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_第1页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_第2页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_第3页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_第4页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 诊 第二章 问 诊 问 诊 现在症 主要内容 一 般 情 况 个 人 生 活 史 既 往 史 现 病 史 主 诉 寒 热 汗 经 带 二 便 饮 食 口 味 睡 眠 耳 目 头 身 胸 腹 疼 痛 家 族 史 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环境环境要安静适宜要安静适宜 态度态度要严肃和蔼要严肃和蔼 不用医学不用医学术语术语询问询问 避免资料避免资料片面片面失真失真 重视重视主诉主诉的询问的询问 第一节 概述 一、方法 二、问诊的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婚姻、通 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 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一般情况 1 1主诉主诉 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如。如“ “咽痛、高热咽痛、高热2 2天天“ “,“ “畏寒、发热、咳嗽、右畏寒、发热、咳嗽、右 胸痛胸痛3 3天天“ “,“ “活动后心慌气短活动后心慌气短2 2年,下肢水肿年,下肢水肿2 2周周 余余“ “。 主诉三要素主诉三要素 疾病部位、病变性质与自发病至就疾病部位、病变性质与自发病至就 诊的时间(部位、性质、时间)称为主诉三要素诊的时间(部位、性质、时间)称为主诉三要素 。 2 2、现病史:、现病史: (1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 2)诊治经过)诊治经过 3 3、既往史、既往史 1.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 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 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l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 接触情况及时间。 l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下疳等。(爱滋病) 2.精神情志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3.饮食起居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入量,以及其 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4 4、个人生活史、个人生活史 5 5、家族史、家族史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填片语告小儿,天花麻疹全占验 热热 发热感觉 病人体温升高 体温正常,病人全身或 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寒热的含义: 一一 问寒热问寒热 寒 病人自觉 怕冷感觉 恶寒:病人有怕冷的感觉,虽缚加 衣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畏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但缚加 衣被近火取暖能解其寒 恶风:病人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者 寒战:恶寒而战栗 寒热形成的机理 寒 阳虚则寒畏寒 阴盛则寒 恶寒 热 阴虚则热 阳盛则热 发热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胜衰的重要依据 一、问寒热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感寒) 【分型】 【意义】见于外感表证。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体温升高 恶 寒 发 热 【形成机理】 外邪外邪 侵袭侵袭 肌表 腠理闭塞卫 阳不得宣泄 恶寒 正气正气邪正抗争邪正抗争 发热 卫阳被遏 肌表失煦 发热轻而恶风-太阳中风证(感风邪) 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 ) 一、问寒热 【概念】病人只感觉怕冷,不觉发热的症状。 病人经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 以缓解。 但 寒 不 热 感受寒邪较 重,阳气被遏, 皮毛失煦(新病恶寒) 里实寒证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 (久病畏寒) 里寒证 里虚寒证 【形成机理】: 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有关兼症,分为以下两型: 但热不寒 概念: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 分型 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 不恶 寒反恶热 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 热病气分阶段 潮热 微热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 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 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 稍久 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温病) 补充讲解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 感觉(见于阴虚证); 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 更甚 寒热往来 概念: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 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 特征。 分 型 发无 定时 发有 定时 意义:见于里寒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 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 ,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 交替发作。 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 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 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 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 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 争则热。 