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_第1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_第2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_第3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道菌群与 IBS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2012-08-16 分享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汪欢 侯晓华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大量研究 表明,IBS 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功能失调、肠道感染、免 疫系统激活、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障碍等。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 IBS 的关 系日益受到关注。 IBS 与肠道感染与肠道感染 感染后 IBS(PI-IBS)概念提出后,众多研究已证明,肠道感染在 IBS 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 用。尼尔等对 544 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访观察后发现,肠道感染后 6 个月内的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 25%。即使在病原体已被清除及肠黏膜炎症消退后,仍有患者有 IBS 样症状。 另有研究报告,志贺菌属确能诱发 IBS,进一步确认了肠道感染与 IBS 的相关性。致病菌激活肠 道黏膜免疫是 IBS 的触发因素。肠道免疫激活后释放的炎性介质,可作用于肠道神经-内分泌网络,引 起 PI-IBS 患者的肠道症状。 IBS 与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情况下,肠道中存有大量的细菌,以厌氧菌为主,其中双歧杆菌和类杆菌占细菌总数的 90% 以上,仅有极少的致病菌为梭杆菌和葡萄球菌。在机体健康状况良好时,机体与正常菌群互利共生, 各微生物比例稳定。在外、内在因素作用下,正常肠道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随即出现暂时或持久 的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数量增减、比例失调和菌种性质的变化。一系列临床和动物研究发现, IBS 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数量增多。 双歧杆菌/肠杆菌之比(B/E)可作为评估肠道菌群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B/E1 表示肠道菌群组 成正常;B/E1 表示肠道菌群失调,其比值越低,提示菌群失调越严重。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与健康 者相比,IBS 患者的双歧杆菌比例显著降低、肠杆菌比例升高(B/E1),表明 IBS 患者存在不同程 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后者或在 IBS 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IBS 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指远端肠道内的菌群因各种原因移入小肠,导致小肠内厌氧菌过度 孳生。 近来研究发现,IBS 患者中的 SIBO 发生率较高。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提示, IBS 患者的 SIBO 发 生率约为 78%。另有研究表明,约半数 IBS 患者存在 SIBO,而且 SIBO 与大多数 IBS 症状相关。在 IBS 患者接受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乳果糖氢呼气试验转阴,腹胀等症状显著改 善。该结果提示,SIBO 与 IBS 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致 IBS 的可能发生机制如下。 破坏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黏膜屏障 增多的致病菌及其内毒素可直接侵袭肠黏膜,导致肠道通透性增高; 激活肠道免疫激活肠道免疫 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致病菌及其抗原易于通过肠黏膜发生免疫反应,使多 种炎症细胞及免疫细胞增加和活化,同时释放多种炎性因子,使肠黏膜处于持续性低度炎症状态; 诱发神经诱发神经-内分泌网络异常内分泌网络异常 肠道肥大细胞为连接肠黏膜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纽带,分泌炎性介 质并作用于邻近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纤维,使之释放一系列神经肽,影响肠道动力和感觉;并将信息传 递至神经中枢,导致中枢敏感性增高,引发肠功能紊乱和各种 IBS 症状。 微生态制剂治疗微生态制剂治疗 IBS 种类种类 多项临床和动物研究已证实,微生态制剂疗法在调节肠道菌群、减轻 IBS 症状方面有效, 目前已成为 IBS 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大类。益生菌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生 态平衡而发挥生理作用的微生物制剂,主要菌种类型有乳酸菌类和双歧杆菌,还包括肠球菌属、芽孢 杆菌属、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益生元为一些非消化性成分,如蔗糖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 聚糖等,可选择性促进宿主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调整肠道菌群结构。 机制机制 尽管微生态制剂对 IBS 已取得初步疗效,但治疗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如下。 1. 恢复肠道菌群比例:益生菌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还能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 等杀菌物质,减少有害菌的生长和定殖; 2. 增强黏膜屏障功能:益生菌可促使肠道细胞正常分泌黏液,抑制肠道致病菌黏附定植于肠道黏 液层,通过增加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来增强肠道的生物屏障功能; 3. 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益生菌不仅可通过增强肠道黏膜免疫球蛋白(Ig)A 分泌,调节肠道固有 免疫;还可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和表达而增加抑炎因子产生和表达,来调控适应性免疫,从而调 节促炎与抑炎因子之间的平衡。 方向方向 人们已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在 IBS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 IBS 的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