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 火针、芒针、鍉针 第一节 三棱针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 破腧穴或血络,放出适量血 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 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 病的方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 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因为 针体呈三棱形而命名。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宛陈则除之 。” 对于久病有瘀滞者,祛除恶血以治疗疾病 的方法。 古称刺络法或刺血法,现代又称放血疗法 。 一、三棱针针具 全长6.5cm, 针柄不锈钢圆柱形, 针身三棱形,针尖三面有锋刃。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 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35mm 。 (二)常规消毒 (三)刺法操作 1.点刺法 用三棱针点刺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剌前,在被刺部位或其周围推、揉、挤、 捋等,使局部充血。 (2)常规消毒 (3)点刺时,用一手固定被刺穴位,另一手持 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刺穴位。 (4)快速刺入,快速出针,放出适量血液或黏 液。 用于指趾末端、背部、耳穴等。 1.点刺法 2.刺络法 是用三棱针点刺血络出血以治疗疾病的方 法。 (1)剌络前,可在被刺部位或其周围用 推、揉、挤、捋等方法,四肢部位可在被刺部 位的近心端以止血带结扎,使局部充血。 (2)刺络时,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 一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刺部位。 (3)快速刺入后出针,放出适量血液, 松开止血带。 2.刺络法 3.散刺法 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多点点刺以治 疗疾病的方法。 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针在施术部 位点刺多点。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由病变 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可针1020针,以促使瘀 血或水肿的消除。 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3.散刺法 4.挑刺法 也称针挑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 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针以 1530角刺入一定深度后. (2)上挑针尖,挑破皮肤,并挑断皮下部分 纤维组织,然后出针。 (3)覆盖敷料。 多用于阳性反应点或阿是穴,以治疗肩周炎 、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血管神 经性头痛等。 三、临床应用 (一)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 、消肿止痛等作用,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凡各 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 、高热、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中暑、顽 癣、扭挫伤、头痛、肩周炎、丹毒、指(趾) 麻木等。 (二)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 虑,尤其是对放血量较大者。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 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 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 ,均要慎重使用。凡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患者 ,不宜使用本法。 【实施程序】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效果评价 过敏史 皮肤完整性 和敏感度 经孕史 无不适 无着凉 达到医嘱刺出血的量 用物准备: 治疗盘 消毒三棱针 弯盘 棉签 碘伏 必要时备止血带 体位准备: 安全可变动舒适体位 部位准备: 手指或足趾末端、四缝等 注意事项 *解释(小儿有家长陪同) *体位舒适、安全、固定 *注意无菌 *手法轻、稳、准、快 *结束后适当包扎 用皮肤针, 叩刺穴位或一定 部位,防治疾病 的方法。 法于内经半刺 浮刺 毛刺 扬刺 属于丛针浅刺法 理论基础 : 皮部-经络-脏腑 一、针 具 多枝毫针、 梅花针、 七星针、 十八罗汉针。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式 软柄: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 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硬柄: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 置于针柄的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 定于大小鱼际之间。 (二)叩刺方法 腕部弹力 (三)刺激强度 1弱刺激: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患者 无疼痛感觉为度。适用于头面部、年老体弱、小 儿,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2强刺激: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 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为度。适用于压痛点 、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 新病者。 3中等刺激:用力介于弱刺激与强刺激之间,以局 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患者稍觉疼痛为度 。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 其他部位均可选用。 (四)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 颈项背腰骶部(督脉 膀胱 经)-整体肘膝以下-沿经 2.穴位叩刺 所治病证相关穴位,主要是特定 穴、华陀夹脊穴、阳性反应点 、指趾末 3.局部叩刺 散刺病变局部 围刺头面五官疾病 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 三、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施术前应检查针具,选择针尖无钩毛,针面平 齐,针柄牢固的皮肤针。 2叩刺时动作要轻灵,垂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3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皮肤如 有出血,须用消毒于棉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 以防感染。 4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 染性疾病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也不宜使用本法。 皮肤针法 第三节 皮内针 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 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 或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 病的方法。 “静以久留” 内经 原理:持续微弱地刺激 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 腑经络功能。 一、针具 皮内针是以不锈钢 丝制成的小针。 1.麦粒型(颗粒型) 2.图钉型(揿钉型) 二、操作方法 (一)进针刺入: 1揿钉型(图钉型)皮内针 一手固定腧穴部皮 肤,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直刺入腧穴皮内。 2颗粒型(麦粒型)皮内针 一手将腧穴部皮肤 向两侧舒张,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平刺入腧穴 皮内。 (二)固定埋藏: 1揿钉型皮内针 宜用脱敏胶布覆盖针尾、粘 贴固定。 2颗粒型皮内针 宜先在针尾下垫一橡皮膏, 然后用脱敏胶布从针尾沿针身向刺入的方向覆盖 、粘贴固定。 (三)后续刺激与出针 1.