阳气之热 阴津汗孔汗出 蒸 化 司 开 合 卫气 【汗出机理示意图】 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汗是由津液所化。 无论外感内伤只要出 现人体阴阳的盛衰或卫气开合失职,均可 引起汗出异常。 二、 问 汗 有汗有汗中风表虚证、表热证中风表虚证、表热证 无汗无汗伤寒表实伤寒表实证证 有汗有汗里热证里热证 无汗无汗久病里证:阳虚、津血亏耗久病里证:阳虚、津血亏耗 表 里 肌表不固 玄府不密 阳气 亏虚 气虚证 阳虚证 自汗动 则尢甚 自汗: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的症状。 特殊出汗 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内热加重蒸津外泄 阳亢内热 入睡卫阳 由表入里 肌表不固 盗汗或 盗汗自 汗并见 醒后卫阳 由里出表 阴虚或气 阴两虚 肌表得固 内热减轻 汗止 阴虚 气阴两虚 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 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阶 段。 邪盛正馁 邪伏不去 正气来复 正邪剧争 汗出热退,脉静身 凉提示邪去正复 汗出身热不退, 烦躁不安脉来 急疾,提示邪盛 正衰 病情 恶化 向愈 绝汗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 ,出现大汗不止的症出现大汗不止的症 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 , 又称为脱汗。又称为脱汗。 分以下两类 冷汗淋漓 如水,面色 苍白,肢冷 脉微者 汗热而粘 如油,躁扰 烦渴,脉细 数疾 病 情 危 重 亡阳之汗,为 阳气亡脱 内热逼涸竭之 阴津外泄亡阴 之汗 绝 汗 三 问疼痛 疼痛形成机理示意图 “问疼痛” 的要点: 性质、部位、程度、时间、喜恶 疼 痛 因实致痛 感受外邪 气滞血瘀 痰浊凝滞 食滞虫积 阻滞脏 腑经络 闭塞气机 使气血运 行不畅 不通 则痛 因虚致痛 气虚不足 阴精亏损 脏腑经 络失养 不荣则痛 气虚不足 (一)疼痛的性质【表1 】 三 问疼痛 性 质 特 点临床意义病变部位相关鉴别 胀 痛 疼痛兼有胀感气滞胸胁脘腹 头目胀痛,多因 肝火上炎或肝阳 上亢 刺 痛 疼痛如针刺瘀血 胸胁脘腹 部位刺痛 冷 痛 疼痛有冷感喜 暖 寒凝(实)或阳虚 腰脊脘腹 四肢关节 灼 痛 疼痛有灼热感 而喜凉 多属于热证:火邪窜 络阴虚火旺 重 痛 疼痛兼有沉重 感 湿盛(湿邪阻滞经脉 ,气机不畅) 头部四肢 腰部以及 全身 头重痛亦可因肝 阳上亢,气血上 壅所致 酸 痛 疼痛兼有酸软 感 湿邪侵袭肌肉关节, 气血运行不畅 性质特 点临床意义常见病变部位鉴别 酸痛疼痛兼有酸软 感 湿邪侵袭肌肉关节, 气血运行不畅 绞痛 痛势剧烈,如 刀绞割 有形实邪阻闭或寒邪 凝滞气机 “真心痛”,结石 引起的上腹痛 ,胃脘痛 空痛 疼痛兼有空虚 感 气血精髓亏虚 常见于头部或 小腹部等 隐痛 疼痛可忍,但 绵绵不休 多属虚证 常见于头、胸 、脘、腹等 走窜痛 疼痛部位游走 不定 气滞或风湿痹痛 胸胁脘腹或四 肢关节疼痛 固定痛疼痛部位固定 不移 多因寒湿、湿热阻滞 ,或热壅血瘀 胸胁脘腹四肢 关节 掣痛抽掣牵引作痛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多与肝病有关 (二)疼痛的部位 四、 问饮食 与口味 【要点】主要是询问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 量以及口中气味等情况。 【意义】可以反应津液的盈亏、脾胃运化情 况,也可以反映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内容】 口渴与饮水 食欲与食量 口味 (一)口渴与饮水:口渴即口中干渴的感觉。 饮水是指实际饮水量的多少。口渴与饮水的 异常,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 况,以及证候的寒热虚实。 (二)食欲与食量 【概念】食欲即对进食的要求和进食的欣快 感觉。食量是指进食的实际数量。 【意义】询问病人的食欲与食量情况,对了 解脾胃功能的强弱,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l食欲下降 l食欲亢进 l嗜食异物 (三)口味 1.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湿热蕴结于脾。 口甜少食、神疲乏力,多属脾气亏虚。 3.口粘腻:常见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 4.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 7.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 五、问二便 【意义】:直接了解消化功能和水液的盈亏与代谢情况; 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内容纲要】 大 便 便次异常:便秘、泄泻 便质异常:完谷不化、溏结不调、脓血便、便血 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 大便失禁、肛门气坠 小便 尿次异常:小便频数、癃闭 尿量异常:尿量增多、尿量减少 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余淋不尽、小便失禁、 遗尿 【询问要点】:二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便量、排便 次数、排便时的感觉以及兼有症状等。 其其他:问他:问头身胸腹头身胸腹 头晕 胸闷 心悸 其他:脘痞(pi)、腹胀、身重、麻木 主要内容: 其他: 问耳目 耳鸣 耳聋 重听 耳胀 耳闭 耳胀 耳闭 (一)问耳 (二)问目 目痒 目痛: 目眩 目昏、雀盲、歧视:皆为视力有不同程度减退的病 变,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常见于年老、 体弱或久病之人。 六 问睡眠 睡眠:与人体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着密 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经, 阳气盛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 灵枢口问所说: “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 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询问要点】月经的周期、经期,月经的色、质、量及行经 有无异常情况,必要时可询问末次月经日期,以及初潮或绝经 年龄。 1.经期异常 (1)月经先期:气虚、血热 (2)月经后期:血虚、阳虚,瘀痰寒气阻滞 (3)月经先后无定期:脾肾虚损,肝郁气滞血瘀 2.经量异常 (1)月经过多:血热、气虚、瘀阻。 (2)月经过少: :血瘀、痰湿、寒凝、血虚、肾精不足。 (3)崩漏:血热、瘀阻、脾肾气虚 (4)闭经:继发性闭经- 气滞血瘀、寒凝痰阻、阴阳气 血亏虚。原发性闭经应排除生殖器官疾病和发育障碍。 其他:问经带 (一)月经 3.经色、经质异常: 经色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