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8_第1页
秦皇岛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8_第2页
秦皇岛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8_第3页
秦皇岛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8_第4页
秦皇岛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皇岛市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 本试题共本试题共 8 8 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交回。本试卷共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交回。本试卷共 150150 分,考试分,考试 时间为时间为 120120 分钟。分钟。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4545 分)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24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长歌当笑 dng 菲薄 fi 桀骜 o 喋血 di B. 一弦一柱 xin 惩创 chung 浸渍 z 攒射 cun C. 浣纱 hun 贾人 g 凝噎 yn 怆然 chung D. 伯仲 zhng 纤云 qin 纶巾 ln 长嗟 j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感慨今昔 仓皇北顾 良晨美景 冥顽不灵 B荠麦弥望 出师未捷 寻常巷陌 穷困僚倒 C四顾萧条 鱼舟竞发 殒身不恤 芸芸众生 D豆蔻词工 销行寥落 惊涛拍岸 铁马金戈 3.下列成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 B铁骑突出(突然爆发出)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状况) D烽火扬州路(道路)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 要使社会上正义感永不 ,就要在整个民族中大力弘扬正气。 A衰弱 欣然 品位 泯灭 B衰落 欣然 品味 磨灭 C衰落 毅然 品味 磨灭 D衰弱 毅然 品位 泯灭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都是身经百战的健儿,他们那气吞万里的气势,令人有一 种敬畏之感。 C工作上的马虎,使他多次受到批评,但他总认为不足为训,结果吃了大亏。 D学校篮球队都是十五六岁的处在豆蔻年华的小伙子。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才能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B大学毕业了以后,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任职于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 理。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 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 B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苏轼则开 创了豪放一派。 B 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C“羽扇纶巾”是古时儒将的装束,形容诸葛亮从容闲雅。纶巾,古时配有青丝带的 头巾。 D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创造社”成员,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 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 二、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对于这些非华夏的族类,历来有一种一体化的理解、一脉相承的说法,如吕氏春秋审 为篇:“狄人猃狁,今之匈奴。 ” 晋书匈奴列传:“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薰鬻, 殷曰鬼方。周曰狄狁,汉曰匈奴。 ” 史记索隐:“荤粥,匈奴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 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对于戎狄匈奴一体化的传统模式, 至少自 20 世纪 40 年代,便已经有学者认真地指出它的错误。徐仲舒在考察上古北狄的问题 时也感到:“狄在殷周之世虽屡与中国相为通婚,但其风俗习尚在经传中极少记载。即偶有 高二语文 第 3 页 (共 9 页) 记载,其词又甚简略,必须取后来史家记述边裔之土俗相与对照,庶得窥其原貌。 ”但他没有 像许多人那样以匈奴为参照样板,而是取早期鲜卑、靺鞨 等山林狩猎民族为范例,认为山 林狩猎的特点“皆北狄之俗所宜有,而不必拘于王制所言之事。且此诸俗皆与中国为近, 而与匈奴之游牧文化相距较远也” 。徐仲舒提到的王制是礼记中的一篇,这篇儒家经典 是最早将北狄描绘成“有不粒食者”的文献之一,这实际上包含了戎狄与匈奴一体,为游牧 群体的意思。徐仲舒不同意王制的说法,指出“狄”的习俗与中国近,而与匈奴远。这是 相当敏锐的。 20 世纪早期,美国学者拉铁摩尔在中国生活、工作过很长时间,曾深入实地考察中国北 方的“亚洲内陆边疆”地区,撰有中国的边疆一书。书中对中国北方一些“非汉族”群体 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这些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关于戎狄的问题,他 根据一些文献记载的细节,并没有简单的将戎狄划在游牧的范畴,他认为:根据一些证据来 看,戎狄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混合经济。 “周朝一位较早而比较可信的王(周穆王)征戎,得四 白狼、四白鹿而归。如果它们是贡品说明它们是狩猎而非游牧民族。如果是战利品,我们就 更可以相信戎族的主要财富不是牲畜。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记载,说有一部分戎族被秦 国逐出陕西之后,由山西的晋国给予荒地,他们开始从事耕植,成为农夫。看来这个记载视 戎族之属于汉族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除表述他们的组织不如汉族,或者其它的地位有所 不及,并没有讲从游牧生活到农业生活的转变。 ” 9、 对第一自然段中“一体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长期生活着一些在经济上与华夏民族相异的人类群体,他们前后 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 B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长期生活着一些与华夏民族相异的人类群体,尽管有不同的名称, 其实就是汉代的匈奴。 C早期非华夏民族的狄人与晚期的匈奴被看作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族群或民族,匈奴是 他们最后的总代表。 D不管是匈奴、熏鬻、鬼方、猃狁,还是匈奴、山戎、熏粥、淳维、鬼方、猃狁他们 都是一脉相承的非华夏族类。 10、根据原文,以下各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戎狄匈奴一体化的传统模式,自 20 世纪以来,已经有徐仲舒、拉铁摩尔 等中外学者认真地指出它的错误。 B美国学者拉铁摩尔根据“非汉族”群体的发展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戎狄 匈奴一体化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C拉铁摩尔说,有证据证明戎狄属于汉族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他们的组织不 如汉族,或者其他的地位有所不及。 D拉铁摩尔认为周穆王获得的四白狼和四白鹿不管是贡品还是战利品,都说明戎族不 可能是游牧民族。 11、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世文献中,对非华夏族类的称谓写法多种多样,只有匈奴一个称谓使用频率最 高、时间最长。 B虽然有史记索隐的观点,但司马迁未必带着“戎狄匈奴一体化”的观念来 撰写匈奴列传 。 C徐仲舒研究的主要论据是礼记王制 ,而拉铁摩尔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一些文献 所记载的细节。 D虽然徐仲舒和拉铁摩尔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有理由证明,戎狄应该属于汉族 的国家。 三、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平阳公主,高祖(李渊)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 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 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绍即间行赴太原。公主 乃归户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时有胡人何潘仁聚众于 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利害,潘仁攻户县,陷之。三宝又说群 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来会。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三宝、潘仁屡挫 其锋。 公主掠地至周至、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 得兵七万人。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 主。时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六年,薨。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太常 奏议:以礼,妇人无鼓吹。高祖曰:“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 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遂特 加之,以旌殊绩。 (旧唐书) 注绍:柴绍,平阳公主的丈夫。辂(l):大车。幢(chung):作为仪仗用的旗子。 虎贲(bn):猛士。 