后续刺激 宜每日按压胶布34次,每次约1min,以 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 h。 2.出针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其留针时间,一般 为35天,最长可达1周。若天气炎热,留针 时间不宜超过2天,以防感染。 三、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 疼痛性疾病。 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 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 胆绞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 、痛经、小儿遗尿等病症。 四、注意事项 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 位。 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疼痛,应将针取出重埋 或改用其他穴位。 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 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 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 处理。 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埋针。 皮内针法 第五节 火针法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第五节 火针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 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火针古称“燔针”, 火针刺法称为“焠刺”。 一、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 、高温下硬度强的钨合金材料制作,形似毫针 ,但比毫针要粗。针柄多有铜丝缠绕而成。 常用的有单头火针、三头火针。单头火针又有粗 细不同,可分为细火针(针头直径约0.5mm) 和粗火针(针头直径约1.2mm)。 二、操作方法 (一)选穴与消毒 (二) 烧针与针刺 (三)针刺深度 (四)针后处理 选穴: 辨证取穴、“ 以痛为腧”,但选 穴宜少,以局部穴位为主。 消毒 :选定穴位后进行严格消毒,先 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 烧针: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 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程度有 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 亮、通红或微红。 针刺:一般左手持灯,右手持针,靠近施 术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速进速 出。 针刺深度 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 ,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 浅,可刺12分深。 针后处理针后处理 火针刺后,用干棉球迅速按压针 孔,以减轻疼痛。针孔的处理,视 针刺深浅而定,若针刺13分深,可 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可 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天, 以防感染。 三、适应范围 本法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肠炎、阳 痿、痛经、痈疽、痔疮、瘰疬、网球肘 、腱鞘囊肿、腋臭、象皮腿、疳积和疣 、痣等。 四、注意事项 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3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4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洗浴;局 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5若针刺13分深,出针后可不作特殊处理,若 针刺45分深,出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针孔,用胶 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6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 ,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第六节第六节 芒针芒针刺法刺法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芒针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 法。芒针由古代“九针”中的“长针”发展而 来,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 成,因其针身细长如麦芒。 本法一般适用于普通毫针难以取得显著疗 效,必须用长针深刺的疾病。 一、针具 目前临床使用的芒针有5寸、6寸 、7寸、8寸、10寸、15寸等数种,以 长度58寸、粗细2628号的针具最为 常用。 二、操作方法 (一)进针 (二)手法 (三)出针 进针 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应避免或减少疼痛,施术 时,一方面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技术必须熟练,以减少患者疼痛。 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刺手持针柄的 下段,押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并固定针 体下段,露出针尖,并将针尖对准穴位。当针尖 贴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 压捻结合,迅速刺透表皮,并缓慢将针刺至所需 深度。 手法 常用手法以捻转为主,要求轻捻缓 进,一般在180360之间。行针不可单 向捻转,否则针身容易缠绕肌纤维,出 现滞针,产生疼痛。 在运用芒针刺法时,还可采用多向 刺法,即芒针针刺到一定深度后,根据 治疗需要和穴位解剖特点,用押手的动 作改变针刺的角度和方向,以增强疗效 。 出针 出针时,一般左手持消毒干棉球 按压在针旁皮肤上,右手将针轻轻 捻转,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提 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 血。 三、适应范围 一般可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 病、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 下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肩 关节周围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 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 疾病、急性脊髓炎、外伤性截瘫、 重症肌无力、脊椎病、癫痫以及泌 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四、注意事项 1对初次接受芒针治疗的病人,应做好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安交管执法课件
- 辽宁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招聘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社会资本价值量化-洞察及研究
- 难点解析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卷附答案【培优】
- 微流控基因突变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江西-江西妇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山东-山东卫生事业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保安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6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第三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
- 2024年销售居间合同
- YC/T 310-2024烟草漂浮育苗基质
- 智慧公厕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
- 关于吃火锅的心得感悟
- MapInfo使用教程教学课件
- 电梯高处施工方案
- 脑梗死的健康宣教
- 医药产品经理成长手册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