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督脉刮痧配刺血治疗 急性乳腺炎 什么是刮痧: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 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 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 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之目的。 刮痧的源流 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 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 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 ,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 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 ,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 ,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 香油刮之”。 刮痧治病原理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 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 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 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 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 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 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 提高抗病能力。 温馨提示: 1、刮痧时的手法操作,关键在于力度 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 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重了,可能会 造成局部皮肤破溃;轻了,则达不到效 果。在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 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 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 求。速度过快则不能渗透;速度过慢则 达不到效果。 2、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 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胸部 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 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 者不宜采用。 刮痧时的操作技巧 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 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 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 刮痧工具 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 具。一般有以下几种: (1) 苎麻粗纤维 早年用,现己多不用。 (2) 铜钱 现已少见。 (3) 汤匙、小碗、酒杯 现较为常用。 总之要求: 边缘光滑、没有破损,无锋利之物。 可就地取材。 介质:增加润滑,有清水、植物油、风油精。 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 头面部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术者用刮板在 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 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以印堂穴为中点, 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 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患者闭目。施术者 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 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 施术者用刮板轻 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 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 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 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 项背部 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医者 侧立,先从后项发际下第七颈椎起至腰 骶部第五腰椎为止,由上而下轻直刮。 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间向外侧斜刮 脊柱两侧,由上至下顺刮;背部肋间, 由内向外斜刮。此处为常用部位。 肩颈部 颈部后外侧至肩峰,由内上往 外下斜刮;颈前部气管两侧,由上往下顺 刮. 胸腹部 天突至歧骨(胸骨);剑突下至 脐上;均由上往下顺刮。胸胁部肋间,由 内往外斜刮。 肘腘窝 由上往下顺刮 刮痧时,一般先刮肩颈部、项背部, 再刮胸腹部、肘腘窝。 刮痧具体方法: 先将预定刮痧部位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干 净,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 右手持瓷汤匙等刮痧工具,蘸取少许食油 或清水,在预定部位进行单向刮动,干后 再蘸再刮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条痕或斑 块为度.将刮痧局部的食油或水擦干。 刮痧适应症: 中暑、流感、感暑夹湿、急性肠胃炎轻症 ;具有清热开窍、辟浊解痧之功。 发热咳嗽 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刮治, 如咳嗽较重;再刮治胸部第2、3、4肋间。 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 刮痧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 压、中风等病禁用。 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禁 用。 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 刮痧疗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 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 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 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 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 (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 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 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 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 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刮痧的概念 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指导,用边缘光滑的嫩竹 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纽扣或棉线等 工具,蘸油或清水等介质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 ,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痧症”及中 暑、感冒、咽喉肿痛、腹痛、呕吐、腹泻、头痛等 病症。 刮痧疗法是我国2000余年来民间防病治病的一种独 特的纯物理自然疗法。随着刮痧法的应用和发展, 逐渐被中医理论所认识,而成为一种中医外治法。 痧的含义 痧的本义指的是一种病理表现。 广义的痧,指的是痧疹征象,它不仅是一个独 立的病,而且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 狭义的痧,是指疹的形态外貌,亦即皮肤出现 红点如粟,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它 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一 种表现。 刮痧的源流 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 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 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 ,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 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 ,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 ,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 香油刮之”。 