1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行恐罹后患罹:遭受 B绍即间行赴太原间:从小路 C每赏赐异于他主主:首领 D遂特加之,以旌殊绩旌:表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主乃归户县庄所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高二语文 第 5 页 (共 9 页) C以礼,妇人无鼓吹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周之文母,列于十乱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平阳公主“非常妇人”的一组是 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 公主令间使以闻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 每赏赐异于他主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 ABCD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平阳公主在她的父亲将起兵反隋时,鼓励丈夫参加义军。她虽不能同去,却有自 己的打算。 B平阳公主派遣家僮马三宝说服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盗贼来到自己 手下。 C当时京城留守多次派遣军队讨伐平阳公主,都被平阳公主打得大败,因此营中号 曰“娘子军” 。 D高祖驳斥了太常“以礼,妇人无鼓吹”的奏议,认为平阳公主不同于一般妇人, 所以“遂特加之,以旌殊绩” 。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105105 分)分) 四、 (23 分) 16.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 8 分) (1)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2)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17. 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4 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这首小诗中塑造的主要意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2)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8.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1 分) 1、自胡马窥江去后, , 。 2、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堪称写景奇笔的诗句是 _,_,_。 4、 雨霖铃中下阙诗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最使人触动离愁别绪的两句写景的句子是 , 。(柳永雨霖铃) 5、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 6、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 五、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 秋颂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 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酡(tu)红:喝了酒脸色发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 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 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 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 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 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 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 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 紧张、可执着。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 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 “闲”与“逸”, 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 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东西。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 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 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 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9、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4 分) 答:_(不超过 10 字) 20、作者写秋院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4 分) 答: (不超过 20 字) 高二语文 第 7 页 (共 9 页) 21、作者在写到秋风时,说到“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 ,这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能悟到什么哲理?(6 分) 答:(1)_(不超过 20 字) (2)_ _ _(不超过 35 宇)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语言优美,格调清新,但缺乏向上精神,读后给人以低落感。 B、文章以诗化的语言与句式、饱含激情地赞美了秋天的美。 C、作者重点描绘了秋天的外在美,使其人格化、个性化。 D、从作者对秋的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淡泊名利和豁达的胸怀。 E、文章流露出作者淡然、旷达的态度,透澈的思维,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美。 六、六、 (4 4 分)分) 23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 (2 分) 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想,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没有一点科幻色彩。 轮轨列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其速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在于要用轮轨来支撑和用受 电弓将电供到车上。用电磁力可以将列车浮起而取消轮轨,采用长定子同步直流电机可以 将电供到地面上,驱动列车高速行驶,从而取消受电弓,这是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科学基础。 答 : 24为下面的这则寓言补写一句揭示寓意的话。 (不得超过 30 个字) (2 分) 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尾巴的地方,然后 才安稳地休息。捕捉孔雀的大都要在下暴雨时来到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已 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飞不起来会把尾巴拖脏拖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 它的人走到跟前,它也绝不肯飞翔,惟恐损坏了它的漂亮的尾巴。 答: 七、作文(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有自尊心是人的善良、美好的品性之一,也是人之所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标 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有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感经历,或者有过为了捍卫自尊 心而做了某件事的经历。虚荣心,又是人性的弱点之一,青少年出于虚荣心,又常常说了不 该说的话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事后又追悔莫及。 請以“自尊与虚荣”为話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A 5 B 6 C 7 D 8 C 9C(A 不能解释“一体化”。B“就是汉代的匈奴”说法错。D 排列顺序不对。 ) 10B(拉铁摩尔是“对中国北方一些非汉族群体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这些发展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 11D(A“匈奴一个称谓使用频率最高、时间最长”无依据。B“未必带着”错 C“主要论据是礼 记-王制 ”错。 12答案 C(主:公主) 13答案:B (A于是/你 B到的时候 C按照/因(此) D在/被) 14D 15C 16(1)我们一起去是不可能了,我一个走又担心你日后遭受祸患,想个什么办法呢? (2)长安平定后,高祖封地为平阳公主,由于她有独特战功,每次赏赐规格都比其他公 主高。 17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 、清高(不同桃李混芳 尘) 、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9、(4 分)【作者笔下的秋具有“充实、不加修饰、闲逸”的特点】 20、(4 分)【作者以秋院来表现秋的清寂,使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21、(6 分)【(1)表现出作者羡慕秋的洒脱和不加修饰的感情(2)我们从中可以体悟到: 为人处事不可过分计较,做人洒脱些,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22、(4 分)A、C、 【A“缺乏向上精神,读后给人以低落感”不对。C“重点描绘了秋天的 外在美”不对】 23 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想是有科学根据的。 24 1有时候,最以为骄傲、最细心呵护的东西,往往最终会害了我们自己。 2太过于重视美丽的外表,必将为其所累。 3有时候,引以为豪的优点往往成为敌人攻击利用的弱点。 附录:译文 平阳公主是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高祖就要起义时,公主和她 丈夫柴绍都在长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