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三章心理应激课件_第1页
2015第三章心理应激课件_第2页
2015第三章心理应激课件_第3页
2015第三章心理应激课件_第4页
2015第三章心理应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郁闷啊 ! 烦 我要 崩溃! 考研? 就业 ? 护理心理学 社会压力 家庭压力 工作压力 环境压力 工作量大 孩子难教育 收入不理想 领导评价 个人学习与发展 职称评定 社会、科技的 飞速发展 两极分化 攀比心理 与人交往 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 经济、住房压力 夫妻关系 子女教育 赡养老人 护理心理学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一、应激概述一、应激概述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三、应激反应 四、身心疾病 护理心理学 一、应激的概念 护理心理学 stress 应激(stress) 也称应力或压力, 原是物理学概念。 指作用于物体引起 物体变形的单位面 积的力。 20世纪30年代,Hans Selye 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研究以 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中心内容 ,目前,已深入到细胞、亚 细胞和分子水平。 第一节 概述 护理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n一、应激的概念 n应激(stress): “压力”、“紧张”,被 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如生理学、社会学 等。 n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 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 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 护理心理学 关于应激,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 居等)。 2.应激是一种反应(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 3.应激是刺激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 应对) 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 护理心理学 刺激与反应 刺激与反应 一台电热器向被试体表持续吹拂一股热风,局部立 即有微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出汗的反应。 在寒冬作试验: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愉快情绪的心理反应; 在酷暑作试验:不符合机体需要,可引起厌恶的情绪反应; 实验时告诉被试热风中有强烈杀伤作用的X射线,可引起强烈 的惊恐情绪反应。 护理心理学 应激的意义 (一)积极意义 1、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的 必要条件。 2、适度的应激可增强有机体适应生活的能力, 提供应对经验。 3、适度的应激使人体处在维持一定张力的准备 状态,有利于机体在遇到突发性刺激时全面动员 。 护理心理学 二、应激的意义 (二)消极意义 1、强烈而突然的应激造成有机体唤醒不足,使 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迅速出现障碍或崩溃。 2、持久的慢性应激使人长期紧张,个体的心理 和生理抵抗力均会耗竭,导致疾病。 3、多次未转向良好适应的应激,破坏适应力, 造成原来的社会心理活动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 甚至遇到新的轻微的应激时出现退缩反应和过度 反应,或对强烈的刺激出现“无反应”。 二、心理应激的理论 n(一)塞里( Selye H)的应 激学说(医学界) n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 H.Selye,1936)提出应激是 “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Hans. Selye 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加拿大塞里) 即应激源持续存在引起机体产生的症状与体征。 分三个阶段: 警戒期(alarm)即机体为了应对有害刺激 而唤起体内的防御能力; 抵抗期(resistance)即当有害刺激继续存 在时,机体则通过提高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机能 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 衰竭期(exhaustion)即当有害刺激持续不 减或者加重时,机体将会丧失抵抗能力转入衰 竭阶段。 警觉期(alarm stage)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1) 快速动员期,最佳动员状态 (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GC (1)肾上腺皮质肥大,GC (2)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但同时抑制免疫 (1)虽GC水平依然升高,但其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2)能源储备耗竭,机体内环境失调,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 例:武松打虎 警觉期 抵抗期 衰竭期 u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u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特点:关注的是应激的反应,启动了对应激理论 的探索,重视应激状态下机体生理病理反应的分 子生物学机制,但忽略了应激的心理成分,缺少 对应激刺激方面的深入认识 塞里( Selye H)的应激学说 Dr. Hans Selye (二)拉泽鲁斯(Lazarus)应激学说(心理学 界) n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 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 、挑战经认知、评价后 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 行为反应。 n形成了认知应激作用理 论。 (三)心理应激过程模型(医学心理学) 姜乾金教授等将心理应激看 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 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 应激过程模型”。 (三)心理应激过程模型(医学心理学) n将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 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应激过程模型”。 生活事件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健康 疾病 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应结局 应激过程模型 n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 、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 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 来的作用“过程”。 (四)心理应激系统模型 n应 激 是 多 因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系 统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健康 疾病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人格特征 生活事件 认知评价 心 身 反 应 n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 n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n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n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 康或疾病; n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n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三 应激源(stressor) 三、 应激源(stressor) n(一)定义 n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s) 应激过 程模型 应激系 统模型 应激源就 是引起应 激的刺激 应激源就 是各种生 活事件 生活事件: (1)概念:生活事件是正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 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 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主要应激原。 (2)分类: 环境 1. 内容:与 工作 相关 日常生活 2. 性质:正性与负性 3. 是否可预料或可控制: 可预料或控制 不可预料或控制 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 n1. 正性生活事件 n获得性或满足性事件 n明显的积极情绪体验 n2.负性生活事件 n丧失性事件 n明显厌恶性质 n明显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 护理心理学 躯体性应激源躯体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 ( (二二) )应激源的分类应激源的分类 文化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护理心理学 应 激 原 躯体性 心理性 理化:高低温度、湿度 心理冲突、挫折情境 噪音、振动、毒物药物 焦虑、恐惧、无依靠 生物:微生物、寄生虫 怒气、抑郁、敌意等 疾病、疼痛、疲劳等 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想 社会性 文化性 天灾人祸、战争、动乱 文化道德与评价、工 重大政治、经济变化 作、生活压力、语言 人际关系紧张不和睦 环境与风俗习惯变化 护理心理学 1、躯体性应激源(physiological stressor)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 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物理刺激物理刺激 化学刺激化学刺激 生物刺激生物刺激 冷、热、辐射 酸腐蚀等 病毒、细菌 护理心理学 SARS 护理心理学 2、社会性应激源(social stressor) n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n生活琐事 n环境因素应激源 自然灾害 战争 空气污染 噪音 恐怖事件 护理心理学 (1)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life events) 指个人生活 中发生重要改变 的事件。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社会再适应量表(Holmes n住在纽约市一天,相当于吸烟38支 护理心理学 (3)环境因素_噪音 n 交通噪音 n 建筑噪音 n 机场噪音 护理心理学 3、心理性应激源(mental stressor) n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 张性信息。 挫挫 折折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 护理心理学 “双趋式”心理冲 突 护理心理学 “双避式”心理冲突 小孩子生病了 既不想打针 也不想吃药 护理心理学 “趋避式”心理冲 突 生病了 既想动手术 又怕手术失败 护理心理学 “双趋双避式”心理冲突 护理心理学 挫 折 当人由于各种障碍不能达到目标 时,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或被延搁 时称为挫折。挫折两种含义:一是致 使个体活动受限的对象、情境等,称 为挫折源、挫折情境等;二是指个体 活动受阻时,个体的情绪状态,称为 挫折感。 护理心理学 挫折 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不可克 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 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实际挫折:不良人际关系、角色冲突、恋爱失 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欠佳、学校及专 业不理想等。 想象挫折:出师未捷心先死 护理心理学 4、文化性应激源(culture stressor) 文化性应激 源主要源于社会 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语言、风俗 、信仰、社会价 值观念的变化等 。 护理心理学 4、文化性应激源(culture stressor)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n是指机体将应激源(环境的需求)的输入信息 转化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是 应激过程的中间环节。 