在遗嘱中提出,希望根据赡养程度的多少或其他因素分配财产,而不是平均 分配。因此,老人们不希望孩子过早获知遗嘱的内容,免得影响彼此和睦,滋生家庭矛盾。 “人老了,特别怕家庭关系不好。”75 岁的钱大爷说,他的哥哥生前就是怕子女闹矛盾, 一直没有立过遗嘱,结果去世后 4 个孩子还是闹上了法庭。 为了确保遗嘱体现老人的独立意志,中华遗嘱库规定,即使子女陪同前往,老人办理 登记时也必须在专设的房间内独立完成且全程录像,子女不允许在场。 另外,对于老人登记好的遗嘱,除了老人亲自指定的提取人之外,不允许“泄密”给 任何人。对于遗嘱录入、查询、打印、提取的每一个环节,遗嘱库都实行严格的分级授权。 如“泄密”,或以侵犯个人隐私被追究法律责任。 95%95%以上老人遗嘱涉及房产以上老人遗嘱涉及房产 据陈凯介绍,前来登记、咨询遗嘱事宜的老人中,95%以上均涉及房产分配问题。 “房子拆迁怎么办?”“一套房子怎么分给 5 个孩子?”遗嘱库现场,老人之间议论最多 的便是这些。 很多老人知道房价一路飙升,但并不真正了解房地产市场行情,对多年“老宅”现今 的价值心中无底。另外,许多老人都有不止一名子女,一处房子如何分配给几个孩子方能 不失公平,也成了难题。有老人提出,将房产给其中一名子女,要求该子女补偿一些钱给 其他子女;还有老人希望将房产变卖后,子女再“分成”。 陈凯表示,对于老人在遗嘱中的诉求是否合法有效,遗嘱库的律师志愿服务团队会作 出风险提示,比如不能够违法、尽可能具备操作性等。此外,律师还会根据老人的想法与 愿望、面临的问题给予一些帮助。比如,一名老人反映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都 被儿子藏起来了,律师遂建议他重办证件,即可完成遗嘱登记。 追访追访 遗嘱登记保存将长期免费遗嘱登记保存将长期免费 中华遗嘱库的发起、主办方并非政府部门,而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 老年健康基金会,均是公益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组织“承接”老年人遗嘱管理的事务,全 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表示,中华遗嘱库的出现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拓展了新的 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针对有媒体称中华遗嘱库远期将试行收费,陈凯表示,作为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公 益项目,对于遗嘱的登记、保存将会长期免费。不过,作为“一站式”服务,遗嘱事宜的 后续办理如果涉及到律师、公证等,需要按照公证处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针对部分老 人身体虚弱,走路、写字困难的情况,遗嘱库正在研究新流程,希望能够推行上门服务, 并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登记遗嘱。 个案个案 “同意我捐眼角膜同意我捐眼角膜 女儿才能继承遗产女儿才能继承遗产” “我希望通过立遗嘱,迫使女儿答应我的要求。”65 岁的梁女士说。 梁女士立遗嘱是基于一个特殊的原因。六七年前,曾是退休教师的她,萌生了捐献眼 角膜给贫困地区学生的心愿,但女儿女婿都明确表示反对。梁女士曾到同仁医院表达登记 捐献眼角膜的希望,但医生当时告诉她,需要家属同意签字。梁女士的老伴已去世,女儿 坚决不肯签字。 “我理解她疼我,但捐眼角膜是我的愿望,我已经想好了。”从报纸上得知中华遗嘱 库成立的消息后,梁女士便萌生了以遗嘱“逼宫”女儿的想法。梁女士在遗嘱开头申明, 希望女儿女婿承认遗嘱的效力,并且配合医院,同意她做角膜捐献登记。在这个前提之下, 女儿才可继承她的遗产。 中华遗嘱库律师表示,梁女士的遗嘱中,设置了给继承人的“附加义务”。这种情况 下,只要附加义务本身合法,遗嘱便在法律上成立。也就是说,如果梁女士的女儿不同意 母亲捐献眼角膜,便无法继承她的遗产。 问题问题 缺乏精神鉴定机构对接缺乏精神鉴定机构对接 中华遗嘱库运行十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精神鉴定机构的对接。 陈凯表示,在财产继承纠纷中,许多案件的争议焦点是遗嘱人身体和精神状况是否正 常。对此,中华遗嘱库在登记遗嘱时全程录音录像,这个档案可以帮助反映、证明老人在 立遗嘱时的身体、精神状况。但有些老人前来登记遗嘱时,表现出的精神状况不太好或反 应较迟钝。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会建议老人前往精神鉴定机构鉴定。中华遗嘱库呼吁, 希望有精神鉴定机构同遗嘱库对接,这样老人登记时就可以“一站式”进行精神鉴定,更 大限度地保障老人的遗嘱切实生效。 提醒提醒 老两口应分别立遗嘱老两口应分别立遗嘱 “很多老人对于遗嘱的意识是好的,但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到位。”陈凯称,有的老 人虽然立了遗嘱,但由于对法律不了解而导致遗嘱无效。 根据北京市高院统计,在遗嘱继承案件中,有将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