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_第1页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_第2页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_第3页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_第4页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 4 月 12 日星期一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第一页,毛泽东论科学发展 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 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 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 “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 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 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 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 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 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 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 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 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有的放矢 规律(性) 1、对于规律的认识:这里,“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规律, 谈到了一点,还有一点,自身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也是规律。那么,研 究规律,就是研究“联系”、或者说,就是“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事物内部自身的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是主要的、核心的、关键 的,二、自身内部与外部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的具体特征是什 么呢?两点:一是有逻辑,二是前因后果可验证。 举例:物理力学规律之一:速度=位移/时间。这就是速度、 位移、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规律性的东西。 社会发展规律之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从人类历史 进程来看,虽然不能像理科那样以公式表示,但同样具备有逻辑,前 因后果可验证这两条。 那么,到底包括,或者到底要搞清楚哪些规律?三大:人关 于自身内部的规律,人与人的规律,人与自然的规律。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人关于自身内部的规律,主要有心理学、 思维学、灵魂学等,但是远远不够,“认识你自己”,哲人的忠告, 很难到达;这里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第二大类:人与人的规律,主要涉及社会人文学科,论语应 当属于此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这里很大。东方的假设是人与人之 间,从“父与子”出发,“父”应该就是“父”,“子”应该就是 “子”,自然有一套东西维持这“父与子”,那就是“父慈子孝”。 然后,在引申出来夫妇、朋友、上下级的关系该怎样怎样。 西方的假设不同。西方的假设立论点是:“人人生而不等”, “父与子”也应该平等,男与女也应该平等。 东西方的假设不同、出发点不一样,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到底应当 是我们关系的理解不一样,由此,到底怎样确立家庭、民族、社会、 国家的关系状态也不一样。 目前,东西方比较统一的,是第三大规律,即“人与自然”的规 律,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数学等等都有一套公认的符号、公式、 公理。 2、根本方法-如何“合”的问题。这里,毛主席的文章强调 的是“合”,理论与实际要结合,“的”与“矢”要结合,主观想象 和客观实际要结合。但我想,根本的方法,两条:分,合。统筹兼顾 无疑强调的是“合”,和谐社会强调的也是“合”,“天人合一”强 调的也是“合”。似乎中国的传统就是偏向、强调“合”的。 搞自然科学的,包括一些社会科学,相反,强调“分”,不断地 往下“分”。把事物分成分子,把分子再分为原子,原子再分为电子, 直至“夸克”之类。 再对比东西方的思维,很有意思,大体上,按西方人的观念和逻 辑,他们总是善于“分”。什么东西到了西方人那里,就要按一些严 格的标准“分”成一些对立的东西,“分”了之后,还要不断的往下 “分”。物质要“分”成分子、原子、电子、核子,情绪要“分”成 乐观与悲观,认识要“分”成感性和理性,性格要“分”成内向与外 向,人要“分”成自我与他人,世界要“分”成主观和客观,思想意 识要分成激进、自由、保守,如此总总。 诚然,西方人在“分”的领域独具一格,卓有建树,但我们的老 传统不能丢,老方法不能丢,一直以来,如前所述,中华文化强调 “合”,“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物我两忘”诸如此类。游 山玩水,最高的境界是人和山水融为一体;赏花梦蝶,最高的享受是 与花蝶合为一身;男欢女爱,醉人的东西也是“融为一体”;习武练 剑,最高的层次是“身剑合一”;科学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治国兴邦,最高的理想是“天下为公”,“合”为“大同一”。 我想,统筹兼顾其实也应该“先分后统”,任何事物、人、环境, 先仔细分析,抓住性质,分出大致类别,抓住中心,抓住关键,主要 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排出各类别先后缓急。如果头绪很 多?类别很杂很乱,到底怎样抓住中心,抓住关键呢?比例上只占 20%的,却决定了事物 80%的性质的,就是关键。比如分析:我的写 作能力较差,怎么办?先分,划出类别,提高写作能力靠哪些呢?两 大类,自身与外部,内因决定外因,外部的名师指点,好朋友的分析, 当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自身内部的天赋、基础、方法、训练、毅 力、性格等等,这六大类(当然,还有其他,限于篇幅,没有罗列), 关键是什么?这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分析,比如,有的人可能是只要在 “毅力”上突破,就可以了,“毅力”就是那只占了 20%却决定了的 80%。有的人可能是只要在“方法”上突破,就可以了,“方法”就 是那只占了 20%却决定了的 80%。 把“分”这项基础、前提工作搞清楚了,再进入第二个步骤: “合”。就是一起抓,一起“弹”,像“弹钢琴”一样统筹兼顾。少 了第一阶段的“分”,心中就有可能没有底气,没有方向,“眉毛胡 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费力不讨好。 那么,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如何“统筹兼顾”?两 大方面:“人”的统筹兼顾,“事”的统筹兼顾(另一重要的东西, “财、钱、物”的问题,也可划入此类,理财生财、管钱用物从根本 上也是“事”)。 先谈人。人太多,有两点不好统筹兼顾,但这又是开展工作的关 键、核心、主要矛盾。哪两点?一是 “观念”;而是“利益”。一 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搞好,所有人的“观念”、“利益” 必须要统筹兼顾,否则就搞不好,容易出问题。这即使难点、也是重 点。 再谈事。还是“先分后统”的办法,先把所有的“事”理一下: 内容、性质、地点、时间、场合。再就是执行,去干,正确的时间、 地点、人,干正确的事,“合”起来,就行了。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法宝”,这是规律,中 国人在这点上比不上德国佬。平时大家搞的一些东西,“虚”的太多, 应付上面的东西太多,“假话”、“恭维话”太多。搞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如果又是“虚”的,“假”的,“走过场”,就又没有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辛辛苦苦搞这个“科学发展观” 活动,如果,自身这个活动都不实事求是,不一切从实际出发,不 “讲科学”、不“促发展”,滑稽,好笑,名不副实。所以我一直以 为,搞这个“科学发展观”活动,最核心、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