护理心理学 生活事件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健 康 疾 病 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 应 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 一、认知评价 n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指个体从自己的角 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 做出估计。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 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 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 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认知评价 利害关系评价 作出能力估计 护理心理学 是否有应对 的能力和足 够资源 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应激源 是否 有关 是否构 成威胁 否 过滤过滤 否 过滤过滤 是是是是 是 过滤过滤 否否 初评次评 再评价 二、应对方式 n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 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 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 行为措施。 n应对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二、应对方式: 概念:应对又称应付,是应激原和应激心 身反应的主要中介因素。 1. 应对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之间变量; 2. 应对是为了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摆脱 心身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过程; 3. 应对是人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策略。 应 对 分 类 从指向性分 问题关注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 情绪关注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 积极应对:如寻求支持,解决问题 消极应对:如回避,发泄 从作用分 Nursing school of CMC 与女友分手 问题为中心应对是指直接指向 应激源的应对方式,包括事先应 对和寻求社会支持。 情绪性为中心应对是指通 过改变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即 改变或减轻不良情绪的应对方式,包 括宣泄、放松、信教等方式。 与女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 主动沟通 获得和解 向别人倾诉 转移注意力 放松 Nursing school of CMC v合理地运用应对应对 方式有利于缓缓冲应应激反应应 的作用。 v当经过经过 一定的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问题 的方案 时时,建议议采用问题问题 指向性应对应对 ; v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问题 ,或者问题问题 很 难难在短时间时间 内解决,需要采取情绪绪性应对应对 。 护理心理学 n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 可以帮助你 宣泄不良情绪 获得情感支持 和各种形式的 帮助, 有效缓解应激有效缓解应激 家 庭 朋友 工作 团队 组织 机构 三、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孔子曰:有朋自远远方来,不亦乐乐乎?- 远亲不如近邻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社会支持 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社会支 持; 主观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社会支 持。 n社会支持与应激 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人,能较好地应对问题 、处理应激,以及防止心身障碍。这些保护效应的真实机制 不明,有两种解释。 1直接效应学说 广泛的社会网络有抗应激效应,这种 效应的本质是防护,因为寂寞与孤独对许多躯体和心理疾患 都是危险因素,而社会交往可阻止这种影响。 2应激缓冲学说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消除和分散 应激源的负性效应。社会支持在需要时就可以发挥作用。 四、人格特征 人格影响应激过程一般通过两种机制: 暴露差异假设: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程度, 从而导致应激反应不同。大量文献认为,人格对应激源 有的易感、有的对抗,故分别称之为易感应激及对抗应 激人格类型。 反应差异假设: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Nursing school of CMC 人格类型 C型 沉默寡言 抑郁内向 逆来顺受 忍气吞声 任人摆布 无助无望 B型 从容不迫 心胸开朗 与人为善 不过分争强好胜 随遇而安 A型 竞争性强 高成就取向 攻击性强急躁 缺耐性 觉时间不够用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第四节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n应激反应: n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 所致的各种生物、心 理、行为方面的变化 。也称应激的心身反 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 护理心理学 生活事件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健康 疾病 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 应 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n“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 n“应激系统”包括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LC-NE)/植物神经系统 ,以及它们的外周效应器(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和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组织)。 