刮痧作用: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清热解毒,安神定惊 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扶正驱邪,调节阴阳 (1)通过腧穴、经络和刮痧的刺激而实现 (2)作用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特点 。 作用特点: 刮痧本身偏重于泻邪,以治疗实证为主, 但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节作用,也能促进 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而有补虚的效应。 西医对刮痧疗法的认识 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调节血液循环刮痧可导致自身溶血。 进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 体内生物学效应 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能力 缓解机体疼痛 调节大脑功能 调节肌肉功能 双向调节效应 刮痧工具 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 具。一般有以下几种: (1) 苎麻粗纤维 早年用,现己多不用。 (2) 铜钱 现已少见。 (3) 汤匙、小碗、酒杯 (4)刮痧板:水牛角、玉石。 总之要求: 边缘光滑、没有破损,无锋利之物。 可就地取材。 介质:增加润滑,有清水、植物油、风油精。 刮痧的操作要领 刮痧时的手法操作,关键在于力度与速 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 浮”是力度的要求。重了,可能会造成 局部皮肤破溃;轻了,则达不到效果。 在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 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 “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速度过快则不能渗透;速度过慢则达不 到效果。 刮痧时的操作技巧 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 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 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 刮痧法的操作方法与要点 基本步骤 选择合适的刮痧器具、介质,并对刮痧器具进行消毒 做好解释工作,并选择合适的体位 涂抹刮痧介质或在施术部位覆盖薄纱布 刮拭:均匀用力,由轻及重,至局部出现轻微紫红色 或紫黑色痧点、斑块 刮痧结束后,擦干皮肤,嘱患者饮少量温开水或姜 汁、糖水,并注意观察刮痧后的反应,患者稍事休息 之后才能离开 刮拭后的处理:刮拭完毕后,擦干皮肤,让病 人穿好衣服,适当饮用一些姜汁、糖水或白开 水。 刮拭后的反应: 一般刮拭后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点会 逐渐融合成片, 刮痧后2448小时出痧表面的皮肤触摸时有 痛感或自觉局部皮肤有微微发热。 刮出的痧一般5至7天即可消退。 刮痧后的皮肤表现 人体不同部位刮痧的方法与顺序 头部: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 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 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 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 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全头: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面部: 刮痧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面部不需涂抹 活血剂。 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 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 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 迎穴、颊车穴等。 颈项、背部 刮督脉颈项部分:从哑门穴刮到大椎穴。 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 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 经及夹脊穴 胸腹部 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 尾穴。 刮拭胸部两侧: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 ,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胁骨走向刮拭。 刮拭腹部正中线:从鸠尾穴经水分穴、阴交穴刮 至曲骨穴。 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穴、不容、日月向下,经 天枢,至气穴、横骨。 四肢: 上肢内侧部: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上肢外侧部:由上向下刮,在肘关节处可作停顿 ,或分段刮至外关穴。 下肢内侧:从上向下刮,经承扶穴至委中穴,由 委中穴至跗阳穴,委中穴可重刮。 下肢外侧部:从上向下刮,从环跳穴至膝阳关穴 ,由阳陵泉穴至悬钟穴 刮痧禁忌症: 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高血 压、中风等病禁用。 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禁 用。 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 刮痧法的注意事项 避免在患者过饥、过饱或情绪过于紧张的情况下施 术,避免晕刮; 刮拭过程中,注意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适时调整 刮拭力度; 不可追求重手法或延长治疗时间,不必强求出痧; 施术后嘱患者饮少量温开水或姜汁、糖水并稍事休 息后才能离开; 刮痧后应等待3小时以上才能沐浴;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一、定义 运用特制的针具刺破人体的一定穴位或浅 表的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或淋巴液,以治 疗疾病的外治方法。 二、刺络拔罐放血疗法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主要特点:1)作用迅速;2)疗效 独特;3)注重特定穴、穴位少而精。 2、主要作用:1)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活血逐瘀,泻热排毒。 三、放血疗法作用机理: 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 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 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 、降低血黏度、强心、活血化瘀 、急救、 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 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 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 、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 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 免造成出血过多。 急性乳腺炎 多发于产后哺乳期, 属中医学“乳痈”范围,多 由忧思恼怒, 肝气郁结或多食厚味, 胃经积 热或因乳头破裂, 乳房不洁, 外邪火毒侵入 乳房致使乳络阻塞, 排乳不畅,火毒与积乳互 凝而结聚成痈. 督脉循身之背, 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 促作用, 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 机 体脏腑器官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俞穴 受督脉经气的支配, 因此脏腑器官的功能活 动均与督脉有关。沿督脉刮痧疏通全身之 阳气, 泻阳经之火毒, 督脉通则百脉调, 邪毒 自消. 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 乳 腺疾患宜疏肝经之郁滞, 泻阳明之热毒, 针 刺放血可调整阴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电动摩托车环保材料研发与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出口贸易货运代理全面服务合同
- 2025宾馆客房用品一站式采购及服务合同
- 2025标准个人医疗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维权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合同
- 2025年度奢侈品导购员服务协议及销售提成合同
- 2025版教师综合素养与职业道德聘用合同
- 2025年单身公寓租赁合同编制指南
- 2025年度国有企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及福利
- 2025-2026秋季中小学第一学期升旗仪式22周校长演讲稿:第1周 烽火记忆照前路秋风为序启新程
- 2025秋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英语真题(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下载
- 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主观题背诵提纲汇编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电商数据分析报告顾问合同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3版)课件全套 张有光 00 课程简介 - 12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馕小屋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