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顶上党旗红突破发展当先锋_第1页
竹山顶上党旗红突破发展当先锋_第2页
竹山顶上党旗红突破发展当先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山顶上党旗红 突破发展当先锋 陕西省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党支部 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是陕西省安康市最偏远、贫穷、落后的高山村。该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 交通、通信十分闭塞,是个地道的特困村。近年来,竹山村党支部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充分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带领全村群众以干克难,几年时间将一 个不通电、不通路、产业基础薄弱的特困村逐步建设成为初具雏形的文明新村,用艰苦奋斗、自 强不息的“竹山精神”谱写了一曲改造山河、搏击贫困的动人壮歌。2010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 2005 年的 800 元增加到 4459 元。2008 年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受到安康市委表彰,2009 年被 评为紫阳县“百千万”党建示范活动先进村党支部。支部书记侯在德三年来,获得“郭孝义式的 农村党支部书记” 、 “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安康市劳动模范、安康市公民道德模范等多种荣誉称 号,受到省市县的表彰。 兴产业,誓叫穷山变金山 竹山村,地处川陕交界,是陕西省最穷的山村。2005 年时人均纯收入不足 800 元,408 户人家中 大部分点着煤油灯,32 户人家住着茅草房,客来没有板凳坐。全村共有光棍 38 人,最老的年龄 71 岁。 “有女莫嫁陡天坡,老死的少摔死的多” ,金竹山与陡天坡迎面而立,较劲似的比着山高路险。大 红岩、梯子岩、一墩岩,就像三垛高墙铁桶般将该村分割关锁,几乎所有农家妇女一辈子也没去 过紫阳县城。 在 2005 年村支部换届选举会上,侯在德攥紧拳头擂着桌子说, “咱们有的是人,为啥不出去找活 干?咱们有的是茶,为啥不刨出来赚票子?这办法那办法,挣得到钱、吃得上饭、修得起房子、 娶得起婆娘才是硬办法!” 他焦虑的神情,铿锵的话语,让党员群众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也就在这次会上,侯在德当选村支 书。 “人挪一步生,树挪一步死,都窝在家里当窝窝雀儿有啥用?难道大家都愿被穷死,到阴槽地府 也做饿死鬼吗?”侯在德带领村支部一班人沿村吆喝,挨家挨户动员年轻人出门打工, “几乎就像 撵样地把他们一个个送出山门!”当年,该村输出劳务 600 多人,挣回现金 300 多万元。 “留在家里的也不能闲着!”前几年,该村响应政府号召,栽植了大量茶苗和桑苗;但是由于卖 难,这些茶园、桑园大都荒芜,成了钻不进人的柴扒。村支部号召全村男女老少,起早贪黑,砍 灌除草,翻土施肥,将这些茶树、桑树统统刨剔出来,发展茶叶、蚕桑产业。 为了帮助农民把产品变成商品,支书侯在德卖了过年猪,到县茶试站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同时召 集支部班子成员凑钱入股购回名优茶加工机械,办起紫阳县海拨最高的名优茶加工厂。 茶季到来,茶厂开机试产,通宵达旦,机声轰鸣;敞开收购鲜叶,现款现货交易,喜得村民们合 不拢嘴。不仅把老茶园当宝贝管护,而且新的发展热情十分高涨。结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相 继新建丰产密植茶园 2000 多亩。全村人均 3 亩茶,荒山从此变金山。 修公路,敞开山门迎春风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竹山到毛坝。 ”从竹山村到毛坝镇有两条路:一是翻山路,陡上陡下,行程 6 个小时, “上街赶场两头摸黑” ;二是穿山路,尺余宽的路几乎全部从悬崖峭壁上经过,十分危 险。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通公路,抬头见青天!”竹山人就是唱着这首被改编了的悲壮的歌子, 毅然决然地拉开了进村公路建设的大会战。 2006 年 11 月 22 日动工,村支部一班人始终跟村民们战斗在一起。扛着铁锤和钢钎,打着火把和 手电, “鸡叫出门,摸黑回家” , “白天干,黑了转”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 “竹山公路,是我县工程量最大、施工条件最苦的一条进村路!”县交通运输局长扈正安说。整 个路线几乎全部从千仞绝壁上经过,像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对这条路来说根本没有 用武之地,这条路只能靠人工一锤锤砸,用钢钎一钎钎撬。这条路是一条必须从石头中硬凿的 “天路” 。 面对困难和艰险,竹山人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向群山发起了攻击。