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 作者QQ:1920704973-丁老师 愿与广大师生共同研讨药理学教、学 以及课件制作技巧! v重要概念: 1.静息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 非自律细胞在静息时,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 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2.最大舒张电位: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3期复极完毕 后,细胞膜内电位达到的最大负值。窦房结为-60mv 左右,浦肯野氏细胞为-90mv左右。 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心肌细胞兴 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v4. 折返(reentry) 概念: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行通 路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心律失常 的重要机制之一。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 解剖性折返:当心脏内两点间存在不止一条传导通 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征时容易发生 解剖性折返。如:预激综合征(wolff parkinson white syndrome, WPWsydrome)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 按一定的频率和节奏发出冲动,并按一定 的传导速度和顺序依次传递到心房、房室 交界区,最后至心室肌。 工作细胞: 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 窦房结、房室结、 房室束细胞。 心 肌 细 胞 正常心肌电生理 心肌细胞的类型 快反应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浦氏纤维, 除极由钠内流所致。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房室结,除极由钙内 流所致。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0相:快速Na+内流 1相:K+外流 2相:Ca2+,Na+内流 , K + 外流 3相:K +外流 4相:静息期 0 相 1 相 2 相 3 相 4 相 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 自律性细胞由于Ca2+,Na+缓慢内流,发生舒张期自发性缓慢除极-称为自发性 舒张期除极. 动作电位 0 -50 窦房结细胞AP的形成 -30 0 -90 44 0 1 2 3 心室肌 0 -40 -80 0 2 3 4 4 窦房结 阈电位 动作电位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指0相3相末的时间,为膜电 位恢复所需时间。 mv 30 0 -70 -90 0相 Na+内流 1相 K+外流 2相 K+外流,Ca2+内流 3相 K+外流 4相 APD 有效不应期 复极过程中膜电位恢复到-60至-50mV时,细胞才对刺激 发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从除极开始到这一段时间即 为有效不应期(ERP)。 ERP与APD的关系 (1) 二者同向关系,ERP在APD内,若 APD延长则ERP延长。 (2)“ERP相对延长”指APD和ERP均缩短 ,但APD缩短更显著,即ERP/APD比值增加 。 心律失常(arrhythmia) 当冲动的起源和频率、传递顺序及速度中任 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 过缓或心律不齐称为心律失常(arrhythmia )。 心律失常可分为: 快速型: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 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等; 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常用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障碍 1、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增高: 决定自律性的因素: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阈电位水平。 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除极后 提前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膜电 位不稳定,当达到阈电位,容易引起异常冲动发 放,即触发电位。 后除极分为 早后除极 迟后除极 早后除极 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2 2或或3 3时相中,主要是由于时相中,主要是由于Ca2+Ca2+内流增多内流增多 所引起的。所引起的。由由APDAPD过度延长引起过度延长引起。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延长:延长APDAPD的因素如药物,胞外低钾。的因素如药物,胞外低钾。 钙拮抗钙拮抗- -抑制钙内流,消除抑制钙内流,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 -促进促进K K + + 外向外向 电流防止发生早后除极电流防止发生早后除极 v迟后除极 发生在4相中,是细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致。 诱发因素:强心苷中毒,心肌缺氧,细胞外高钙。 钙拮抗剂疗效较好。钙拮抗剂疗效较好。 mV t(s) 0 1 2 3 4 正常动作电位 mV t(s) 2 3 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与触发活动 mV t(s) 4 4 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 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障碍 折返激动 (reentry)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 重要机制。 折返是指一个冲动下传后,又顺着另一环型通路折 回,并可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传导障碍是诱发折返原因 。 单次可表现早搏;多次可表现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室性 等); 在心房,心室存在多个折返环路时可诱发房颤、室颤。 折返激动形成条件: A.解剖学及生理学上具有环行通路; B.单向传导阻滞 :(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及 单向传导阻滞)。 C. 相邻细胞ERP长短不一致也可引起折返。 正常心肌 单向传导阻滞 折返形成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一、降低自律性 1.降低4相斜率,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率(-R 阻断剂); 2.增加最大舒张电位; 3.提高动作电位的阈值(钠或钙通道阻滞药); 4.延长APD(钾通道阻滞药) 二、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1、减少早后除极 缩短APD的药物 2、减少迟后除极 减少钙内流或钠 内流的药物能减少迟后除极。 三、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终 止或消除折返激动 1、膜反应性, 传导,取消单向传导 阻滞,终止折返. 2、膜反应性,减慢传导(-R拮抗剂 、钙通道阻滞药),变单向阻滞为双向阻 滞而终止折返。 3、延长ERP:钠、钾和钙通道阻滞药。 四、延长ERP: 绝对延长ERP:延长AP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宇奥数考试题及答案
-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考前预测卷(一)(含答案)
- 第41个教师节校长讲话:躬耕教坛育桃李赓续初心启新篇
- 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暨校长思政课: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青春之名续写强国华章
- 2025年高级护理技能与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规范 第4部分:政务外网网络安全服务要求》编制说明
- 社工演讲笔试题及答案
- 棉纺工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疗资源智能配置-洞察及研究
- 设立开放日管理办法
- (9月10日)师者如光虽微致远-2025年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秋外研新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校方责任险课件
- 拟经营的食品种类、存放地点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 一、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成果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