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尤溪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尤溪一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尤溪一中尤溪一中 2011-20122011-2012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历史 命题人:肖 燕 审核人:卓 颖 陈群青 考试时间:45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 ) 1、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清人陈澧炮子谣中的这两句话主要痛斥了鸦片的输入 A、减少了清政府财政收入 B、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C、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 D、腐蚀了政府官员 2、1843 年,英国商人马克运送一批布匹到中国销售,他不可能将货物直接卸在 A、广州 B、厦门 C、南京 D、上海 3、海棠初中初二(2)同学在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已见,最后归纳为以下 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中国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清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4、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 付诸一炬。 ”文章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 A、英国 美国 B、法国 俄国 C、美国 俄国 D、英国 法国 5、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 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 A、获得巨额赔款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在华办厂合法化 6、1862 年,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 的红头军” 中的“红头军”是指 A、红军 B、义和团 C、太平军 D、清军 7、19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我国边疆危机四伏,其中形势最为严峻的是我国的 A、东南边陲 B、东北边陲 C、西南边陲 D、西北边陲 8、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中的“大将”是指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9、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中的“贼”指的是 A、英军 B、法军 C、日军 D、美军 10、 “台湾岛今已归日本,頣和园又搭天棚” ,事实上与台湾岛同时沦丧的领土还有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库页岛 D、澎湖列岛 11、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但经济、政治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 条约内容中直接给我国带来的共同危害有 破坏我国领土主权 破坏我国关税主权 损坏我国贸易主权 加重人民的负担 A、 B、 C、 D、 12、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涌现的风云人物,其中哪一组人物不属于同一类型 A、林则徐 关天培 B、左宗棠 阿古柏 C、李鸿章 琦善 D、慈禧太后 李鸿章 13、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1890 年 B、1894 年 C、1895 年 D、1900 年 14、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于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丰岛海战 D、致远舰被击中 15、1900 年 6 月,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侵略军头目是 A、华尔 B、西摩尔 C、克林德 D、瓦德西 1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中日马关条约的下列条文中,叙述有误的是 A、清政府割台湾、香港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口岸 1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创立拜上帝教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19、1853 年春,太平军沿江东下,很快占领一城,以此定都,此城是 A、南京 B、南宁 C、上海 D、北京 2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A、1856-1858 年 B、1859-1860 年 C、1856-1860 年 D、1858-1862 年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二、材料题:(本题共 20 分) 21、材料一:“如果不赶快禁烟, 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 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 白银了。 ”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 请回答: 上述材料是谁说的?(1 分) 一反映了当时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4 分) 材料二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事?这句话反映了“本大臣”的什么态度?(3 分) “此事”的高潮性事件是什么?(2 分) 22、材料: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 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 “保护中 原,驱逐洋寇” ,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扩村坊。 ”但这一斗 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等八国签定了不平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座位号 班级_ 座号_ 姓名_考场号 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 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驱逐洋寇” 、 “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2 分) 材料所指“不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