从开工到竣工,在长达一年 多的时间里,竹山公路建设没有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没有一寸不合格工程,没有一起上访事件。 不仅出力,还要出钱。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村,人均却要筹集 350 元的公路建设款,难度 可想而知。为了支持公路建设,有的老人把棺材卖了, “看着子孙走险路,带再好的棺材入土也不 得安息!”有的农民把过年猪卖了, “宁可不吃过年肉,也要甩开大步走公路!”全村除举家外迁 户、特困五保户外,共筹集资金 35 万多元。 “自己给自己搞修造,还说啥?”要占地,占就是;要毁林,砍就是,没有一个人讲价钱,索赔 偿。 “宁可多掘一尺,也不少挖一锄!”人人都在相互监督着质量,拿着六米长的竹杆一寸寸硬量。 “能用人工撬的,绝不放炮!”每一个人都在比着赛地节省投入。人心齐,泰山移。一年多来, 他们共投劳 23700 个,开挖土石方 36 万立方。2007 年底,一条长 21 公里从悬崖峭壁上凿开的 “天路”全线贯通,竹山村人终于结束了肩挑背扛的历史。竹山人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被誉为 “竹山精神”和“村道精神” 。2008 年支部书记侯在德被陕西电视台评为“感动交通十大人物” 、 2010 年被评为安康市通村水泥路突破一万公里红旗标兵。 建新村,奋力赶超奔小康 山门洞开,机遇涌来。几乎来不及任何休整,竹山人便前赴后涌投入新的建设。为了求得外援和 支持,支书侯再德带领班子成员背起干粮分别到镇上、跑县上,找领导、磨部门,要钱要物要项 目。两年多来,相继为村上协调贷款 300 多万元,要回项目资金 1200 多万元。 汗水冲开万重险,勤劳催得山河变 2010 年,竹山村抢抓国家农村公路硬化项目的机遇,将刚刚修通的 21 公里进村公路进行了全部 拓宽和硬化,总投资高达 400 多万元,投劳 1200 余个。短短一年时间,就有 3 户人家购买了农用 车,2 户人家购买了面包车,兴高彩烈跑起了货运和客运。从不值钱的“农产品”忽然成了“抢 手货”! 争取上级投资 160 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25 万多元,全面完成了农电网改造,架设高压电 7 杆公里、 低压电 35 杆公里。相继实施移民搬迁 180 户,几乎占到全村总户数的一半。新建沼气池 100 口, 新修饮水工程 15 公里,新建移动基站一座,村容村貌大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建家园与新产业同步推进,新发展丰产密植茶园 1500 亩,全村茶园总面积突破 5000 亩。种茶大 户由十几户发展到五十多户,全村年产茶叶 35 吨。同时,发展魔芋种植 1000 亩。建起了年产仔 猪 200 头,年出栏生猪 50 头的规范化养猪场两个。 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竹山村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万源市秦巴矿业有限公司,投资 2000 万元对竹山村毒重石、石煤进行开发。目前已修通 2 条矿山路 2 公里,已建成厂房 300 平方 米。 2010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从五年前的 800 元提升到 4250 元,从全省最穷的村庄成功跻身全县先 进村、富裕村行列。 筑保垒,创先争优当先锋 在深入学习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竹山村率先行动,争当模范。投资 20 多 万元修建了两委会办公楼,定时组织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开展学习, “装天线”学政策, “接地气” 听民声, “理思路”明方向, “议发展”强使命!三年来相继发展党员 6 名,其中年龄最小的 23 岁。 “一个党员一面旗!”为使每个党员都有责有岗,真正起到带头作用。竹山村号召广大党员“率 先发家致富作表率,率先落实政策当模范”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员包户”机制,一个共产 党员包联 20 户村民。积极主动地帮助村民寻找发展项目,去年全村 47 户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帮助 下,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特色民居,53 户发展了规模化的绿色产业,24 户新修了圈舍,饲养起了猪、 羊、鸡。 为方便群众办事,竹山村还推行了“全程协办”机制,一个村干部联系一个组,全程协办、陪办 或代办各项事宜和证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发展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几年来共为老百姓 办实事达 580 余件。 “风气不正,心气不顺” ,这些年竹山村的建设项目特别多,群众对资金的使用、利益的分配很关 心,也很担心,为“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竹山村坚持村务公开,成立了村民监督 委员会,对村级重大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