三条中介途径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是一个整体 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系统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系统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 儿茶酚胺释放 (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腺垂体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 大脑皮质 下丘脑 应激源(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 糖皮质激素 心肌收缩 心率 血压 盐皮质激素 免 疫 系 统 认知评价 调节糖代谢 蛋白质分解 氨平衡失调 血小板生成增加等 保钠、排钾 糖原分解 血糖 代谢耗氧 脂肪分解 胃肠蠕动 胃液分泌 汗腺分泌 护理心理学 各系统统生理反应应可能的感受 心血管 心脏收缩力量增强心脏砰砰跳 心跳加快心悸 血管收缩手脚冰冷 血压升高头昏目旋 肠肠胃 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 食道肌肉收缩吞咽困难 胃液分泌增加胃痛 肠胃肌肉蠕动异常肠胃绞痛、腹泻或便秘 肌肉肌肉骨骼肌收缩肌肉紧绷,酸痛 肌肉平滑肌收缩 免疫淋巴细胞减少容易生病 其他 氧的消耗量增加窒息感 呼吸速度加快呼吸急促、气喘 汗腺分泌增加冒冷汗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一)情绪性应激反应 (二)认知性应激反应 焦虑、恐惧、抑郁、愤 怒 意识障碍 注意力受损 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 护理心理学 认知能力 警觉性增高警觉性增高 敏感度增高敏感度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注意高度集中 反应过敏, 注意范围狭窄 结果 应激应激 护理心理学 认知反应 1、偏执 2、灾难化 v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 v例如:考试焦虑 3、反复沉思 4、“闪回”与“闯入性思维” 5、否认、投射、选择性遗忘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school of CMC 否认 拒不承认现实 的某些方面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school of CMC 投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护理心理学 情绪 焦虑: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应激应激 护理心理学 3、行为反应 v 不适应性反应 两种类型: v 适应性反应 1.逃避与回避 2.退化与依赖 3.敌对与攻击 4.无助于自怜 5.物质滥用 1. 改变自我 2.改变应激源 护理心理学 行为反应 行为改变 逃避 敌对和 攻击行为 退化与依赖 对社会适应对社会适应 的影响的影响 社会交往减少;社会交往减少; 人际关系受损。人际关系受损。 应激应激 无助 物质滥用 护理心理学 逃避 n逃到另一个现实中 n逃向幻想世界 n逃向疾病 护理心理学 逃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n逃到另一现实中:例如,某大学生过去学习成绩一直 很好,但由于某种原因考试失败而受到挫折后,他不 仅不从主观上分析原因,而是一改过去刻苦学习的精 神,转向消遣娱乐、谈情说爱,试图以学习之外的活 动避开因学习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n逃向幻想世界:例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小女孩幻想自己飞到了一 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国,和她祖母一起过着幸 福生活。现实中的挫折使人感到痛苦,幻想中的满足 使人感到幸福,所以人们倾向于用幻想来应对挫折。 护理心理学 n逃向疾病: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要承担一定责 任和义务的,但若是一个病人则另当别论,不但 会降低要求,而且还能赢得同情和关照。因此, 有人在遭遇挫折时,巴不得自己生病。现实生活 中还真的有人因此病倒了。例如,某大学生在面 临英语四级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害怕考砸了 丢面子,又无正当理由提出不考,于是在临考前 半小时,突然发高烧,被送往医院治疗,当这次 考试结束时,他的高烧也奇迹般的消退了。还有 一些大学生会出现考前紧张性腹泻等疾病症状。 这一类病不是诈病,而是机能性障碍。 护理心理学 敌对和攻击行为 n直接攻击 n转向攻击 护理心理学 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 折的人或物。例如,甲乙两同学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些 矛盾,甲同学就在背后散布乙同学的坏话,乙同学听 说后又打了甲同学一顿。 转向攻击:是指受挫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把攻击的 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而是把愤怒情绪发 泄向与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迁 怒于人”、“迁怒于物”。例如,有的同学挨了老师的 批评,不敢和老师争吵,于是回到寝室摔桌子、砸板 凳,借以出气。再如,有的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到家 里打孩子;孩子无端挨了打,憋了一肚子气,出去见 到小朋友看着不顺眼,再打别的小朋友。有时转向攻 击表现为攻击自己,某高校一名男大学生失恋以后, 不忍攻击他深深爱恋着的女友,就用菜刀剁下自己的 两节手指,留下了终身残疾。 护理心理学 退化与依赖 护理心理学 物质滥用 护理心理学 无助与自怜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school of CMC 1.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表现为身心疲惫 2.崩溃:是一种心身耗竭状态,通常是由过度的职业性应激所致 3.延缓性应激反应: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指在强烈应激经历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发生的应激综合征 三、应激的综合反应 护理心理学 应激反应 (一)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1. 情绪反应 2. 认知反应 焦虑 恐惧 注意力不集中因激动而紧张,致 抑郁 愤怒 活动过度 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 2. 行为反应 4. 综合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