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鲁人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鲁人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鲁人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劝学劝学 一、语基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 輮使之然(ru) 舟楫(j) 舆马(y) B蛟龙(jio) 跬步(ku) 骐骥(j) 爪牙(zho) C镂金(lu) 弩马(n) 生非异(xng) 洞穴(xu) D跂而望(q) 锲而不舍(q) 二螯 (o) 参省乎己(x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 ,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善假于物也 寡人之于国也 屈原至于江滨 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 B C D 9名句名篇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_; 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 二、阅读检测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012 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 2 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 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 要后天的努力。 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1416 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 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污水) ,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 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 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4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其渐之滫(渐渐) B形乎动静(体现) C 教使之然而(这样) D不临深谷(靠近) 15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 3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16给甲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 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 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 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 书 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 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 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 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 ,唐四库书目 ,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 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 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 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 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 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 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东阳徐生:即徐无党,欧阳修的学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为圣贤者 所以:的原因 B今之学者 学者:读书人 C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稍微 D如水涌而山出 山出:从山间涌出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鸟兽之为物 B而为死则同 施之于事 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C虽死而不朽 D忽焉以死者 能不朽而存也 三者同归于泯灭 19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所以不朽,并将“修之于身”放在 最高位置, “见之于言”放在第三,明显流露出了重道轻文的思想。 B本文第三段认为立言“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于此可见,文章难工,传世尤其不易, 这是自古以来文章之士的悲哀,作者借此警示徐无党,同时以自警。 4 C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筛选,一步一步推出中心,首先则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 拿“施事” 、 “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D本文题旨深刻,表达显露,愤语遍布全篇,愤愤之气溢于笔端,但是对学生徐无党却是 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译文: (2)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译文: (3)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译文: 三、语言运用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都去上“去恶习研修班” 。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 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2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 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_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的话,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 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脑满腹牢骚。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哎,瞧我多可怜,天天被 那个人盯着看。 ”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人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 ”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他天天都打我。 ”这时,机箱开口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 了,你们哪有我惨,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 对鼠标: 对键盘: 对主机: 答案: 1B(A 项中“楫”应读为 j;C 项中“镂”应读作 lu, “驽”应读作 n;D 项中“锲”应 读作 qi。) 2 C( A “知”通“智” ,B “有”通“又” ,D “生”通“性” 。 ) 3 C(A 项中“輮”意为:使弯曲;B 项中“疾”意为:强;D 项中“备”意为:具备。 ) 4 D(A强大、势力过大;B勉强;C有余,D健壮,强壮。) A 5 A(名词作状语,BCD 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 6B(A 项“博学” ,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C 项 “寄托” ,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 项“爪牙” ,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 人的帮凶。 ) 7C(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 项为宾语前置,B 项为状语后置,D 项为固定句式。 ) 5 8D(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介绍动作行 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 “到” “从”等。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对、 对于。 ) 9名句名篇默写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10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 ) 11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 ,可译为“从这里” “在这里” 。A 项,介词, 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 ;B 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 结构,表示“的人” 、 “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 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 “于是” 。 ) 12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 13 (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是因为)用心 浮躁。 14A(浸泡,浸染) 15D 16 (1)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 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 【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 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 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 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 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 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 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 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 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 “仁”之道。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 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 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 17C(稍稍:渐渐地,逐渐。 ) 18A(A 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的独立性。B 项,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后 者表结果。C 项,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后者表修饰。D 项,前者为助词,表停顿;后者 为代词,代草木、鸟兽、庸人。 ) 19D(“愤语遍布全篇”与文章不相符。 ) 20 (1)完全归于腐烂败坏消灭净尽罢了。 (2)他和人相处时,就整天沉默,像愚笨的人。 6 (3)又与世人忙忙碌碌、苦心钻营有什么分别呢? 【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 ,人被归类为“人” , 他们活着的时候虽然有所不同,但死后 却都一样,完全归于腐烂败坏消灭净尽罢了。但是在碌碌终生之中存在着(一些)圣贤, (他们)固然也是生死在这里面,但独特地和草木鸟兽不同,即使死了却能永垂不朽,超 越久远的时空而更加凸显他们的存在。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他们能修养自己,施 展在事功上,表现在文字言辞上,这是这三种人之所以能长存不朽的原因啊。 能修养自己,一定能有所成就;施展在事功上,有时可以实现,有时不能实现;要表现在 文字言辞上, (须看才分, )有时可以做到,有时不能不到。施展在事功上,不表现在文字 言辞上是可以的。从诗 、 书 、 史记所记载的来看,难道建立事功者一定都要是能 著书立说的人吗?修养个人操守,不施展在事功之上,不表现在文字言辞上,也是可以的。 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在政事上建立功业的啊,有能著书立说的啊。像颜回这样的人,在偏 僻的巷子里弯曲着臂膀,饥肠辘辘地躺着罢了,他和人相处时,就整天沉默,像愚笨的人。 然而从当时起,孔门众弟子都推崇、尊重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