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_第1页
如何理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_第2页
如何理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理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 胡 萍 在亲子教育讲座中,经常有父母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李家的小孩四岁开始学钢琴 了,张家的小孩绘画比赛得奖了,林家的小孩开始学习心算了,我家的小孩今年四岁是 不是也该学些什么才艺呢? 现在的父母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所以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婴孩尚未出生, 准妈妈们就四处打听名牌幼儿园;孩子不到两岁,父母就不断地用认字卡教他认字;有些 孩子除了学校课程之外,一星期还有两三项才艺学习。尤其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高”的心态下,许多家长将“孩子进入名校”当做自己人生的首要目标。认为孩子从幼儿 园就打好基础,这样孩子小学才能名列前茅,初中才能上资优班,高中才能升到重点学校, 最后才有希望上重点大学,有了好大学的文凭,毕业后才能进入大企业工作,最后才能拥 有成功美满的人生。 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就承受了过多的压力,享受不到童年生活的乐趣,有不少的孩子总 是后继无力,累倒在起跑点上。还有一些全职的家长,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课和陪孩子上 才艺班中也会耗尽心力。难怪有些父母说:忙死了,所有的时间都在陪孩子上。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听了很多年,家长们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这 句话的指引下,这些年中国孩子的体质不但没有提高,近视的反而越来越多,快乐不但没 有增加,内心隐患反而越来越多,甚至家长们认为是不是被这句话所忽悠了。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我们该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输?什么是赢?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 评定,还是以事业有成或财富的多寡来衡量?起跑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我认为很多家长完全以孩子为中心,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而失去自我,以至于把孩子 的童年乐趣抹杀掉的教养方式,虽然是出自于对孩子的爱,但却忽略了比这些更重要的家 庭关系亲子关系。在亲子教育中哪几个方面要赢在起跑线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去培养。 1、家才是孩子生命的起跑点。一个人一生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如果说家庭是孩 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对一个幼儿来说,如果家是他 能快乐成长、建立信仰、拥抱爱的地方,那么家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人生的起跑点就是 在这里,父母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永远诚实的人。父母不是艺术家, 但是孩子却是父母手中的艺术品。家才是孩子生命的起跑点。 2、孩子的信仰不要输在起跑点。日本现代周刊曾报道:美国资产排名前 400 位富 豪家族中,犹太人占了 23%;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也占了 15%,全美有名的大学中有 30%的教授是犹太裔。犹太人在全美人口中仅占 2%,但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 就。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就是从小在孩子心中种植信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 从小在这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中,不盲从世俗潮流,知道如何在动荡不定的世界中 活出美好的生命。 3、孩子的品格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点。现在社会之所以会出现道德沦丧的情况,其主要 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太忙碌或者观念上的错误,把教育的责任全 都推给了学校。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教育为期还早,而忽略了正确的教导。前不久, 我看了湖南卫视的一档纪实节目变形记 ,很有感触,现在很多正值青春年少、花样年华 一般的孩子们性格悖逆、脾气暴躁,做出很多让父母、老师都很伤心、难过的事情,着实 让人感到担忧。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都是宝贝,父母舍不得管教,或是在教导上有偏差。希望 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点的父母,想让孩子的智能早些成熟,或希望培养孩子成为天才,在知 识上不断强化,却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高学历不代表高品德” 。品格教育不是用分数来评定的,考它、背它都是徒劳无功, 而是从课本以外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身教来学习的。 孩子的品性在 6 岁以前已经大部分完成了。在整个人生发展历程中,幼儿期是发展最 迅速、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认知、情绪、人格、道德等等皆在此时奠定基础。所以幼儿时 期所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足以左右成年后的生活。 如果说此阶段为人父母者能注重孩子的品格培养,可以说是替幼儿奠定了人生幸福的 基石。然而在这个生活紧张、父母忙于工作的现代社会里,父母常将教养孩子品格教育的 工作寄希望由老师来肩负。可是品德教导最主要的责任应当由父母来承担,学校或其它社 会团体只是辅助而已。我看过很多家庭虽然没有很多钱财,却彼此相处融洽,从而享受真 正的满足和幸福。另外有一些家庭,虽然每人都受过良好教育,但家人却生活在愤怒、痛 苦的煎熬中。这种差别不是来自钱财、教育,乃是出于品格。父母应积极将那些美好的品 格种子植入幼小的心灵,希望他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让孩子能拥有美丽的生命。 4、亲子之乐不要输在起跑点上。有一次,我问一个五岁的孩子,什么事让你最快乐? 他不假思索的说:当我们的家人都到我们家来玩和吃饭时,我最快乐!他的回答令我很高 兴,这么小就重视家族的团聚。所以我把以下四点称之为家庭幸福的源泉:家庭、乐趣、 食物、团聚。 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教导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齐心协力、爱、稳定和喜乐。当 孩子看到父母关系和谐时,他在身心方面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展开他的生命。孩子长大后会 记得童年时家庭的气氛和感觉,父母与孩子所创造的欢乐气氛对孩子未来的情绪发展和人 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家庭的父母比较难以营造欢乐的气氛,以致家庭真的连“空气” 都不一样。父母可能做了很多“对”的事情,但气氛不对,以致孩子不能自在表达自己真 正的感受。 有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名为“我的家” 。文中作者提到:从小妈妈就把我当天才儿童, 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每天在钢琴班、心算班、英语班之间忙碌奔波。我知道她是为我好, 但我每天回到家,常听到爸爸为了我去上这么多才艺课而和妈妈吵架。说真的我很不喜欢 回家。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假如孩子是一棵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中 的气氛就是空气和水分。很多夫妻将全部心力放在子女身上而疏于经营夫妻关系,以致影 响孩子在学业或人际关系上的学习;反之如果经营和配偶之间的爱情,让孩子体会到父母 相爱,对孩子而言,家就成了“儿童乐园”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中 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学习彼此相爱、彼此饶恕、彼此帮助,从而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种 关系会帮助彼此在遭遇危险时,以正面、积极地态度来处理,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或四 处逃散。 乐趣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像蛋糕上的糖霜,会让家庭生活变得更甜美。如可以全家 在后院露营,晚上看天上的繁星,或和孩子们一起组织家庭乐团。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快乐的让孩子成长很重要。 饮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饮食,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联络家人浓厚情感的纽带。 当孩子与父母和长辈们在餐桌间欢乐谈笑时,孩子将亲身体会家人相处的亲密关系,孩子 也能在吃喝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常和父母一起用餐的孩子会有 较好的社交与说话技巧,情绪上较为稳定,课业也比较出色。 团聚。每个家庭都有一些传统,不论是好、是坏都会有很深远的影响。身为父母的我 们要建立良好的家庭传统,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总是这样做” ,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 至关重要。如有的家庭每周五晚上有家人聚会,借此分享生活心得;有的家庭每周六全家 去探望祖父母,带他们出去走走,家庭成员过生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轮流对寿星说祝福的 话,或说出最欣赏寿星的哪种品格。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赞赏是非常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的, 也可借此表达家人间的爱与珍惜。无论你的原生家庭有无家庭传统,现在你就可以与配偶 商量如何创建新的家庭传统。当我们将家庭价值、文化传统传给下一代时,那将是我们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